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と说模蔷腿弥と艘桓龈龅慕矗桓龈龅乃岛昧恕
  “庶民之言,何以为证。”杨太尉随口就反驳表示了不同意。
  但是这回用不着曹盼开口了,一位刚正不阿的人说道:“杨太尉此言差矣,你与曹娘子双方皆有利害,你们二人之言,原就不以为证,倒是围观的百姓,与你们并无纠葛,当以眼见而说之,当可取信。”
  这说话的,乃是清河崔氏崔琰,铮铮铁骨的臣子啊,最是刚不阿,不偏不倚了。
  “人是她找来的,万一她叫人串供了呢。”正事上的心思不多,这歪事上吧,一个个的心眼真是不少啊!
  曹盼道:“那又何难,一个一个的问,一个一个的记录在案,想必串供的,供词总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吧。当然,如果都是亲眼所见的,说出来的情况,必然都是一样的。”
  听到曹盼这话,一干正直的人皆是同意地点了头,荀彧道:“诸位觉得明心之言,可行否?”
  “善!我看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几个人单独询问证人,一道听之,若是证人之言皆一致,此案可结!”前头的几个大臣都同意了曹盼出的这个主意,这不一个个的想办法补充。
  杨太尉一听忙唤道:“此事……”
  “怎么,杨太尉怕了?若是怕,那你就自己把事情的真正来龙去脉好好地说出来,我便不与杨太尉计较了。”一看杨太尉想要再出言相阻,曹盼已经出口打断,极不客气的刺了一句。
  “放肆!你一个小娘子,也敢口出狂言!”杨太尉一看曹盼这等模样,那是气得火冒三丈啊。
  “比不得你杨太尉颠倒黑白。”曹盼相比起杨太尉的勃然大怒,那是淡然无波。
  虽然杨太尉年纪不小了,就这修养,与曹盼一比,立刻可见高下,不少人摇了摇头,暗道杨太尉是糊涂了!
  “好了,朕听曹娘子的提议甚好,而且也十分公证。太尉与曹娘子各执一词,难辨真假,如今叫证人来说,也比你们双方可信。”汉帝这样说了一句,杨太尉唤道:“陛下!”
  “莫不是杨太尉觉得,这世上的人都蠢,只有你一个是聪明人,所以你说的话别人该信,除了你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该听,不该信?”曹盼又刺了一句,杨太尉那眼睛都快喷火了。
  至于其他人,连杨太尉都不敌,其他人自觉熄声。
  “此案待问明证人之后再言其他!”见到杨太尉的表现,一个个脸上的失望之情也都流露了出来。
  都不是蠢人,杨太尉他们这些人必然是自己到曹盼的府里去的,既然如此,为的是什么,如今许都什么闹得最大,他们难道不知?
  正是因为知,所以他们才觉得,杨太尉实在是失了风范呐,哪怕盐利巨大,难道就该为此而丢弃了世族的风骨,欺压一个小娘子至此?
  荀彧在内,那真正正直的人自然是不认同他这样的做法的。
  汉帝道:“朕也一块去听听证人之言,也好知道事情究竟孰谁孰非,才好裁定。”
  虽然问的是寻常的百姓,这不是也正好可以弄明白,曹盼为什么对那些世族公子动手?
  “如此,陛下请!”崔琰恭敬地相请于汉帝,就是准备往侧殿去,传证人,拿证词。
  汉帝站了起来,故意慢了数步唤了荀彧上前,荀彧以为汉帝有什么事,错落于汉帝几步,等着汉帝说话。
  “曹娘子不住丞相府吗?”汉帝对于此甚是好奇,便也问得直接。他记得荀彧是曹盼的师傅,这事荀彧一定清楚。
  荀彧没想到汉帝唤他上前只为问这一句,但还是如实地回答,“明心是丞相与夫人和离后,夫人所生之女,自幼与丁夫人居于一处。”
  “和离后生下的,那曹娘子是丞相私生女?”汉帝瞪大眼睛好奇地问,荀彧其实很不想回答这样的问题,但皇帝问了,他只能答。
  “明心虽是夫人下堂后所生,却是未和离时所孕,依宗法礼节,是丞相名正言顺的嫡女!”
  作者有话要说:  酿大招中……


第214章 黑人的最高境界
  汉帝没想到曹盼的身世竟然还有那么多故事。想了想曹盼的作风,又止不住地问道:“朕看曹小娘子连丞相都不畏。”
  荀彧实在是忍不住地抬头看了汉帝一眼,“心中坦荡,无畏无惧。”
  乍听这话,汉帝不知怎么的觉得有讪讪的,关于曹盼的话题便就此打住了了。
  然后,汉帝就坐在上头,听着作为朝中的最公正的一批人,传召着曹盼带回来的百姓,一个又一个的陈述他们所看所听之事。
  “我就刚好路过,突然看到一大群人跑到那小娘子的府门前,一开始还好好说话,说着说着那些人就要往府里冲进去,府里的守卫当然就不肯了,然后就打起来了,再后来,府里的小娘子就回来了。小娘子从小在那儿长大,我们都是看着小娘子长大的,当然是认得小娘子的,这一看到自己人被打了,小娘子立刻就上去把那些打人打得最高兴的公子抽了,小娘子那鞭子使得真好啊,十几个公子都近不了她身,亏得他们一个腰上还带着剑的,没想到竟然如此中看不中用!”
  百姓们,都是想什么就说什么的,一干听着评论道那十几个郎君叫曹盼一个小娘子抽着没有还手之力,附评一句中看不中用,实在是一针见血啊。
  却是不得不承认,确实是挺没用的啊!
  人是一个个叫进来问的,等问到了第十个,崔琰问道:“十人之供词,可有差异?”
  “并无大的异处,只是因为看到的时间不同,有些出入,事情的经过,却是一致的。”作为记录供词的是人是写得一手好书法的钟繇。
  既然十人分别而出,来过的人都被安置在了一旁的侧殿内,便就没有串供的可能。
  “陛下,有这十人这供词,也不必再问了。”虽然对于曹盼出手太狠,打人专打人的脸,崔琰颇有微词,但是也得认了,谁叫那些都是一个个上门找打的呢?
  汉帝点点头道:“朕听着他们的供词也无出左右,那么,此案可结?”
  各自对视一眼,都这么清楚了,还有什么不可结的。
  “那,当如何处置?”汉帝又问了一句,一干人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地看向荀彧,“令君以为当如何?”
  荀彧道:“杨太尉等聚众闹事,依律而罚。无论明心所之为何,她伤了那么多世族公子,也不能轻饶。”
  “这个,怎么听着像是小娘子吃亏了?”汉帝提醒地问了一句,那么一副生怕曹盼吃亏的模样算是怎么回事?
  别说是荀彧了,其他人都看向汉帝,汉帝摆摆手道:“朕是觉得曹小娘子不是个肯吃亏的人,真闹起来,闹大了更不好!”
  隐晦地提了提曹盼身后的曹操啊!打到人家女儿的府上,要不是曹操不在许都,这些个人一个个都讨不了好!
  然而,曹操早晚会回来的,要是不能让曹盼满意,曹操为了曹盼都做到什么地步啊?一个小娘子的及笄礼,曹操硬是给换成了冠礼,这不足以证明什么?
  “臣看那曹小娘子是胸有丘壑之人,既然要罚,就该一并的罚,刚刚荀令君说得极好,依律而定,各依所犯之过,罚之。想必曹娘子是个讲理的人,绝不会不满。”钟繇这么说来,荀彧也跟着道:“明心之性,向来是讲理之人,只要合情合理,其绝不会有异议。”
  对此,荀彧是十分有信心。故而,崔琰道:“那就依律而判。”
  好,都已经商议好了,便都回正殿去吧。
  杨太尉依然黑着个脸,曹盼在那儿气定若闲的,见到皇帝带着诸臣回来,立刻作一揖,而杨太尉唤了一声陛下。
  汉帝与崔琰使了一个眼色,崔琰即将那些百姓的供词都给杨太尉递上,“太尉,这是我等一道听百姓之供词,由钟大人记下,你且过目。”
  杨太尉一听立刻迫不及待地接过,但是这一看,脸色就越发的难看了,冲着皇帝叫唤道:“陛下……”
  “太尉,慎言。”荀彧出言打断,“百姓与太尉无怨无仇,况且这十份供词,是十人分别入内一一道来,言毕又被安置于侧殿之中,没有与其他人串供的可能。所以,这些供词,绝不有虚。”
  荀彧饱含警告地看了杨太尉一眼,“世家风骨,杨太尉,莫忘了。”
  杨太尉一个激灵,曹盼笑笑道:“世家,还有风骨吗?”
  讥讽之意甚浓,荀彧唤了一声明心,曹盼道:“师傅觉得我的话难听了,那他们做的事不是更难看吗?为了盐利,跑到我家门口打人,杨太尉,旁人惧你们世族,我曹盼却不惧。不知陛下及诸位大人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供词已经送上了,曹盼不用看也知道上面写的什么,既然已经有人帮她证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曹盼直接就开火,也是要讨个公道。
  人人都能感觉到曹盼的咄咄逼人,汉帝有些发悚了,“荀令君,崔大人,你们说,你们说。”
  这会儿,汉帝只想赶紧的平息曹盼之怒,所以催促着他们赶紧的说话,说话啊!
  “依律判过!”崔琰这般开口,曹盼道:“哦,请崔大人细言。”
  崔琰道:“杨太尉等大人管教不力,聚众闹事,罚俸三年。小娘子出手伤人,虽为不得己,罚俸一年。”
  这么样的判决,曹盼能答应吗?必须的不能!曹盼勾起一抹笑容道:“崔大人,虽然你不偏不倚,但是,未免判得太轻了吧。”
  崔琰皱起了眉头,曹盼道:“打架斗殴,只这么罚俸一年怎么行?”
  咦,只拿自己的事说事,杨太尉本来还等着曹盼刺他一句,乍听这话都反应不过来了。
  “小娘子觉得该怎么罚?”汉帝在上头,问出了众人心中的想法。
  “斗殴嘛,有失官体,当以撤职。”曹盼淡淡地开口,一干人都傻了眼了,荀彧也皱起了眉头,不解曹盼为何说出这样的话来。
  曹盼道:“难道朝廷命官可以随便打架的吗?打完了架,罚个俸就行。若是如此,我不缺钱,往后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