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5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箐开始还在想怎么把自己的推断慢慢透露出来,听到有叔伯说“不像父亲发怒,倒像是妻子不高兴挠了我一下”这种比喻后就明白了。
  ——刘家其他人不觉得这是大王的阴谋,他们觉得这是大王一个小小的报复。
  为什么报复开元城刘氏?
  刘箐沉默了。
  转了半天圈子后,有人问刘箐:“阿箐在乐城时是不是长伴大王左右?”
  刘箐摇头:“我不曾有机会与大王交好,就算上殿,也只在角落坐着。”他当时在乐城的身份是刘氏弃子,怎么有资格坐在大王身边?
  没人相信。
  又有人说:“阿箐谦虚了,大王若不信重你,怎么会委以重任?”刘箐说:“不曾在大王身边担任重责大任,某只在二环里任一个小小的苍蝇官,每日与流民百姓打交道,断各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
  这就更不会有人信了。
  有人顺着他的话往下问:“都是些什么事啊?”
  刘箐一五一十的答:“钱粮谷米,人畜牲口,男女老幼,房前院后,街上市内,都是某职责所在。”
  近两年的打磨,刘箐自认不说是多长进,但一座城该有什么事,会有什么事,他都了如指掌了。可以说他在二环不足两年的历练比他在开元城十年的积累更丰富。
  知道是什么,和了解是什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他能体会大王为什么会这样“练”官。他觉得大王在用二环来历练官员,这样从二环的小苍蝇官里成长出来的人,日后就是大王手中最需要的人才。
  他之前曾羡慕那些没有被选中要出巡的苍蝇官,认为他们可能就是大王要保存的人才。至于他们,不过是大王送给这些城杀的人牲而已。
  但他回来后又冒出了另一个可怕的念头。
  ——大王可能希望他们中的人能够接掌一城!
  也就是说,如果他能遵照大王的心意“除”掉刘家,他就可能成为开元城新的主人。
  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两条。
  第一条,跟刘家一起死。不是被刘家杀掉,就是和刘家一起被大王杀掉;
  第二条,他亲手除掉刘家,得到开元城。
  他该怎么选呢……
  刘箐辩了一天,回屋后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刘竹特意送来了煮好的萝卜水,让他喝了润喉咙。
  “不要想太多,你今天做得很好!大家以前对你有不解,有怀疑,今天就打消了大半了。”刘竹替他高兴。
  刘箐犹豫几番,还是不敢把嘴里的话说出来。
  “好好休息。”刘竹说完就走了。
  刘竹回到屋里,还没坐下,就有人来送信让他去见刘葵。
  他匆匆赶到刘葵这里,进门拜见道:“爹。”
  刘葵放下手中的书卷,这书是纸做的,纸是他亲自带着家中匠人做的,木浆哦,做出来的纸又细又白,书也是他自己抄写的,全是他的珍藏,除了在房里看看,平时在外面从来不露出来的。
  他是挺喜欢纸的,因为轻薄。现在年纪大了,拿一卷书读,总是读不了多久手就酸痛酸痛的,现在换成纸就没这个问题了。
  “好东西啊,好东西。”刘葵指着这书对刘竹说,“如果我能年轻二十岁,一定会到乐城去向公主求爱。”
  “爹。”刘竹叹气,“您叫我来干什么?”
  刘葵说:“你去见过阿箐了吧?你觉得他是不是有什么话没说?”
  刘竹说:“阿箐是好像有什么话想说又不敢说。不过他还没对我开口。”
  刘葵说:“那你觉得,阿箐说的是真的吗?”
  刘竹:“阿箐说的应该都是真话。不过大王为何选他就更说不通了。”
  刘葵说:“有什么说不通的?你听到阿箐每天在乐城干什么了,难道还没看出来?阿箐这些人,就是大王选出来的官。大王在用那些流民教他们怎么做事。”
  刘竹不解:“流民?这怎么会一样?”流民是怎么管的他知道,无非就是刑重一点就行了。可用管流民的办法去管世家子弟就是笑话了。是个人都知道,这是根本行不通的。
  刘葵摇头:“不,都是一样的。你以为你爹我坐在这个位子上后,没在开元城杀过人吗?我杀得还不少呢。你以为我杀的都是百姓吗?错,我杀的跟你一样出身的比流民还多。”
  刘竹惊呆了。
  刘葵叹道:“我猜,大王让刘箐来有一个用意。就是看我开元城听不听话。如果我没料错,要这三千万斤炭只是一个开始,以后多着呢。什么时候我开元城不听话了,现成代替我的人就在刘家。”
  刘竹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如果惹怒大王,确实是他们这一支获罪,大王不可能把刘家的人都杀光,那么从刘氏中选另一个人出来接掌开元城是最有效的。
  ——要不要杀了刘箐?
  这是刘竹心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
  刘葵:“你不要想杀了阿箐。阿箐前脚死,我们刘氏后脚就跟他一起死了。斩杀王使是大逆。”
  刘竹身上的冷汗落了,脑袋也清醒了一点,但他整个人都更愤怒了:“阿箐早就有这个打算?”
  “你以为这由得了阿箐?”刘葵笑着摇头,“阿竹,你还是太年轻了。你没发现吗?阿箐不管怎么选,结果都一样。他顺从大王,我刘氏亡;他不顺从大王,我刘氏一样没活路。”刘氏出来的子弟,辜负王的信任,难道不是大罪?刘氏难道不需要负责?
  刘竹想来想去,发现刘家面前竟是一条死路!
  他刚才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这么镇定,现在他明白了,父亲是早就看出来了,所以才这么平静。
  “难道我刘家就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吗?”刘竹悲愤的问。
  刘葵说:“怎么没有?”
  刘竹惊喜道:“父亲早有妙招?快告诉儿子!”
  刘葵:“樊城是怎么变成凤城的?”
  刘竹听懂了,脸色再次变得惨白。
  刘葵慈爱的看着刘竹,轻声说:“阿竹,我想让你带着你弟弟们去乐城。”
  “对!”刘竹激动道,“我去找大王!不能让大王这么对刘家!刘家对大王一向忠心!”
  “告什么?”刘葵笑道,“告大王不该向开元城要三千万斤炭吗?”
  这种小要求,开元城都诸多抱怨,那才是让刘家被天下人唾骂。
  刘竹僵住了。
  “你要学着点。”刘葵再次拿起书卷,轻声说:“大王并不是拿着刀向刘家砍过来,他是在等刘家向他举刀,刘家只要把刀举起来,他就能要了刘家的性命。”
  刘竹想起来叔伯们都自持大王不会对开元城发怒,所以不愿意交足三千万斤炭。
  “那……如果我们没有交足炭……”他颤抖的问。
  “大王会让此事人尽皆知,但他会原谅我等的怠慢。”刘葵道。
  “如果我们交足了呢?”刘竹期待的问。
  刘葵笑着说:“那下回大王可能会要六千万斤。”
  刘竹哭起来,哭得委屈极了,“大王为何要这么对刘家?刘家从未冒犯过他啊!”樊城还好说是曾对大王不敬,开元城何时也没有对大王不敬啊。
  刘葵沉默了一会儿,怅然道:“……因为大王想要开元城。”
  刘竹抬头愤怒道:“开元城是刘氏……”
  刘葵打断他:“不是。”
  刘竹摇头,怒道:“开元城是姜氏祖先交给刘家掌管的!他一个小辈有什么资格从刘家手中要回去?”
  刘葵哭笑不得,“所以,大王也没有冲刘家要啊。”
  他是自己来取了。
  刘家愿意让开,就可以得一条活路;刘家不愿意让,就只能等死。
  ——他是没有办法让刘家让路的。
  刘葵看着痛哭的儿子,无奈的摇头。
  所以他只能陪刘家去死。本想在最后救儿子一条命,没想到这孩子竟然这么刚烈,那就不能选他了。
  明天找刘箐谈谈吧,看看这个孩子是不是够通透。


第444章 拼死一击
  刘箐第二天去见了刘葵。
  之后; 他就不再沉默,而是光明正大的站出来。
  先是要求整个开元的蒙童都要学习新鲁字和新数学。
  开元刘家的话,哪怕开元城里大大小小的塾师们不乐意也没办法。
  《说文解字》每一章每个月都在衙门那里张帖,贩夫走足们也都常去看看,有意去乐城的穷学子们更是不会错过。
  但以刘氏为首的开元城几大家族却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他们只是不会明着表达; 但平日的行事上对什么新鲁字是不假辞色的。
  不过商人们使用的新数学; 他们倒是没什么意见。
  现在刘箐把二者放在一起了,他们就连新数学都给反对了。
  以前,刘箐对家族长辈的嘲讽都是闭口不答的; 现在却有一句顶一句,不把人气死不罢休。很快; 他就在开元城出了名。
  刘箐和其父一支,都成了忘恩负义的刘氏孽子。
  刘芬把刘箐叫来; 问他:“你想好了?这事就算成了,就算你救了刘家,但你也是遗臭万年的。”
  刘箐点头:“这是我唯一能为刘家做的。”
  刘芬叹气:“你既然想好了; 就去做吧。”
  当日护送刘箐来开元的那几百人一直驻扎在城外,当然吃喝粮草都是刘家掏的。
  为首的小将早得了姜大将军的“秘令”,很清楚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所以当刘箐“秘密”的找上门; 想请他帮忙把他的父母妻儿给送到乐城时; 小将一口答应下来。
  “如果王使有差谴; 小的们也可以进城保护王使。”小将道。
  刘箐叹道:“希望……不至于如此吧……”
  刘芬在刘家经营多年,也有几家靠向他。
  最后以探亲为由偷偷出城的刘氏子弟足有近一百多号人。小将吓了一跳,以为最多十几口人; 没想到这么多,看里面有老有小,有男有女,看年纪,也不可能都是刘箐生的或刘箐父母生的。
  小将看了眼刘箐,他总觉得此人言语不实。
  刘箐送上重礼,亲自跪下,“我的父母亲人就都托给将军了!”
  “使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