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诛犯上之人,株连杀戳,于事无补。”不仅于事无补,更有可能会激发别的问题。
  杀人如果能够解决问题那是无所谓,但是这忠于汉室的人呐,只要不露出爪子来。
  “况且,这些忠于汉室不畏于生死之人,儿甚敬佩。可惜他们的忠诚,并非给了我们。”这话更是发自内心。
  在骂他们愚忠之时,无论是曹操还是曹盼,都是那么的希望,他们的忠诚是给他们的。
  难道因为他们不识时务,忠于一个无用的汉室,所以就瞧不上这份忠了吗?
  忠贞,无论是对谁,都是可敬的,世人,亦当敬之。
  “既然尚书令求情,好,就只诛所有参与此事之人,旁的都放了。”曹操最终还是被曹盼说服了,一句话便定下了那些人的家人逃过一劫。
  “魏公英明。”这一次,满殿之臣几乎半过皆齐山呼。以至那些对曹曹盼满怀恶意的世族们也对曹盼这回的求情而释放了善意……
  “尚书令。”散朝之后,崔琰与荀攸一道来寻曹盼。


第313章 合肥大捷
  “军师,崔大人。”曹盼与他们见礼。
  崔琰道:“今日尚书令一片仁心救了那诸多无辜之人,老夫代他们谢过尚书令。”
  曹盼听之而一笑,“崔大人,我虽知你一片赤诚之心,不过这些话往后还是莫要出自大人之口的好。”
  好心的一句提醒,崔琰一顿,不过还是收下了曹盼的好意,与曹盼作一揖。
  荀攸提醒了曹盼道:“耿纪等人之事,我们不便多言,还要有劳尚书令。”
  就如同刚刚难道他们不知兔死狐悲,但是他们还是没办法出声提及此事,不就是因为生怕被曹操当作与耿纪他们是一伙的?
  “阿爹言出必行,既然说了放过他们,当然就会放过。此事会过刑部,我会注意的。”曹盼说着曹操的好话,当然也表示这件事她会继续关注。
  话都已经放出去了,好人也当,所以也只能当到底了。
  “有劳尚书令。”崔琰与荀攸皆与曹盼作一揖,曹盼还以一揖。
  曹盼想到了崔今,“崔大人,让成时与跟你学学如何?”
  刚刚还挺好说话的崔琰听到这话一下子顿住了,半响反应不过来曹盼所指的跟他学学是学的什么?
  荀攸却是心头一跳,与崔琰所提的必须是公事,正事啊!
  “当然是政务诸事。清河崔氏,成时如今既然是沥阳侯,她因对国有功而得以承爵,总不能承了爵后就不做事,白拿了朝廷的俸禄。”曹盼的理由端是公正。
  崔琰斟酌了半响才道:“尚书令掌管六部事宜,成时要学也应该是跟尚书令学才是,门下省诸事,老夫刚刚接管,也是诸事未曾明白。”
  一番话拒绝着曹盼,为何而拒绝,曹盼岂会心里没数。
  “正因如此,你是成时的伯父,与你一同学习那是成时的福份。难道崔大人也觉得成时不配承爵沥阳侯?”曹盼干脆把问题绕了回去,把崔琰原不原意教崔今而与崔今承爵挂上了号。
  “老夫绝无此意。”崔今能够承爵也有崔氏的功劳,崔琰纵然一开始不同意,眼下也不见得有多认同的,然而事成定局,他明白自己无力改变,再说出反对的话来,也不过是惹了曹操不屑,也叫曹盼不喜。
  曹盼道:“如此,那就定下了。”
  一言定论,崔琰拿眼看向曹盼,曹盼道:“若是成时做得不好,大人要将她革职,我绝无二话。”
  这也算是给崔琰一条退路。
  “用人做事,若是只论出身,性别而不讲才德,未免有失公允,崔大人以为呢?”曹盼又补了一句,这句话更是让崔琰不好接了,毕竟曹盼说得还是有道理的,既然有道理,那么崔今他就得收下,不收下就成他不讲理了。
  崔琰看了一眼一旁的荀攸,荀攸一句话都不表态,可是不表态何尝不算是默认?
  “若以成时入门下省,需得魏公调令。”崔琰做着垂死挣扎。
  果然曹盼轻轻一笑,“一会儿我就去为成时讨个调令。女部于汉中立下大功者皆当论功行赏,成时虽没有参加汉中之战,先时她在汉中作为,请调入门下省,想必阿爹也不会拒绝。”
  对啊,曹操那是她亲爹,连女子承爵的事曹操都能开了例,有曹盼带头,女将已经有了,再来个的女官,似乎也就变得不那么难了。
  崔琰满腹的话想要说,但是荀攸却拉了拉他的袖子,这点小动作曹盼看见了也当作没看见。
  “季珪,若有魏公之令,尚书令也是有言在先,无能者而无用,你且试试又何妨。”荀攸这话一出来就是帮着曹盼的。
  崔琰直接回头看了荀攸,深以为荀攸这总是帮着曹盼。
  “军师所言甚是,听闻崔大人素来耿直,即是耿直,用人做事,当论才德,有能而居之,无能而舍之,岂非如此?”这就提到了为人处事上了。
  崔琰能说自己不是耿直之人?能说他自来用人做事,皆论才德?
  往日崔琰与曹盼并没有过多的接触,自曹盼出任尚书令之后,这接触才多了起来,曹盼这用人攻心的,许多时候,明明他是反对的,话自曹盼的嘴里说出来,他要是反对,似乎以他平日所为极其不当一般,直叫崔琰一度抑郁。
  瞧这如今又是这般,崔琰深吸了一口气才让自己给稳住。
  “尚书令过誉了。”崔琰老半天挤也这么一句,似乎只能顺着曹盼的话往下说。
  “崔尚书的人品,盼历来敬佩,盼之所言,皆自肺腑。”曹盼不介意继续地给崔琰戴高帽,一旁听着的荀攸已经暗拍了一记脑门,这又是一个被曹盼忽悠着的人。
  然后,崔琰就被曹盼送走了,荀攸跟在崔琰的后头,崔琰走到半道了才回头问道:“我怎么就答应了她让成时跟着我在门下?”
  荀攸对崔琰后知后觉的发现无言以对,崔琰不死心地盯着荀攸,荀攸只能开口,“兴许,你也觉得成时不错。”
  差点没把崔琰给气了过去,荀攸连尽快改口道:“那,就是你也觉得尚书令胸襟坦荡,不亚于男儿。”
  这一点崔琰还是得认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汉室忠臣,所剩无几了。”
  如此婉惜的话气,荀攸没有回应,崔琰好像也不需要他的回应。
  “自令君去后,眼下的汉室之臣皆已是心如死灰。耿纪他们,拼死于危难之际,这样的人,虽败犹荣。”崔琰如此地说着,荀攸连忙地劝道:“季珪,祸从口中,适才尚书令的提醒并非没有道理。”
  崔琰见荀攸这般模样,轻轻地一叹,“罢了,罢了。”
  便将这话掀过不提。
  汉中一战,曹盼大捷,纵然夺取荆州失利,也再次让人见识到了她女部的厉害。
  三千女部夜袭刘备大军,火烧刘备大营而促成了刘备大军败归,若非诸葛亮焚火断后,哪怕刘备也要折在这一战。
  孙权见荆州之战曹盼与刘备人马打得不相伯仲,思及刘备实力大损,派使臣前往荆州,以讨要当初借刘备的荆州之地,刘备自然是不还的。
  因而孙权借此与刘备正式撕毁盟约,发兵荆州,欲以武力而夺回当初借于刘备的郡县。
  两方交战,打得不可开交,曹操听闻当然是想借他们动乱之际,兴兵以灭孙权,曹盼劝之,言及他们不出手,这两人还能斗上一斗,只要他们一方动了,孙权也罢,刘备也好,都会立刻议和,将枪头一致对向他们。
  道理是那么个道理,曹操最终还是按捺下了这份心思。
  不过让他们料想不到的是,纵然他们兵马不动,刘备与孙权交了几回手,各有胜败之后,竟然议和而中分荆州了?以湖水为界,各分一半而归。
  如此诡异的结果让人极其的诧异,只能说,他们有比荆州更大的目标。
  不出所料,孙权在与刘备平分了荆州之后,再次发动合肥之战。
  比起上一次的来势冲冲,却因盐而受制了曹盼只能败归。
  这些年,孙权动用了一切的力量制盐,设立了专门的制盐部门,哪怕是以倒帖的方式也在供应着江东上下的用盐。
  孙权能下这般的决心也不愿意受制于曹盼,曹盼不得不说孙权着实是有魄力。
  而因徭役过重,河间爆发起义,存着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的心理,曹盼亲自赶往河间。
  曹操头风病犯,疼痛不已,孙权率十万之兵前往合肥,打的什么主意各自都清楚,曹操虽非亲征,却去信与镇守合肥张辽、李曲、乐进等将七千余人,另有计策安排。
  孙权军至,张辽诸将按曹操信中安排,由张辽、李典出城攻击孙权,乐进守城。
  张辽连夜召募敢死之士八百人,一早与李典二人率敢死队向孙权发动猛攻。张辽身先士卒杀入孙权大军,高呼着自己的名字,左右冲杀,亲自杀敌数十人,斩孙权两员大将,直冲至孙权的麾下。
  孙权眼见张辽之英勇,又是被突然袭击,手足失措,退向临近高坡而自守。
  张辽叫唤孙权应战,孙权不敢。孙权大军随后赶到,意欲人多而歼于张辽,将张辽一行团团包围。
  然张辽丝毫不畏,不断地厮杀于孙权大军之内,身先士卒,更将被围将士一一救出,大挫孙权大军之锐气,张辽即率军坚守于合肥。
  此后孙权大军合肥团团包围,连续发动进攻十数日,然张辽士气高涨,任孙权大军如何进攻皆是岿然不动。
  眼见合肥难攻,孙权只能撤围退后。不想孙权大军退于淝水之际,而余孙权与诸将等人尚留于逍遥溲时,张辽率兵突袭则至,孙权帐下之甘宁、吕蒙拼死而战,纷纷护送孙权冲出突围。
  孙权自逍遥津桥而过,因大军已经撤退完毕,为防追兵,桥上木板已经取尽,孙权在侍从的帮助下纵马跃过断处,方才逃过一劫。
  经此一战,孙权大军损兵折将,孙权谈张辽而色变。
  而在合肥之战时,刘备同时也命大将赵云攻战南阳。
  与城中因徭役之苦而已无法容忍的百姓们里应外合,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