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陌路商途-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嫠咚庖磺卸际钦媸档模枪菊莆兆哦設rz公司手机触摸屏的供应,可别忘记三星康宁并非是一家独立公司,而是美国康宁和三星的合资企业。在触摸屏技术上,专利是掌握在美国康宁手中的,一旦周利文真成了美国康宁的董事,那么双方原本所处的优劣地位就完全颠倒过来了。

    “这不可能!”李在有些激动道:“美国康宁不是从不出售和转让股份的么?父亲,您别忘记当初合资的时候我们三星就提出入股美国康宁,可是对方就拒绝了啊!Orz公司从整体规模根本比不上我们三星,他怎么可能做到这一步?”

    “这没什么不可能的。”见自己的儿子在事实面前依旧和把脑袋埋在沙子里的驼鸟一般幼稚,很是失望地摇了摇头:“我们三星集团从整体规模的确是比Orz公司大,而且当初美国康宁也是这样回复我们的,可是你恰恰忘记了一个重要问题。”

    “是什么?”

    “很简单,这两家公司都是美国公司,而我们三星集团是韩国公司,以美国人的习惯和商界的潜规则,他们是不可能让一家规模庞大的外资公司进入对方的核心层的,尤其是像康宁这样的敏感公司。”

    “不会吧父亲,日本人怎么就做到了呢?比如索尼……。”李在有些心急地反驳。

    “索尼?呵呵……。”李健熙摇头笑道:“你别忘了,日本人进入的企业都不是敏感企业,大多都是一些普通的传统公司或者和娱乐有关的公司。而且你没研究过日本经济泡沫失败后的惨状?他们在美国的投资全部成了美国人的胜利品。至于你说的索尼,难道现在的索尼还是日资公司么?要知道在索尼的股权比例中,美资已经超过了日资,这家老牌日本企业早就成了美国人的公司了,只不过依旧套着一层日资的壳子而已。”

    见李在直愣愣地发呆,李健熙又道:“何况,Orz公司也不是你想象的这么简单,尤其是他的创始人周利文更是一个商业奇才。周利文的名下不仅仅只偶Orz这么一家公司,他还有其它诸多的产业,也许你还不清楚,周利文还有着美国富国银行的背景,甚至他自己就直接掌握了中、美三家商业银行的直接控制权,听说,周利文还和高盛之间有着密切合作,以他的这些能力和背景来看,取得康宁公司的股权也不是太难的事。”

    只觉得眼前顿时一黑,李在整个人都晃了晃,一直站着的他在也坚持不住,扶着一旁的椅背慢慢坐了下来。假如……不!应该是真的,如果别人说的他或许可以不信,可告诉自己这些的是自己的父亲,他是绝对不会骗自己的。

    现在,周利文进了康宁的董事会,就表示三星集团唯一制约Orz公司的一个手段彻底失去了效果。甚至,作为康宁董事会的一员,周利文或许还可以扶持起一家康宁的合资公司同三星争夺触摸屏市场。一旦这个消息传出来,对整个企业都是严重的打击。

    另外,如果周利文的Orz宣布停止和三星继续合作,直接收回手机操作系统和网络软件平台的应用,那根本没准备好的三星集团就简直是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到时候别说世界第一智能手机品牌了,弄不好之前老二的位置都危险。

    “怎么办?”李在心中一片茫然,之前李健熙一点都没说错,他的确干了一件蠢事。甚至,李健熙对他的批评还是客气的,说严重点他这一次干的事比猪还蠢。

    假如担心成为现实,他李在就成了千夫所指。别以为李在现在是副会长,是三星集团的太子爷和继承人,可作为一家庞大的家族企业,有些情况并不是外人所知晓的。

    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是李在的爷爷李秉,李秉并非只有李健熙一个儿子,而有着三个儿子,李健熙只不过是他的第三子而已。按照韩国的传统,家族的继承者应该是长子,也就是习惯上的长房继承。不过由于李健熙商业上的天赋被祖父看重,最后把三星集团的控制权交到了他的手上。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李家内部的矛盾。李在的伯父李孟熙,也就是李秉的长子,曾经的上一代三星太子爷一直不服气,他一直认为自己才是三星集团真正的继承人。持有同一意见的还有李秉的长子,也就是李在的堂哥,CJ集团会长李在贤。为了这件事,兄弟、伯侄等人不知道打了多少官司,甚至闹的整个韩国都沸沸扬扬。

    一旦在父亲暂时辞去董事长(会长)职务,自己以副会长代管三星集团期中,由于和Orz公司的问题导致三星集团蒙受巨大损失,那么可以肯定,一直不甘心的李秉和李在贤肯定会跳出来旧事重提,发动一切力量把自己父子彻底赶出三星集团,从而演出一场“王者归来”的大戏。

    (推荐票好少!求推荐票!求金键盘票!)

 第423章 二张牌

    李健熙确实掌握了周利文的动作,何况周利文也没隐瞒他获得美国康宁公司股份一事,因为在获得进入董事会资格后,周利文就亲自前往纽约州,去了趟美国康宁的总部。

    说起获得这些股权,周利文是费了好大一番力气。美国康宁是世界上最尖端的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生产企业之一,而且拥有触摸屏的核心技术和产权。这家公司在外界比较低调,但在知道的人眼里,都谁不会小看它。先不去说这家公司是世界500强之一,如果单以公司规模来看,美国康宁或许还比不上周利文的Orz总部和芯片工厂,可从其资产和获利来计算却丝毫不亚于任何高科技公司,甚至还有超越。

    这么一家企业,其股权的炙手可热可想而知,当周利文还在中国的时候,他就下定了决心进行报复,可在报复之前,他必须要做好后续准备,尤其是和三星的合作更是重中之重,因为Orz公司产品的触摸屏供应掌握在三星的手里,假如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周利文是绝对不会轻举妄动的。

    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周利文好不容易通过投行的资源,甚至还包括了富国银行和高盛方面的关系,暗中悄悄吸纳美国康宁的股份。可就是这样,最终所付出的金钱也远比周利文起初所预料的多得多,仅仅是7%的股权,就耗费了周利文48亿美元资金,这还是美国康宁公司因为不久前手提电脑液晶显示器(LCD)市场需求量下跌,导致康宁的股价缩水的原因。假如按照正常收购,也许48亿美元在翻一番也不够,从这点来看,投行那边这一次干的还是很不错的。

    周利文有钱,他的Orz公司也有钱,可毕竟大部分钱都是在纸面上的,手中所握的现金流并不太多。一下子付出68亿美元的巨资,这对周利文而言也很吃力,何况他在进行这件事中还要防备三星方面的动作。不过令他奇怪的是,直到周利文完成这7%股权的吸纳,三星方面依旧没有任何反应,这样离奇的情况使得周利文有些疑惑不解。

    周利文当然不会知道,因为在他动作的时候掌握三星的不是李健熙,而是李在。一直认为周利文和他的Orz是“暴发户”的李在根本就没把周利文看在眼里,正沾沾自喜地享受着三星智能手机超越Orz,成为世界第一的快感呢。直到之后,周利文才知道这些情况,诧异之余又有些庆幸,如果当初不是李在,而是李健熙继续执掌三星集团,也许自己的这些小动作早就被对方给注意到了,取得那7%的股权过程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简单,肯定还会有更困难的情况发生。

    当然了,事情可不能这么判断,也许李健熙没有把权利暂时移交给其长子,那么之前沙子浩事件也许就不会发生。所以,这个世界是非常奇妙的,小小的一丝变化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产生未知的后果。

    周利文正式加入美国康宁公司董事会后,第一次会议就向董事会递交了一份采购意向。周利文以Orz公司董事长的名义给美国康宁公司直接下单,把几乎60%的平板电脑和触摸屏业务交给了美国康宁。

    这可是一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生意,美国康宁董事会顿时欣喜若狂,赞扬周利文对于康宁公司所做的贡献,同时所有董事会成员都热烈鼓掌欢迎周利文成为他们之间的一员。

    “Raven,也许我有些贪婪了。”董事长兼执行总裁魏文德(WendellP。Weeks)笑着问道:“为什么不把Orz的所有触摸屏订单都交给我们呢?难道你觉得我们康宁没有能力完成这些订单任务?或者说对康宁的技术不放心?”

    “当然不是。”周利文笑着摇摇头:“亲爱的魏文德先生,如果我有这种想法,你觉得我还会花大力气持有康宁的股份么?我现在坐在这里,就表示我对康宁公司的信心和美好未来的看好。”

    “非常高兴听到你这样的赞扬,不过你并没有回答我刚才的问题,不是么?”魏文德笑眯眯地说道,也许他这番话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商界显得有些刺耳或者说咄咄逼人,可在美国这是坦率的表现,尤其现在是康宁公司的董事会,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这是美国董事会开会经常可以看到的一幕。

    周利文也不意外,同时也注意到了其他董事向他投来的询问目光。按照康宁去年的年销售额和年利润计算,分别是41亿美元和3亿美元,当然其中因为手提电脑液晶显示器(LCD)市场需求量下跌对康宁公司的业绩造成了很大影响。而现在,周利文抛出的采购订单就几乎占了去年全年销售额的三分之一还多,如果康宁公司和Orz签署这个合同,那么目前疲软的康宁股票就必然会大涨,这对于所有董事会成员,包括股东们全都是个好消息。

    但人心是贪婪的,就如同魏文德所询问的那样,既然周利文已经是自己公司董事会成员了,那么为什么不能把所有订单都交到美国康宁的手里呢?假如能够拿到这笔订单,几乎就占了全年销售的一半以上,那么今年说不定康宁公司依靠着这个合作就能从500强垫底的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