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幸臣-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说真有与多名男子“大行同性之风”了?段君铭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道:“朕岂会怕你?”这句话说出口,又隐隐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劲。一时没找出来原因,他又补充道:“反正大家早都知道你的取向,你自己多注意点吧,别惹不该惹的人!霍书桐一老早就看你不顺眼了。”
  取向?楚今朝有些不大明白,但大概也能猜到他的意思,顺从地道:“微臣谨记。”虽然他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多注意”点。难道要他从此跟闺中小姐一样,连男子面都不见?
  御史台一向盯他盯得紧,可惜他实在是一清二白太简单,没有任何把柄给他们抓,于是他们就死盯着这个做文章。今天说他勾引这个官员,明天又说跟那个官员暧昧不清,好像他有多居心叵测想把整个朝廷都变得跟他一样好同性之风似的。以前因为霍书桐的势力与威望,御史台没敢把霍颖光拉扯进来,但前天早朝上,终于有人弹劾起了他与霍颖光,起因就是那日被刺杀的晚上,霍颖光深夜还在他家里。本来官员互相往来,夜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事情到了楚今朝这里,就不同了。朝廷早给他贴了便签,这是个一个好男风的人,所以,与任何男子的亲近都会被说三道四。
  这件事当然不了了之,但霍颖光的名声却跟着受损,霍书桐便记恨起了他。
  “楚卿啊,朕如今只能倚重京中的霍大将军,才能制衡住京外的军队。若楚卿与霍大将军出现嫌隙,朕实在是很为难。”
  段君铭一副当真为难的表情,仿佛在说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楚卿呀,你可千万别让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了。”言下之意,就是叫楚今朝赶紧解决掉与霍书桐的嫌隙,叫他鱼与熊掌能兼得。
  对于他这突如其来的信任,楚今朝着实有些措手不及。更叫他惊讶的是,难道他以前的猜测全都错了?段君铭其实不是主动放弃权利,而是真的不得已?他手中其实并无实权,真像他曾经所说的,后宫受制于徐太后,朝堂受制于段启慧,军营又受制于段怀瑾?
  可是,他亲自领兵打下的江山,又怎么可能没有权利在手?
  不过无论如何,只要段君铭现在能支持工程,能关注政事,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段君铭如果想把权利收回来,他能帮的,也一定帮他,算是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这一思索停当,他当下许诺:“请陛下放心,微臣绝不敢与霍大将军不快。至于霍大将军恼火的事,微臣绝不会再让它发生。”
  得到楚今朝的保证,段君铭才算是放下了心,也一报还一报地道:“楚卿能让朕宽心,朕也不能太小气才是。明日早朝上,你只管提出维护工程之事,朕……送你一个大礼。”
  大礼?
  楚今朝稍稍惊讶后,并没有多期待。段君铭想在金銮殿上当众准他留下工程以待续建的奏折么?哪那么简单啊!他只希望到时候段君铭别一意孤行地,最后被众臣群起而攻之。
  楚今朝虽然获准参加早朝,但因为品级低下,除非有人问及,他是没有资格开口奏事的。因此,第二天早朝时,还需段君铭再主动问起这事。
  二人一唱一和之下,楚今朝终于有机会将承宣工程之事完整奏明,义正词严地将工事理由一一论述,逐条展开。金銮大殿之上,他身着朝服,仪态萧萧,自成一股轩朗正气。他容色清穆,目光清正,以不容人质疑的端正态度,阐述着他的观点。他字正腔圆,声音朗润,不会声情并茂,也没有抑扬顿挫,却掷地有声,充满了感染力。
  满朝文武从最初的弹劾,到不耐烦,到迟疑,再到最后,都渐渐安静了下来,专心听着他的论述。楚今朝便已知晓,他已经成功了一半。纵然文武百官并不完全认同他上表里的内容,却渐渐开始相信,这些工程并不完全是劳民伤财的暴政,只要在适当时候,适当利用,也可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绩。
  自此,《讨承宣檄》中细数的承宣帝十大罪状,已有两条自我颠覆。两块巨石重重地砸在自己脚上,段君铭却毫不在意,反而盯着龙椅阶下的楚今朝,看着他的端正容颜,听着他珠玑妙音,眼睛盛满着他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赞赏与迷恋。
  楚今朝啊楚今朝,朕这般帮你,将来该讨个什么回报才划算?
作者有话要说:  一天之内收到三个讯息,一个朋友怀孕了,一个朋友要结婚了,一个朋友的妈妈忽然过世……
  忽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或许,生与死,我们都不能控制,但至少还能控制中间的活。好好追求自己的梦想,好好努力自己的人生,好好和相爱的人生活。
  2014…08…12 21:27

☆、牺牲

  楚今朝在金銮殿上的演说做得再好,文武百官却不是摆设。什么能做、什么绝对不能做,绝不会仅凭他一个陈情上表就能让众人信服。尽管段君铭已经在整个过程中,各种表示了对楚今朝的支持,满朝文武还是在楚今朝的上奏结束之后,炸开了锅,再次就这个已经暂时搁置的问题争论了起来。 
  说是争论其实也不算,真正支持工程的,其实还是只有少数几个人,其他人的理由多和段启慧一致。即使工程事好,也决不可为。
  但无论如何,最后做决定的还是段君铭。他不发言,满朝文武也只能不断地想办法劝服他打消这个念头。奈何段君铭端坐于龙椅之上,只顾着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始终保持着微笑,一言不发。
  楚今朝心中忐忑不安。以段君铭如今的权利,是没有力量与臣子抗衡的。他同意此次上表,想要的也并不是要群臣同意实施工程,只要先让群臣明白,承宣帝的工程,并非是昏庸的□□,这就够了。
  眼见着百官真以为他是在提议续建工程而坚决反对,他考虑着既然初步目的已经达到,是不是应该退一步,表示他赞同的其实也是“工程虽好,却并不适合开动”。正在犹豫这会,忽然有公公带来了太后的懿旨,坚决不同意工程,甚至提出立刻拆毁。
  徐太后自从上次派人杀他无果之后,意外的居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了。楚今朝惊讶之余,除了提高警惕之外,也别无他法。徐太后从上次殿杖霍颖光事件之后,为防止段君铭又做乱事,基本上都会跟在后头,派个太监听政,随时报告她消息。如今听到段君铭居然又不知轻重想重修承宣工程,徐太后自然无法沉默了。
  有了太后的明确表态,再加上权臣的反对,这本来是拥护工程的一个上表,顿时变成了工程的“催命符”,原本被搁置的拆毁,又即刻提上了议程。现在,就算楚今朝再表态并不是要修建工程,也已经来不及了。
  眼见着殿上群臣各据理力争,态度强势,段君铭也有些无奈。他笑了笑,终于开口道:“众位爱卿的考量颇有道理,承宣工程之事的确早拆早平民心,是朕一时考虑不周了。”他一开口,殿上的争吵之声也跟着安静了下来,听到他这么承认自己的错误,众人也适可而止,反过来安慰了他一番。
  段君铭待众人安慰完毕,又幽幽地长叹了一声,甚为遗憾地道:“其实朕本来也是想即刻废除那些碍眼的工程。只是前段时间张天师为朕算了一卦,言朕乃金命。土生金,朕欲立后,便不能动土。朕想早日顺应民意拆了那些劳民伤财的祸根,故此,不得已辜负了太后及众卿对朕的终身大事的关心。只是这两日,朕忽然觉得,朕已经二十又五了,当这个皇帝也当了两年,立后的事,的确是不能再拖了,所以才起意不若把那些工程留到明年再去拆除整理。谁知……哎,果然是朕考虑不周,太过任性了,这后宫私事怎么比得过国家大事?这杯喜酒,众卿家就再等等吧。”
  淡淡的遗憾,淡淡的妥协,好像丝毫没有执着工程之事是废是立,轻飘飘一句话,就将自己本来的立场整个倒过来了。但这一言出来,四两拨千斤,文武百官登时瞠目。沉静半晌后,一部分立时倒戈变了主意。
  开玩笑!死活劝不动的皇上终于动念头大婚了,好不容易盼到他取向正常了,他们岂能放过?工程可以明年再拆,但皇上明年却不一定又愿意娶亲了。
  段君铭这时候倒玩起了“三辞而就”的把戏,为难道:“众爱卿一片忠君之心,朕心领了。但朕身为一国之君,岂能置国家于不顾?皇后之事,还是再等几年吧。”
  一下子又变成了“几年”,顿时又拉了几个过来,直说:“工程是死的,迟个一年半载再动不迟。然立后传嗣乃固本安国第一大事,延迟不得。恳请皇上莫要舍本逐末。”
  楚今朝见段君铭一步一步退着前进,几乎忍不住就想低头偷笑。要用心机,耍手段,谁是段君铭的对手啊。
  这还真是头一次,他觉得段君铭的权术手段是如此可爱。
  段启慧看出势头,已经沉默下来了,没有做任何表态。段君铭也一反常态地没有专程去询问他的意见,只无奈地道:“众位卿家忠君爱国,朕都明白,实不忍心辜负。这……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后,他没有再说话,有官员斗胆问他为何叹气,他也不作回答。又过了一会,才幽幽地叹道:“一边是众爱卿,一边是母后,朕虽为人君,却也为人子,实是左右为难啊。”顿了顿,他朝身边太后派来传话的大太监道:“顺英,你就帮朕再去问问母后的意见吧。”
  他这么表现出对徐太后的尊重了,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徐太后就算再精明,衡量之后,也依了他的心意,赞成他先立后,工程之事,来年再说。
  太后的懿旨一传到,段启慧等人也再也说不出反对的意见了。
  这一边倒的开始,竟然以另一边倒的态势结束,楚今朝惊讶非常。一方面,他惊讶段君铭居然会想到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这招避其锋芒剑走偏锋,居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结局。而另一方面,他也完全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