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9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辞资柙督直鸢才拧M蛞挥兴换洌蛞狼资琛⒐停〉掠肽埽辉蚴颈菹挛模蚨判橥睢H绱耍蛴抡哒Γ驼呤氐拢嗷デV疲桓曳潘粒菹驴删游6病!
  天子眼珠转了几转,微微颌首。“令君所言虽出人意料,却的确有可取之处,值得深思。”他抬起头。“令君,你再仔细思量一下,届时朝议时提出,看看大臣们的意见。我马上回宫,先与陈王商议一番。他是宗室中不多见的将才,射艺冠绝天下,如果他能随大军出征,必能多几分胜算。”
  “陛下不以臣荒悖,离经叛道,臣甚是感激。”
  天子大笑。“令君,事必依礼可治平,不可治乱,存亡之际,就算离经叛道些也无妨,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嘛。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我以此心待令君,令君也当以此心待我。”
  ……
  天子上了马车,靠在车壁上,目光透过车帘缝隙,看着不断后退的长安街景。因为坐的是荀彧的马车,没有走驰道,视角和平时略有区别,尤其是目光投向驰道一侧的时候。
  天子脑海里风起云涌,不停的回想着荀彧的建议。他看着空荡荡的驰道,想着那些在暗中觊觎帝位的人,不禁苦笑。他的对手何止是袁绍、孙策啊,那些宗室同样不可忽视。大汉存亡之际,他们应该能支持朝廷吧,毕竟都是高祖子孙,大汉如果亡了,他们也没什么好处。王莽篡汉,刘氏子孙可都是被削爵了。
  刘晔也是宗室,他没有投孙策,不就是因为他姓刘么?陈王与孙策关系那么好,朝廷一道诏书,他也抛下一切来到长安,同样是因为他身体内流淌着刘氏的血脉。
  孙策有江东子弟兵,我就组建一支宗室子弟兵,也算不错。
  一念及此,天子脑海里立刻崩出一个人:刘备。刘备来过长安,除了他身边有个叫张飞的勇士之外,没给人留下太多的印象,后来奉命回到幽州却声名鹊起,尤其是在涿县击败河北第一名将麹义,一战成名。如果能把他召到西征军中,应该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除此之外,还有谁?刘虞之子刘和,他曾经率骑兵进攻豫州,一度占领半个徐州,也算是知兵之人。
  天子越想越多,不免有些兴奋。他看向对面端身正坐,闭目垂帘的荀彧,不禁笑了一声。“令君,我越想越觉得征召宗室是一个妙计,令君不愧是王佐之才。”
  荀彧睁开眼睛,搓了搓手,淡淡地说道:“即使黔首百姓也知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道理,凡欲成事,无不需父子兄弟并力,一家之力不够,则举一族之力。一族之力不够,则举三族之力,莫不如是。袁绍之败,失误很多,首举兄弟失和,次为父子离心。若非和袁术争豫州,又怎么会和孙氏父子为敌。若非坐视袁谭战败而不救,又何至于河南易手。陛下,道理并不复杂,很多人都可以想到,只是帝家多顾忌,未必敢言罢了。臣读史书,常为此叹惜,如今事急,便斗胆直言,幸得陛下不忌,臣之幸也。”
  “是啊,帝家的事……”天子咂了咂嘴,欲言又止。他打量着神情肃穆的荀彧,突然笑道:“令君,听说荀家家传易数,你献此计之前,有没有卜一卦,是履虎尾吗?”
  “不,是利见大人。”
  天子大笑。


第1514章 新邻
  荀彧的马车直接进了宫。他这辆马车在长安独一无二,守门的卫士认识,核对了门籍就放他进去了。来到尚书台下,荀彧下了车,站在一旁,正准备请天子下车,光禄大夫杨彪从一旁闪了出来。
  “文若,最近身体可好?”
  荀彧连忙示意天子不要急着下车,以免被杨彪看见,又要多费口舌。他躬身还礼。“多谢杨公关心,身体康健。”
  杨彪走到荀彧面前,上下打量着荀彧,轻轻哼了一声:“腿脚呢?”
  “也不错。”荀彧说着,还故意跺了两下脚以吸引杨彪的注意力,以免他抬头看。
  “既然如此,进出宫门为何不下车?”杨彪虽然没有发怒,脸上却也看不出一点笑容。“你身处嫌疑之地,应当更加谨慎才是。万一宫里出了什么事,你便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
  荀彧一惊,连忙深施一礼。“杨公教训得对,是我疏忽了。”
  “嗯。”杨彪点点头,转身走开了。荀彧迟疑了片刻,连忙赶上。“冒昧问一句,杨公这是去哪儿?”
  杨彪转身看着荀彧,微微一笑。“明天休沐,约了士孙君荣出城一游,陛下不在宫里,我闲来无事,刚刚请了半天假,提前回家沐浴。怎么,找我有事?”
  荀彧本来打算和他说说出使关东的事,听了杨彪此言,笑道:“多日未闻长者教诲,自觉鄙陋,不知道是否有幸随杨公听讲?”
  杨彪转了转眼睛,笑容在嘴角一展即收。“我是荣幸之至,至于士孙君荣嘛,你自己去说。”
  “那就这么说定了。”
  荀彧拱手,送别杨彪。杨彪也没多说什么,转身走了。荀彧看着他离开,这才转回来,请天子下车,进了尚书台官廨。天子准备了衣物在此,换上后自行离开。荀彧想了想,又起身出了尚书台,直奔司徒府。司徒府就在宫门外不远,他也不乘马车,步行前往。
  ……
  杨彪验对了门籍,出了宫门,刚刚张望了一下,在对面等待客人的车夫便拥了上来,争先恐后的邀杨彪坐他们的车。虽然杨彪被免职已经一年多,可是在很多百姓眼里,他还是朝廷栋梁,司徒被免只不过是天灾,迟早还会官复原职的。
  杨彪掏出一把钱,数出十枚,塞进车夫手中。车夫也不谦虚,接过钱,将杨彪领到自己的车前,殷勤的拉开车门,一扬鞭子,在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中渐渐远去。
  杨彪坐在车里,看着车外不时闪过的树荫、人影,想着刚才荀彧的异常表现,眼中露出一丝忧色。他刚刚不惑,耳聪目明,又对荀彧的性格了如指掌,岂能不知天子刚刚就在车中。那句话与其说是提醒荀彧,不如说是提醒天子。他倒不是嫉妒荀彧年少得宠,而是担心荀彧被人抓住把柄。人心险恶,仕途艰险,这宫里更是尔虞我诈,防不胜防。荀彧有王佐之才,如果因为这些事被毁了,实在可惜。
  荀彧找我有什么事?不会是和山东有关吧?作为袁氏姻亲,作为杨修的父亲,杨彪清楚自己背负的嫌疑有多大,所以他已经对仕途不报希望。如果不是最近接连发生了几件事,局势敏感,他都打算辞官回弘农老家耕读了。荀彧主动找他,这让他很是意外。
  “杨公,到了。”马车停下,车夫敲了敲车门,大声说道。
  杨彪一惊,这才注意到已经到了里门。他原本是三公,三公有府,不用单独租房,后来被免职,只是一个光禄大夫,就在宫城附近的戚里租了一个房子。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坐车也方便。
  杨彪下了车,整理了一下衣服,举步进了里门。里正向他行礼,杨彪也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他做过京兆尹,认识这几个人,知道他们是京兆尹府派来的探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他才特地在戚里租房子,既是主动将自己置于监视之中,也谋求一份安宁。知道戚里是是非之地,闲杂人等不敢轻易接近。
  走过两个十字路口,杨彪转向西行,经过那座门前有桃树的小院,院门半掩着,曹彰、曹植趴在门口,正向不远处张望,听到脚步声,两人站直身子,恭恭敬敬地向杨彪行了一礼。
  “见过杨公。”
  “好。看什么呢?”杨彪停了下来,拍拍曹植的脑袋。“最近读了什么书?”
  “乐府。”曹植眨着眼睛,一指对面。“那边新搬来了一户人家,好多书啊。”
  杨彪顺着曹植的手一看,那家大门紧闭,不细看还真注意不到换了主人。“你看到了?”
  “嗯,好多新书,都是南阳印的。”曹植用力地点着小脑袋。“还有最新版的《说文解字》,香香的。”
  杨彪心头一动。他知道南阳新印的《说文解字》风靡长安,很多人都买,即使不读书也想备一套,皇皇一匣,纸张是上等南阳纸,手感绵厚,字迹清晰,墨香宜人,被形象的称为书卷气,就算不读内容,拿在手里也是一种非常舒服的享受。不过这书价格不低,每套一金,而且数量不多,都是提前预定的,一般人想买都买不到,他就是因为收到消息迟了,没能买到,只能等下一批货。
  “知道是哪位大人吗?”
  “不知道,只听说姓黄。”
  杨彪记在心里,又和曹植聊了几句,举步向家走去。经过那家时,他留意看了一眼,却什么也没看到,只听到院子里有人的脚步声,但不多,看起来也就是一两个人。杨彪回到家,进了门,却见前院里摆着几个箱子,袁夫人正在安排人将箱子里的东西分类。杨彪看了一眼,有些不高兴。
  “又是那竖子派人送来的?”
  袁夫人瞥了他一眼。“不是德祖的,是阿权派人送的中秋礼。”她迎了过来,走到大门口看了一眼。“对面搬来一个熟人,你猜猜是谁?”
  “谁?”
  “黄猗。”
  “哪个黄猗?”杨彪愣了一下,突然明白过来。“是他啊,他不是在吕布军中么,怎么搬到长安来了。”
  袁夫人翻了个白眼。“看来你是真准备养老了,什么也不知道。天子准备御驾亲征,吕布是骑将,黄猗被孙将军打怕了,不愿随军,辞了吕布军中的事务,要到长安来寻门路。”
  “曹家?”
  “当然,天子既然要御驾亲征,益州是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丁冲和曹操翻了脸,曹操在宫里缺个耳目,黄猗主动投靠,他自然求之不得。”


第1515章 不如归去
  杨彪听得心烦,一甩袖子,向后院走去。进了书房,他一眼就看到了案上的书匣,下意识地加快脚步,走到案前一看,果然是曹植刚刚提到的《说文解字》。他心中喜悦,顾不得洗漱,打开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