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7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荻嗄辏煜さ乩恚钡闹皇橇甘澈途怠D涎艨梢蕴峁┮徊糠郑巯滦问平羝龋蟾盼薹ㄍ耆隳忝堑囊蟆!
  “那南阳能提供多少?”
  “如果袁绍南下,将军希望你们按兵不动,我们可以提供你们五万大军一个冬天的粮食。如果袁绍不南下,我们可以再追加五十万石,让你们有能力对匈奴人发起攻击。”
  贾诩又惊又喜。这个数字比他期望的还要多。“当真?”
  “文和兄,浚仪之战后,将军亲自赶到河东与你相见,他的诚意,你不应该怀疑。”蒋干很诚恳地说道:“我们不敢保证这些粮食一定能运到并州,毕竟还有很多客观难处,能不能克服,谁不也清楚。但将军既然给了你这个承诺,只要有一线可能,他一定会全力以赴。”
  贾诩轻叹一声:“孙将军以信义待我,我之幸也。惭愧,惭愧。”他停顿了片刻,又道:“按理说,孙将军损失那么大,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可惜我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就连战马也不敷使用。如果能顺利击破匈奴人,那还好说,否则的话,我们自己都无法保证了。”
  “无妨。”蒋干笑了起来,有些狡黠。“将军此次虽以骑兵取胜,但他擅长的绝不仅仅是骑兵。且这次袁绍攻,我们守,骑兵的用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贾诩微怔,随即恍然大悟,不禁抚须而笑,一边笑一边摇头。孙策上次用兵时就开始给袁绍下套,可谓是老谋深算,连他都被误导了,袁绍等人想必也如是。蒋干能将这样的秘密和盘托出,也可见孙策的确以诚待人,自己那点小心思确实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孙将军为了取胜,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要想以弱胜强,不得不如此。”蒋干轻笑道:“文和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可能是唯一掀翻世家的机会,我们不能败。”
  贾诩心理神会,与蒋干相视而笑。两人举起酒杯,喝了一杯。贾诩挪了挪身子,向蒋干靠近了一些。“子翼,下一步去哪儿?”
  蒋干指指贾诩,嘿嘿笑了两声。“白波谷,黑山。放心吧,董青与我两情相悦,没有你想的那么多交易,董越还不知道呢。他若是问起,你帮我多瞒两天。”
  贾诩似笑非笑。“当真?”
  蒋干沉下脸,没好气的说道:“你说你也是年近不惑的人了,儿子、女儿都到了当婚的年纪,怎么还这么多事?问来问去,有意思吗?”
  贾诩不紧不慢,幽幽地说道:“子翼啊,我凉州女子虽然不像中原女子这么拘谨,却也不是随便就能和人私奔的。董家在陇西也是大户,你把她当普通羌女看待,这可不是长久之道。”
  蒋干眨眨眼睛,沉默片刻,放声大笑。“好吧,其实是我看上了她的天真,拐来的。”他压低了声音。“西凉水土爽劲,人物也与中原不同,我很喜欢。我已经娶妻,是没法给她一个名分了,不过我一定会好好待她,还请文和兄代为通融。”
  “董青庶出,能做你的妾已是她的福份。只是这彩礼,你可多准备一点,董越最近手头紧。当然,这谢媒礼也不能轻了。我贾诩可不常为人保媒。”
  蒋干眉头紧蹙,沉吟片刻。“你说我给他送三万石海盐够不够?不够的话,五万石。将军拿下吴会之后,这海盐产量倍增,便宜得很。”
  “噗!”贾诩哭笑不得,连连摆手。“行了,行了,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你别来捣乱了。并州崩溃,对你们没什么好处。”
  蒋干哈哈一笑。“多谢文和兄。”


第1130章 大船
  沽口。
  简雍站在码头,手搭在眉上,眯着眼睛,看着远处海天之间的一个黑点,松了一口气。
  等了两天,终于来了。
  两天前,简雍就在海边等着,等着孙策的使者到来。刘和与孙策成了对手,公孙瓒就成了孙策要拉拢的对象,挑起公孙瓒与刘虞的冲突,让公孙瓒占据幽州,切断对袁绍的支持,无疑对孙策有利。刘备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原的战事,派人在码头等着,抢在公孙瓒之前与孙策的使者见面。
  简雍曾经得到孙策的招揽,与孙策的部下大多熟悉,由他负责这件事最合适不过。
  南风轻拂,简雍吸了一口气,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他从风中闻到了粮食的味道,闻到了财富的味道,闻到了军械的味道,这些都是刘备目前最需要的。他虽然得到了渔阳为根基,可是在刘虞、公孙瓒的夹锋中生存不易,粮赋不足,养不起太多的人,就没有足够的实力,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而这些,都是孙策可以提供的。
  黑点越来越大,简雍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只有两艘楼船,而不是他想象的一个船队。两艘船能装多少货物?就算船大,也无法满足刘备的要求。
  “这船好大。”旁边有人发出惊呼。
  简雍愣了一下,回头看看那人,又看看远处的船。船离岸还有很远,没有参照对比,他看不出船的大小。不过,说话的那人是码头的力伕,常年在码头讨生活,他的经验很丰富。
  可就算是两艘大船,恐怕也无济于事。
  黑点越来越大,渐渐能分辨出船帆、船体,船帆被风鼓紧,大船劈波斩浪,速度极快,很快在视野中越来越大。简雍的眼睛睁得越来越大,嘴巴也张得越来越大,直到最后整个视野都被船影塞满。他又惊又喜,连身后一阵紧似一阵的惊呼都没有留意。
  船很大,不仅比普通的商船大几倍,即使是水师用的楼船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更让简雍想不到的是这两艘船都是舫船,也就是两艘楼连在一起,整个船型接近方形,上面建桥,可以装载更多的货物。这两艘舫吃水都很深,以至于不能直接靠岸,停在离岸百余步的地方,等小船接驳。
  简雍兴奋莫名,第一时间叫来一艘船,赶往舫船查看情况。
  在远处看,已经觉得这两艘船很大,到了近处,压迫感更是扑天盖地,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简雍仰着头,几乎连脖子都要折断了,还是无法将整艘船尽收眼底。他围着舫船转了一圈,意外的发现并没有上下的舷梯,直到转到两船之间的舫桥,才发现这里有可供上下的楼梯。
  “在下渔阳太守府从事简雍,敢问船上可有豫州来的客人?”
  简雍喊了两遍,船楼上有人探出头来,是一个中年人,戴着儒冠。
  “是涿郡简宪和吗?”
  “正是在下。”简宪眯紧了眼睛,想看清对方是谁,却未能如愿。正午灿烂的阳光从天空洒下来,在那人的身形上镶了一道金边,却看不清他的脸。“不知足下是哪位故友?”
  楼船上人笑了两声,接着船舷打开,放下梯子来。梯子很大,但是下降得非常平稳,竟听不到什么声音。简雍抓着梯子边缘晃了晃,发现梯子非常稳固,就像与船合为一体。他踩着梯子上了船,终于看清了那人的脸,却发现并不是自己认识的人。他倒是认识旁边的一个人:单经,公孙瓒署任的兖州刺史。不过单经的脸色不太好,显然对他的到来并不欢迎。
  简雍心里咯噔一下,千算万算,还是落了公孙瓒一步,单经居然是跟着这船回来的。
  “在下朐县麋竺,字子仲,久闻宪和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简雍一听麋竺的名字,立刻想起来了。他其实应该与麋竺见过一面,但印象不深,而且眼前的麋竺神采飞扬,与他当时看到的麋竺判若两人,所以他一时没认出来。
  简雍眼珠一转,立刻笑了起来。“麋别驾,你是贵人多忘事啊,我们见过面的。不过,别驾与当日相比有脱胎换骨之别,若非你自报家门,我也不敢认呢。”
  麋竺大笑。随即向简雍介绍身边的单经。他知道简雍和单经认识,但既然他们装不认识,那他也装不知道,大家心照不宣,免得尴尬。简雍和单经见礼,谁也不提过去的事,心里却各自打鼓。单经识趣的告辞,下船上岸去了。离走之前,他深深地看了麋竺一眼,麋竺虽然什么也没说,却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简雍看在眼里,却装作不知。等单经下了船,他以一副惊讶地语气说道:“好大的舫船,我在青州也呆了几年,还是第一次看到,别驾能否引我参观一番,开开眼界?”
  “荣幸之至。”麋竺笑着引简雍而行,一边走一边介绍。这种舫船是会稽船官新打造的海船,以体量大、载货多为最大特征,两船联装,总载重量达万石,是目前为止最大的海船。这两船舫船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方案,这次是试航,哪艘船好,将来就以哪艘船为样板大量制造,有问题也能及时纠正。
  简雍惊骇不已。载重一万石?这一艘舫船简直抵得上一只小型船队啊。即使除去船员和相关给养,载货至少能五千石。虽然明知不合适,简雍还是忍不住问道:“会稽船官什么时候能造这样的大船了?我在青州的时候,最大的船也不过千石左右。”
  麋竺笑道:“宪和兄,有些事,不亲眼见到的确难以相信。我第一次见到这船时,和宪和一般惊讶。”
  简雍见麋竺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也哈哈一笑,低声说道:“别驾,贤昆仲分为徐州、豫州,你这次来坐的又是扬州大船,我可有点糊涂。你究竟是为徐州乎,为豫州乎,为扬州乎?”
  “我为幽州。”
  “愿闻其详。”
  麋竺看看简雍,却没有接着简雍的话题往下说。他话锋一转。“刘府君是奉朝廷之命来幽州,这渔阳太守又是谁委任的?刘使君乎,公孙将军乎?”


第1131章 公孙瓒
  刘备捏着手指,神情凝重。
  简雍见到了孙策的使者麋竺,但谈得并不顺利。单经与麋竺同行,似乎已经达成了什么协议,麋竺要刘备做出选择,不能在刘虞、公孙瓒之间左右逢源。这个道理并不难,可是对刘备来说却不太好选择。他想在幽州立足,就要借助刘虞的支持。幽州汉胡杂居,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