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真剑侠录-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皆作七咽入腹。则有东方青龙含水來、南方赤龙含水來、西方白龙含水來、北方黑龙含水來、中央黃龙含水來。五方五龙吐水,洗出天秽地秽三十六秽。”
俞和不敢怠慢,凝神依此真言作法,心中存想五方五行五色,各朝五方吐纳七次。就见小屋中异相骤生,有先天五方五行灵炁自虚空中生出,化成五条龙形,对着俞和盘身叩首七次,一一投入他口中而去。
先天五行灵炁?
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换过一道惊异的眼神,更是加催真元。宗华真人双掌作塌天势朝下一按,云峰真人双掌做起陆势朝上一抬。俞和关元内鼎中,乾坤二炁骤阖,真如天地大磨盘一般,把诸般元炁裹在当中碾压。
俞和登时觉得天旋地转,丹田中剧痛,双耳畔雷鸣不休。忽“蓬”的一声巨响,罡风四合,小木屋猛地摇晃了一下,几乎就要倾塌下来。
那朵长生白莲法相破虚而出,罩住了俞和的身子,万千莲瓣尽舒,好似一尊莲台般,将俞和托在莲心中央。在他丹田内鼎中,乾坤二炁裹着一团杂乱不堪的灵炁,渐渐越缩越小,八门金锁光芒大作。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同时喝斥一声:“还不速速结丹?”
俞和浑身一颤,竭力收束心神,存想一轮明月沉入水中,又一轮红日浮出海面之状。
就见那八道金文符字一闪,撞入了内鼎中乾坤二炁之中。俞和内五行脏腑运转,各出本命真炁落于内鼎中,于是大小五行齐聚,诸炁太无。自俞和下腹中,传来大海潮汐之声,听在俞和自己耳中,却是龙吟虎啸。真铅之气如一轮明月之相下坠,真汞之气若一轮红日上升。澎湃的真元玉液,自太玄关至尾闾夹脊,过玉枕化作金液。俞和遍体放出万道霞光,头顶浮起一圆光,内中有婴儿之相。
只见俞和双掌抬起交叠,对着自己下腹用力一按,有道淡金色的氤氲冲口而出,木屋中奇香弥散,天音俱现。这氤氲绵延不绝,宛如一道长河,冲入了俞和头顶的圆光中。那婴儿之相团团一旋,终于化作了一颗圆坨坨,光灼灼的赤金色内丹,竟是足有孩儿头颅大小。
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长出了一口气,这才按掌收功,两人一齐盯着俞和头顶的硕大内丹,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来。
如此之大的一颗内丹,再经六阳之元火烧炼,退尽金晖,那便是还丹二转功成。
若单说这等道行境界,放到九州之中,也就是一个甫有小成就,勉强可独自出山行走历练的寻常道门弟子。但俞和这颗金丹的规模,却委实有些骇人。两位真人亲手助法,心中明知,这颗金丹断非是俞和凝丹功夫不够火候,真炁散漫,才会如此之大。反而是俞和的一身真元,也不知怎生积攒得深厚如海,即便是两位真人以乾坤二炁助法俞和,将真元夯实凝炼到了极点,这内丹也比寻常修士大了几十圈儿。
粗粗估算去,只怕可供俞和驱遣的真元,足能有寻常还丹二转修士的数十倍之多。
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自然懂得其中玄机,无论是先天五方五行炁,还是南帝长生大真炁与九州龙脉紫气,都是具有莫测神妙的天地元炁之一,极其稀罕。
此子身负如此机缘,纳诸般奇炁于己内鼎,其一身真功成就,实难以道理计。
而这时,俞和存想的那轮红日,终于徐徐升出了海面,放出万丈光芒。
自他的金丹上,腾起了一簇青黄二色的丹火,真如木屋中显出了一轮小小的烈日。正所谓阳燧火珠,太阳正宫,以火珠向日燧之。方诸水珠,太阴正宫,以水珠向月珠之。从俞和眉心冲出一团清濛濛的光,在金丹上盘缠九匝,这六阳之元火就熄尽了。
有股似昙如麝的香气扑鼻,便剩下一颗布满紫青二色云纹的内丹,在俞和头顶浮浮沉沉。
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各伸手朝天一指,早已备好的镇魔灵符打出,虚空中隐约约有凌乱的嘶吼声传来。寻这颗金丹气息而来的天外有无相神魔,尽被两位真人祭符抹杀。俞和脸上一片大欢喜的神情,张口朝天一吸,这内丹便化作一道紫青二色仙光,直落进了他的关元内鼎中。身外长生白莲法相收敛,依旧在丹田内鼎中,拢着俞和的二转紫青内丹。
他正要睁眼拜谢两位师长,可就听云峰真人沉声道:“十二时中,念兹在兹,含光藏耀,敛视收听,绵绵若存,不可须臾杂虑。”
听得师尊教诲,俞和连忙重摄心神,闭目不语。存想祖窍性光如悬石滴水,颗颗寒珠,落向内鼎之中,化去内丹残火。
两位真人一拂袖,自出门去了。云峰真人取出一方阵盘,挂到俞和的屋檐下,只见片片霞光瑞气生出,绕着俞和的小院徐徐飞旋,霞光中显出一行字迹,写的是“俞和闭关行功七日,勿扰。”

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峰顶,云沉金

七日之后,俞和破关而出,到了藏经院中,诸位同门全都惊奇的盯着他,似乎想从他身上找出点什么不同之处。可俞和看起来,除了脸色略微红润之外,倒也和平时没什么分别。
二师兄易欢伸手就来讨要传讯玉符,俞和讪讪一笑,拿了个小布囊出来,里面鼓鼓囊囊的,装满了新祭炼的符牌,几位师兄师姐倒真的每人各取了数片收好。
云峰真人踱步而来,抬眼望了望了俞和的气色,颔首道:“看来这七日静修退火,倒是化去了一些自南海时留下的暗疴。不破不立,你这次自碎内丹虽然凶险,但却也是成就了一场机缘。只是今后万万不可如此鲁莽,若事不可为之,则避之,能屈能伸也是道家至理。”
俞和拱手应道:“弟子知道了。”
云峰真人摆手道:“既然还丹重结,你一身气力满盈,也正需找个地方好生磨炼圆熟。这便随我去白骨剑冢吧。”
俞和一愣,他本还想歇息几日,等问清了剑冢的情形,再做打算。可没想到云峰真人竟是如此急切,才一出关,就又命他再去修行。
云峰真人也不与俞和多说,转身就朝藏经院外走去。俞和一耸肩,只好紧紧跟上。背后的论剑殿诸弟子,尽都投来羡慕的眼光送行。
一路斜穿过了整座罗霄门庭,俞和真人径自朝西峰而去。俞和本以为这去处既然叫作白骨剑冢,那肯定跟陵寝之类的有关,必是在山阴深处,可云峰真人却不朝西峰山脚下走,反倒沿着小石径,直朝西峰山顶处行去。
西方五行属金,这罗霄西峰,也生得好似剑戟插天,行到半山,已看不到什么草树之类,尽是嶙峋的灰白山岩,朝天穹笔直立起,山势极是陡峭。
云峰真人却也不御气而行,只是手脚并用,扣住山壁上的石缝,朝山顶上攀去。俞和自然仿着师尊的作法,两人一身真修,爬这山壁倒也不费劲,轻捷的好似猿猴,闪展腾挪之间,穿云破雾,就到了西峰山巅上。
朝下再一看,茫茫云海盖住了山肩,头顶不远处,便是罗霄守山阵法大九衍降魔圈的其中一座浮空山岭。有道手臂粗细的铁链,从浮空山岭上垂下,末端搭在西峰顶巅。这铁链每隔几丈,就系着一个铃铛,有山风吹过时,会发出连绵的轻响。
“从这里攀住铁链上去,会见到守阵的师长,你把掌门鉴锋师兄的手谕给他们看,他们便会引你去白骨剑冢中修行。”
俞和抬头望了望,朝云峰真人拱手道:“弟子自会勇猛精进。”
可云峰真人一笑:“白骨剑冢的修行,可不是让你对着泥雕木人流汗挥剑。想要有所进益,靠的是悟性和剑慧。先把你的随身法剑给我吧,佩剑不可带入剑冢中,否则会有异变。”
俞和心中虽奇,但也不好多问,依言招出了白莲、赤鸢和破甲三口飞剑,交给云峰真人。心想那曜华仙剑自己唤也唤不出来,反正已合入剑匣,或当算不得飞剑了。
云峰真人挥手打出一道符箓,镇住了三柄振振欲飞的灵剑,“等你出关,自来我处取回佩剑。切记,不可带剑进入白骨剑冢,亦绝不可将白骨剑冢中的任何物事带出。”
俞和点点头道:“师尊,这白骨剑冢到底是什么所在?为何山门科仪中全未提及?”
云峰真人一笑:“此中玄妙,你去过便知。那剑冢中藏有近千精绝剑术,更有叩问剑心的试炼,若能心存恭敬之念,胸藏剑之锐意,自会让你不虚此行。当知罗霄剑仙群谱中,凡入白骨剑冢参修一年以上者,大都最终成就一代剑道宗师。”
“师尊可曾进去修行过?”
云峰真人一摆手,“莫要多问,速速上去吧。”言毕转身一纵,已朝山下飘然落去,眨眼间投入云海,不见了身影。
俞和一扁嘴,伸手攀住了铁索,那些铃铛齐声作响,伴着俞和缓缓朝浮空山岭而去。
手脚并用的爬了足有一个时辰,这才翻身上了浮空山。俞和抬眼一望,果真有三位身披青袍的老者,并肩站在山边,每个人身上剑气勃发,戒备的瞪视着自己,当前一老者沉声喝问道:“何人,来此何事?”
俞和恭恭敬敬的一揖到地,口中回道:“十九代弟子俞和,参见诸位前辈师祖,弟子奉掌门之命,前来白骨剑冢修行。”
“哦?”那老者目现奇光,在俞和身上一转,“可有掌门令印?”
俞和取出那卷皮纸,小心的双手捧起,老者一招手,皮纸便飞入了他的手心。展开看完,那三位老者更是惊诧的看着俞和。
“俞和,你且过来说话。”当先的老者招手,俞和自然恭步走到三人面前,垂首肃立。
三位老者好像欣赏奇石盆栽一般,上上下下打量了俞和好半晌,才开口道:“白骨剑冢修行十八个月,确是掌门亲赐无疑。我们这便带你过去,你身上可带有剑器?”
俞和拱手道:“弟子随身法剑已交托师尊保管,未敢带来此地。”
“甚好。”那老者把皮纸摺拢,还给俞和道,“你随我来吧。”
就看这老者纵身而起,俞和朝另外二位老者匆匆一揖,便紧随其后。浮空山岭并不算大,十息不到,转过一片异常茂盛的榆树,前面露出一道青铜铸造的牌坊。
俞和一看这牌坊,心中就不由自主的想起凡俗武将用的方天画戟。青铜牌坊的每一处檐角,都锐利得好似刀刃剑锋,牌坊上流转着一重冷光,同宝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