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女学堂-第3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正在掌舵的人,明显没有主舵手工作时的觉悟。
  听到公主这么,也连声抗议:“我也要上岸跟大家一起行动,我不想留在海上飘荡。”
  “谁我要留你们在海上飘荡,而没事做的,你们有任务,就是南下观察沿岸的岛屿,并且设立据点。找人过来开发,我准备了大量的种子在船上,要让你们发下去,给大家耕种的。工作不会轻松。”
  堂岛的员,不喜欢轻松的工作,工作不会轻松,反而会得到他们的关注和喜爱。
  他们都是优秀的人。优秀的人之间,难免就会有竞争。钱汝君知道,适度的竞争是好的。但如果出现恶性竞争,他就必须阻止。
  这方面的工作其实很难。
  电纸书也不会再这方面提醒她。
  只能随时注意大家的情绪。
  幸好,因为有她作为核心人物。这种情形,一般不会太严重。
  “耕种?都是一些新品种吗?好吃吗?”问这话的明显是个吃货。
  “看个人口味吧,我只是想要留下尽可能多的种类,至种的人,饿不着他们,他们在海岛上,其实大汉的官员也管不上,由我们管理他们,吃饱喝足是没有问题的。何况,我给的种子,都是高产作物。就算性状会退化,也不会太过严重。”
  “那只有靠船上这些人手可能不够吧?要多少人种啊?像堂岛,我们一千多人就没有耕作完。”
  “谁只有靠船上这些人种,我已经吩咐金麦的官员配合你们行动。我培养了金麦城这么多人才,不就是要让他们有所成,找到一个发挥的地方吗?”
  堂岛的生都撇撇嘴,在他们看起来,金麦城那些人,除了领导者还可以,其他人都好笨。
  “这样听起来好像也很有挑战性,不输给挖人参。”正在掌舵的刘思雨道。
  “刘思雨。你专心开船,不要讲话,到时候船走到歪了,你可负不了责任。你想想,刚才你是不是停止计算了。”
  “对不起。”刘思雨也知道严重性,立刻专心致志的开船,不参与讨论了。
  钱汝君跟主舵手了解了航程的状况之后,就回到她自己的房间。
  她把服侍她的员生,放归自由。进到空间里,泡在她挖好的池子里。
  这个池子的水,设计会自动流过来。
  只要她泡进来之前,把作为挡水阀的板子放下去就好。
  比起刚开,不知道轻松多少。
  她躺在池子里,知道还要好几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个时代,大部分都时间,都会浪费在路途上,不过钱汝君听享受路途的这种感觉。
  比较遗憾的是,大汉的路途上,没有更多的人。
  几千万人,在四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且大部分都地方,高度落差都还没有达到一公里五百公尺。
  在钱汝君眼里,简直是极大的浪费。
  这么大的土地,大汉竟然出现流民问题。
  出现没有办法依靠耕作养活自己的人。
  应该,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都在饿肚子。
  钱汝君带来的种子,对这个时代的农民来,可是救赎。
  只是一大问题,就是官方不承认这些粮食作物。
  钱汝君只能用自己生产出来的粮食跟他们交换,替他们缴交给朝廷。
  但是钱汝君的手比较不能伸太远。
  最终还要靠她服朝廷。
  服朝廷的方法,到底,还是要靠那些餐馆。
  朝廷官员,很少会每餐都回家吃自己。
  对他们来,饮宴是必要的。
  尤其是那些做实务的小官员,更是主流。
  现在就看,他们能有多少话语权了。
  这个时代,最麻烦的就是,做事的官员,往往没有话的权利,而那些尸位素餐的人,往往掌握了话权。


第五五〇章 航海(四)
  回想主舵手的提议,辽东半岛的千山山脉对钱如今来其实是一个不错的路线。
  要不是她成心去朝鲜半岛捣蛋,这个路线其实也是一个不错,可以往长白山脉的路径。
  可以不遇到人,安心的在荒芜人烟的地方走过。
  温带地方的山岭,不怕没有吃的东西。
  不管是动物植物都很丰富。
  何况,现在是一个好季节。
  而且,这条路线还比较近。大不了可以走一圈,然后返回。
  如果回程的时候不赶时间,倒是可以从那个地方回来,也就是全程都在山里面走。
  但是在没有居住地的情况之下,在山里活动,会比在平地活动更给人更多精神的耗费。
  自古以来,山里的野兽就比较多,可能是山里的地形复杂,连带的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比较多。
  动物能够找到很多天然休憩的地方。
  野兽和人类最大的差别,就是大部分的野兽,是不懂得替自己建造房屋的。
  人类在平地,找到一个不会淹水,不会被土石淹没的地方,有足够水源的地方,并且足够安全,附近没有大型野兽出没的地方。就能盖起房子遮蔽风雨。
  但是对于这些野生动物来,他只能利用天然的空间去营造自己的住所。
  大部分的人类一样,他们必须躲避风雪,躲避雨,躲避地震、山崩土石流之类的所有的危险。
  这些东西原本就是自然存在的,并不是自然灾害。
  之所以会被称为是自然灾害,是因为它构成人类的生命财产损失。
  但如果人类不存在,这些事情就不会发生吗?
  其实在大自然的规律山崩土石流,还有河流泛滥,这些都是自然的现象,自然的行为,大自然不会因为人类在或不在而发生或不发生。
  满则溢。
  对水来,这是自然的道理,因为在平常时候能容纳水的地方,大部分是会淤积的,当大水来的时候,这些淤积的河道没有办法疏通河流。
  那对于水来,它只有几个抉择,把这些淤积的河道里的泥沙冲掉,继续往前走。
  另外就是淤积的泥沙不好冲掉,那它干脆拐个弯换个地方走。
  因为长久的淤积下来河流已经不是最底层最低的地方行走了。
  河流,本来就应该要找低的地方流动。
  不只是河流有朝向低的地方运动的习惯。
  有一个能量叫做动能。
  高的地方会往低的地方流动的移动,这就是产生动力的原因
  而且动能是不会不断的加速的。
  于是身上因为动能的关系,让石头撑不住自己的重量,开始向下移动,移动的速度在遇到中间的阻力的时候,就要跟它的动能产生相对的冲突。
  它可能因为主力停下,还是因为不断加快的动能而继续往前走,直到某一个地方,它把动能消耗尽,才有办法停下来。
  在山里面最可怕的就是这个动能,因为只要有落差,就可以动能,动能无所不在,只要你凌空没有可以阻挡动能的发生。
  动能的一旦开始运作,你就会开始不断地加快速度。这种速度的移动,你没有办法控制。
  所以走到山坡上可能一个跌倒就会往下滑。
  光是天雨路滑就可能跟让你跟动能攀上了关系。
  如果可能的话,钱汝君是希望生回来的时候能够轻松一点,去的时候比较有精神力,也比较能吃苦耐劳,回来的时候身体不免会发生疲惫,想要休息的**是人都没法阻止的。
  至于跑到卫满朝鲜去捣蛋的,这种行为其实是钱汝君的恶趣味。
  她觉得大汉跟朝鲜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复杂,甚至钱汝君怀疑后事朝鲜会对大汉人有这么深的怨念,是因为大汉人在汉朝的时候,还有之前的秦朝的时候没有真正的把这块土地变成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在最光荣的时候,他们不曾参与,在后来不光荣的时候,他们却跟着倒霉。
  这让他们的心里非常的不平衡。
  所以钱汝君有一个想法,既然他们的统治者其实都已经是汉人,而他们下面的人似乎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样子,如果能确保贵族的利益,那么如果把收把朝鲜收为大汉的领土会怎么样?
  当然钱汝君是不可能发动战争,如果她把卫满朝鲜的王室赶走,然后以大汉的名义接收这块土地,并干脆让他们上陈表,表示他们愿意内附大汉。
  最大的问题应该是乌恒人和匈奴人吧?
  朝鲜,这个地方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这里的距离并不算太远。
  对于大汉王朝的统治来也不算太过艰难,只不过穿越一个鸭绿江,如果大汉船只能够造得好一点的话,其实坐船过来可以更近,可以从金麦城就直接过来这个地方了。
  当然,这种直线性的行走方式,眼前连钱汝君都办不到。更不用靠着现在大汉的船只技术。
  就算渤海比较浅,那也是海了。
  起来,钱汝君颇为服春秋战国时代的人,那个时代的科技能力、能力、各种能力在战争之下估计都过都变得非常的辉煌。并没有因为动荡不安就停滞不动。
  过去历史上曾经记载,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到那东瀛去寻找仙人,追求长生不老药。
  长生不老药当然找找一找没什么效果,至少徐福不敢回去,或者是徐福真的找到了他自己吃了。
  后世也找不到徐福这个人,反而是传里,他的后代倒是有不少冒出来不少。
  至少里面,徐福的后代出现了不知道多少个。
  如果当时的造船师还在的话,钱汝君真的想去探访他,看看当时的造船技术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航行到东瀛。
  要知道,那可是真正的穿越黄海。
  黄海的海深,可比渤海深多了。
  更大的深度,代表可以进行更大的波浪运动。
  起来大汉距离那个年代,不过五十年。
  在后代,如果当时工作的人是个年轻人,七八十岁还活的好好的很多。
  可是在这个时代一个人要活到六十岁都不容易找到,七十岁那已经是大家尊崇的对象,不管他年轻的时候做过什么事,能活到老基本上就是一个本事。


第五五一章 小玩意
  不知到帮徐福造船的人,有没有留下传人。古时候就是不注重工匠这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