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千禧时代-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什么天价片酬,罢演女艺人,甚至是耍大牌不合作,拿着钱不干活的破事,也是一扫一箩筐。
  他们一部戏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挣。
  当时就让上市公司的周总,很是不爽。凭什么老子这么努力,还是赚的没有他们多?
  还有网络文学行业的那几位大佬,他们都已经不算是靠稿费生活。
  仅仅是书籍出版一面,随随便便拿个几百万,那都和玩儿似的。
  小说一火,版权一卖,再被影视化。个人的身价,那更是层层往上涨。
  像后来比较火的三少和土豆,两人更是组建了自己的公司,通过他们个人的名气和威望,在行业内混的是风生水起、如鱼得水。
  美滋滋的想着,他以后真的凑足了钱,个人的名望和人脉又达到了一定程度,搞出的《生活报》,肯定要加一个小说板块。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是不是?
  他怎么说,以前也是个小说狂人,就算写不出这么经典的小说,不是还有凡人修仙,在后面等着嘛!
  那本书怎么说也是集大成者,用互联网时代的话来讲,就是一件妥妥的吸粉工具。
  “写书,我要开始玩命的写书!”
  根据历史的时间节点,周正很清楚,留给他折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最多一年,他必须拿出至少百万,才有可能在卧虎藏龙的京都,创办出属于自己的一份报纸。
  当真要这么搞的话,相关部门方面的打点,人员招募,以及内容方面的营销模式,这些都是需要他考虑。
  现在这么赚钱,是不是,还是有些慢了?
  周正这么一想,顿时觉得这一简直是灵魂拷问!
  随即,他目光一凝,开始奋笔疾书!
  ……
  相比于以后严重萎缩的书报亭,这会的它,却正值巅峰时期。
  有人曾戏称,90年代那会,要是能从那上头攀上点什么关系,弄几台座机,处在人流密集处。
  光是坐在那翘着二郎腿,吃吃喝喝,收打电话的钱,都能比一般的工薪阶层要过得更舒服。
  这事到了两千年,开始变化。
  毕竟安装座机的费用虽然贵一些,但随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东西慢慢已经变成了生活必需品。
  行业的兴衰,来源于人们的需求,而书报亭就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
  和后来那些开茶楼,却只为品味生活的土豪们不同,这时候的这东西,别看其貌不扬,那是真的不少挣钱。
  小小几平米,一月上千块不成问道。
  “叔,给我一份《青年周末》。”
  人大校外的饭店一角,已经跑了第三个书报亭的杨尚,气喘吁吁的把钱递了过去。
  “对不起啊小伙子,卖没了。明儿你赶早吧!”大爷打着瞌睡,连小窗户都没开。
  “啥,又没了?”
  等不及把头上的汗擦掉,杨尚撩起衣服,又开始狂奔。
  谁让他在女朋友面前夸下海口,扬言一定能买到一份青年周末。
  小伙子体力也是好,没有共享单车的这会,一路狂奔十公里,肾是真的好。
  当然,诸如他这样的遭遇,整个京都市,起码有好几十起。
  讲真的,这并不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
  往后,引流巨大的即时通讯工具及短视频分享平台。
  那些互联网工具,所带来的巨大流量和造就的艺人的水平,所引起的群体效应,远远不止现在报纸效应能够相提并论。
  只是,就如一瓶水里滴了一滴香油。
  哪怕口味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至少能够让人品尝出来。
  周未这个名字,也已经开始慢慢的,被人们所熟知。
  京都郊区,一处毫不起眼的半新的三层小楼内,《青年周末》的大本营,就坐落在这里。
  和财大气粗的京青报不同,青年周末的每一笔钱,花的都很心酸。
  只是这几天的办公室氛围,开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哎,你们听说了吗?裴姐签了个新人,还是千字120的高价。”
  “听说了,谁不知道啊!就是写《飘渺至旅》的那个周末。”
  “呸,人家明明叫周未!”
  “好,周未就周未。”
  中年大叔摸了摸他那油光发亮的头,有些感叹的说着:“也是真的没有想到,一本小说居然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光昨天一天的功夫,就让咱们报纸的销售量,活生生的提高了一成,你们敢想?”
  “这有什么,周未哥写的这么好,有人喜欢是很正常的好不好!”
  美工部的一个小编,顿时化身为周正的粉……读者。
  这会,还不能叫粉丝,那词是04年才出来的。还有它的变种idol,也还没应运而生。
  “小雨啊,我说你这也草率了,人家认识你吗?你就在这里说。”同组的一个女生,看她这架势是有些吃味。
  “哎,别吵了,裴姐出来了!”有几个年长的,眼巴巴的看着总编办公室。
  眼瞅着裴玉出来,当众宣布了他们《青年周末》第二天的报纸销售量。
  总共印刷的15万份报纸,竟然被一扫而空。
  各大书报亭及其他摊点,有半数也发来了缺货的消息,要求加大订阅量。
  这代表了什么?
  简直是难以想象。
  原本还在10万级数上挣扎的青年周末,竟然在两三天的功夫,一下就鸟枪换炮,到了十五万。
  那可是50%的销量提升啊,不是一笔小数目。
  用更直观的数据来表示,他们每天卖出10万份的时候,都能够形成自给自足。
  这凭空培加了50%,哪怕从其中削出来一些,往各个部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上,多添一些。
  那他们这些人的工资,也是能够上涨一点的。
  众所周知,国企部门的收益是僵化和死板的。
  至少在这个时候,颇有些像是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感觉。
  在给孩子看病,还在五块、十块上纠结的时代,除了一些机灵的经商者,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们,工资普遍都偏低。
  尤其是新闻传媒行业的采编、记者等职业,工资更是低的令人发颤,平常一个月,也就三四百块钱。
  只是事业单位的福利比较好,逢年过节会发些东西,有的地方,还会提供单位住房。
  吃穿用度方面,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如果是别的事业单位,哪怕是报纸的销量大幅度提升,和他们的关系也不大,顶多就给发点米面油之类的东西,算是奖励。
  可青年周末不是如此。
  就在上一年,报社专门举行的全社讨论大会上,齐云总编亲自把奖金制度落实了下来。
  这也就是说,从那天开始往后,青年周末就有了奖金制度。
  这会儿的奖金制度,差不多已经完善。像是月奖、季奖、年度奖,都有一套流程。
  其实这一套,不仅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的私企里,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并成熟的的标准。
  一向以开放进取的《青年周未》,当然成为了报业改革方面的急先锋。
  “大家加油努力,总编说了,要是继续保持这个势头下去。这个月,每个人的基本奖金,都至少会达到两百元。”
  这个消息,裴玉毫不避讳的讲了出来。
  要说整个青年周末,谁的权力和威慑力最大,那也不用说,当然是齐总编。
  可要说谁在整个报社最受欢迎,最受大家爱戴,那绝对有超过一半的人,投性情耿直、待人诚信,又富有正义感和善良的裴大小姐一票。
  她说的话,大家基本上都信服。
  而这,就是威望!
  有了奖金的刺激,更没有人愿意偷懒。
  整个青年周末,瞬间就开始进入了极其有效率的高速运转时期。


第二十一章 低配版炒作
  正是因为《飘渺至旅》的超级火爆。
  原定于三天的头条资源,直接被齐主编大手一挥,给改成了整整一周。
  要不是考虑到小说板块的扩大和宣传程度的增加,很有可能会喧宾夺主,破坏掉青年周末的初衷,他或许还想把这时间继续往上加。
  但不管再怎么说,这本书的超级火热,还是在很多人始料不及中,绽放出了强大的实力。
  青年周末,采编组办公室。
  坐在首位的采编组的组长柳怡,神情却多少有些古怪。
  在她身旁不远处,少见的加了个位置,而裴玉就这么大的方方的坐在那。
  “说吧,咱们采编组这两天,收到多少信件了?”柳怡有些头疼的看着下面。
  底下人没说话,眼珠子却慢慢飘向一旁的两个大箱子。
  瞅着两个大箱子里面,花花绿绿的信件。全部加起来,恐怕有不下上千份。
  “信件的内容,我猜你们应该都已经看过了吧?”她再问。
  这次底下有人答话:“几乎全都是飘渺至旅的读者。当然,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别的。”
  他说这话,很心虚。
  一部分,要是能占上千份的百分之五,就已经能算是很多了。
  其实很多人内心的潜台词就是:还有什么好看的呀,基本上都是关于对飘渺至旅的猜想和催更。
  要不是头上有采编组的领导压着,他们这些小编都准备搞个什么知识竞猜了。
  “也就这两天的时间,这本书的影响力,相信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柳组长的讲话就是这么开门见山,舍弃了咬文嚼字的含蓄,来的很直接。
  “通过对读者来信的抽查,我总结了以下几个点。”她说着,把打印出来资料,开始分给与会者。
  等着资料分发完,众人开始浏览,就连裴玉也同样如此。
  她知道,眼前这身材纤瘦的女人是华传的广告学毕业,心里肯定是有了成熟的想法。
  不然绝对不可能这么自信的,把人全部召集过来。
  《关于对飘渺至旅的广告营销》
  一、经过对各大书报亭的抽查,发现有不少人,是为了看小说,才购买报纸。
  二、同时也对这个读者的圈子,进行了深入的探访,发现响应者比较多。
  三、周未所创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