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谭面红耳赤。辛毗这句话看起来大度,实际上等于说他分不清敌我。陈宫是曹昂的人,几次拒绝了他的辟请,他还去听陈宫的建议,拒绝辛毗的建议,无异于与虎谋皮。
  “佐治,现在孙策已经到达,方与、湖陆之险无用,如果孙策向西南突围,取道梁国而归,奈何?”
  辛毗坐了起来,抱着被子。“如果孙策只想接应孙坚撤退,那使君倒不用担心什么。两军交战,有所损伤是很正常的事。刘和占据徐州南部,随时可能进入九江、沛国,孙策会先对付刘和,不会与使君决裂。”
  袁谭松了一口气,觉得有一定道理。孙坚如果死了,孙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现在孙坚又没死,只是吃了点亏,孙策应该不会死缠不放。
  袁谭这口气还没吐完,辛毗突然脸色一变,掀被下床,匆忙套上了鞋,冲出大帐。袁谭吃了一惊,也起身跟了出去。刚出帐门,就听到急促的战鼓声。袁谭大吃一惊,几步赶到望楼下,冲着上面瞭望的候卒叫道:“哪个营报警……”
  “使君,是程校尉的大营。”候卒一边伸长了脖子查看形势,一边大声说道:“有人突营。”
  “突营?”袁谭吓出一身冷汗,手脚并用,冲上了望楼,只看了一眼,便疑惑的咦了一声。辛毗在下面仰着头,大声说道:“使君,究竟怎么回事,什么人突营?”
  “不知道啊,看样子是从东向西,难道是孙坚要突围了?”袁谭看看东侧孙坚的大营,又摇摇头。孙坚的大营一片安静,根本没有突围的迹象。这时,辛毗也挤了上来,眯着眼睛看了片刻,也是一脸疑惑。两人面面相觑,一头雾水。


第953章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战鼓声很快平息,大营又恢复了平静,但袁谭和辛毗的心情却久久难以平复。
  程昱、朱灵很快派人来报告,他们说的是同一件事:有两百骑从他们大营之间穿过,试图上前拦截的当值将士被击溃,伤亡三十余人。这些都是次要的,有一个信息非常关键。
  孙策本人可能在这两百骑中。
  袁谭很尴尬,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感觉。他刚刚还在能同时击杀孙家父子的兴奋和困不住孙家父子的担心之间纠结,现在就证明他的兴奋也好,担心也罢,都没有任何意义,纯属他想多了。
  孙策来了,又走了,根本没给他尝试的机会。
  辛毗拍了两下栏杆,脸色越来越阴沉。袁谭见了,心里一紧,连忙问道:“佐治,怎么了?”
  辛毗抬起头,看着孙策等人消失的方向。“引狼入室,开门揖盗,山阳危矣。”
  袁谭面色微变,随即脱口而出。“不会吧?”
  辛毗看看他,露出无奈的苦笑,转身一步步地下了望楼。袁谭连忙跟了下去。他心慌意乱,腿也有点软,差点摔下去。好在辛毗早有准备,接住了他。两人向大帐走去。辛毗一言不发,袁谭的脸色越来越白,后背全是冷汗。
  孙策反客为主,想图谋山阳?山阳不仅是人口密集的大郡,还是兖州的州治,他这个兖州刺史就驻扎在山阳。如果山阳被孙策夺走了,他这个兖州刺史的脸面将荡然无存。
  我为什么要把孙策诱到山阳来?这简直是惹火烧身啊。袁谭越想越后悔。
  “佐治,这可怎么办?”
  “不急。”辛毗快步走进帐篷,找出地图铺在案上。他嘴上说不急,但额头却有晶莹的汗珠。袁谭看得真切,暗自苦笑。能让辛毗这么紧张的事还真不多。辛毗趴在地图上,目光来回逡巡了片刻,用力敲敲山阳。“使君,立刻加强任城、南平阳、鲁三城的兵力,防止孙策的主力从此进入山阳。”
  “孙策向西去了,为什么反而要加强东北方向的任城?”
  “向西去的只是数百骑兵,能起到袭扰作用,却不能攻城。真正能威胁我军的还是孙策的步卒主力。湖陆有吕虔,方与又有曹昂,孙策很难直接突破,只有绕道任城。”
  辛毗指着地图解说了一番。袁谭越听越心惊,汗珠从额头滚落。辛毗描绘的前景太吓人,他不愿意相信,但他却有一种直觉:辛毗说的很可能会成为现实,孙策不仅仅满足于救出孙坚,他很可能想夺取山阳。
  一部取道任城进入山阳,一部从睢阳北上济阴,再加上孙坚的部下,孙策可能集结至少三万人争夺山阳。一旦得手,不仅山阳、任城易手,定陶以南的济阴也会成为孙策的囊中物,战绩将推进至鲁、昌邑、定陶一带。
  袁谭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佐治,孙坚能坚持那么久吗?从他被赶出昌邑到现在,已经有七八天了,朱治带来的粮食应该吃完了吧。孙策虽然来了,可是骑兵能带多少粮?杯水车薪啊。”
  辛毗抬头看看袁谭。“使君说得没错,这的确是一个赌博,能不能成功,恐怕孙策也没把握。但孙策敢赌,我们却不敢赌。其一,正因为可能性不大,诸县戒备不足,孙策反倒可能险中求胜。其二,孙策可以承受两败俱伤的结果,我们却不能。”
  袁谭的脸更白,冷汗涔涔。辛毗说得对,就算是两败俱伤,孙策也可以承受,没人可以指责他什么,孙坚也不能。可是他承受不起,如果丢了山阳,他前年击败孙策积累起来的威名将一扫而空,他的父亲袁绍也可能会对他“失望”,说不定会借此机会免去他的兖州刺史之职。
  “佐治,我们该怎么办?”
  辛毗手指轻叩案几,沉默了好一会儿。“使君,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策想反客为主,我们不能跟着他的步伐走。计算时日,不论是从东来还是从睢阳来,至少还有三五日。如果三五日内,我们能歼灭孙坚部,则内患可除,再分兵拒敌于境外,还有机会取胜。”
  辛毗抬起头,眼神狠厉。“就算最后败了,山阳失守,击溃孙坚也足以将功折罪。”
  袁谭迎着辛毗的目光,权衡了很久,咬咬牙。“好,就听佐治的。”他站起身,来回踱了两步,一挥手,大声说道:“传诸将中军议事。”
  低沉的战鼓声响起,传令兵飞奔出营。
  ……
  孙策突出防线之后,并没有走太远。
  他听到了袁谭中军的战鼓声,微微皱眉。这是聚将议事的战鼓声,他不知道袁谭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是派人围剿他,还是会立刻发起对孙坚的进攻?
  两种可能性都有。
  他给孙坚带了一千石粮食,十万枝箭,看起来不少,实际上远远不够。孙坚还有一万多人,如果按每人每天六升的标准配给定额,这些粮只够吃两天。十万枝箭甚至无法满足弓箭手每人三十枝箭的最低配给,大概也支撑不了两天。两天过后,孙坚又将陷入没有粮食,没有箭矢的窘境。
  但他也没办法,戚县就这么多存货。其他各县有,但是需要时间调集运输。
  现在赌的就是时间,谁的效率更高,谁就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作战首先拼的就是后勤补给,袁谭本土作战,这个优势很明显。他之所以突到外围,就是想切断袁谭的补给线,削弱袁谭的优势。
  “大兄,我们怎么办?”孙翊问道。
  “等着。”孙策勒着马缰,静静地看着远处袁谭的大营。
  “等什么?”
  “等机会。”
  孙翊眨着眼睛,似懂非懂。孙策也没有多解释。孙坚将孙翊托付给他,已经有死战的意思,他会固守大营,把袁谭锚在这里,为孙策创造突袭的机会。他不赞成孙坚的做法,但他改变不了孙坚的做法,正如他不知道孙坚最后能否舍得杀马吃肉一样。四百匹马至少能让一万人吃三天,而这三天很可能就是胜负的转机。可若是孙坚舍不得,多留一天,这四百匹马就要吃掉近五十石粮,对原本就紧缺的粮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人人都知道应该当机立断,可是真正能当机立断的人又有几个?对于严重缺马的孙坚来说,将这四百匹马杀了吃肉绝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第954章 赌命
  袁谭召集诸将,下达了强攻孙坚大营的命令,并悬以重赏。
  诸将迅速回营,组织人马准备进攻。围而不攻数日,将士们早就等急了。前后不到半个时辰,各部就陆续出营列阵,逼向孙坚的大营。
  战鼓声一阵接着一阵,像闷雷般回响。
  孙坚站在大营中的指挥台上,看着缓缓逼近的袁军,微微眯起了眼睛,眼神不屑。他没有出营接战,依托大营防守。有了粮食,半饥半饱了几天的将士终于得以饱餐一顿,而且还看到了肉,士气大振。面对气势汹汹的袁军,他们毫不示弱,握紧手中的武器,站在营栅后打量着越来越近的敌人。
  祖茂带着义从营站在指挥台下,韩当带着义从骑站在另一侧。骑士们没有上马,而是站在马旁,节省战马的体力。孙策带来了四百匹驮马,孙坚从中挑了一部分补充到义从骑中,更换掉受伤体弱的马匹。
  大营外,袁军进入射程之内,弓弩手列阵,进行覆盖式射击,排护步卒进攻。数千张弓弩齐射,一蓬蓬箭雨跃上天空,又飞转直下,有的越过营栅,射到大营里,有的穿过营栅,射在盾牌上,但更多的却是射在营栅上。
  大营里的士卒一声不吭,刀盾手在前,举着盾牌掩护自己和身后的同伴,弓弩手在后,半蹲在地上,弩已经上好了弦,托在手中,随时准备射击,弓手则搭好了箭,弓弦半弛,等着射击的命令。
  见营中没有反应,袁军步卒开始进攻。他们举着盾牌向营门进发,互相掩护,走得非常小心。几个士卒举着长长的木杆,木杆上绑着刀,准备砍断吊桥的绳索。当他们进入三十步左右,营里的弩手开始射击,一枝枝弩箭从营栅中穿过,射得盾牌咚咚作响。
  袁军的队型更加密集,盾牌重重叠叠。他们知道孙坚走得匆忙,能破盾的强弩有限,只要盾阵足够严密,就能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他们在营堑前停住脚步,列下盾阵,掩护弓弩手进行压制射击,有人则试图越过营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