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7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铱桃獠蝗弥С衷艿拇蟪贾馈
  王允越想想不安。委任幽州刺史要通过司徒府,士孙瑞肯定知道这件事,但他却没有及时通报,这说明士孙瑞也改变了立场。士孙瑞可是党人,一向支持他,若不是对袁绍失望之极,他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王允让王盖去请士孙瑞,确定士孙瑞是否真的放弃了袁绍,还是因为其他的事没有及时通报。王盖很快回来了,士孙瑞不在长安,他去接从南阳运来的粮食了。
  王允面如死灰,呆坐了半晌,一口鲜血喷了出来,颓然而倒。
  王盖大惊失色,扑上去抱着王允大声呼喊,把许攸晾在一旁,再也不搭理他。许攸很无奈,顾不上和王盖治气,匆匆赶往南山,找荀彧了解情况。
  荀彧不在天子行营,他去了南山中的楼观台养病。楼观台在周至县,是当年尹喜修行的地方,环境清幽,气候凉爽,非常适合养病。这当然只是借口,其实荀彧的病已经好了,有病也是心病。
  他就是不想见许攸。
  但许攸混迹江湖二十多年,又岂是荀彧不想见就能躲得掉的。几次求见被挡驾,他干脆扔下随从,单人仗剑入山,连伤数人,强行闯到了荀彧面前。
  荀彧站在台上,看着许攸抖落剑上的鲜血,缓步走上台阶,示意虎贲史阿退下。
  “好剑!”
  许攸抬头看看荀彧,冷笑道:“当然是好剑,千金所购,斩得大好头颅。”他瞥了一眼一旁的史阿。“如果你不想和我决生死,最好离远一点。”
  史阿微微一笑,并不动气。
  “千金所购?”荀彧幽幽地说道:“有千金购剑,却不肯输一石粮入关中,走到今天这一步,你就算见我又有何用?你能杀了我,你还能将长安城中那些人全部杀掉?杀人者,人恒杀之,足下历事多矣,岂不念河内朱汉、张孟卓?”
  许攸愣了片刻,长叹一声,还剑入鞘,转身离去。


第1164章 相逢不相识
  赵温赶到汝南时,汝南正在紧张的秋收。
  田野里到处是金黄的稻子,汗流浃背的农夫弯着腰,手中的镰刀被稻杆磨得锃亮,随着“唰唰唰”的轻响,稻杆被割断,顺服地倒在农夫的腋下。有不少孩子跟后面,小一点的捡拾稻穗,半大的用稻子拧成草绳,将割好的稻子扎成捆,再送到路边的牛车上。
  男人女人,老人青壮,少年儿童,没有一个闲人,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看到这一幕,赵温焦灼的心情疏解了很多。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秋收之后,仓库里有了粮食,灾情能得到缓解,形势也会渐渐稳定下来。现在的问题只剩下一个:说服孙策,向关中输送更多的粮食。
  赵温一路上都在想这个问题。虽然心里很焦急,但他走得并不是很快,尤其是到了汝南境内后,被忙碌的秋收气氛所感染,他越发平和,按照每天的规定里程向前,一边思考着如何斡旋,一边等待着长安的消息。他已经连续派人赶回关中送信,第一次的信使已经赶了回来,带回一个好消息:三十万石粮食已经越过武关,现在可能已经到了蓝田一带。
  看来张纮心里有朝廷,他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尽可能为朝廷排忧解难,不想触怒孙策与其说是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不如说是为朝廷着想。如果他被孙策撤换,其他人不会做得比他好。
  赵温对自己误会张纮感到惭愧,更感到骄傲。如果士人都能像张纮一样,大汉再次中兴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君明臣贤,上下同心,何事不能为?
  关中太远,赵温赶到平舆时,还没有收到更多的消息。
  赵温先见了汝南太守张昭。张昭没有去过长安,但赵温见过张昭的文章。有一段时间,孙坚的奏疏用词典雅,说理周详,一看就不是他亲笔写的,引起了朝中不少大臣的惊讶。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彭城名士张昭代笔。赵温也对张昭非常好奇,正如他开始不理解张纮为什么愿意为孙策效力一样,他不知道这样一个名士怎么就心甘情愿地为孙策效力。
  一个人是偶然,两个人就不偶然了。
  赵温见到张昭时,张昭正在忙。不仅太守府的前院站满了等着汇报工作的掾吏,门外也站了一群人。好在人虽然不少,车却不多,赵温一行可以顺利到达太守府前。
  接到通报,张昭很快从里面赶了出来,和赵温见礼后,他开门见山,直问诏书是给谁的。
  赵温很惊讶。张纮这么问,张昭也这么问,你们都什么毛病,知不知道这很失礼?如果不是有张纮的先鉴在前,赵温几乎要发怒了。
  “给征东将军、豫州牧孙坚孙文台。”
  “征东将军去浚仪了,已经走了近一个月。豫州的政务由讨逆将军处理,他在葛陂大营,你去那里找他吧。他很忙,你赶紧去,别耽误时间。”
  “明府,我是来传诏的。”赵温提醒张昭道。
  张昭瞅了赵温一眼,没理他,自顾自地说道:“我给你一个建议,见孙将军之前,你最好先去见一下他的主簿杨修。现在粮食很紧张,还没入仓就已经安排了去处,你说得迟了,可没什么粮食给你。”
  赵温脸上火辣辣的。张昭这态度,哪怕是对待传诏的天子使者,简直是对待来求援的穷亲戚啊。他很想反驳张昭几句,可是一想到自己的确是来乞讨的,他只能讪讪的闭上了嘴巴。正当他不知道该怎么维护朝廷的尊严时,远处有号角声响起,雄浑而悠长,赵谦抬头一看,门外等候的人纷纷让在两边,有马蹄声迅速靠近,数骑飞奔而至,刚到府前,骏马还没停稳,年轻的骑上就纵身跃了下来,借着冲势向前跑了几步,将将来到张昭面前。
  “张府君,今天是怎么回事,上午该入仓的粮食整整少了三成。”
  张昭连忙赶了过去。“德祖,你有所不知,昨天夜里走水,一个脱谷场被烧了大半……”
  年轻的骑士脸色一变。“怎么这么不小心,有人员伤亡吗?”
  “没有,没有。”张昭连忙将骑士拉到一旁,耐心解说,他们说话又快又急,就像刚刚赶到的马匹。
  赵温开始没留神,后来盯着年轻骑士看了两眼,忽然觉得有点眼熟,再仔细一看,不禁大吃一惊。眼前这个身着紧身窄袖单衣,衣摆不到膝盖,脚上蹬着一双武士皮靴的年轻人不是别人,却是故司徒杨彪的儿子杨修。张昭刚才称他德祖,赵温听到了,却没多想。在他印象中,杨修是文采出众的浊世佳公子,永远是一尘不染,风度翩翩,和眼前这个身形矫健的骑士搭不上边,应该是重字,重字的人太多了。
  正在这时,张昭领着杨修走了过来。“德祖,这位是刚到的朝廷使者,来传诏的,正好,你带他一起去见孙将军吧。”
  杨修瞅了赵温一眼,很不好意思,连忙拱手施礼。“原来是雄飞赵君,刚才没留神,失礼失礼。”
  见杨修一副骑士打扮,赵温已经得惊得目瞪口呆了,现在听杨修称他为雄飞赵君,他更是觉得别扭,很怀疑眼前这个人并非他认识的杨修。四世三公的杨家子弟,博学多识的杨德祖怎么会如此轻佻?
  见赵温瞪着自己,杨修眨眨眼睛,也明白过来,不禁有些讪讪。他和张昭交待了几句,拉着赵温来到他的车前,探头看了一眼,很自然地哼了一声,转身招招手。有骑士转身而去,过了一会儿,一个车夫引着一辆四轮马车赶了过来。
  这样的车赵温见过不少,南阳尤其多,是专门以运人送货谋生的出租大车,租金依路程和时间而定,如果路途远,而时间要求不紧,那就用牛车,牛车便宜一些,而且载重多。如果时间比较急,那就用马车,马车载重小一些,但速度快,价格也高得多。
  “你请我坐这车?”赵温看着举手相邀的杨修,费了好大劲,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心道我可是朝廷使者,就算你没带车来,也应该从太守府借一辆车吧,路边叫一辆车算什么意思?
  “这车好啊,又快又宽敞。”杨修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上车吧,有什么事上车再说,这车赶到葛陂大概要小半个时辰。”
  赵温一把拽住杨修。“你时间这么急?”
  杨修一脸茫然。“是啊,你没看见我是骑马来的?骑马来,可以节省一刻。”


第1165章 杨修的预言
  赵温晕乎乎地被杨修拉上了车,半天没反应过来。
  堂堂杨公子,为了节省一刻时间,穿短衣,骑快马,像个武夫一样在众人面前奔驰,丝毫不顾杨家体面。杨彪知道了,会不会不认这个儿子?
  见赵温直勾勾的盯着自己,却一句话也不说,杨修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拉拉身上的短衣,想遮住自己的膝盖,但很快就放弃了。为了骑马方便,骑士的衣服都尽可能的贴身,衣摆也由到脚踝慢慢改到小腿,现在又缩短到膝盖以上。
  “关中情况怎么样,陛下还好吗?”杨修没时间和赵温解释,催促道。“葛陂很快就到,下了车,我还有一大堆事要处理呢。”
  见杨修问起天子,赵温勉强收回心神,把情况大致解说了一下,顺便问杨修,孙策有没有可能再给一些粮食。杨修皱着眉头想了想,摇摇头。
  “不给了。”
  赵温一下子没明白过来。“你是说,他不愿意给?”
  “不是,是我说,暂时不用给了。”见赵温一脸茫然,杨修又解释道:“按照你说的,仅是流入南阳的百姓就有近十万户,那关中还能剩下多少人?我们就以十万户计算,每户五口,每天共需五升米,十万户,一个月消耗不过十五万石,就算除去运输的消耗,那些粮食也能供关中百姓支撑到秋收结束。关中是遭了灾,却也不可能颗粒无收,收集桑椹、野果,拼拼凑凑,再支撑两个月应该没问题。”
  不等赵温说话,杨修又说道:“豫州今年虽然没遭灾,但雨水也偏少,收成比去年至少要减少三成。大战在即,豫州的粮食也很紧张,为了保证各战区的粮食供应,我可是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