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了曹盼,曹操整个人都精神了,曹盼整理了衣裳起身,“阿爹寿辰,愿阿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与曹操一拜,曹操脸上尽是笑意地点头,曹盼再一拜道:“儿备三礼以贺阿爹寿辰,这第一份是上庸郡今岁所收的粮食。”
  点到第一份礼,胡本立刻捧着出来,当着曹操的面打开了盒子,露出里面饱满的稻谷和小麦。
  “上庸郡今岁丰收?”曹操也不是不通庶务的人,粮草可是天下根本,招手让胡本上前来,曹操拿出那一束稻谷与麦穗来。
  “是,上庸今岁收成,是去岁的两倍。”曹盼把这个消息传来,满堂皆惊,哪怕是曹操也完全愣住了,“两倍?哪里来的两倍?”
  他之前去过上庸郡,该开的荒地曹盼已经开得七七八八了,每年的上庸郡粮产多少,曹盼都是拿给他看过的,一下子多了两倍,这两倍是怎么来的?
  曹盼道:“稻种。今年的上庸郡,用的是新稻种,昔日的稻谷,一岁只收一季,上庸郡今年分收两季,粮食自然就是去岁的两倍。”
  “尚书令之意是,上庸郡种的稻谷一年两收?”荀攸敏锐地捉到重点,急急地问。
  曹盼道:“是。历时八年,上庸郡终于培育出了一年两季的稻种。而且上庸郡今年用的就是这样的稻种,一岁两收,产量平均比从前的稻种多了两成,生长的周期比以前的稻种要短,收成只增不减,今有所得,呈以阿爹,以作寿礼。”
  一片哗然,别说是曹操了,所有人都一脸惊叹的看向曹盼,曹操眼睛都放光了,粮食,那是最令他头痛的事了,但是如果把这稻种推广出去,他还需要为了粮食发愁吗?
  不仅不需要,那完全是永绝后患呐。
  “好,好。此事,这样的稻种,一定要推广天下。”曹操目光灼灼地看着曹盼说,曹盼作一揖道:“是,儿臣已经将各郡所需的稻种备齐,皆运于邺城。今岁上庸郡所得的粮食,尽作稻种,供以天下。”
  难怪曹盼会说以上庸郡今岁的收成作为寿礼,曹操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连连地赞道:“好,好!”
  哪能不好,曹操都要乐疯了,他那心里已经在止不住地算账,比以往的稻种多了两成的收成,那还是一季的,两季的下来,只要一年囤粮,他的存粮就足够他跟孙权还有刘备死杠了。
  “第二份礼,是印刷术。”曹盼继续献她的礼。
  曹操已经回过神了,听着那陌生的词,半天没反应过来。
  倒是墨瑶已经出列,捧着盒子出来,奉于曹操的面前,打开了盒了让曹操看到,曹操见到盒子里面放着一本书,拿过来一看,“这上面的字,并不是手抄的。”
  “那并非手抄,而是印上去的,也就是儿臣献给阿爹的第二份礼,印刷术。曹冲纸已经推广天下,然天下书籍,以人力手抄,一人一天能抄多少本?今以印刷而代人力,合印天下之书,供以天下而览。”曹盼给曹操画了一个大饼出来,曹操……
  “大王,能否让臣看一眼?”荀攸急不可待地朝着曹操说了一句,曹操看了曹盼一眼,立刻将手中印刷出来的书给了荀攸。
  荀攸在大臣之中,一拿到手中的书,其他人都争着过来看,一看立刻都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杨修拿在手中一看,抬头与曹盼问道:“不知尚书令此法能否外传?”
  其实但凡看过印刷出来的书,不少人在寻思这个问题,尤其是世族们。
  “可。但这回,我只以藏书交换。”曹盼把自己想要的东西丢了出去,曹操心里更是可乐了,如今的曹盼不缺粮,不缺钱了,但是缺书。
  “有了印刷术,我欲于邺城建一座,印吾手中之书,吾集曹氏、郭氏、荀氏藏书于中,供天下学子阅览。诸位若是愿意尽微薄之力,天下学子必对诸位感恩戴德。”曹盼继续地丢下□□。
  有人暗道了一句曹盼是不是疯了?曹氏也就罢了,郭氏的藏书供曹盼所使,荀氏,荀氏的书什么时候也跟曹盼有关系了。
  荀攸眼睛那叫一个发亮,曹盼早就已经得了荀氏藏书的使用权,不过是借书印刷而已,荀攸想到荀彧的遗言,半点反对的意思没有。
  而下面得了曹盼交换条件的人在想,这笔买卖究竟值不值得做?
  印刷术,在曹盼将成果拿出来的情况下,他们已经看到了印刷术的推广于如今而言半点不亚于曹冲纸。
  一眼看向同为世族的各家,如果别人家跟曹盼做了交换而他们没有,影响那是巨大的。
  杨修已经起身道:“杨家,愿为尚书令所建的尽微薄之力。”
  曹盼如今是越发的喜欢杨修了,这个人太聪明,聪明得将天下的局势都看得一清二楚,当然也会在其中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善。”曹盼给了杨修一个肯定的回答,“杨公子不会吃亏的。”
  杨修与曹盼作一揖,其他人再要表态,曹盼已经道:“诸位有心之人,明日可到府中寻我。”
  她今天是给曹操送礼的,借这个机会把印刷术丢了出来,却没有在这个时候多谈的意思。
  那亲眼见证杨修表态的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暗恼自己的动作怎么就不够快。
  而这时的曹盼与曹操作一揖,“稻种也罢,印刷术也好,其功不在儿臣一人,望阿爹论功行赏。”
  既然都认可了稻种和印刷术的研究成果所带来的利,曹盼不忘为手下的人请赏。
  “这是?”曹操一开始没多注意立在曹盼身侧的墨瑶,听到曹盼的话也才打量起墨瑶来。
  单皮相而言墨瑶长得是极好,未满三十而未蓄须,一看就是个貌美的郎君。世人皆看脸,曹操也不能免俗。
  “这是墨家巨子,与无知同出一门。多年来无论是上庸各郡的水利,开荒,多赖墨家诸君相助,方有上庸各郡今日粮仓丰盈,百姓和乐。墨瑶身为墨家巨子,儿臣荐其入工部,任侍郎一职。”
  曹盼一如既往的干脆,曹操听着道:“好!”
  便是答应了,这样大好的日子,曹盼献上的两份都是大礼,只怕是满朝的人加起来也不及其一,所以曹盼只要一个工部侍郎的职位,曹操绝无不允的道理。
  “无知亦屡立功劳,工部尚书已经上折请退,便提无知为工部尚书。”曹操对于墨问的印象那叫一个深刻,所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曹操在给了墨瑶一个工部侍郎的位子时,也提拔了墨问。
  墨问正为墨瑶高兴,乍听到曹操的话,立刻出列拜谢,“谢大王。”
  真心实意的谢啊,从心底里墨问真是不得不认了,曹盼也罢,曹操也好,都太擅长捉住机会,笼络人心了。
  “还有另一份礼呢?”曹操抬手让墨问归席,没有忘记曹盼还有一份礼没呈上。
  静姝已经走了出来,双手奉上,曹盼道:“这第三份礼,乃是儿臣名下的所有盐田。儿臣请以盐归官营。”
  这个石头一砸出去,满殿的人都懵了,曹盼没疯吧,她为什么能养那么多兵,搞那么多的事,不就是因为她握尽天下盐利。
  以盐归官营,没错,这于国而言是大利,但于曹盼而言是多吃亏的事啊!
  曹操也同样诧异的看向曹盼,曹盼继续道:“国之大事,在祭与祀。如盐等关乎民生之大事,可动摇国本,当以归官营。”
  这般深明大义的话,听着那公正之人看着曹盼的眼睛越发的不一样了,同时也升起了与曹操一般的怨念,这怎么就不是个郎君呢?
  胸襟开广,志在天下,又有一颗爱民利国之心。要是个郎君,他们都愿为之前扑后继。
  “此事再议。”让众人想不到的是,曹操竟然将曹盼送上的记录了所有盐田的账本合上。
  所有人都看向曹操,一时拿不准曹操是什么意思。
  “今日,孤很高兴,天子赐礼,百官道贺。众卿共饮。”曹操却没有要解释的意思,端起酒杯站了起来,目光看向曹盼,曹盼已经退回了她的位子,同时也应和着随曹操端起了酒杯。
  反正,礼她是要送的,至于曹操打算怎么用这礼那就是曹操考虑的事,她要做的是顺曹操之意。
  曹操那客气的话,满殿的人谁不知道要说这寿礼送下来,最让曹操满意的莫过于曹盼准备的寿礼了,其他人所谓精心准备的,真是连丁点都比不上。
  但是曹操既然给诸人留脸,一个个也不会上赶着抽自己的脸。
  喝酒,喝酒!
  最叫人瞩目的送礼环节过去了,接下来就是赏歌舞,喝酒吃菜了。
  曹盼是坐在前面的,与曹丕正好是坐在了对面上,几杯酒下肚,曹丕走到曹盼的面前,“明心好大的手笔。”
  “我今日的一切都是阿爹的给的,送阿爹的礼也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像是没听出曹丕话中的酸意,曹盼分外的坦荡。
  曹丕被噎着了,他好不容易想出送一副百寿图,本以为能独占鳌头,不料被曹盼秒得渣都不剩。
  但是,他又不能怪曹盼,才说了一句酸意十足的话,直接又被曹盼给堵死了。
  曹丕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曹盼,曹盼,她纵然是女郎,同样是让人十分厌恶,恨不得拔掉的眼中钉,肉中刺。
  “公子。”曹丕不知何时升起了这样的念头,听边传来了一声轻唤,曹丕回过头一看,竟然是他的妾室郭氏。
  郭氏道:“公子有些醉了,不如归席吧。”
  伸着手要去挽扶曹丕,隐晦地指了曹操的方向,曹丕借着她错身的空隙看到曹操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曹丕只觉得一股寒意游遍了全身,刚刚,刚刚他在想什么?
  若是叫曹操或曹盼看了出一星半点来,他永无翻身之地。
  郭氏再次轻声细语地道:“公子醉了,少喝些酒。”
  曹丕配合地做出醉酒的模样,然而对于一直关注着曹丕的人来说,在他后背的曹操没有看出曹丕刚刚看着曹盼的眼神流露的是什么,他们却看得分外清楚。
  好,真是好极了!
  至于曹盼,曹丕刚刚流露出的妒忌她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