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9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有的你都有,剩下的事我来安排。如何?”
  张邈半天没说话,又说道:“呃,我再问一句,如果我接受你这个建议,那三千金……”
  “无限期延后。你要是愿意给,我也不拒绝,就当是借给我的,如何?不瞒明府说,我现在真的缺钱,缺很多钱。别说三千金,三万金都不够用。”
  张邈挑起大拇指,半开玩笑。“将军不愧是发明算盘的人,这账算得太精了。”
  “过奖,过奖。”孙策哈哈一笑,毫不介意,又恳切地说道:“明府,我没读过什么书,也没亲自做过什么生意,但是我知道有一个原则:不能双赢的生意不是好生意,你和我合作,我只会超出你的预期,绝不让你后悔。”
  张邈面带浅笑,若有所思。
  ……
  虽然战事结束,浚仪城也是一座军事要塞,几乎没有真正的百姓,但孙策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在军营里。和将士们在一起,在武猛营、武卫营的保护下,听着角斗声,他才能安然入睡——半睡半醒,与战时的区别只有一个,他会脱了甲胄。
  袁权等人来了,他本想回城去住,袁权却要求他在中军大帐旁准备了一个帐篷,让袁衡住几天军营。孙策拗不过她,只好让袁衡与孙尚香住一个帐篷。桥氏姊妹、曹英也住在大营里,应该不会寂寞。
  袁权原本不住军营,她要和尹姁一道,带着孩子住在城里,让吴夫人好好看看孙子。两个孩子都已经会跑会说,正好有趣的时候,吴夫人有一年没见了,心疼得很,舍不得让他们住在军营里,非要自己带着。孙策也不觉得这么小就应该受苦,便也答应了。吴夫人听说袁衡要住在营里,便让袁权去照应,孩子在她身边,不用担心。袁权不好拒绝吴夫人的命令,只好答应了。
  吃完晚饭,袁权就跟着孙策回到城外的大营。安置好袁衡等人,关照她们遵守营中规矩,听韩少英指挥,早点休息,她回到中军大帐。孙策派人准备好了热水,又放了郭武等人假,换成羽林卫来当值,即使如此,还是觉得诸多不便。
  “为什么啊?”孙策敞着怀,一边扇着风,一边隔着一道帐门,和正在内帐沐浴的袁权闲聊。“又是为了让阿衡吃苦?”
  “我想你了,想找个理由与你独处,不行吗?”
  孙策笑了。“行,但这不可能是全部的理由。听你这口气,应该也不是因为阿衡,至少不完全是。”他沉吟片刻,又道:“受人之托,来求情?”
  袁权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半晌才道:“算是吧。我知道不该来,可是不来也不行,正好丁夫人要来,邀我同行作伴,桥氏姊妹也需要人照顾,我就来了。”
  孙策没有吭声。击败袁绍,他才能腾出手来清理内部事务,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追捕那些隐匿在广陵、下邳的豫州世家。那些人误判了形势,以为袁绍亲自出手,他必败无疑,他们很快就能返回家乡,所以没有走远,结果他用水师封锁了江海,这些人如瓮中之鳖,无路可逃。如今袁绍败亡,陶应又依附于他,在广陵、下邳两地搜捕,一个个才慌了,动用各种关系来疏通,想逃过惩罚。
  联姻是手段之一,通过袁权也是手段之一,孙策早有预计,但他没想到压力这么大,居然迫使袁权甚至等不及他回平舆。袁权不是糊涂的人,她这么做,自然是有人给了她太大的压力,她承受不住,只好勉为其难。
  见孙策不说话,袁权也沉默了,帐内只听到哗哗的水声。过了一会儿,袁权洗浴完毕,却又在里面待了好长时间才走了出来。孙策一看,很是意外。袁权穿得非常正式,就连湿漉漉的头发都挽了起来,一副如见大宾的模样。
  “姊姊,你这是……”
  袁权拜倒在孙策面前,匍匐在地,双手交叠,额头贴在手背上。“夫君,臣妾冒失,请夫君惩戒。”


第1511章 未老先衰
  孙策看着袁权白晳的脖颈,伸手将她扶了起来。袁权的手比以前好一些,但还是有些粗糙,看来这段时间没少干活。孙策握着她的手,又解开她的头发,让她躺在自己腿上,头发垂下,用扇子帮她扇风。
  “你现在不该洗头,要好一会儿才能干。不吹干的话,你又会受凉头疼。”
  “几天没洗,有味道。”袁权有点不好意思,闭上了眼睛,却又舍不得离开。
  “有味道就有味道呗,难道还比这军营里的味道大些。”孙策笑笑。“说说看,是谁这么大面子,居然连你都扛不住,不得不跑一趟。”
  “还能有谁,我那两位本家叔叔。如果只是他们自己也就罢了,我还真不愿意搭理他们,可是他们自称受人之托。”
  “哦,能劳动他们二位的又是何方神圣?”
  “你知道我有一位同宗伯父吗?筑土室自闭的那个。”
  孙策恍然。“原来是他啊。”他笑了两声。“这个面子的确够大,不是你能承受得起的。行了,我不怪你了,把这些衣服脱了吧,换身清凉的。大热天的,再闷出一身汗来,还得洗。”
  袁权应了一声,进内帐换衣服。七月正是盛夏,即使是晚上也闷得难受,穿着厚厚的礼服实在不舒服。等她换上了一身越布单衣,再次走出内帐,孙策看了她一眼,满意的点点头,伸手牵着她。“走吧,帐中太闷,带到禹王台上纳凉,那儿地势高,有风。”
  袁权有些不好意思,孙策不由分说,拽着她出了帐。他的中军就在禹王台附近,出了中军大营,也就是十几步路,便登上禹王台。禹王台高五六丈,登上台顶,便感觉到凉风习习,身上的汗很快就被吹干,暑气全消。
  “听说有慧根的人能听到师旷的琴声,你听听看。”
  “我可没那慧根。”
  “那你能听到梁孝王的门客谈文论艺的声音吗?”
  “也听不到。”
  “那你能感受到角斗声吗?”
  袁权沉默了。大营就在眼前,角斗声就在耳边,她怎么可能听不到。她居高临下,俯视着绵延数里的大营,原本有些慌乱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心中说不出的踏实。她明白了孙策的意思。师旷的琴声再好,无法挽回晋国的衰亡。梁孝王门客的诗赋再高明,无法成就梁孝王的帝业。同样道理,袁闳的道德再高,名声再好,也无法影响孙策的决定。
  “看到这些,有没有感受到其中蕴藏的力量?”孙策搂着袁权的肩膀,轻轻晃了晃。“你父亲临终前交待了三个遗愿,其中一个就是干掉袁绍,毁掉他的野心。如今我已经实现了他的这个遗愿,靠的不是什么圣人的道理,什么礼乐教化,而是这些将士的浴血奋战。”
  “可是……”
  孙策竖起一根手指,挡在袁权的唇边。袁权的唇很软,微凉。“他是你的长辈,你不能不给他一点面子。你来了,也向我求过情了,你的任务已经结束了。至于如何回复他,这件事交给我。”
  袁权靠在孙策的肩上,闭上了眼睛,长发在夜风中轻轻摇摆,嘴角微挑。
  ……
  一辆马车在钟繇的旧宅前停下,鲍出拉开车门,荀彧先下车,四处张望了一下,见无人注意这边,才转身向车内行礼。“陛下,请下车。”
  一身常服,打扮得像个普通士子的天子钻了出来,目不斜视,快步走进大门。他们穿过中庭,来到后院的书房。正午时分,天气闷热,连知了都不肯叫。可是看到那扇由琉璃镶嵌而成的窗户里,天子还是忍不住失声惊叫。“好,果然是好。”
  荀彧吩咐人取酒浆来,然后将天子引到窗前,在那张宽大的书案前坐下。天子拍了拍案几,又赞了一声:“原来钟令君的那些书法都是在这张案上写成的,好,好。”
  “陛下如果喜欢,臣明天就派人送到宫里去。”
  天子瞅瞅荀彧,笑了。他摇摇头。“不了,接下来这几年,令君比我更需要这样的窗户,这样的书案。”他想了想,又道:“想办法买一些这样的琉璃吧,在尚书台准备一间这样的房间,以后令君在宫里当差也舒适些。至于这书案,倒不是什么问题,让人搬到案里就是了。以后在家就别办公了,多注意休息,享享天伦之乐。令君这样的王佐之才应该多生几个孩子,将来大汉才有贤才可用。”
  “陛下说笑了,倒是陛下,应当早点立后,而且越快越好。”
  天子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他信手取过一部放在案头的书稿翻了翻。他知道荀彧所说的御驾亲征并不是他所说的御驾亲征,他也知道荀彧说得有道理,战场凶险,如果他出什么意外,先帝的血脉就断了,又要从宗室中寻找继承人,这往往是朝廷最容易生乱的时候。
  如果时间允许,他也不愿意现在就出征,但孙策咄咄逼人,现在已经占据了荆豫扬三州,青徐二州很快也会落入他的手中,再等几年,他也许连逆转形势的机会都没有了。
  “令君,金丝锦甲的仿制进展如何?”
  “进展不理想,拉丝很难,勉强拉成的金丝强度也不佳。陛下,我怀疑蒋干说了谎,金丝锦甲没这么简单,他有可能在误导我们,让我们虚耗本来就不多的黄金。”荀彧苦笑了两声。“或许,这也是他炫耀南阳技术的一个手段。”
  “这件事交给刘晔吧。”天子盖上书,眼睛透过琉璃,看着院子里扭曲的光影。过了一会儿,他收回目光,静静地看着荀彧。“刘晔在这方面有些悟性,让他试试,令君腾出精力做大事。”
  荀彧心里说不出的失落。天子对他的工作不满意,决定将这件事交给刘晔,他无法拒绝。木学堂的关键不仅仅是工匠,还需要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协助。他本想找一些读书人来做这件事,却没有一个读书人愿意接受,至少他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刘晔有这个能力,愿意去做,交给他当然最合适。
  但木学堂是他一手建立的,是他推行新政的核心,现在却要交给刘晔,这是不是寓示着钟繇的担心一步步的成真?钟繇四十五岁,还可以勉强说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