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魔尊武圣-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大。”徐士谦接着说道:“敌人的前锋攻势正猛,敌人的后军也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压上来。我军此次出城迎敌,如果只是为了击退这波先头部队,那么兵力至少要控制在三万左右;如果要聚歼这波先头部队,那么咱们的出城兵力至少要达到九万甚至十万,因为敌人的后军不是吃素的,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先头部队被吃掉,咱们围点的同时还要打援。贺统领,你觉得哪个方案比较稳妥?”
“徐大人,末将刚刚执掌左卫,经验和指挥能力都无法与陈大人相提并论。陈大人善用的战术,末将却未必就能用好。”贺鸣谦虚而直率地说道:“而且如今的左卫也无法跟以前的左卫相提并论。如今的左卫,军士当中新兵占了多数,对阵法都不是很熟练;各部军官也都是临危受命,战场指挥能力也跟末将一样有待磨砺。所以聚歼敌人先头部队的作战方案,执行起来恐怕有很大的难度。一旦战场形势发生变化,敌军重兵压上,就会过早地引发决战态势,到那时候兵是新兵,将是新将,咱们会吃很大的亏。所以末将认为还是按照您说的第一个方案来执行,先把敌人的攻势击退,再伺机而动。”
就如谭震云预测的那样,贺鸣跟陈若平在作战风格方面有很大的不同。陈若平是没有优势也要制造优势,擅长险中取胜。贺鸣却是不打无把握之杖,对敌我双方的力量和态势都算得非常精确,擅长稳中取胜。正是基于这样的区别,谭震云才评价说前期防守贺鸣完全没问题,但后期的反击,就需要陈若平那样作战风格更为主动的将领来指挥。
听到贺鸣这样说,徐士谦笑着摇摇头:“贺统领不必过谦。你与陈统领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战场指挥能力都已炉火纯青,区区一个围点打援的作战方案,对你来说完全不成问题。”顿了顿,徐士谦又说道:“但贺统领说的也有道理,左卫的情况确实不同往常,新兵新军官等因素在战术执行方面确实会大打折扣。嗯…这样吧,以前的左卫九营,可以作战的还有将近六万人。把这六万兵马全部编入左卫战斗序列,再加上左卫三营的兵马,兵力差不多也够用了。咱们的作战方案也可以灵活一点,争取全歼敌人这股先头部队,至于具体情况如何,就视战场形势而定。反正咱们的宗旨就是能吃多少吃多少,多多益善,一定要把敌人这股锐气打下去!”
贺鸣听他这么坚持,也就同意了这个方案。
两军交战,士气非常重要。敌军新到,又借助着攻城器械的优势疯狂地进攻,士气高涨到了极点。北路军被压着打了两天,都已经憋屈得不行了,城防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现在左卫的骑兵已经来了,如果能一鼓作气吃掉敌人这股先头部队,那么对战局的影响不仅是从数量上歼灭了敌人多少兵马,而且会直接改变敌我双方士气的天平。
众将领又商量了一会其他细节性的问题,诸如北路军如何协同作战,左卫内部的兵力如何分配,出城时开放哪座城门,等等等等。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中,一份详尽的作战方案便新鲜出炉了。

第七十八章血战巨灵关

寒风萧萧,浓烟滚滚。
巨灵关前,一场惨烈的战斗正打得如火如荼。
半空中,无数个熊熊燃烧的火球呼啸着朝城头飞来,飞到近前便轰然散开,把城墙上的守军烧得躲闪不及。圆溜溜的飞石更是接踵而至,带着强大的冲击力,把宽厚的城墙砸得砖屑纷飞,把人更是砸成了肉泥。
地面上,悍不畏死的鲜卑骑兵抬着云梯顶着巨盾,拉着攻城塔、冲撞木等各种庞大的攻城器械,蜂拥而至。巨灵关城头箭如雨下,却丝毫挡不住他们前进的步伐。
很快,一架架云梯便搭上城墙。无数鲜卑骑兵一秒钟变步兵,从马背直接跳上云梯,疯狂地向城上猛冲。长达十三里的巨灵关城墙上,每隔不远就是一架云梯,每架云梯都被爬得密密麻麻,远远望去,如群蚁附于方糖。
一座座攻城塔也缓缓逼近,塔里的箭手躲在与城墙差不多的高度与守军展开对射,为攀爬云梯的士兵提供火力压制。
攻城塔可是很厉害的家伙,城墙一旦被它贴近,凶悍的鲜卑士兵马上就会从塔里源源不断地涌出来,直接冲上城头。
巨灵关守军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冒着对方飞火流石的打击,纷纷操纵着投石机、城防弩等各种器具,对来犯之敌还以颜色。敌人一次次险些登上城头,又一次次被他们击退。守城的军士们用撞杆把勾住城墙的云梯掀翻,抬起滚烫的热油朝着入侵者当头泼下,再免费赠送一轮火箭。正在攀爬的鲜卑士兵要么连人带梯掉下去摔死,要么被油烫死、被箭射死、被火烧死。
紧靠灵云山绝壁的十几丈城墙是此次战斗的攻防焦点。鲜卑族指挥官为了避免士兵腹背受敌,老早就将这片区域定位重点突破目标。
经过两天的反复争夺,这片城墙的防御工事早已被砸得七零八落,抛石机和城防弩等诸多守城械具也损毁得极为严重。此时此刻,空中的飞火流石还在密集地砸落,鲜卑士兵也乘势架起云梯往上冲。北路军将士几乎完全是靠血肉之躯阻挡着敌人从空中到地面的猛烈进攻。他们伤亡惨重却死战不退,城头的军士刚倒下,城内的军士立即补上,用滚木、用巨石、用弓箭,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给敌人以重创。
守军形势已万分危急,防守压力越来越大。北路军统领徐士谦与前来增援的中央军副统领贺鸣迅速制定出一套作战计划,并通传各营做好准备。
漫长而宽厚的城墙上,一座座巨大的城防弩已经装填完毕,调校好了射击方向。随着守军将领一声令下,嗡的一声巨响,城上万弩齐发,天地为之变色。
一支支巨型弩箭粗如长矛,对着城下的鲜卑骑兵迎面飞去。噗噗一阵闷响,无数鲜卑骑兵连人带马被弩枝贯穿,牢牢钉死在地上。
与此同时,巨灵关的六座城门轰然打开,左卫的重甲骑兵如同钢铁洪流一般向外冲出。他们边冲边用长矛、盾牌构筑起临时阵地,等待后续队伍出城。
那些躲过城防弩攻击的鲜卑士兵一看城门大开,马上发疯一般朝这边冲来,边冲边放箭。后续出城的左卫骑兵也纷纷擎起弓箭予以还击。
一阵阵密集的箭雨来往对射,双方都不断有人中箭落马。左卫这边虽有盾牌遮挡,铁甲护身,但也不能完全阻挡住对方又急又密的羽箭。
双方迅速靠近,弓箭对射也很快演变为短兵相接。前排的左卫骑兵迅速拔刀在手,一手持刀一手执盾,与冲到近前的敌兵砍杀起来。
随着叮叮当当的兵器相击之声,左卫的骑兵阵列很快集结完毕,身后的城门轰然闭合。
“断!”
随着贺鸣一声清叱,阵列前排的重甲骑兵骤然发力,一边挥刀杀敌一边沿着弩箭清出的通道**。
六支骑兵队伍如同六条黑色的巨龙,各自朝着不同方向切割穿插。从高空俯瞰,六条黑龙逐渐勾勒出一条与城墙平行的直线以及一大一小两道圆弧。最外围的弧线俨然便是阻敌增援的第一道防线。里面的弧线和靠近城墙的直线则肩负着破坏敌人攻城械具以及聚歼被围之敌的重任。
瑞国骑兵的作战目标简单明确,就是要将城下这两三万残敌迅速歼灭。至于能否完成这个目标,关键在于速度。如果在敌人大举增援之前不能穿插到位,他们反而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速度便是生命,成败在此一举。
担任外圈合围任务的骑兵全部由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他们猛如虎迅如雷,顶着敌人的刀林箭雨一路前冲。队伍最前端的铁甲骑兵锐不可当,沿途的敌人刚一集结就被冲得七零八落。
远处观战的鲜卑将领也很快反应过来,手中战旗一挥,牛角号呜呜吹起,成千上万的鲜卑骑兵高声吆喝着朝城下增援过来。
为了弱化瑞国城防弩那种大面积杀伤的能力,鲜卑将领们一般都是采用梯次进攻的指挥战术。一旦先头部队进攻不理想或者遭遇了危险,后续部队才会冲上。冲锋时一般也不采用密集队形,而是用一种看起来很松散却又随时可以握成拳头的冲锋队形。
瑞国骑兵,弧线两头越挨越近,迅速画弧合围。
鲜卑骑兵,第一批增援部队也已聚成一只铁拳,高速冲来。
两军相撞,立刻就是一片刀光剑影。断肢、人头到处乱飞,喊杀声震天。
瑞国骑兵瞬息间阵型变幻,无数人马由两侧往中间不断增厚。他们盾牌一撤长矛出,长矛尽处马刀来,攻防错落,配合娴熟,层层阻挡着敌人的增援。鲜卑骑兵更是杀红了眼,嘴里高声咒骂,手上凶狠劈砍,从好几个方向冲击着瑞军的外围防线,一心只想打开一个缺口,尽快与先头部队汇合。
攻守双方不断有人中刀落马,有的当场一命呜呼,有的即便一时未死,也被马蹄踩得骨骼寸断,血肉模糊。瑞军伤亡惨重,却死战不退。
包围圈内,战斗更是惨烈无比。两国士兵面临的状况,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他们的眼前全是刀光剑影,耳中全是叮叮当当的兵器相击声,鲜血不断从人和马的身体上滴洒、溅射、流淌出来,将大地染得一片殷红。
天空中,残阳如血。

第七十九章亲历

此时的莫聪正身处较小的那道弧圈,参加着聚歼敌人攻城部队的战斗。
这一下午,莫聪终于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战场。
真正的战场,不是想象中那样纵马驰骋、意气风发,而是眼前这样血肉飞溅,尸横遍地。
刚从城门出来的时候,很多新兵看到满地的断肢人头,顿时呕吐不止。其中有一个甚至吐着吐着便晕倒在地。
莫聪身处其间,也是一阵头昏眼晕胃抽搐,只是强忍着没吐而已。而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莫聪丹田里的真气也有些不安稳的迹象。这些真气平日里都是乖乖接受着小丹的吸附,今天却是莫名其妙地有些鼓荡。
当然了,莫聪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误食红灵果之后的惊涛骇浪他都挺过来了,此时这点微小的鼓荡对他来说连毛毛雨都算不上。只是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