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级大明星-第9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两个多月前在这里发生的一切,想到那些血色的画面。杨以辰不禁很是感慨,人的力量在自然的面前时那么的渺小,人的力量在自然的面前又是那么的强大。

渺小是因为无法对抗自然,来自地震的灾难一下子就让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受灾,你无力对抗只能逃避灾难。

强大是人类的智慧无穷尽,灾难过后两个月时间。就已经重新让一座座房子拔地而起,民众又可以在这被地震破坏的土地上继续生活、繁衍生息。

一路上,有些道路杨以辰故意选择了走一些省级公路,还是能够清晰的看到,所有的灾后重建工作,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重心偏移,也能理解,总要先保证人多的地方恢复正常的生存状态,《大地震》剧组所在的区域就是暂时被搁置重建的区域,乡镇的边缘,居民都暂时被迁移到集中居住的区域,暂时让乡镇居住分散的居民,以十几公里为半径,暂时聚集到一起,先将所有的力量用于轻重缓急的‘重’区域进行在灾后重建。

看到那些地震留下的痕迹,即便这都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杨以辰还是难以将现在看到的一切和灾难发生时的惨烈分割开,这本就是一个点上的两个时间轴,尽管现在这里只能称作是一片废墟,可在杨以辰的眼里,还是灾难发生时,那哭喊声求救声弥漫的地方,还是到处能够看到血迹,还是偶尔能看到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残酷画面……

“痛苦,有一次就足够了,过犹不及。”

这是杨以辰见到小钢炮之后,说的唯一一句与电影有关的话语,剩下,就是他们在拍摄片场晚间驻扎时,对着一片废墟,喝着酒,杨以辰讲的一些酒话,全都是他在那一个月的救灾救援时所碰到的难以忘怀画面。

他坦言自己不是受灾的民众,却能够感受到他们心中的痛苦,一次,其实就足以铭刻在心了,不需要再去不断的渲染。

两人酒没少喝,主要是喝的比较猛,小钢炮醉倒,杨以辰也是有意为之,是徐凡叮嘱他的,希望他能够让小钢炮好好睡上一觉,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好好睡觉了,每天晚上都会跑出房间抽烟去看剧本去看拍好的素材,拍这部片子最初是觉得这个素材很震撼,真的在汶川地震的时候感受到了灾难就在身边,对这部戏,他也产生了使命感,他要将这部片子拍好,要让那些在灾难中流血流泪的人,走进电影院之后,笑着流泪看完这部电影,看到救赎,看到重生,看到新的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

使命感越强,他就越想要完美,跟李安、杨以辰拍摄《路》的时候感觉一样,进入了一种不达完美不罢休的状态,恨不得把自己逼疯也要拿出一个完美的方案来继续拍摄剩下的所有戏份。

一顿酒,杨以辰给他喝大了。

一句话,杨以辰也给他指明了方向。

在现实中,痛苦一次就够了。在戏中,痛苦一次也够了。

三十年前的大地震,无论是在情感描述还是在场面上,都表现的足够好,那在镜头里呈现出来的天崩地裂,那吞噬掉的生命,那永远分离的亲人,一次,一次的痛苦就足够了,观众们也绝对禁不起在影片的后半段再来一次天崩地裂。

杨以辰一直认为,原版本小钢炮拍摄的《大地震》其实已经足够好了,只是对姐弟俩的成长渲染的少了一点,这少可不是戏份少,是这姐俩因为地震而改变的人生轨迹。

还有就是在姐弟俩去抗震救灾的画面,可以多渲染一点人物的情感,少一点大地震灾难的恐怖,这样整部戏的感觉就会更好,这时候再去渲染徐凡与女儿见面的那场戏,爆发力更强,震撼人心的感觉就更为强烈。

作为一名顶级的好导演,小钢炮算是杨以辰见过导演中最接地气的,他也最能够替观众着想,始终拍片的宗旨就是让观众看着好看,夜宵算是他的转型,也是他自己给自己弄的一个圈,画地为牢,你不是老谋子也不是李安,玩不了那种感觉,更直白更浓烈最贴近老百姓的才是他最擅长的,杨以辰的一番话,让他找到了方向,整个剧组就在他突然活跃起来之后,重新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势。

“快点,这边准备,要起灰,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我要让拍摄的时候,空气中弥散着飞灰。”

“航拍,一定要有航拍,不拍地震废墟,拍来救援的队伍,要将那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觉拍出来。”

“演员都准备好,所有的演员都注意,你们就是在地震现场,千万别给我露出一点矫情的表情来,我想诸位都经历过两个月之前的那场灾难,想想那个画面,我不希望任何一个人的表情出现问题。”

“来来来,各部门都准备好没有,准备,开拍!”

杨以辰站在一旁,看着整个剧组动了起来,能看得出来,亲身经历了灾难的导演,跟浅尝辄止接触的导演,要求的东西拍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汶川地震的时候,小钢炮作为兄弟集团一个旗帜般的艺人,杨以辰身先士卒,他也容不得半点落后,可以说在地震发生后第三天就开始投入到志愿者的工作之中,五天后就已经进入到了灾区,他除了没有真正看到死人和遍地鲜血残骸,几乎就全程跟着见证了灾难后的一切,整个兄弟集团的艺人,有一个算一个,在地震后,每一个人至少在灾区忙乎七天,小钢炮几乎就是跟杨以辰前后脚离开,当时他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完全亲身感受那一切,然后将最好最真实的东西拍成电影呈现给观众。

要知道,你在灾区采访一个痛失亲人的灾民,你是不能直接问他你心理状态是什么样,你情绪是怎么样?那样等待你的会是灾民通红着双眼含着泪水的敌视仇恨目光。

在这当了二十多天的志愿者,长时间跟灾民在一起接触一起生活,很自然的也就得到了想要的信息,拍摄出来的东西,就更直观的体现出一种真情流露。

“导演,很棒,你先拍着,我去附近的学校看看,三十公里外XX县的第一中学,是捐赠的善款第一批重建的学校之一……”(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豆腐渣的愤怒

学校,养老院、孤儿院,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设施,是那一次赈灾义演所筹得善款的主要捐赠方向,当时虽说没有直接成立专门的慈善机构,却也不是直接将所有的捐款都交给某某会某某大型慈善机构,还是指定了捐赠的方向,毕竟,就算那天募捐了几十亿,但在灾区重建的消耗中不过是杯水车薪,所能做到的事情也着实有限,只能是物尽其用,找一些他们能接触到的项目,觉得能够最是民间迫在眉睫的,先行拨款。

到了此时,杨以辰作为监察,也要来看一看那笔捐款是否物尽其用,是否多数用在了灾民的身上,设置这样一个职位安排这么一个人,就像是一把刀高高举在天空,随时随地都会落下来,先别说我们是否来检查,至少吓得你不敢随便玩猫腻,起到威慑的作用。

第一中学的新校舍刚刚落成,学生们也都开始回到校园进行补课,补上灾难开始到现在落下的课程。

宋得贤在学校门口与杨以辰汇合,旁边跟着相应的一些领导和校舍的承建商,作为一个上位者去进行视察,说实话杨以辰很陌生也不太懂,本来是官方安排好的观察路线,他也就稳稳当当的跟在后面,从崭新的学校四周开始看起,走进教学楼去看那崭新刷着大白的墙壁,然后到教室的门口,去看一看正在上课的学生们,在路上负责介绍的一个男人就捧杨以辰,说以他的名气还是不要出现在学生面前,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说着也就把杨以辰往会议室带,在那里已经准备好了茶水点心水果,媒体也也始终在后面跟着,在会议室内,将会有三名学生代表,向杨以辰敬献鲜花和学校的名誉校友证书,感谢他在灾难来临时对这所学校做出的贡献。

从进门开始。就有媒体的摄像机一路跟拍,又是安排好的行程你只需要跟着听着看着就可以了,似乎没有什么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根本没有什么机会给你多说话多看。整个过程全部都是安排好的演练好的,一环扣着一环,根本不会多给你一点时间。

心理厌恶,表面上杨以辰也只能强自忍着,以后这种事自己还是不要来了。真要查验监督,让乌鸦或是谁暗中来查看一圈就好了,有问题直接来抓问题,没问题也不用来。

非常具有华夏色彩的一番‘视察’,杨以辰早已是昏昏欲睡,有这时间真不如在车里打一会儿游戏,能到冯导的现场去看一看他拍戏也好,在这里纯粹是浪费时间,让贤哥来就好了,他现在代表自己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杨以辰走的时候。学校操场有一个班级正在上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就有学生不愿意在外面晒着,想要返回教室,从侧面楼梯上楼,一般老师和学校领导不会在这边,闹一闹也没人会管,恰好今天是杨以辰来,学校是能够少一点麻烦就少一点麻烦,走的时候安排他从侧面楼梯离开。车子已经停在楼梯口。

一边往下走,一边三个学生嬉闹着往上跑,一个转角,还没等他们看到杨以辰。嬉闹中,就有了一点推搡,推搡本身和推搡的结果,是不符合学校对学生们上下楼梯不得嬉闹的规定,但从杨以辰的角度看过去,对方的动作并没有离谱到会有危险。一个人推了另一个学生一下,其实只是上身的这种推搡,对方后备靠着楼梯的扶手,怎么看这都是值得批评却绝不会有任何危险的行为,结果,这绝不没有出现,而是危险出现了……

后背一撞,就听到一声很闷却很刺耳的断裂声响出现,只是一名学生撞一下的力量,竟然将楼梯的扶手整扇一层的距离,撞得脱离楼梯的固定处,而人在遇到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时,第一反应并不是逃,而是惊愕的望着不可思议的发生,这也是普通人面对意外时的反应速度不如受过训练人的普遍现象,身体的自然反应不是第一时间从围栏边逃离,就好似那一瞬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