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真剑侠录-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和点了点头,转身出了天罡院正殿,朝清微院去了。
路过藏经院时,俞和特意到里面走了一转。藏经院正殿的门大开着,有几个道童在里面忙碌着洒扫整理,可云峰掌院依旧在滇南别院未归。俞和听大师姐莫子慧说,云峰真人曾传过信符回来,说滇南别院诸事已妥,长则百日,断则半月,他便会返回罗霄。
得知云峰真人即将回山,俞和心中踏实了不少。这三年中他虽然随侍在宗华真人身边,但俞和始终觉得只有授业恩师云峰真人,才是罗霄山门中与自己最亲近的师长。
向鸣剑真人问过安,又跟论剑殿诸弟子寒暄了一番,俞和离开藏经院,到了清微院。清微院正殿大门紧闭,外面站着两个执守的弟子。俞和不敢轻慢,向执守弟子禀明来意,说想面见宗华掌院。
有个执守进去传话,过了一会儿,就听宗华真人的声音从正殿中传来:“是俞和回来了么,进来说话吧。”
执守弟子把正殿大门推开了一条缝,俞和侧身进去,只见宗华真人手捏茶杯坐在当中,他左边坐着守正院的方家怡,右边坐着天罡院的大师兄夏侯沧。
这个坐法可有些奇怪,俞和不禁多看了几眼。夏侯沧半眯着眼睛,他看见俞和进来,眼帘下流出一丝明光,上下扫了俞和一遍,便默不作声的收回了视线。而方家怡手里也拈着一个茶杯,她似笑非笑的看着俞和,那眼神中有许多俞和看不懂的意味。
俞和也不多想,他对着宗华真人一揖到地,恭声禀告:“弟子俞和回山来。此次出门连遭波折,在外耽搁了数月才归,弟子向师伯请罪。”
宗华真人抬眼看了看俞和,脸上不喜不怒,他轻轻抿了口茶水道:“既然回来了,就要好好收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毛躁。索性这几个月里太平无事,也就谈不上什么责罚,你自行在东峰后山面壁静思七天就是。”
“谨遵师伯法旨。”俞和急忙低头领命,宗华真人话里虽说不责罚,但语气却有些生硬,似乎心里还是压着火气的。
“你自去吧。”宗华真人也不多说,拂袖便逐俞和离开。
俞和有些诧异,宗华真人竟然只字未问他这次去东海的经历,这才寥寥几句对答,就要赶他出门,可与从前颇有些不同。
“或许宗华师伯正与大师兄商讨什么紧要的事情,自己冒冒失失的过来拜见,打断了他们相谈,故而师伯才急着让自己先行离开吧。”俞和在心中这样安慰自己。他起身朝殿门退去,偷眼一看,大师兄夏侯沧依旧是半眯着眼,正襟危坐。而方家怡笑眯眯的盯着俞和看,只是那笑容,有种说不出的怪异。
俞和扁了扁嘴,转身推了开殿门,一只脚刚踏到门外,忽听宗华真人终于开口问道:“你这次可遂了心意?一个人回来的,还是两个人?”
俞和一脚在门里,一只脚在门外,转头答道:“弟子未能得偿所愿,独自回山来了。”
宗华真人不知哪儿来的一股怒气勃发,突然抬手一拍桌案,震得桌上茶壶茶碗呯砰乱响。他冷笑一声,对着俞和厉声喝斥道:“我早就跟你说了!人心易改,世事难料,你那小儿心性天真烂漫,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如今吃了亏也好,不要再整天心猿意马胡思乱想了,好好定一定心神,潜心修剑才是正道!”
这劈头盖脸的一顿责骂,登时让俞和整个人呆若木鸡,愣在了门口。
在俞和的记忆中,清微院掌院宗华师伯虽然威严,但却从未对他说过半句重话。尤其是最近这几年里,两人朝夕相处,俞和更是熟知宗华师伯的脾气,宗华真人城府极深,除非是到了怒气鼎盛,或者大醉失态,否则他绝不会开口喝骂谁人。
对于俞和,宗华真人更是很少摆出师长的架势,即使俞和有一些事情处置不妥,宗华真人也只是笑着提点几句也就算了。与其说宗华真人与俞和是长辈与晚辈,两人倒更像是忘年之交的挚友,有时宗华真人喝多了几杯,还会对着俞和推心置腹的说一些心里话。
俞和以为,宗华真人待自己分外亲近,一方面是因为张真人所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俞和的剑术道行在罗霄山门十九代弟子中出类拔萃,被宗华真人视为他身边的可靠之人。宗华真人对他如此随和,久而久之俞和也在宗华真人面前也没了太多拘束。不过无论宗华真人说什么,哪怕的一句无心之言,俞和都会牢牢记在心中,奉之为法旨,不敢稍有违背。
所以宗华真人这时毫无征兆的突然发怒喝骂,让俞和吃了一惊。他连忙把踏出门外的那只脚又收了回来,朝宗华真人作揖道:“师伯责备的是,俞和今后定会清心律己,苦修剑道。”
“自己好生思量去吧!莫要等到将来心劫一起,身化飞灰。”宗华真人用力一挥手,“你这般驳杂心性,若再不收拾收拾,遥遥道途你也走不了多远!到时魔念缠身,误入歧途,大好前程尽成泡影,悔都无处去悔!”
宗华真人似乎心头有怒气难消,他那一挥手间,便有道磅礴罡气呼啸而出,径直将俞和撞出了清微殿正殿的大门。罡风左右一合,两扇巨大的正殿木门,在俞和鼻尖前重重的合拢,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俞和一脸煞白,他委实不知宗华真人哪里来的偌大火气。就在那木门合拢之前,他隐约望见方家怡的一张脸上笑靥如花,而大师兄夏侯沧的嘴角,也勾起了一丝浅浅的笑容。
站在门口的两位执守弟子眼神复杂的看着俞和。他们也想不通,今日里宗华真人明明心情大好,可怎么一看见俞和就突然莫名其妙的发了怒。这位清微院掌院真人确然威严深重,却很少训斥弟子,可今天居然把平日里与他最亲近的天罡院俞师弟给直接轰出了殿门,这是在唱得哪一出戏码?
俞和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转身走出了清微院,一路朝东峰去了。
茫然的走着,俞和自己也想不通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他离山这段时间虽然不短,但也绝不至于让宗华师伯如此火大,直接喝骂过来。而且在他这次去东海前后,宗华真人对俞和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俞和不知道这三个多月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有关陆晓溪的诸多杂念刚刚沉下念海,俞和心中又一次被各种各样的猜测填满。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脚下加快,回到了东峰小院。
“似乎自己最近这几个月里叹气的次数,比从左真观到罗霄的这数年中,总共叹气的次数还要多。”俞和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什么。他只是心不在焉的拿了十葫芦酒,朝后山镜湖去了。
日子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去,俞和清晨起来,就到藏经院行早课诵经,然后去天罡院点卯,其余时间全在东峰后山镜湖边自斟自饮。大师兄夏侯沧似乎很忙碌,除了早晚卯酉二时,他几乎都不在天罡院中。不知是最近突然太平下来了,还是山门中把救援在外遇险弟子的差事,全分给了夏侯沧,俞和再也没有收到过遣他出山救人的信符,也就在没有踏出过山门一步。
反正宗华真人责令他面壁静思,于是俞和就天天坐在镜湖边,两眼无神的望着湖水,一葫芦接一葫芦的喝着酒。有几次他去天罡院应卯,甚至还带着宿醉,大师兄夏侯沧看了看俞和那副醉眼惺忪的样子,也只当什么都没看见一般。不过俞和却能听得见,当他走出天罡院院门时,背后远远传来过几声冷笑。
直到有一天,纯阳院的李毅师兄拎着一个青花细瓷的酒坛子,踱着四方步来到了青石边。他把这酒坛子放在俞和面前,封泥才一揭开,便有股极其浓郁醇厚的酒香随风蔓延开来。
“好酒!原来李师兄还藏着如此珍品。”俞和抬眼看了看李毅,抛开了手里的空酒葫芦,“听说纯阳院弟子封门闭关七七四十九日,今日这可是收功出关了么?”
“封门闭关?”李毅嘿嘿的笑了几声,指着那青花瓷酒坛子道:“我哪里藏得住这等好酒,这是镇国掌院的私藏,我好不容易偷了一坛子出来给你喝!”
“看来这次闭关,李师兄道行大进啊。不然怎么会有如此心情,拿这么好的酒出来。”俞和望了望李毅,只见他双目中隐隐然各有一道精芒流转,一身气机与天地气络暗合,呼吸之间元炁激荡,显然是功力道行暴涨之下,还不能尽数收敛锋芒。
“能耐是涨了一些,但跟剑术通神的俞师弟相比,依旧是望尘莫及。今天带好酒来给你吃,是因为这次我们饮过了酒,下次再聚,可就不知道是何时何地了。”
俞和听李毅这么一说,心中暗惊,忙追问道:“李师兄此话怎讲?”
李毅倒没急着答俞和的话,他从怀中摸出了两个青瓷酒碗,把其中一只塞进了俞和的手中,轻轻一拍酒坛子,从坛口中就飞出了两道酱红色的酒浆注入碗里,那色泽看起来好似老陈醋一般。
李毅举起酒碗,与俞和手中酒碗轻轻一磕,仰头把这陈酒一饮而尽,口中大赞道:“一百三十五年陈的绍兴女儿红,果然是好酒!”
俞和也喝干了碗里的酒,可他却没有多少心思去品酒味,只是看着对面的李师兄。
李毅又斟上了一碗酒,却笑嘻嘻的看着俞和道:“俞师弟,看来这次你去东海,可是吃了个大亏啊。”
俞和苦笑着摇头道:“我走之前,师兄不就猜到了么。”
“说来听听?”李毅慢条斯理的品着酒。
俞和不是个喜欢把伤心事深埋在心底里的人。他总觉得,心里堵着的事情,就该去找人倾述,每倾诉出来一次,心里的窒闷也会随之消散几分。加上此时酒劲正浓,所以他也不矫情,就把摩云明宫的那番遭遇种种,全对李毅说了。
其实无论是宗华真人、云峰真人还是李毅,他们都根本不看好俞和能与陆晓溪走到一起。宗华真人和云峰真人还算说得含蓄,只是叫俞和不要太过执着。而李毅的一张嘴巴直爽,他曾经三番五次的摇着手指对俞和说:“你俩远隔数千里,仅靠一道小小的玉符相系,连个面都见不到,更何况人心隔肚皮,你哪知道人家是什么打算?我看你这事,不靠谱。”
所以,当俞和说到他看完陆晓溪的信,一颗心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