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对将军有利,我不介意为任何人献计。”郭嘉说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孙策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时,山谷中一阵惊呼,孙策连忙转头,见徐盛跃马挺矛,缓缓勒住马缰,谢广隆却已经落马,正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孙策很惊讶,他刚刚走了一会儿神,怎么就分出了胜负,这也太快了吧。
  “怎么回事?”孙策问身边的陈武。
  陈武正在为徐盛的速胜惊呼,半天才想起来回答孙策,连忙解释道:“徐盛直接进入缠斗,把谢广隆逼到了死角里,然后利用兵器的重量强行突破,打了谢广隆一个措手不及,速战速决。噫,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徐盛够猛。”


第931章 大师
  孙策懊丧不已,几句话的功夫,错过了一场好戏。虽然陈武描绘得很详细,总不如亲眼所见精采。
  临阵冲锋,生死胜负都在瞬息之间,容不得一丝疏忽。武艺是一方面,勇气同样很重要。武艺再好,如果不敢拼命,十成武艺发挥不出三成,一样会败,甚至会死。
  谢广隆一开始就抱着防守的想法,他当然不会拼命。如果是普通人,考虑到接下来还要迎战郭援,多少都会有保存体力、避免受伤的想法,但他今天遇到的偏偏是徐盛,不管不顾,一上来就拼命,速战速决。
  孙策心中微动。郭嘉的计划和徐盛的战法有暗合之处,也是利用刘和自以为优势明显,不需要拼命的惰性,逼着对方决战,看似冒险,却并非一点机会也没有。
  可以试一试。
  孙策想着,转头看了一眼郭嘉,正好郭嘉也看过来,四目相对,两人不约而同的笑了。
  “看比武。”郭嘉说道。
  “嗯,看比武。”孙策应了一声。但他的心思已经不在比武上,而是如何实现郭嘉的这个计划上。郭嘉只负责提供建议,具体如何执行,郭嘉并不负责。他可以告诉你应该怎么打,但究竟怎么打,如果实现这个计划,需要孙策自己掌握。
  谢广隆速败,没能消耗徐盛多少体力,郭援已经有点虚了。但形势如此,他不得不硬着头皮上阵,与徐盛交手。徐盛一如既往,根本没有试探这回事,一上来就猛攻,两匹战马马头衔马尾,两杆长矛拦来挡去,招招不离对方要害。郭援虽然不想硬碰硬,却被徐盛步步紧逼,不得不全力以赴。
  徐盛用的是铁矛,比一般的木柄或积竹柄长矛重两倍以上,这种拳拳到肉的硬碰非常占便宜,尤其是体力充足的时候。他适应对手的兵器重量,对手却不适合他的兵器重器,用力不足就挡不住他的攻击,用力过猛又会造成动作变形。毫厘之失,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郭援眼下就是这个局面,他手忙脚乱,频频遇险,无奈之下只得全力以赴,却又用力过猛,露出破绽,被徐盛抓住机会,一矛正中小腹,挑落马下。
  郭援一落马就翻身跳起,急赤白脸的骂道:“你这伧夫!同僚之间比试而已,你这拼命干什么?我杀你家人了,还是烧你们家屋了?”
  徐盛喝道:“比武也是战斗,岂能不全力以赴?你如此轻忽是看不起我,还是说白毦士一贯如此?”
  “我……”郭援心虚,嗫嚅着不好说,这涉及到白毦士的荣誉,他可不敢乱说。
  郭武大怒,翻身上马,来到谷中,对郭援喝道:“技不如人,只会耍这些小心机,自取其辱,还不退下。徐文向,在下曲阿郭武,敢请一战。我不欺负你,你若是累了,可以先休息一下,不论多久。”
  徐盛朗声道:“区区几合,有什么累的,能得足下指教,盛荣幸之至。”说着,拨马就走。
  郭武也拨马拉开距离,两人同时举起手中的长矛,开始冲锋。两马交错的一瞬间,郭武轻喝一声,长矛刺出,徐盛挥矛相迎,两矛眼看着就要相击,不料郭武手中长矛一闪,避开了徐盛的矛,徐盛一矛击空,顿知不妙,但已经迟了,郭武轻而易举的刺中了他的胸甲。
  徐盛翻身落马。
  那一瞬间,孙策看清了郭武的矛法,嘴角露出一丝会意的微笑。
  郭嘉愣了一下,转身对孙策说道:“将军,子威刚才那一击,是不是有避实击虚的太极之意?”
  孙策点点头。他只知道马超领悟了矛法中的刚柔之意——因为马超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他领悟了太极之法——却不知道郭武也领悟到了,而且用得这么纯熟。这小子悟性好,又肯用功,将来还有提升的空间。
  山谷中,徐盛翻身坐在地上,有点懵。他回头看看郭武,又看看自己跑回来的战马和落在地上的铁矛,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站了起来,向策马回来的郭武拱手施礼。
  “郭兄矛法神秘莫测,盛佩服。敢问郭兄师门,能教出郭兄这样的弟子,一定是天下闻名的武学大家。”
  郭武笑了,将长矛横在马鞍上,俯下身子,冲着徐盛咧了咧嘴。“想拜师吗?”
  “如果有这样的荣幸,当然是求之不得。”
  郭武转头,看看山坡上的孙策。“喏,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孙将军便是。”
  “孙……将军?”徐盛大吃一惊,连说话都不利索了。孙策和郭武年龄相当,怎么可能是郭武的师父?
  “没错,孙将军虽然不是我的启蒙之师,却是我能领悟刚柔之道的引路人。你要是想学高深矛法,以后除了同僚之间互相切磋,有空不妨向将军多请教。”
  “多谢郭兄。”徐盛感激不尽,再次向郭武行礼。这有些匪夷所思,可郭武的神情不像是开玩笑,开玩笑也不至于拿孙策开玩笑。虽然被郭武击败,但他心情非常好,不仅有了用武之地,而且遇到一群武艺高强的同僚,以后可以天天在一起切磋。对于一个武者来说,这简直是梦寐以求的好事。
  徐盛来到怒气未消的郭援面前,拱手施礼,说了几句场面话。郭援虽然郁闷,也只能忍了,强笑着打了招呼。谢广隆更放得开,他拉着徐盛的手笑道:“置之死地而后生,文向,你是一个勇士,白毦士欢迎你这样的人。不过以后上阵可不仅要猛,还要学点奸,要智勇双全嘛。我觉得你有这方面的潜质,将来一定会超过我和公佐。”
  徐盛忍着笑。“有机会一定向谢兄请教。”
  “好说,好说。”谢广隆哈哈大笑。
  比武结束,将士们意犹未尽,聚在山坡上不敢散去。陶应带着两个亲卫赶了过来。他还没开口,孙策就猜到他的用意,只是装作不知。陶应来到孙策面前,翻身下马。
  “将军,你麾下又多一位万人敌,真是让人羡慕啊。”
  孙策笑道:“仲允兄,你特地赶来,不会是说几句奉承话吧?”
  陶应嘿嘿一笑。“将军,我在想啊,你身边有这么多勇士,或许可以向刘和挑战,挫挫他的锐气。”
  孙策微微颌首。“不瞒仲允兄,我正有此意。刚刚还和郭祭酒商量,想毛遂自荐,为仲允兄打个头阵。”


第932章 王朗
  陶应原本还担心孙策推脱,听孙策说也有此意,顿时大喜。
  两人就在山坡上席地而坐,商量起来。孙策没有直接说奔袭广陵的计划,这件事他还要再考虑。他对陶应说,他想向刘和约战,要派勇士和刘和比武。
  陶应刚刚看了一场比武,但胜负来得太快,意犹未尽,听了孙策这个建议,正中下怀,连声叫好。孙策趁势提出自己马力不足,请陶应多拨一些粮食,陶应满口答应,立刻让人安排。不过他更关心的还是约战。当着他的面,孙策让顾徽写了一封战书,由陶应派人送往下邳城。
  两军结盟,孙策很客气,主动将主将的身份让给他陶应,他只是配合陶应作战的客将。这么做是为了扶陶应上位。陶应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远比陶商更亲近,陶应的地位越稳固,对他越有利。陶应对此心知肚明,投桃报李,事事和孙策商量,绝不敢自作主张。
  看着使者带着战书下山,陶应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眉开眼笑地说道:“将军,在哪儿比武好?”
  ……
  “比武?”刘和放下战书,打量了一眼使者王朗,忍不住笑了一声:“这是谁的主意?”
  “当然是陶将军。”王朗严肃的说道:“孙将军是会稽太守,他只是来助阵的。”
  刘和有些诧异,重新打量了王朗两眼。“敢问足下姓名?何处人氏?”
  “郯县王朗。”王朗不卑不亢地拱拱手。
  刘和大吃一惊,连忙起身,来到王朗面前。“你是故太尉杨公弟子王君景兴?”
  王朗点点头,面色平静。
  刘和很尴尬,整理了一下衣衫,向后退了一步,深施一礼。“死罪,死罪,久闻先生大名,一直无缘得见,不意今日唐突,还请先生恕罪。”
  王朗双手虚扶。“将军不必如此,朗不过是一书生,将军却是宗室之后,如今又拥兵数万,尊卑有序,不可乱了纲纪。”
  “先生若是这么说,和真是无地自容了。”刘和面红耳赤,连忙请王朗上座。王朗是郯县名士,刘和早就听过他的名字,但一直没有机会见面。今天在这种形势下相见,实在不是他所希望的。这要是传出去,他的名声就可毁了。
  刘和再三谢罪,搞得王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两人交流了几句,得知王朗是徐州治中从事,奉陶谦之命协助陶应守彭城,不免诧异。“听闻陶谦粗暴贪鄙,徐州人士多不愿与他共伍,先生乃是杨公弟子,清名满天下,怎么会应陶谦之辟?”
  王朗抚着胡须,淡淡地说道:“陶牧虽然不学无文,但他心中有朝廷,每年贡奉不绝,纵有一些不是,也不失大臣本分。朗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像将军一样征战沙场,平叛靖乱,只能辅佐陶牧向善,也算是尽绵薄之力。”
  刘和无言以对,只好把话题转移到挑战书上。“先生,这挑战书真是陶应的意思吗?我听说孙策好勇斗狠,麾下收罗了不少武夫,这个建议更像是他提出来的。”
  王朗沉默以对。他当然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