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顾氏等人在樊城崛起,他也得了一些好处,也有点想当家作主了。
  顾氏带头与乐城作对时,蒋氏的人进城偷了一些东西,这个太守就帮着运走了,连这些人一起都送走了。
  送走了瘟神,此人松了口气,坐看顾氏等人离开樊城去了乐城,樊城改名,姜将军就来了。
  他送上礼物,想跟姜将军这个新邻居交流一下,最重要的是,他不想再像蒋氏那时一样,他这个太守跟蒋氏手中的小兵似的,他想跟姜将军谈一谈,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他一定不会给他找事,他有什么要求他们可以商量着来办,同样的,姜将军吃肉的时候,也要让他在里面分一块才行。
  想得很好,姜将军收下礼物,见他的却只是身边的一个偏将。
  这个太守就想,你总不能绕过涟水城。何况凤城到现在还没安定下来,难道姜将军还能再来打涟水?
  没有涟水,上面的凤城、乐城吃什么?用什么?他们早晚会责令姜将军对他低头的。
  再三考虑过后,太守以为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何况他的要求也不过分啊!
  一边忐忑不安,一边继续给姜将军送礼。
  他以为姜将军没办法绕过涟水城,但最后才发现,姜将军没必要绕过涟水城——他的兵护着商船通过时,涟水城的兵敢拦吗?
  不敢。
  那些外地的商船可高兴坏了!他们不用再用涟水城的船,不必再雇他们的人,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船,用自己的人!只要给姜将军交了钱就能在他的护持下通行无阻!比起以前,涟水城的城税是省下来了,还省了很多没必要的关卡支出。
  太守傻眼了。
  然后涟水城的百姓开始跑了。跟之前不同,去年他们是往通洲跑,今年他们往乐城跑,因为据说乐城可以收容流民,去了就能白吃白喝,全是大王给养着的!如果是以前,这话不会有人信,但已经现在乐城城外都是大王的流民,也没听说他们被赶走或被抓丁了,不但有吃喝,还有衣服穿,还有工作给他们干,小孩子、女人都要干活,还能白学东西!
  以前想让孩子去当个学徒就要把孩子送给人家,想送孩子去拜师,读书识字,全家都要饿肚子,有的还要举债。现在统统不必!
  有一个人带头走了,很快跑向乐城的人就更多了。
  等太守发现后,命人紧闭城门都拦不住跑出去的人,而以前支持他的许多家族也开始不满了,他们没办法像百姓一样一走了之,他们的家业都在涟水城,现在姜将军霸占涟水河,商人不停的往乐城、凤城去,钱都被别人赚走了,家里的人都快饿死了,必须快点想办法!
  有什么办法呢?打又不敢打。
  太守在家哭了几天,被妻妾安慰了一通,想想,认了吧。于是开城门,迎接姜将军进城。
  姜武是回来送钱的,他接到姜姬送来的信后就决定回来一趟了,不知她有什么为难的事要叫他回来。
  在心里想了一圈,猜不出来。想着就算是她想打郑国、燕国、魏国,他也能试试看,现在他手里的兵已经有点太多了。多了就不太受控制,他早就盘算着打几仗,消耗掉一些不驯的兵力,也把队伍整理整理。
  涟水太守请他进城,他就带着兵进去了。接管了城防、四库后才离去。太守设下的酒宴全白费了。
  他追着姜武的马,气喘吁吁的说:“将军,将军稍等,不留下来喝一杯水酒吗?涟水的酒和鱼都是很有名的!”
  姜武的马小跑着,已经算是很照顾他了,但在外人看来,太守在下面跑得形容不整,姜武不但没有停下,甚至就这么跟太守讲话,实在是太过分了。
  可过分也没人敢说话,因为街两边全是姜氏兵马。
  姜武还真想起一件事,他勒马停下,对太守说:“有件事,有个人要问你,你把你知道的都告诉他吧。”
  太守好不容易能停下了,喘气道:“将、将军请说。”
  姜武问:“是你送走蒋氏的,他们还从凤城带走了东西,送到哪里去了,一共有多少人,这些你都要说出来。”他顿了一下,“不然,他会杀了你。”
  太守的脸一下子变得苍白毫无血色。
  姜武回到营地,顾釜还在等他。
  姜武说:“我已经告诉太守了,你去吧。”
  顾釜施了个长揖,“多谢将军施以援手!”有姜武的威胁,他再去问就容易多了。他在凤城花了半年的功夫才找到这条线索,可却因为涟水城的关系不能追查下去,就算现在再去查,那些人也早带着兵器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想到此,他就对那个太守恨得牙根痒痒。
  但顾家已经被夺去了所有的部曲,就像拔了牙的老虎,连吓唬人都要借别人的刀。
  顾釜不太习惯,可还是告诉自己该习惯了。
  他走后,姜武见到了丁强。
  丁强是悄悄来的,他等在这里就是想借姜武的东风回乐城见公主,有什么比跟着将军还能更快的见到公主呢?
  公主所托,幸不辱命!
  行宫中,姜姬在跟蟠儿商量让他出使燕国的事。
  “让我去见漆四?”蟠儿很惊讶,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一国使者,代表的是一国的颜面。所以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做这种事。
  姜姬却是想了很久了,现在她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但能用的人一直都很少,有时信任比能力更重要。蟠儿不缺能力,他缺的是身份。
  那就慢慢提好了。
  “不是正式出使,你只是去见漆四。”她想先让蟠儿用这个练练手,“你的身份很合适。人人都知道你是我的人,亦仆亦臣。虽然这封信是以大王的名义写的,但送信的人却不能用大王那边的人。”其实她也考虑过姜智,但综合看来,姜旦离不开姜智,那姜智所能起的作用就小了,他可能一生也没有外任的机会。蟠儿则不然,现在把他留在她身边反而是屈才了,她需要他在更大的地方发挥作用。
  最重要的是,跟随龚獠学习了几年后,他已经没有那么偏激了。可以说,他现在的思考模式已经不再用仆人、下人、奴隶的方式去思考了,已经渐渐转变到了士人这一边。
  不是说他变成了士人,而是他开始能理解士人的思想,用他们的方式思考、解决问题。
  比如现在,再让他去解决小蒋后,他绝不会只有杀了她一个办法。
  甘为刀剑,是把自己从一个智慧生物变成了工具,刀剑只有一个解决方式,就是杀,就算能想出一百种方式杀,那也还是杀。但人的智慧是创造。
  “试试吧。”她笑着对蟠儿说。
  她觉得这一趟出行,蟠儿会学到很多东西。


第356章 导果为因
  蟠儿出使的事,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反对。就连龚香也没有说话; 只是提议了两个熟知燕国的士人给蟠儿做随从。
  让士人给原本是奴仆的人当随从; 这可以称得上是侮辱了,如果不是他先开口了; 姜姬原本是打算让蟠儿找几个熟悉的商人的。
  她就没有说话; 只听龚香在那里介绍:“一个叫贝锦安; 一个叫贝锦山,是一对兄弟; 他们家早年败落后,这对兄弟被家仆卖到了燕国为奴,他们在燕国长大; 竟然没有忘了故国,等长成后便一起逃了回来,现在就在二环那里。”
  世上有忠仆; 自然也有恶仆。贝家兄弟的父母不是因为家族站错队或卷进什么事件中,纯粹是因为家中的钱花光了才败落的。祖宗留下的家业再多,也撑不住坐吃山空。贝家父母不算坏人,只是从来没想过家中有一日会吃不起米; 用不起布; 等真到了这一天,他们也没什么谋生的手段,先是从亲友那里借钱,再也借不来之后,就变卖家产度日。
  贝锦安兄弟被家仆拐出去卖了的时候; 他们的父母仍在世,发现孩子丢了,为了托人寻找,连家宅都典卖了,但最后还是没有找回孩子,两人也不知去向,等贝家兄弟好不容易回了家才发现家早不是自己的了,而父母连坟头在哪里都不知道。
  龚香现在觉得公主这个户籍登记制度还是很方便的,因为不问前因后果,只是单纯的登记,固然会有人假造来历,但也打消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顾虑。贝家兄弟的遭遇本来也算是给家族抹黑了,但由于对读书识字的人的优容,几乎是马上就能成为小官吏,贝家兄弟才如此坦白。
  在户籍登记中有一些人是需要被另案对待的。有一技之长的,还有就是曾在他国长久生活过的。
  在燕国多年的贝家兄弟就这样被龚香发现了,除了这两人之外,还有一些去过魏国、到过晋国等地的人也都被分门别类的归了档,平时会安排给他们一些不同的工作来观察他们的性格、心性等,必要时候,他们就会派上用场。
  这两个人确实可用。姜姬听了以后,却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对蟠儿说:“你去看一看,合适了就带走,不行就再挑一挑。”现在二环里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快要超过乐城本土居民了。但人潮带来的好处也很明显,让原本持反对态度的龚獠也开始软化了。
  人潮的涌入带来的问题有很多,首先就是低级官吏不够了。小官吏位卑权重,他们掌控着这些投奔而来的流民的性命、财产、家小、前程。匆匆上任的小官吏中也难免涌现出许多害群之马,伤人害命,夺取钱财,骗人为奴,陷人污罪,等等,不一而足。
  姜姬觉得是时候杀官立威了。
  她这个念头已经有很久了,却没有跟龚香他们提过。因为在她跟龚香学习的时候,发现了一件事:鲁国不杀官。
  或者说,整个大梁朝就没有杀官这回事。
  士人为官,犯错后,轻者以银赎罪,重者去官归家。
  是的,最严重的就是不让人当官了,赶回家去。最多最多,街上的人骂这家几年、几十年就完了。
  杀官这种事,一般只发生在大逆的时候,比如朝午王后,姜元继位就摘了几家人的脑袋,但大部分的人还是只是入刑而已。
  可能因为不能轻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