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6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67章 破绽
  孙策想了很久,还是找不到可行的破解办法,索性先放在一旁,先去接应孙坚。
  他起身做了个手势,马超立刻兴奋地招呼道:“出发,出发。”又问孙策道:“将军,去追谁?”
  “谁也不追。”
  马超顿时垮了脸。“不追?就让他们这么跑了?”
  孙策不理他,走到牛车前,看着文丑。文丑被庞德掳了回来,伤口全裂了,失血过多,奄奄一息。本来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这人命还真硬,就是不死,一直吊着那口气。
  “将军,砍了吧,就他这样,救活了也是个废人,活不到四十岁的。”马超跟了过来,埋怨道:“令明你也真是,带回来干什么,带个脑袋岂不更方便?”
  庞德一声不吭。孙策不同意马超的意见。要是你当时杀了也就杀了,战场上死人很正常,哪怕他只是被误伤,现在再杀就是没人性了,哪怕将他扔在沼泽里等死也比直接杀了他好。
  “到附近找辆车,带上他。”
  马超撇撇嘴,瞅瞅庞德。“你惹的麻烦,你想办法解决。”
  庞德闷闷地应了一声,转身去了泥母亭。过了一会儿,他带着一辆牛车回来了。车上铺了稻草,稻草下面还垫了草灰,旁边放了一把臿。孙策看在眼里,没说什么,却对庞德的细心多了点印象。文丑的伤口还在流血,草灰可以吸血。臿是挖土的,估计文丑要是死了,挖坑就把他埋了,免得他曝尸荒野。萍水相逢,又是敌我双方,这也算是仁义尽致了。
  刚刚走了不远,孙策就遇到了韩当。发现袁谭撤兵后,孙坚就派韩当出营侦察,确定袁谭的去向并不难,倒是找孙策花了一点时间。
  “我阿翁心情怎么样?”孙策问道。
  “当然好啊。”韩当笑道:“本来以为这次要输得一干二净的,没想到将军来了这么一下,直接把袁谭打懵了,居然逆转了形势。”
  孙策很诧异,转头打量了韩当两眼。韩当是由衷的开心,俊脸上洋溢着兴奋,一点也看不出颓丧或者郁闷。见孙策看他,韩当明白了,忍不住笑了起来。“放心吧,君侯又不是没打过败仗,比这惨的多了,只要没死都有扳本的机会。如果吃点亏就懊悔自责,寻死觅活,君侯怎么可能走到今天。”
  孙策哑然失笑。他一直担心孙坚遭此打击会心情不好,却忘了孙坚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论抗打击能力,孙坚比他强太多了。他为孙坚担心根本就是杞人忧天。
  放下了心理负担,孙策轻松了很多。他一直向北走,来到孙坚的大营,遇到了朱治。朱治正在收拾营地,做撤离的准备。孙策一问,才知道孙坚带着黄盖和两千尚有战力的士卒尾随袁谭去了。他本想追去,想想又算了,只是让韩当去增援。
  等了大半天,傍晚,孙坚、韩当回来了。袁谭虽然撤退,却安排得很周密,尤其是程昱,阵营严整,孙坚没找到什么机会,看着程昱渡过泗水,拆了浮桥,就退回来了。
  点起篝火,父子俩相对而坐,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有一些饭团和牛肉。
  “有什么计划?”孙坚主动开口问道。
  “我原本想拿下昌邑,不过袁谭守得很稳,机会不大。”孙策说道:“阿翁有什么计划?”
  “我不太擅长制定计划。”孙坚说道:“我还是比较习惯执行计划。最开始讨许昭时听臧刺史的,征黄巾时听朱公的,讨董卓时听袁将军的。现在袁将军将后事托付给你,你自然要把这个责任担起来。豫州已经让我左支右绌,更何况是整个中原。”
  孙坚咬了一块肉,慢慢的嚼着,苦笑道:“这些世家杀不行,不杀也不行,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孙策点点头。“行,世家的事交给我。拿下湖陆后,你先回沛县休整,如果战事需要,我派人通报你。”
  “你想取山阳?”
  “试试吧,没什么把握。”孙策挠挠头。“袁谭退得太快了,损失有限,补充了粮食、军械就能恢复元气,守城绰绰有余,我们兵力上没什么优势。天色转暖,雨水增多,也不利行军作战,只能等秋天再说。”
  孙坚叹了一口气,透着羡慕。“是啊,袁家到处都有门生故吏,想投他们的人多如牛毛,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哪像我们,攒上几千人便已经捉襟见肘。”
  孙策笑了。“阿翁,人多未必就是好事,有可能众志成城,也可能各怀鬼胎。如果人多就能赢,当初统一天下的就不会是秦国了。”
  孙坚哈哈大笑,连连点头。“有理,有理。”他摸摸孙翊的头。“小子,听见没有,以后要和你大兄学,对读书人客气一些,别只知道好勇斗狠。”
  孙翊用力的点点头。“嗯,阿翁,我知道了。”
  ……
  第二天,阎行率兵赶到,带来了最新消息。
  郭嘉率领主力到达湖陆,但湖陆令吕虔拒绝投降,郭嘉正部署攻城。孙策一问,才知道鲁肃、董袭还没有分兵出发。郭嘉计划等拿下湖陆之后再分兵,否则只有万人攻城,他担心兵力不足,损失会比较大。
  孙策暗自叹息。战机稍纵即逝。如果曹昂真是如他所料,去了任城或者鲁国,鲁肃他们现在想绕道任城已经不太可能了。不过这也怨不得郭嘉。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仅凭斥候根本无法保持及时通信,何况这还是在敌境。郭嘉不知道这里的情况,只能根据他面对的形势判断,总不能放着湖陆不攻去取任城。
  孙策随即赶往湖陆,与郭嘉会合。
  见面之后,还没来得及交流情况,郭嘉笑道:“将军知道辛佐治受伤了吗?”
  “因为我?”孙策很惊讶。他当时似乎没伤着辛毗啊,还为这事后悔了很久呢。当时怎么就那么放辛毗走了,至少应该用霸王杀掷他一下的。
  “应该是,他受了重伤,如果不是华佗,他也许就死了。”
  孙策心里舒坦了些,交流了情况,随后问郭嘉道:“我们现在怎么办,等着?”
  郭嘉不假思索。“先取湖陆,再取昌邑。”
  “昌邑?”
  郭嘉摇着羽扇,胸有成竹。“听说袁谭吐了血。这一仗打得难看,他之前积累的英名毁于一旦,岂能善罢甘休。这些世家子弟最重虚名,何况他身后还有一个更重虚名的父亲,一个横空出世的弟弟。如果不把这个脸面赢回去,他怎么保住他嫡长子的地位?人无欲则刚,但有所欲,便是破绽。”


第968章 别无选择
  孙策打量着郭嘉,没有立刻表态。他也想拿下昌邑,而且愿望很强烈,不仅是为了给孙坚讨回脸面,也不仅是为了补偿徐州的损失,而是想将防线向北推进。如果他构想的定陶、昌邑、任城、鲁国防线能够实现,他的活动空间就更大了,需要防守的点却更少,将来再吞并青州,他的战略优势就非常明显。
  可他不能将实现这个目标的希望建立在对方犯错的基础上,尤其是袁谭吃了亏立刻后撤,脱离接触,让他后续的手段全部落空的情况下。
  “奉孝,我们急着拿下山阳,是不是也是一个破绽?”
  “当然。”郭嘉不假思索,嘴角挑起一点弧度,让他看起来多了几分邪气。“可既然将军意识到了,这就不是破绽了。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不是破绽的破绽诱对方犯错。”
  孙策品味着郭嘉的话,他听得懂,但不是完全理解。他自认并不昧于人情世故,可是和郭嘉这种鬼才相比,他多少还是欠缺一些火候。
  何况他毕竟不是这个时代、这个圈子的人,未必能像郭嘉一样准确的把握他们的心理。
  郭嘉话锋一转。“将军对辛毗有什么印象?”
  “辛毗?”孙策很意外。他本以为郭嘉的目标是袁谭。“建功立业?光大门楣?青史留名?”
  郭嘉无声地笑了起来,眼神发亮,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他摇着羽扇。“将军知其一,不知其二。”
  孙策不以为忤,反而兴致勃勃地坐等郭嘉的分析。
  “阳翟辛氏是新近崛起的豪族,有一定的实力,但在士林中根基不深,不仅不能和我郭家相比,就算是韩钟陈荀也不是他们能比肩的,辛评、辛毗是辛氏最近几代人最有希望的俊杰,辛毗尤甚,他能和陈长文、杜子绪、赵伯然齐名,并力压陈长文,成为四人之首,其才能毋庸置疑。”
  孙策眉梢轻动,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这四个人中,后世名头最响的是陈群,一是因为陈家的根基深,从陈寔开始,陈家就是颍川名士中屈指可数的重要人物;二是陈家没有弯路,陈纪仕汉,官至大鸿胪,陈群仕魏,官至司空,颍川陈氏顺利成为一流世家,累世二千石,青史留名顺理成章。相比之下,与陈群并列的辛杜赵就远远不如,根基不够深,发展也不顺利,所以后人知道他们的不多,知道他们曾与陈群齐名的更少。
  实际上这三人的名声并不比陈群弱多少,辛毗更是排在陈群前面。
  这样一个人对自己的期望值肯定很高,绝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建功立业、光大门楣、青史留名这么简单,他想要的更多,他要建大功,立伟业,成世家,青史上不仅要留名,而且要留大名,至少是开国功臣一类,甚至可能是云台二十八将那样的级别。
  但他的运气不好,真实的历史上,他先跟袁绍,后跟袁谭,袁氏覆灭后,他才跟了曹操。身为降将,他的仕途不可能通畅,曹操在世时,他长期赋闲,直到建安末年曹丕、曹植争立,辛毗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支持曹丕并获得成功,才有机会重新参与军事,从此踏上坦途,又是升官,又是进爵,倍受曹丕、曹睿信任。
  现在么,他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之前护送袁耀回汝南夺权,下车伊始就挨了袁权一闷棍,还没机会施展身手就成了丧家之犬。如今辅佐袁谭争兖州,袁谭大败,他还受了重伤。如果不能反败为胜,袁谭的嫡子之位不保,他辛毗的仕途大概也会中途夭折。
  等孙策消化得差不多,郭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