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釜猜测这其中一定有人在煽动,就是不知道是谁,不过不管是谁,他们都跟他一样,在挖龚氏的墙角。
  刘箐带着十几个人回到了乐城刘宅。刘家虽然在开元城是城主,但到了乐城,却只是个稍微有点名气的“普通百姓”。
  所以房子的位置并不好,有些偏,地方也不大,里面的陈设也不怎么样。
  跟刘箐回来的都是从士子村逃出来的人,也是刘氏兄弟之前收服的其中一部分,当然,跟他们的关系也最好。
  “不要拘束。这里现在就我自己,我爹和我兄弟都已经回开元了。”刘箐道。
  付明有些感慨,危机来临,刘氏做出了选择。刘竹与刘箐两兄弟,刘箐留在了险地,替刘家博一个未来,若赢,他带刘氏飞升,若输,就只死了一个不肖子弟而已。
  “贤弟高义。”付明赞道。
  其他几人也纷纷称赞。
  刘箐笑道:“我大哥走的时候险些没被我气死。不多说了,家中有粮食,只是没有人做,灶上的人是来了乐城以后雇的,我前段时间就把人辞了,现在这种情况,家中还是只留信得过的人好。”
  “刘兄说的对。”
  “有道理。”
  “无人下厨也无妨,谷米生嚼更甘甜!”
  刘箐便去灶下盛来一斗谷米,倒是都磨去了壳,他把谷米倒入几个大碗,几人就这么抓着生嚼起来。
  一时满屋噎得咽不下去,呛到喉咙里的咳嗽声。
  并非刘箐清高……他是真不会做饭,这辈子都没见过不在盘子、碗里的饭菜是什么样子,他也奇怪,这嚼起来像砂子一样的东西就是他平时吃的香香软软的饭吗?他以为味道不会差太远,但这差得何止太远?简直像别的东西了。
  发大话的人先吃不下去了,主动开口占住嘴,问道:“刘兄,大王写给你的话在哪里?可能取来一观?”
  其他人不约而同的都停下了……能少吃两口就少吃两口。
  刘箐也从善如流的放下手中的碗,去室内的柜子中取来一个木盒,回来摆在众人面前,郑重的打开。
  这就是当日他与刘竹悄悄送到莲花台的竹简,他取出后翻到背面,大家就看到背面果然有锲上去的字,字迹有些拙劣,确实是大王亲笔。
  大王的字迹就如同三岁小儿。
  “孤安好,卿勿忧,感卿深情,孤泣,望卿珍重自已,勿妄动、勿妄言,盼与卿有重聚之日,与卿同座、共饮,握手言欢”
  短短数句,倒是把不少人的眼泪勾出来了。
  大王其实不擅言辞,说话时都是短句,他们当时心中难免有嘲笑与轻视,但现在再看到这一行字,心中却想起那个沉默寡言,但温和善良的大王。
  他一个人在莲花台,该是何等的害怕、何等的恐惧?但他没有愤怒、怨恨,只是安慰他们,让他们不要替他担心,让他们保重自己。
  付明伏地大哭,“大王!大王……那龚氏的贼子!吾必取你性命!”
  其他人也双眼血红的发誓:“必不饶龚氏!”
  “龚氏险恶,天地难容!”
  刘箐忙叫大家悄声,不要大叫,免得引来龚氏的人,他道:“我们还有许多志同道合之人,在羊兄与年兄那里,大家一定能想出一个办法,救大王于水火之中!”
  顾釜与徐兔与那些人在樊城附近分了手,他终于平安回了樊城。樊城城门紧闭,守城的将军认出顾釜才放下吊篮把他们拉进去。
  顾釜惊讶的看到城门下竟然有数千刀甲士兵集结,问将军:“难道龚氏攻打我城了?”将军大笑:“非也,非也!公子回家便知!”顾釜回到顾家,见了顾朝后才知道,原来顾家早在合陵兵来了以后就发现这是一个洗刷顾氏的好机会!
  “已经小胜过几场了。”顾朝笑道,“龚氏太骄傲了,不过一群乡下人,就敢在王城脚下耀武扬威!”
  顾釜目瞪口呆。他还没有带来公主的许诺,顾家就自己钻了进去。
  顾朝笑道:“不止我们,我猜,姜将军已经回来了。我们遇上了几回,没认出姜将军,但除了他也没有别人了。”看顾釜神色不对,他安慰道,“开始险些打起来,后来就避开了。”
  顾釜让人都下去,才悄悄把公主的话说了,道:“叔叔,此事可应吗?”顾朝也有点吃惊,不是吃惊这个条件,而是提出条件的人。
  “你应了?”顾朝问。
  顾釜点头:“是。”
  “你都应了,难道我还能说不行?”顾朝笑道,随即又皱起了眉,深深的叹了口气:“一个女子……”
  非姜氏之福啊。


第325章 稻草
  顾釜刚回到家还不到半天,城里其他人家听说后都赶来拜访; 顾朝把顾釜从浴桶里提出来; 让他速速打理干净去见客人。
  “到了外面不要胡说八道。”顾朝交待他,“公主的事……半句也不要提起。”
  顾釜当然不会把公主的事四处嚷嚷; 但他看顾朝却不是这个意思。他若是出于爱护; 顾朝就是想避嫌了。
  一时也来不及询问四叔的意思; 顾釜带着家人匆匆出门见客,他久不回来; 街上以前去的酒肆都关门了,人们无心玩乐,但人们也习惯了樊城如今的境况; 不再像大半年前那么惊慌,倒显出一种不得不接受后的淡然,让人敬佩和感伤。
  来见顾釜的是钱、赵、杜、马、范家的人。来得齐全。
  顾釜出去先团团一礼; 问安道好。这几家人也不显急色,还与他谈笑了一番,最后才有一个人仿佛不经意的问他:“听闻顾郎在乐城颇得公主青眼……”
  顾釜道:“惭愧,某行为放浪; 惹了一些麻烦。”
  另一人紧接着问:“但我听说; 顾郎开始是惹了麻烦,后来也因祸得福了。”
  顾釜道:“没有没有,贵人量宽,不与我计较罢了。只是也关了一些时日,此时才回家。”
  几人半信半疑。
  顾釜道:“诸位要是有什么想打听的; 尽管直言,何必客气?”
  不等他们再废话,顾釜就大大方方的告诉他们乐城现在情形古怪,但大王与龚大夫正在角力应该是真的。
  他压低声,极为神秘的说:“就我所知,龚大夫根本无法踏入莲花台一步!大王不知用了何人、何法,令龚大夫始终不敢迈过这临门一脚。”
  众人听了,神色惊喜。
  顾釜又露出苦恼的样子道:“龚家有些尴尬,龚屌那人还躲在合陵不出来,龚大夫也闭门不出。现在乐城人人都等着看大王与龚大夫谁先出声,然后才能看出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言下之意,其实他也不知道到底现在是大王占上风,还是龚氏占上风。
  所以到底是压龚氏还是压大王……这个你们不要问我。
  他要是极力推崇一边,这几家反而都不敢信。他现在推得干干净净,这几家倒信了八成。
  钱家的说:“大王不必胜,只要两边势均力敌,大王就是胜的。”
  杜家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只要龚氏不退兵,大王拿龚氏没办法,最后大王屈居龚氏之下也不是不可能。”
  顾釜就在旁边听他们说,说来说去,这几家都是一个意思,可以与龚氏打,但不能打得伤了和气。
  此时顾朝出来了,言称刚才是在教家中小儿读书,打发了孩子才赶紧出来见客。
  “不妨,不妨,有观澜在也是一样。”钱家道。
  顾观澜不但进了乐城,还进了莲花台,剩下几家虽然也遣人去了乐城,但能钻进莲花台的一个都没有。所以顾观澜的话是值得一听的。
  虽然听来听去……也没什么值钱消息。
  这几人在顾家呆了大半夜才走,他们一走,顾釜就歪在榻上昏昏欲睡。顾朝送完客人回来,看他这样,道:“去休息吧,明早再说。”
  顾釜摇摇头,爬起来问:“叔叔,这几家怎么这次这么心齐?”他刚才就发现了。以前顾家想做点什么,那是要一个个说通的,总有人会冒出一两个意见。这才是正常的。但刚才顾朝说话,这几家却都没有意见了。为什么?顾朝笑道:“因为是我把那剩下的两万人放出去的。”
  顾釜一下子坐直了!脸色瞬间苍白!
  其实他早就怀疑乐城附近出现的流民、游兵是樊城冒出来的,也多多少少……感觉可能是顾家,是顾朝的手笔。
  “叔叔……你太大胆了……”顾釜白着脸说。
  顾朝挑眉:“你怕什么?非如此,不能救樊城,不能救顾家!”
  对,确实是。
  乐城步步紧逼,樊城几家就真的想束手就缚吗?他们就不想活吗?
  顾朝说:“是大王……公主不给我活路,不给樊城活路,我又何必顾忌?”他笑了两声,“呵呵,早先以为是大王,我还有些愧疚。如今知道帘后之人是公主,我就不会这么瞻前顾后了。”
  顾釜:“……”
  他不知该说什么,半晌才叹道:“叔叔,你就没想过,公主是故意的吗?”
  顾朝缓缓点头,“你刚才提起与你提议此事的是公主时,我就想过了。”他深吸一口气,“公主是故意的,她拿樊城没办法,拿龚氏也没办法,便设了此计,令樊城与龚氏互为仇敌!”他问顾釜,“你可还记得之前龚大夫入城时,我们才接到大王要我们交兵的王令?”
  顾釜怎么会不记得?但当时顾朝认为龚氏不是他们要对付的人,与其与龚氏为敌,不如交好龚氏,所以就放龚大夫过去了。
  之后龚大夫也果然没有与樊城为难。
  “公主那是前计未成,又生一计。”顾朝叹息道。
  这一次,公主成功了。
  合陵兵以前就躲在樊城附近,顾朝也曾给他们不少好处。但给得多了,樊城中就出现了不合谐的音符。
  这么给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范家的人就为此抱怨过。他们家靠粮、盐、油为生,涟水河道被封后,外地的粮、盐、油要花数倍功夫运进樊城,却有大半都进了合陵兵的嘴。范家一直在赔钱,当然不高兴。
  何况喂饱合陵兵,范家有好处吗?没有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