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木兰无长兄-第8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天不绝人之路,库莫提不但没事,还找到了援手。
  那些东夷部族想要的不过是放牧种植之地,北地苦寒,划给他们又有何妨!还能帮着他们鲜卑人防守高句丽。
  “陛下!陛下!北凉来的军情!”
  一位信使匆匆赶了进来,“源破羌和孟王后被北凉人俘虏,沮渠牧犍要求我国从北凉撤兵并交还沮渠菩提世子。素和君和狄将军带着世子前往张掖地方,如今下落不明。”
  “什么?”
  刚刚带来的喜就被惊冲散了,拓跋焘坐在御座之上,只觉得一张脸忽冷忽热,就连朝中大臣看过来的眼神也是晦暗不明。
  “素和君有从白鹭官的渠道送信回来,他们是暂避宣武了。”
  罗结原本不准备在朝中说出来的,毕竟朝中有没有倾向北凉的臣子很难说,情报这东西要不为人知才有价值。
  但如今魏国正在多事之秋,再也瞒不住了。
  “宣武?”
  拓跋焘从早上起就在处理宫变的后续,以及长孙道生那边对柔然的情况,还没有来得及从罗结那里得到消息。
  “是。吐谷浑人趁着北凉内乱挥兵北上,狄将军希望能驱狼吞虎,享渔翁之利,所以派出精锐将世子带离了山丹,任由吐谷浑人继续北上。而素和君已经写了信请赫连公派出人马去劫掠吐谷浑……”
  他只是点到即止,并没有说全。
  但能上朝的哪个不是人精?只要稍微想想这背后代表了什么,就忍不住不寒而栗。
  好一招驱虎吞狼!
  吐谷浑人凶神恶煞,沮渠牧犍后院起火,魏国将士化明为暗,这是要活生生逼死沮渠牧犍的节奏。
  至于源破羌和孟王后,只要沮渠牧犍不想彻底和魏国撕破脸,就只能好吃好喝供着他们,否则来年陛下大可以“报仇”为理由直接从中原发兵西进。
  “高!实在是高!崔太常养了一位好弟子啊!”
  “如此一来,沮渠牧犍再退城不出就会大失民心,可一旦开城姑臧就有失,这招实在是毒辣!”
  “那位高车的年轻将军,现在竟也成长到这样的地步了!”
  一片赞誉之声中,崔浩得意的摸了摸自己的美髯,只觉得之前几年的辛苦都没有白费,不过短短的时日,他便让一位目不识丁的杂胡将领成长成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这势必会让他的名声再上一个台阶。
  那么多有志于军中的鲜卑贵族,哪怕为了让他多培养几位“名将”出来,也会放下身段,将家族子弟送到崔家来的。
  这么多年互相看不顺眼,总算可以扬眉吐气了!
  拓跋焘原本也在操心,北凉局势错综复杂,又涉及佛门、西域各国、西北各旧国的遗民和大族,又不像北燕、胡夏那般国运已失,国力耗空,他不愿派兵去征讨北凉,最怕的就是打起仗来一拖拖无数年,最后拖垮了国力。
  但狄叶飞如果真能借助吐谷浑和菩提世子的影响,一点点反过来蚕食掉北凉,那功劳即使封王拜将也足够了!
  原本是要拿无数北魏大好男儿的命去填的窟窿啊!
  “赏!赏!赏狄叶飞的父母珍珠一斛,丝帛百匹!”拓跋焘慷慨地点着头,“等北凉大捷,另有厚赏!”
  “是!”
  “那源将军那边……”
  一位和源破羌关系不错的臣子突然开口询问。
  朝堂上原本还算轻松的气氛突然沉了一沉,许多官员翻起了白眼,心中腹诽他哪壶不开提哪壶。
  “源将军与国有功,虽冒进被擒,但也是为国心切,应当一起嘉奖,并安抚家眷臣属。”
  崔浩老成持重,开口建议。
  “如今北凉内忧外患不断,沮渠牧犍又迟迟等不来我国的封赐,必定会如坐针毡。陛下应发布檄文,痛斥沮渠牧犍未得封赐便自行登位,实为谋逆,命令他交还源将军和孟王后,退位还于菩提。如果他这么做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狄将军也可从北凉撤军,等菩提登位,再由菩提上书自请‘去国’。”
  “若是沮渠牧犍不从,那便是不顾北凉百姓希望和平的愿望,贪图王位,我国有义务协助菩提世子‘平叛登位’,源将军虽被擒,但沮渠牧犍乃是藩国主君,源将军却是我国宗室,他无权处置。孟王后如今已是太后,以子弑母也为不智,两人安全应当还是无虞。”
  当然,如果沮渠牧犍失心疯犯了,不管不顾的把这两个人一起砍了,魏国损失虽大,却能名正言顺的得到北凉,这牺牲也不是牺牲不起。
  狄叶飞如此强悍,如今成了意外惊喜,源破羌反倒没有那么重要了。
  拓跋焘现在心中乱成乱麻,听完崔浩的建议,又询问了几个要臣的想法,见他们都是同样的意思,便命令舍人拟诏,按照崔浩的建议去做。
  拓跋晃站在拓跋焘的身边,见他这几天急的嘴角唇边都是泡,眼底也有青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对着身边的舍人伸手:“我来记吧,你把笔给我。”
  拓跋焘立在殿中,将今日得到消息的两桩大事全部处理完,又看到小太子在那里勤勤勉勉地书写着诏书,顿时眼睛一亮,将儿子推倒了前面来。
  “我还要与罗侯处理宫变之事,其他细节,你们与监国的太子细谈。等谈出了章程,再来见我。长孙司空那边的战事,如果有新的变化,第一时间送到太极殿来。”
  拓跋焘看着提着笔还在懵懂的拓跋晃,拍了拍他的肩膀,压低着声音警告:“事情虽然多,但是不准给我哭,知道吗?”
  谁会哭啊!又不是你!
  拓跋晃心中好笑,面上却认真地点了点头。
  “好儿子,阿爷这点乱糟糟的事就交给你了!”
  说罢,连忙给罗结打了个眼色,还没来得及等朝臣们反对,立刻就“逃离”了前朝。
  只留下还拿着毛笔的拓跋晃,冷静地咳嗽了一声。
  “咳咳,诸位大人……我们继续吧。”
  “呵呵,继续……继续……”
  “殿下先把那支笔放下来吧……”
  “可惜古侍中去了北燕调度粮草,否则肯定不会任由陛下这么散漫!”
  “少说几句吧,太后还在南山上呢,陛下心中焦急也是正常……”
  因为拓跋焘不在,太子年幼嘴巴又严,一些重臣不免窃窃私语了几句。崔浩则是在辅助太子监国的过程中发现了拓跋晃比拓跋焘耐心更好、更接受汉学,所以犹如发现了什么新的“乐趣”,开始一心一意的辅导起他来。
  “太子殿下,既然陛下让您听政,那么我们先来讨论第一条……”

  拓跋焘快步离开前殿,朝着武昌殿而去,边走边询问身边的罗结:“怎么样,宗室里可有人招供?不是说白鹭官已经找到了从后山爬上去的小路了,可爬的上去?”
  “虽有小路,但陡峭无比,恐怕只有擅长攀山的蛮人和住在山上的猎户能爬上去。但这些人不见得有武力和山上的甲兵相斗,万一打草惊蛇,反倒坏事。”罗结心中也有些不安,毕竟整个布局是他提出来的,但现在出现了变化。
  “几位王亲倒还算安稳,大长公主们也都纷纷来为夫婿请罪,愿意被贬为庶人,只求给他们留条活路。”
  “活路?若阿母有事,他们都要给我去死!”
  拓跋焘头上青筋直冒,捏着拳头一下子擂到墙上,吓得旁边的小宦官缩着脖子连连退了好几步。
  “确实不能姑息,花将军入宫平乱时曾命虎贲军擒拿了一个叛军,此人经审讯后却是黑山军中退下来的军户。那些闯太子东宫的‘柔然人’大多是黑山军……”罗结心有余悸地说道:“都是难得的猛士,不是有把柄被人捏在手里,就是还乡后过的潦倒,还有在军中受到冷遇,想跟着大干一场为自己赚个出身的,都是能征善战的儿郎,如今……”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再能征善战也不过是个祸害。”拓跋焘不以为然地冷哼,“黑山出了花木兰,出了狄叶飞,出了那么多忠勇之士,这些人心性不坚,素行不良,好好审!看还能审出什么!”
  “是。”罗结年纪也大了,今日在朝上坚持的久了点,便有些精神不济,扶着墙竟眼冒金星,站不起身子。
  拓跋焘见他这样吓得也是不轻:“罗阿公,你怎么样!要身体不适就去休息!”
  “无妨无妨,老毛病了,走急了就这样……”罗结摆了摆手,“我只要……”
  “陛下,赫连公主求见!”
  一个宫人摸了上来,有些小心翼翼地看了拓跋焘一眼,又赶紧低下头去。
  “公主等了许久了,就等陛下您下朝……”
  这次赫连公主立了大功,小皇子虽是假的,但她勇气可嘉,又成功掩人耳目,无论是宫中朝中都对她夸奖不已。
  再加上她对太子殿下、小皇子都爱护有加,又是待嫁之身,许多人猜测等拓跋焘忙完一切,恐怕就要完成礼仪,将她封妃了。
  她出身高,容貌好,性格坚韧,说不得入宫就是“夫人”,如果手塑金人成功,恐怕皇后都跑不掉,这些宫人们乐得为她跑腿,卖些人情,哪怕有可能惹得拓跋焘不快都不顾了。
  反正拓跋焘也不好暴起杀人。
  拓跋焘听到赫连公主求见,顿时脸上都皱出个菊花。
  “哎呀,你看我这老头子,头也晕,腿脚也不好,我还是去歇着吧……”罗结突然双手扶墙,就跟一般年老力衰的糟老头子一般,颤颤巍巍地扶着墙走了起来。
  “你小子还看什么看!快扶我去休息!”
  “啊?是是是是是。”
  那个来通传的宫人立刻疯狂地点着头,一把扶起罗结,两人哼哧哼哧地拔腿就走。
  “陛下,怎么办?”
  拓跋焘身边随身伺候的赵常侍以前曾认过“赵明”为干儿子,也算是和赫连明珠有“香火情”,不免带着一些期待问起拓跋焘来。
  拓跋焘发现身边的人纷纷“变节”,更是头疼不已,再看赵常侍满脸笑意,就差没在脸上贴个“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顿时大感头痛地摇了摇手。
  “现在哪有心思想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