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木兰无长兄-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跋焘知道没有俸禄制度的魏国很容易产生动乱,可要想改革,又没到时机,所以只能以重伤来杜绝战争的开端。
  若是有正当的赏赐还贪污受贿,拓跋焘也没啥好脾气,杀了就是。
  “我的太极宫太小,养不了数万女人。”拓跋焘想了想,“这些宫女一辈子也出不了宫,外面却有无数男人没有媳妇,将这些宫女按照品阶和年龄,赐予有功的将军和将士吧。功曹按这次攻城所获的军功分配,几位大人要辛苦了。”
  他说的是负责监察赏赐分配的御史台官员。御史台在北魏的朝廷中几乎没什么用途,因为有大量的白鹭官取代了他们的作用,但对于监察赏赐的发放,这些“御史”们都很用心。
  御史大多是汉人,识字会算,很难唬骗他们,拓跋焘用的也趁手,出门打仗,都带上不少御史,专门用于事后的监察。
  将宫女们分配完后,又开始按照灭夏之战的贡献大小,分别奖赏将士。这些人辛苦了两年,周几甚至客死异乡,拓跋焘知道他们攻打统万城几乎没有得到什么东西,奖赏的也就特别慷慨。
  直到后来司徒长孙翰脸都绿了,一个劲的咳嗽,拓跋焘才意识过来自己发的太欢了,收敛了一些。
  长孙翰和古弼等人对视一眼,忍不住摇了摇头。
  有个算学不好的君王真是要命,回头得到的还不够赏赐的,叫夏国剩下的百姓喝西北风去?
  以后还要继续治理夏国的,把牛羊粮食全拉走了,被留在夏国的这些百姓吃什么,喝什么?
  比长孙翰他们的脸还要绿的是夏国原本的大臣们。夏国的太史令张渊、徐辩相当于夏国的宰相,仍然被任命为太史令。统万城以后变成“统万镇”,成为新的军镇,镇守夏国,这些文臣需要留在夏国一段时间,让夏国休养生息,能够恢复过来。
  清点统万城的时候,还在牢中找到了夏国以前俘虏的西秦将领库洛干,以及原来东晋的将领毛修之。库洛干尚在壮年,被拓跋焘派人送回西秦,而毛修之已经发白齿松,东晋早已灭亡,送去宋国也不切实际,拓跋焘看他在牢中瘦的像是柴火实在是可怜,一介良将下场如此未免让人唏嘘,便封了他做御膳房的太官令,纯粹算是为他养老了。
  若是夏国的御膳房,这大概是优差,可对于一个一年有大半年不在宫中的皇帝来说,御膳房真就是个养老的地方了。
  刚赏赐完功臣,有使者进殿禀报。
  “大可汗,赫连昌逃到了上邽,正在集结残部!”
  此话一出,殿上顿时喧哗起来。
  赫连昌走的时候带走了不少将军,文臣倒是没带走几个,胡族的政权都有这个毛病,一旦打下地盘想要治理地盘的时候就想到汉人,可真到危机时刻要逃跑时,带走的绝对是自己的族臣,信不过汉臣的立场。
  汉人在北方大地立足,根深叶茂,牵一发而动全身,轻易不会拼命,虽然家族里某一人也许会出仕,但家中更多子弟则都留在家中保存实力。许多宗主建有邬堡,实力不弱于小国,根本没理由跟着败帝一起拼命。
  所以这里说的“集结残部”,便是赫连昌在召集匈奴的高官和将士,准备让他们去护驾了。
  奚斤在征讨夏国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还想更进一步,立刻上奏说:“赫连昌败军士气大落,现在趁他喘息不定,消灭他十分容易。臣请求带兵出征,我当扫平赫连昌而回。”
  拓跋焘看了眼张渊,张渊一点愧疚都没有的傲然立在殿上,仿佛想法子派人送走赫连昌,导致他现在要为这一支残兵烦恼的不是他一样。
  这便是智者的城府啊!
  拓跋焘在心中赞叹了一声,准了奚斤的请求,除了他自己的兵马,又给他加派了一万的骑兵,又多给他三千匹战马,用于换乘。
  其他几位将军被留在黄陵一带,配合奚斤攻占上邽的战事。
  这一番拓跋焘算是暂时可以安宁一天,今后几日,还要在夏国处理完夏国的军政事务,方才能够回到平城。
  即使不能立刻回到故土,如今人人有所封赏,统万城的百姓又接到宫中的告示,以后夏国百姓视为魏国百姓,重新造册制籍,按照魏国的法律和制度生活,顿时人人欢欣鼓舞。
  魏国的赋税比夏国低得多,而且魏国是府兵制。
  府兵制代表着在黄河流域生活的夏人可以安心的种他们的田了!打仗的事鲜卑人包了!
  经历过几代人的战乱,这如何不让人欣喜若狂?
  散朝后。
  拓跋焘带着众位大臣将军出去巡视统万城,他们攻下统万的时候已经是夜晚,并未看清统万城的原貌。
  离开大夏宫的时候,拓跋焘不经意间看到重重宫檐掩映中的武英殿,突然想起自己逃入大夏宫时候的经历。
  话说回来,他能够好端端的出去,还多亏了那个小宦官。
  虽然他胆子小的要命,但怎么也算是救了他一命,而且他贴身伺候自己穿戴时动作也很利索,显然很会伺候人。(陛下大雾啊陛下,你穿的是女装她当然动作的利索啊!)
  不行,不能把他留在夏宫里,若是他日后吹嘘时说出自己曾经给魏帝穿过女装,他的一世英名岂不是毁于一旦?
  可是有很多人知道那天逃入大夏宫的人是他!
  自己人为了维护帝王的颜面,当然不会乱说,敌国的宦官就难说了。
  还是把他带在自己身边吧。
  他是匈奴人,放在鲜卑人的地盘上,语言不通,看他还怎么传言出去!
  拓跋焘觉得自己机智极了,立刻叫来身边的常侍赵倪。
  “去找找看一个叫赵明的小宦官。原本是和宿卫们呆在武英殿里的,把他带到我身边来。他曾经帮过我一次,就跟在我身边,做个伺候着衣的贴身小黄门吧。”
  “陛下,这是夏国的宫人,身份是是否……若是他要对您行不轨之事,岂不是很危险?”
  赵倪面露忧色,不愿意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贴近皇帝的身边。
  “不过是一个小宦官而已,还能毒死我不成?不是有你们看着吗?”拓跋焘不以为然地觑了他一眼。
  “只是伺候衣冠,他那身板,我一只手都掐死了,去叫他来吧。他不会说鲜卑话,你回头找个人教他一些简单的。”
  啧啧,有个不会鲜卑话的侍从也很好。
  没事发发牢骚的时候,不用担心传出去妨害到自己的威严。
  这么一想,这小宦官也没什么不好的地方嘛!

  大夏宫。
  身着华服,面巾遮面的玉翠跟着狄子玉进了大夏宫,狄子玉今日也去紫极殿接受了封赏,为了能早日要回“自己的公主”,他不顾王栋和玉翠的反对,带着她一起入了宫。
  狄子玉在宫里接受赏赐的时候,玉翠就在宫外的马车中无聊的等候着他结束大朝出来。
  等到日上三竿,紫极殿方向发出如雷般的欢呼声后,狄子玉也没有出来,玉翠又倚着马车昏昏沉沉了起来。
  狄子玉的谋臣王栋看到她如此瞌睡的样子,不由得往不好的事情上去想。
  ‘将军虽然心慕明珠公主,但毕竟是个血气方刚的男人,昨夜玉翠被当做公主送回来,又穿成那样,说不定将军将她剥光了才发现她的身份。孤男寡女,这同处一室之下,有了什么香艳之事都不奇怪……’
  王栋看着用头不停点着车壁的玉翠,立刻起身弯腰,离开马车厢的正中,慎重地在靠近车门的地方跪坐下去。
  ‘只要是主公的女人,那都是主母。若是此事她腹中有了胎儿,那更是身份贵重。虽说只是一个女官,但等四公主入了门,就凭她的义举,一个贵妾是跑不了的,到时候主仆共侍一夫,又是心腹,地位一定不低。’
  王栋推理了一番后,对玉翠的态度越发恭谨起来。
  狄子玉是平凉地区的羌人,也得了赏赐,被赐了“平羌将军”的旗号,又被赏赐了三千匹战马,牛羊五千,负责镇守平凉,防卫平凉地区的匈奴人作乱。
  他入宫后打听了一圈,后来在一个宿卫那得知了消息。
  那人说当初武英殿里的宫人被送去颍川王那里,交给颍川王的亲卫照料了。
  虽然狄子玉不知道为什么伪装成宦官的明珠公主,居然跟魏国的颍川王扯上了关系,而且还被托给一个亲卫照料,但得知了消息总比亲自跑到武英殿里去找好,所以他带上了玉翠,以“寻找旧仆”的夏国公主身份,找上了库莫提。
  库莫提和这刚刚归顺的狄子玉素未相识,听到对方来找他也很是诧异。
  等两人一见面,库莫提倒是客气的很,狄子玉先黑了一张脸。
  这颍川王长得比他好!
  身材也比他高大!
  身份也比他贵重!
  明珠会不会移情别恋啊!
  玉翠见狄子玉那傻样就有捂脸的冲动,库莫提更是莫名其妙。若不是知道对方是拓跋焘特意留下来牵制夏国平凉地区匈奴旧部的羌将,他大概就拂袖而去了。
  任谁被人以这种目光看着,都有掉头就走的想法。
  玉翠是和狄子玉一同前来的,当即上前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柔声道:
  “听闻我宫中的宫人被送来了王爷这里,冒昧前来,先谢过王爷对我那宫人的照顾之恩。我那黄门官被派去看守我兄长家人的尸身,如今我想要知道武英殿里那些……”
  “……那些……还好不好……”
  她擦了擦眼,哽咽着说:
  “还请王爷能让我和我的宫人一叙。”
  狄子玉瞠目结舌地看着玉翠。
  这女人太可怕了!
  眼泪说来就来!
  库莫提曾追击过赫连定,以鹰扬军的速度都没有追击上对方,可见赫连定的厉害。他一听这是赫连定的妹妹,顿时肃然起敬:
  “原来是公主。你那宫人倒不是被送给了我。我的一位亲卫因为一些缘故和他在武英殿里共处了一夜,有了些交情,陛下身边的宿卫出于好意,不愿他和大夏宫其他的宦官一般被看管起来,才送来我亲卫的身边先照看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