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顾盼生辉-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月初十,以所取之四百三十人于洛阳宫中觐见,各家大臣不妨带着各家的郎君一道来见识见识,金榜题名之士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忍了许久的女帝,在科考之事法埃落定之后,笑着表示要设宴,想到上一次曹盼设宴的做的事,世族们都抖了抖,曹盼,又想做甚?
  做甚?曹盼道:“先时报名参加科考,最后没去的人,一个都不能少的进洛阳宫,观礼!谁若敢不到,抗旨不遵,世族向来知礼,抗旨不遵是什么下场,不需朕再提醒?”
  深深的恶意自曹盼的笑容无声地传递了出来,世族们被扣了一顶大帽子,又怎么敢乱来。
  连连地与曹盼称是,曹盼轻轻地笑了出来,“朕很高兴,很高兴!”
  她的高兴因何,下头的人都清楚。“所取之四百三十人,诸卿以为如何用之?”
  “回陛下,臣等商议,除去三省六部所要取之人,余下的分往各州县,陛下重置州县,眼下各州的官吏,有的县令身兼数县,有了这批人,倒是缓解这些问题。”吏部尚书郭孚是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最是清楚大魏哪里缺做官的人。
  “可。”曹盼听着觉得极好,点了点头表示此事便这么办。
  “从县令始,知民生,知百姓之苦,一步一步考课而上,朕希望他们都能成为大魏的栋梁,与朕一起支撑起大魏,开创一个盛世。”
  曹盼这么想,也是要这么做的人,待九月初十那日,洛阳宫殿中菊花盛开,那一个个打扮得精神抖擞的中举之人,一步一步地随着礼部的官员引之,迈进了洛阳宫。
  也得以见到朝中百官集齐的盛况,俱是一身黑色的朝臣,一眼看过甚是威严,当然,还有他们的女帝,大魏女帝,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可以站在洛阳宫的女帝。
  曹盼同样是一身墨色的朝服,未戴冕旒,只是将长发束起,嘴角挂着笑意,显得心情不错,就是这样的女帝,看过一眼,都叫他们不敢直视。
  “见过陛下。”朝臣见曹盼走来,已经先见礼,他们也赶紧的与曹盼作一揖,曹盼道:“起,都坐吧,坐着好好说话。”
  虽然是召见取士的场面,但这里不是朝堂,曹盼并没有打算把这里当作朝堂的意思,让他们随意地坐下,曹盼也坐下了,一眼扫过一旁的男男女女,眼中尽是笑意,郭夫人唤了曹盼一声,“陛下,臣,敬陛下一杯。谢陛下,给了天下人一个机会。”
  “师娘这一杯,朕受之无愧,便饮了。”曹盼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至于里面是酒还是水,没人敢问曹盼,也没人敢查曹盼是喝的酒还是水。
  “我等当敬陛下。”郭夫人因何而敬,那一群因科举而得以入洛阳宫的人,当然是要跟着郭夫人一道敬的曹盼的,总有那聪明人,赶紧的跟着郭夫人一道与曹盼敬一杯。
  “同饮之。”曹盼举杯而与那一众即将成为大魏官吏的士子们说。
  赶紧的都举起了杯,连连与曹盼一笑。皆是一饮而尽,曹盼看了杨修一眼,杨修即站了起来,道:“此次科考,陛下共取士四百三十人,今由三省六部安排,诸位的去向都已经定下了,修,代陛下宣读各位的任命诏书。”
  那四百三十人闻之立刻正襟而坐,没想到他们才考完试,任命书竟然就下来了,大魏办事的效率,实在是高。
  胡本将早就准备好的诏书双手奉于杨修之前,杨修恭敬地接过,当众念了起来,“着,邓艾为工部水部郎中,瘐氏瘐泽为御史台侍御史,钟会入大理寺为主薄……”
  诏书中的内容,按官级高底一个个的往后,被点名的人立刻正立而双手作揖,四百三十人,四百三十个官位,曹盼在短短的几天一一的安排,如今更是昭告于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科考举士,曹盼不是说说而已,凡为朝廷所取者,便可出仕为官。
  “陛下以科考而取士而为国之吏也,原本还在观望的人,看到这四百三十人都得到了官位,下一次的科考,想必会有更多的人前来洛阳。”杨修将诏书读完,四百三十人的官位都读完了,不忘总结一句。
  “如此,朕之幸,大魏之幸也。”曹盼毫不掩饰她对于将来那样局面的期待,不过,另一件事,曹盼并没有忘记。
  “因科举之事未完,朕一直没有问问诸位爱卿,因何世族的郎君报名参考,最后竟然都没有去参加?”曹盼一向直白,这句话,她忍到现在才问,更是要当着这天下人来问。
  司马懿心下的弦立刻动了,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来了,终于是来了。
  曹盼笑了笑,“是朕的不是,朕不该没有头没尾的问一句,陈群,陈侍郎,你能告诉朕吗?”
  被点了名的陈群一个激灵,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曹盼刚刚出仕魏王尚书令的时候,与六部下令归置文书,明言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到,革职。
  陈群本是吏部尚书,就因为此事而被曹盼革职,周不疑取而代之为吏部尚书,吏部之人,皆与他一般下场,自此,吏部尽由曹盼把控,世族们再想把人弄进去,抱歉,人手够了。
  “陛下,难道报了名就非要去考不成?”陈群他们不是没有想过曹盼会当面地问,所以回答的话早就已经商量好了。
  曹盼道:“你说呢?”
  把问题给陈群丢了回去,听着他们都不禁头皮发麻。曹盼道:“朕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朕的打算,你们心里也清楚。但是,你们觉得,是朕更怕你们一些,还是你们更怕朕一些?”
  这话问得谁也不敢回答,陈群打哈哈地道:“陛下言重了。”
  曹盼摇了摇头,“并非朕言过其实。报名参加科考了不是非要参加不可,然,无故而不考者,这是蓄意要看朕的笑话,看大魏笑话,把这举国瞩目的取才之事当作是儿戏?朕看着就那么好欺负?叫你们竟然敢拿大魏国本之事来任意的玩耍?”
  最后这质问的话落下,人人都能感觉到曹盼之怒,陈群连忙道:“陛下,臣等并无此意!”
  “那么你告诉朕,世族子弟,你陈氏二十余名子弟报名,为何无一人赶往贡院参考?”曹盼直问陈群,“恰好身体不适?”
  曹盼递给了陈群一个梯子,至少陈群以为这是梯子,连忙地道:“陛下圣明,确实是身体不适。”
  冷冷地一笑,曹盼道:“身体不适,二十余名陈氏子弟皆身体不适,所以不能去参加科考。好,极好,极好。连考试都没办法去考,这样的人,朕还能指望他们与朕共治天下,为百姓费心。传朕诏令,陈氏二十余名子弟皆身体羸弱,不堪为国出力,朕思陈氏艰难,自此,不取陈氏之二十余人入仕,就当是朕念在陈氏多年为大魏略尽心力的份上,回报陈氏的。”
  “陛下!”陈群一听曹盼打着为陈氏好的理由下这样的诏令,心急地一唤,曹盼道:“二十余名子弟皆身体不适,这难道不是陈侍郎自己说的?若不然,为何陈氏子弟无一人入贡院参考?难道果真是要看朕的笑话?”
  “陛下,绝无此事,绝无此事。”陈群赶紧的接话。
  曹盼道:“既然如此,一个两个是意外,二十余名子弟,皆是身体不适,可见陈氏不易,朕体恤陈氏不易,许他们好好休养,不必再为出仕费心,陈侍郎不是该谢朕?怎么这般不高兴?”
  理由,冠冕堂皇的一句身体不适,好啊,既然身体不适,连考试都不成,还是二十余人都不成,可见不是一个两个的问题,而是你们整个陈氏的问题,曹盼也就当一回仁君,干脆让陈氏的郎君好好地静养,想必不要劳心劳力,他们都能养好身体。
  “或者,陈侍郎更愿意告诉朕,究竟为什么陈氏的郎君都不去贡院参考。”曹盼轻轻地吐字,陈群真是被曹盼堵得半死,认下陈氏郎君身体不适要落得这二十八陈氏子弟不能出仕,或是蓄意报名而不考,摆明了要跟曹盼对着干,落得一个欺君瞒上的罪名,却是要举族要被灭,两选其一,怎么选,还用想?
  “臣,谢陛下隆恩。”衡量轻重,如何选择,陈群心里比谁都清楚。
  “甚好!”曹盼说了一句,表露了对陈群这么识时务很是满意。下一家,曹盼看着司马懿微微地一笑,“司马家,又是什么原因,与陈氏一般诸郎君报名,却无一参考?”
  司马懿出列道:“回陛下,臣不满陛下以世族与寒士混合相提并论,故,臣不让族中的子弟参加科考,羞与寒士为伍。”
  “哈哈,容朕提醒你一句,要说寒士,朕更是。难道你不是一直想出仕,为朕这个寒士的头头出谋划策?”曹盼一个字都不信司马懿的话,哪怕其中有这样的可能,但也绝对不是全部,司马懿,这是干脆豁出去,誓要争取世族们的心?
  “臣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司马懿既然将话丢了出去,也只能硬扛到底。
  “既然不想当朕的官,便带着你司马家的人,回去吧。从此,司马氏报名而不考之子弟与陈氏的子弟一般,再不许参加科考入仕。除非,你们能有别的本事,让朕再取。”曹盼指着司马懿郑重地说,司马懿只觉得堵得厉害,到了如今,曹盼还想要挑拔离间。
  就是挑拔离间又如何?曹盼冷冷地一笑,扫过余下的人,各家朝中之人都止不住地发颤。
  “看看这些人,原本的你们也该如他们一边,金榜题名,前程似锦,意气风发。可惜啊,一切都因为你们家里这些自作聪明的人给毁了。”
  “两百九十九人。用两百九十九人的仕途来跟朕呕一口气,世族们好大的手笔。朕也不一个一个的问了,你们那点心思朕清楚,不就是想看看,朕能拿你们怎么办吗?那么多的人,占了参加考试的人那么多的人数。寒士几何,世族之才又几何。你们以为朕想要用寒门来抵制世族,你们哪里能咽得下这口气。不仅是这口气,朕这十余年,把你们世族压得喘不过气来,你们心里早就憋坏了,巴不得能有个机会,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