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不停往下落。显然在她心目中只有姐姐是最高贵的,其他人,包括她自己都是低贱的,不配染指这个王后之位。
  蒋龙好像在回忆先王后,叹道,“先王后临去前,最放心不下的不是蒋家,而是跟她一起长大,同处深宫中的夫人你。她忧心自己去后,大王如果再有王后,你将如何是好?所以她用她对大王的救命之恩,换取大王承诺以你为继后。”
  茉娘就像崩溃了一样,突然趴在地上号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喊姐姐,在地上捶,拿头在地上砸,谁都看得出来,她不想活,这条命她也不想要。
  失去先王后,对她的打击竟然像失去了人生的支柱。
  蒋龙就任由她哭,等她哭到自己累了,才叫来侍女把她给扶起来送到床上,等侍女们替茉娘擦洗过后换了衣服,摆成一副睡觉的样子了,他才带她离开。
  “公主是不是觉得很难置信?”在回去的路上,蒋龙说。
  “……”她没开口,想听他接着说下去。
  “茉娘是由我大娘亲手养大的,她和王后一样大,但两人的相貌却是天差地别。”他平静的说,“所以我大娘从小就让茉娘习惯,她的每一口饭,都是因为有王后才能吃得香甜。一旦没有了王后,家里也就没有她的位置了。”
  “……公子为什么要给我说这个?”她说,“我对蒋家是怎么养孩子的不感兴趣。”
  蒋龙笑了一下,转头看她:“那是因为,我觉得对公主,鲜花与赞美未必能讨得你的欢心。我不会把公主当成一般的女人看的,我给公主的,一定是公主最想要,也最需要的。”
  他一路把姜姬送回了摘星楼,还坐下喝了一杯茶才告辞回金潞宫。他说茉娘在过年时应该就会成为新王后,但大王明显不喜欢她,所以过年时她不会出来。
  “那怎么行呢?”她说,“哪怕只是个摆设,只是让她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她也要坐在她应该在的地方。”
  蒋龙笑道:“公主倒是仁慈。”
  “这样一个王后,难道我还能有不满吗?”她反问。
  蒋龙大笑点头,“确实,这个王后,没有人会不满。”他的样子很放松,甚至还倚在了凭几上,衣襟微斜,手中执一杯酒,酒洒到了身上几滴他也不在乎,姜良送上来的两壶酒,他一个人全喝光了,现在颊染酒晕,双眸迷离。
  一半是好奇,一半是想看他能做到哪一步。
  姜姬配合的也跟他越靠越近,两人渐渐呼吸相闻。
  他小声道:“公主,等此女诞下胎儿,若为男,我会想办法把他送到公主手上。若为女……”他轻轻一笑,声音压得更低了:“我绝不会让她出承华宫。”
  姜姬听得心中一抖,下意识的就想避开他,不料手被他握住,他继续说:“大王待公主不尽不实,公主心中也有数。如果再有一女,或许在大王心目中,公主就没那么重要了。”他把她的手拉到他的胸口,盯着她的眼睛问:“公主,行云这样待你,你日后可不要辜负行云。”
  “行云要我做什么呢?”她问,“行云找我要做内史,我回绝了你,你就自己做了内史来打我的脸。现在行云又对我做出这样的承诺……我要怎么报答行云呢?”
  蒋龙低声道:“日后,自然有公主你报答行云的那一天,只盼到那时,公主不会把行云扔在脑后不理会就行。”
  “怎么会呢……”姜姬轻声说,“我怎么会忘得了?”
  第二天,姜武来了摘星楼,他还带来了一瓮活鱼,因为有炭在瓮底保温,鱼在水中游得格外鲜活。这一招是姜姬教他的,两人套好了词,到时就说这个活鱼是姜武拿来给她交差的。
  鱼送来后,照样养在了宫里,很快宫里的人就都知道摘星楼有将军送来的活鱼,在现在的天气还能在水里游得自自在在。
  现在宫里的宫女和侍人不像之前那么“活泼”了,就算有这样的流言传出去,来的人也只有几个。
  不过现在自动自发留在摘星楼的人就越来越多了。从承华宫逃出来的宫女和侍人都留了下来,他们就像惊弓之鸟,不肯离开摘星楼一步。
  对于这些人,她不能再让他们出去打探消息,只是任由他们留下来,想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结果摘星楼前所未有的干净起来,侍人还从她以前收的礼物中取出一些摆设器物把楼里给重新装饰了一番,比以前大气多了。现在一进摘星楼,一楼东西两侧全摆放的乐器,侍人们没事时就在那里操琴奏乐。她命人合上门,只留下外层的窗户,然后在殿中照样摆上鼎食,让他们取暖。她坐在二楼听着一楼传来的乐声,竟然觉得这里像人间仙境一样。
  “好听吗?”她问姜武。
  “好听。”姜武喝着米酒,说:“那些商人已经把肉都送来了。”他添了一句,“很多。”
  要过年了,他就把军奴们都带回来了。这几年这些人跟着他在外面,一些人死了,但他收拢了更多的人。不知是什么缘故,明明他常常带着人追着那些真正的强盗跑,结果有很多强盗竟然特意来投靠他,带着人马粮食奴隶等等,非要做军奴。然后这些人发现他也会带人悄悄抢外国商人后,竟然对他更信服了。现在鲁国境内已经没有大股的成名的抢盗路匪了,全是他的人。
  “……昨天又有人找上来了。”他有些发愁,从三年前起,他就不想再要更多的军奴了,但到现在,他身边的军奴已经有了四千多快五千人,就算来了人他都想推走,可这些人赶都赶不走,一看到他跟人干架,这些人都会争先恐后的先扑上去,打死了不算,打残了,他就不忍心不管了。于是现在来找他的人都会带“投名状”——这个词是姜姬教他的,因为这些人都会带着人头来,然后把人头给他看,说一说这个人头的主人是哪里的人,在哪里为盗,他把这个给杀了,特意带着人头来证明自己是个有本事的人,这才敢来投效将军。
  姜姬又告诉他这样来的人绝不能不要,他就只好收下他们。
  “现在有多少人了?”她好奇的问。
  “过年刚好要发钱。”这个习惯也是从姜姬这里学的,不多,一人一个大钱,钱是有数的,到时让人排队过来领钱,发完钱就知道一共有多少人了,就算有人多领,前后也差不了太多。因为发钱是姜武亲手发的,她要求他必须亲手发这个钱:“现在人又不多,等人多得你发不过来时再想别的办法。”她笑道,“你亲手发的才是个好意头嘛。”
  每个大铁钱上都拴着一根红绳,据说在将军寨中,这叫保命钱,红绳拴住的是你的命,把这个钱放在身上不要花掉,就能拴住命,明年还能跟着将军拿到钱。
  人越来越多,粮食也越来越不够吃,幸好大家都是饿惯了的,他又几乎把一半的人都给带在外面,在外面的时候,吃的喝的都是抢来的,算是不花家里的钱了。
  妇方的税赋基本也是全都花在了他的身上……
  姜武垂下头,喃喃道:“……大王问我,要不要像蒋太守一样去当个太守。”
  不算意外。
  宫中朝上现在基本都在姜元的掌握之中了,下一步他想要的,就是更大的力量。
  “是哪里?”
  “浦合。”
  浦合是哪里?
  她不知道,但姜武却知道,因为他常去。
  “那里有很多魏商。”他在那里做过很多次生意,基本上一个月去一回,都能撞到一两只肥羊。
  “靠近魏国吗?”她问。
  “不远了。”
  浦合很大,但那里却没什么人住,因为那一片的地没办法种粮食,地上寸草不生,但有人可以用浦合的土煮盐,只是那盐吃起来太苦,又叫苦盐。浦合的人现在多数也是靠背盐土为生,因为会煮盐的人不多,大多在魏国,而且魏人还会把盐煮得不那么苦。鲁人倒是没几个会的。
  “那么那里的赋税应该很多了?”她问。
  姜武反倒摇起了头,“不多啊,浦合好像没多少钱。”
  姜姬不禁心中一动。


第174章 归
  浦合是个鸡肋。
  好处显而易见:它大概有三个乐城那么大。坏处也很明显,它离魏国太近了,人也很少,地里种不出粮食,人就渐渐跑光了。而且浦合以前是能种得出粮食的。
  “隆庆七年,浦合沃野千里……”蒋龙抱着一卷竹简对姜姬念,拿给她看,“这里。以前鲁、魏还为浦合打过几十年的仗,就是争这块地。”
  “后来呢?”她问。
  “后来,据说是死在那块地上的人太多,冤魂徘徊不去,那里就再也长不出粮食了。”他笑着把竹简放回去,领着她走出满是灰尘的明悟殿。
  没想到在金潞宫后面还有这么一间小宫殿专门用来存放历代鲁王说过的话,正好,这里现在归蒋龙管了,同样也是正好,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这里重新整理一下,点清数量,打扫清洁,还有一些霉烂的竹简需要重新篆刻。
  “这些都是新简,在后面那个殿里放的才是当年的原件。”他带着她在明悟殿前后左右都参观了一下,从这里可以看到鬼殿,而另一边的高处则是照明宫的原址,现在是看不到了,那里只剩下了蓝天白云。
  听她问起照明宫,蒋龙叹气:“这个宫……是要修的。”不然放着就太难看了,至于什么时候修,那肯定是不能拖到姜元死了以后,把个破烂宫殿留给下一个大王。“十年之内吧。”他说。在什么时候提起此事,以及钱从哪里挖出来,等等,这都是他的工作。
  姜姬笑,不客气的说:“我还当你就管管大王身边的琐事,没想到你连这都要管。”
  “公主说的没错。大王的衣食住行,日常见的人,说的话,每一样我都必须记在心里,不然就是我的失职。”蒋龙还是挺骄傲的,这比他以前只需要在金潞宫当个摆设要好得多,至少,他有议论的权利了。
  站在回廊上,冰冷的空气就扑面而来,远处的天空湛蓝而透明,在那里站着小小的一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