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郭夫人的开解,曹盼的心结得解,因大悲伤身,还是被太医勒令要好好卧床休息。
  曹操也与曹盼叮嘱,“你的身体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荀彧死后,曹操也发起了高热来,情况虽然比曹盼好多了,也瘦了许多,曹盼注意到曹操鬓前的白发。
  曹操与荀彧多年的情份,曹操是多么希望荀彧选择的是他而不是汉室,可是,倘若荀彧果真选了他,那就不再是荀彧了。
  “荀令君,真君子。非是愚忠,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求仁得仁,我与阿爹都不是君子。”曹盼劝慰着曹操。
  曹操与曹盼一笑,“对,我们都不是君子。我的盼盼只要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便好。那诸葛亮,阿爹帮你把他抢回来?”
  懂曹盼的不仅仅是郭夫人,曹操更知。诸葛亮在益州说的那番话让曹操对他刮目相看,便也觉得这样的人,难怪曹盼会喜欢。
  曹操为她操尽了心,曹盼明白,“益州那场逼婚里也有阿爹动的手脚吧。”
  “是。”曹操非常大方的承认,曹盼与曹操道:“我谢谢阿爹。只是不必了,一如你不会强迫荀师傅,我更不会强迫他。”
  “你不愿强迫他,那不如放弃了他。我看周不疑就挺好的。”曹操突然把周不疑的名字丢了出来,曹盼明显一顿,“元直是我的部下,阿爹往后莫说这样的话。从前我与阿爹说过的话依然作数。你别操心这些事了。”
  她的事每提一次曹操都要费尽心思一次,曹盼只想打住。
  见曹盼一副累了的模样,曹操轻轻咳了一声,曹盼问道:“阿爹的风寒还没好吗?”
  “无妨。”曹操轻轻地说,看着曹盼道:“你如此,将来如何是好?”
  这浓浓的担忧,曹盼明白曹操所指,曹盼道:“这世上能让我如此痛心的人再无几个了。”
  说到这里曹操顿住了,曹盼道:“所以,阿爹要长命百岁。”
  “好。”曹操答应着,哪怕是为了曹盼,他也要活得更长,更长。
  荀彧之死让整个许都都变得死气沉沉,哪怕跨过了新年,依然让人觉得压抑。
  只是随着荀攸与董昭再次劝进,五月,汉帝下诏封曹操为魏公,遣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曹操为公爵,封国建号为“魏”,赐予九锡之物,以冀州的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等十郡作为魏公的封国疆土,于魏郡的邺城建都。置公国百官。同年七月,魏公国建立祭祀社稷之神以及曹氏祖先的宗庙。
  从此,朝中汉臣尽半正式归于魏公国属官,与曹操有了正式的主臣关系。
  活着的人,依然要为活着而努力,历经荀彧夫妻之死,曹盼变得沉静了,对于曹氏有利之事,曹盼也不敢因悲痛而迟疑。
  对于官职的设立,曹盼递上了后世为之称赞,而且沿行几千年的的三省六部制,曹操看之后为之大惊,迫切地问道:“你这一套官制有谁看过?”
  “阿爹是第一人。”曹盼如实回答,这样重要的东西怎么能让别人看到呢,曹盼早就写好了压在箱底,就等着合适的机会递到曹操的手里。
  曹盼拿着这样一套全新的官制,心中的澎湃一时不知该如何说起。
  “三省六部,相辅相成,相互牵制,官职多了,用的人也就多了,不想再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分权更重要。”曹盼这么与曹操解释,曹操下令道:“来人,召荀攸、钟繇、崔琰、满宠、夏侯惇等入府议事。”
  比起曹盼的犹豫,曹操是直接把人都给叫进来,这么好的官制岂有不用之理。
  曹盼道:“阿爹都没听我说完怎么如何着急?”
  “让他们都来你再与他们细说。”曹操这么说,曹盼是哭笑不得的道:“你还让我跟他们说啊。”
  “既是你想出来的,你不说那谁说。如此官制,分权制衡,好,极好!”曹操连声叫好,突然地看着曹盼,那眼神让曹盼一个激灵,“阿爹你要干什么?”
  “由你出任尚书令如何?”曹操冒出这句话,曹盼差点都傻了。
  “尚书令。”那可是荀彧做了二十年的位置啊,曹盼张张嘴道:“阿爹觉得可行?”
  “这套官制,你要落到实处,除了你,没人能做好。”曹操将为什么想让曹盼出任尚书令的原因与道破,曹盼听着虽然觉得头痛,却也必须的承认此事若是交给别人来办,最终也只能是曹操亲自出马。
  她养了近一年,身体养好了。眼见曹操鬓间的华发,曹盼终是作一揖道:“是。”
  很快被曹操点名的官员迅速地赶来,见到曹操身侧的曹盼时,不约而同地觉得眉头一跳。
  每次曹盼立在曹操的身侧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一次希望是错觉。
  “见过魏公。”众人皆与曹操见礼,曹操已经再三翻了几遍曹盼写上来的官制,“坐。”
  应着他的话落,众人皆作一揖,“谢魏公。”
  纷纷落坐,曹操端是直接地道:“这是我刚得的新官制,诸位且看看有什么问题。”
  新官制,这个内容让下面的人皆是一顿,内侍已经拿着送到了荀攸的手里,荀攸连忙接过翻阅,上面的字迹,荀攸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曹盼的字迹。
  荀攸不动声色地看了曹盼一眼,曹盼端是坦荡地与他一笑。算了,荀攸想着曹盼那么多的丰功伟绩,多这么一件也不差什么。
  只是越看这上面的内容,荀攸越是震憾,看完之后,“这是小娘子所写?”
  哈哈哈,她不过是借用了后世之法,这回,又要夺他人之功了。
  她没有回答,曹操轻声道:“军师以为如何?”
  “善。”荀攸十分肯定地说,将那份官制递给了崔琰,陆续提了几个问题,曹盼一一而答,等众人都看完了,直接讨论了到半夜。
  曹操接着丢出一句让曹盼出任尚书令的话,崔琰立刻表示反对,“魏公,自无女子为官的先例。”
  “我已经开了女侯的先例,再开一个女官的先例又如何。我用人,只论才而不论德,更何况男女。崔尚书以为,盼盼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曹操直问,崔琰胆颤心惊地道:“可丞相,如此一来,先例一开,从此岂非女子亦可出仕?”
  曹盼轻声道:“于崔尚书看来,男女就那么重要吗?能为国为民谋福祉者,无论男女皆当用之,此为君之道,亦为人臣之道。”
  崔琰不是第一次见曹盼,曹盼做了那么多的事,更有赫赫战功在身,还有曹操相护,这套官制既然是曹盼提议的,曹操交给曹盼来做好这件事也是无可厚非。
  荀攸倒是作一揖道:“臣以为此事可行。”
  没想到第一个同意的竟然会是荀攸,曹操一听高兴地道:“还是军师不拘小节。利国利民,何分男女。此事就这么定下了。”
  话到这个份上已经再不容人质疑,很快邺城都知道了,自荀令君去后,曹操竟然让曹盼任尚书令一职。
  魏公国属官之中原本的汉臣不少,世族更是不少,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件事,曹盼不会又要整出什么事吧?
  不得不说,曹盼做的事太多,每回她一出现都让人本能的害怕。
  可是,在曹操进爵魏公,今又迁都邺城之后,邺城之地,更是曹家的地盘,比起在许都来,那更是由着曹盼任意妄为的。
  故,第二日见到曹盼一身墨服立于百官之前时,包括曹丕在内的脸色都不好,偏偏曹盼十分的坦荡,曹操一见曹盼身上穿的并非官服,与下面的人解释道:“明心的官服未制成,暂时先这么穿着。”
  如今你是老大,你怎么说那就怎么样了,他们完全没有意见,也不敢有意见。
  曹操道:“魏公国官制,我想改一改。”
  直白的将意图道来,昨天已经被曹操召去知晓此事的众人或是已经风闻消息的人并没有意外。
  “念。”曹操一声吩咐,立刻有人持了诏书当众读了起来,内容自然是曹盼所拟,而且正是三省六部之制。
  下面的人都认真地听完了,听完了之后,曹操补充了一句,“官制之改,皆由明心负责,百官皆听其调遣。”
  为尚书令已经叫他们震惊了,再听曹盼竟然有调遣百官之权,下面的人都觉得腿软,还是崔琰进言道:“魏公许尚书令如此大权,当慎。”
  曹操道:“我还想许她便宜行事之权。百官之中,若有不从者,可先杀后奏。”
  还要说话的崔琰一听当下呆住了,失态地看向曹操。
  “我既然许了改官制之事由她负责,那就该给她最大的信任,否则她在行事之际,百官不配合,欺她年少,她不杀一儆百,焉以服众?”曹操这话说得更直白了,崔琰是万万没有想到曹操竟然如此,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唤了一声魏公。
  曹操扬手道:“我昔日能将后方尽将由令君,我还能信不过我的自己的女儿。”
  下头不少人都在嘀咕,你倒是这么信任你儿子啊!
  可惜只能在心里嘀咕,无一人敢跟曹操说出这话来。
  “阿爹放心,儿臣一定办好。”既已出仕,亦为曹操之臣,儿臣一称,理所应当。
  “好,需要什么人帮忙只管说。”
  “那就请阿爹调上庸郡守周元直、汉中郡守墨无知、陇西郡守司马无名、武威郡守崔申回邺城,儿臣用惯了他们,想让他们回来帮儿臣一把。”曹盼倒是直接地要求把她的人给调回来,曹操道:“有接替之人了?”
  “有。”这两年曹盼不是白混的,接替的人早就已经准备妥当了,只是没想到那么快就用上了。


第290章 世子之位
  从曹盼说出这些名字开始,一个个已经盯着曹盼,当然也希望曹操不会答应。
  “好。”可惜曹操是不会如他们之意的,这一声好落在诸人的耳间,没有一个开心的。
  若非曹盼是个女子,曹丕都要跳起来了。
  可是,纵曹盼是女子,曹操对她如此之看重,还有曹盼所立之战功,所行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