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5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清园接过来道了谢,涂在脸上,不到一个时辰,脸上就痛痒难耐,他忍不住叫起来。
  赵晶先被声音吓得闯了进来,赵时随后赶到,白清园骂道:“你好恶毒!用毒害我!”赵时说:“我也没办法,你长成这样,出去就会被人认出来。不过你放心,这只是一点巴豆,等把它洗了,过上几天,脸自己就好了。”
  他果然拿了水过来,让白清园洗脸。
  白清园的脸变得红肿发亮,到了下午,脸上五官都被挤得变了型,耳朵也肿起来了,不见半分旧日姿色。
  赵时说:“我送你出城吧,就说你生了病,要带你去治。出了城以后,看你是要回家乡还是去哪里,都行。”
  白清园也不想再留下来,他觉得这一家三个人对他都不怀好意。
  他防备着赵时害他,结果赵时真的只是架着车送他出城,出城城门处有人查问,赵时道:“家中兄弟突发疾病,这里没钱治,只好先送他回家去看看。”说罢掀起车帘。
  守卫看到车里白清园的那张脸,无不啧啧,随后就放行了。
  赵时驾车出城经过二环,这里认识他的就多了,他逢人就道“堂兄发恶疾,送其返家”,一路出了二环,人烟渐稀。
  他没有往凤城去,而是沿着野道没入了荒野中。
  在乐城城外有的地方地势平缓,适合居住,早就建起了村落。但有的地方地势不好,坡多且陡,地里的石头多,不好耕种,这些地方就没什么人。
  赵时在二环住了半年,又当了多半年的苍蝇官,对这一片知之甚详。
  他没让赵晶来,就是因为赵晶胆小。
  车停了下来,白清园从车里下来,看到周围没有一个人,也没有村落,以为此处就是两人分别的地方,回头道:“多谢……”话音未落,腹上就中了一剑,他抱住剑身,仍不敢相信。
  “抱歉,黄泉路上,记得我的名字,我是赵时,要报仇就找我。”赵时说罢,剑身往里一送,将白清园捅了个对穿。
  白清园倒地死后,赵时把剑扎在地上,迎面扑上去,也扎了自己一剑,然后把马解下,把车推到坡下,伏在马身上,让马向二环跑去。
  马儿跑回二环时天已经黑了,见到有人伏在马上,生死不知,立刻有人去报官。衙差赶来,发现是赵时,见他身负剑伤,立刻把他送到医馆。
  医馆的大夫也不知该怎么给他治,只得先在伤口敷上药布裹紧。
  很快,此地的苍蝇官就赶来了,见此大叹:“这是遇上贼人了?”
  赵时奄奄一息,挣扎道:“我送我兄归乡……不料被人趁夜赶上,害了我兄,我拼死逃出,不知我兄现在如何了,还请大人相救……”
  苍蝇官派人照赵时说的去找,但到天亮才找到“赵时兄长”横尸的地方,人是已经死透了,因穿着赵时兄长的衣服,五官又因恶疾而模糊不清,就认定是赵时兄长了。
  赵时醒后听说兄长“已去”,大恸,悲泣不止,要送兄长回乡安葬。问他行凶者的面目,他道夜黑,看不清楚;问是几人,他道只有一人,又说夜里实在模糊,实在分辨不清。
  年前年后,二环这里盗抢之案频发,凶徒颇多,但大部分凶徒同时也是二环的居民,所以给侦破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这个苍蝇官心里叹息赵家兄弟倒霉,把“赵理”记了个暴亡,安抚赵时几句后,就放他把兄弟的尸首领回去了。
  赵晶来的时候脸都是苍白的,他本以为真的是赵理,看到尸首身上的那套衣服就认出来了,看赵时身上的伤口,心情很复杂。
  都是他太笨了……
  回家后,赵时安慰赵晶:“事情办成就可以了,你不要多想。明日你去替我报病,再替你自己报个丧,就说我们要替兄服丧,还要送兄归乡,暂时都不要出现了。”
  赵晶说:“可是小叔叔让我们……”
  赵时说:“小叔叔想事还是不够周全。他要在乐城替小爷爷报仇,我们在这里就是替他招祸。你我去凤城吧。一来,两地离得不远,我们打听小叔叔的事也方便些;二来,凤城也在大王眼皮底下,你我要出头也容易。”
  有赵理时,赵晶听赵理的,现在赵理不在,他就改听赵时的了。
  他听赵时的去买了一副棺材,又买了些麻布和办丧事的东西,等赵时的伤好一些了,就跟四周邻居打招呼说兄弟二人要走,找了一天,就带着赵时和棺材离开了乐城。
  两人离开时,刚刚听说八姓赵氏已经回到了莲花台,大王不记前嫌,许其高位。
  摘星楼上,姜姬对龚香说:“让他们走,只需要先盯着,如果有不轨再杀也来得及。”
  龚香点头,又对她说:“赵理在赵家祖谱中的名字是赵序,赵家当时逃到郑国时都改了名字。公主,当真要拜赵序为大夫吗?”
  姜姬:“八姓是祖宗的,给他一个高位,他才好出去显威风。何况只给高位不给职司,也不过是个空衔。”
  什么官都是越多越不值钱。一个丞相和四个丞相,含金量就不一样。现在鲁国已经有了三个大夫了,基本全是虚职,用哪个就让其兼任,不让干了就去职留官。这才好用。
  龚香拜相,行事比以前谨慎多了,他点头道:“就如公主所说。”
  姜姬想了想,让龚香再找两个大夫,“当做常任官吧,你身上的差事也该分一点下去。等今年打起来事就更多了,到时国中的杂事,就该叫别人替你分担一二。”
  龚香虽然霸权,但不贪权,道:“我一时也找不出来人……对了,卫大人怎么样?我看他在学府做起事来头头是道,以前卫大人也管一城之事,现在调他上来也是顺理成章的。”
  卫始吗?姜姬把他送到学府是为了开解他,想了想,卫始也确实合适,道:“可以。那另一个,我荐一人。”
  龚香笑道:“不必公主说,某亲自去请。”
  蟠儿听到龚香来访,特意到门外迎接。
  龚香拱手而来,不肯进屋,在门外对蟠儿大礼参拜。
  蟠儿托住他的手,不让他拜下去,“叔叔害我!”
  龚香笑道:“既叫我叔叔,那就要听我的嘱咐了。”
  蟠儿:“叔叔有事?尽管吩咐。”
  龚香道:“来助我一臂之力。”
  蟠儿:“是我的错,早该去找叔叔,那我明日就去见叔叔。”
  龚香:“明日你随我进殿就是。”
  蟠儿不知龚香是什么用意,进宫见了公主,听到公主笑着说明日让他进殿受拜,大王要请他为大夫时,整个人都愣在当场,半天回不了神。
  “你也算是什么都历经过的了,怎么现在就傻了?”姜姬笑话他,“快回神了,回去睡一觉,明早进殿见大王。”
  蟠儿张开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他恍若梦中,被人送出去,回到家里,坐在屋里时,心里在想:我没有睡觉,怎么在做梦呢?


第452章 召见
  赵理; 也就是赵序,他在莲花台的日子的开始并不怎么顺利。或者说太顺利了,反而给他想做的事造成了阻碍。
  他在那天早上在宫门外求见,并自陈是八姓赵氏后人。
  当然,他立刻就被人请了进去; 在一处宫室等了片刻; 被宫中侍人侍候着更衣后,才被引进大殿,拜见大王。
  他不知道会这么容易就能见到大王。
  周围的目光充满好奇; 还有一些不怎么友善的。但大王对他很和蔼,请他坐下; 问他是怎么来的,家里其他的人又在何处?
  赵序说:“家中父母亲人皆已丧命。”
  殿中有人嘻笑起来; 但笑声很快就消失了,因为大王显得很震惊,很难过; 他以袖掩面,半天才放下袖子,感叹道:“太可惜了……”
  虽然只是一句不知真假的感叹; 但在大殿之中; 赵序还是眼眶发热; 他伏下头,把赵家是如何从莲花台逃走,又是怎么逃到了郑国; 又是怎么在郑国栖身,怎么全家被郑王所害,全都一一说了出来。
  不过赵序没有承认朝午王之死与赵家有关,他跳过了这一节,对当时的赵后赵阿蛮也没有半点描述,好像那是一个跟赵家无关的人。
  大王也没有在意朝午王旧事,只是可惜赵家不能在他殿下听用,不过现在有赵序,他庆幸道:“幸好还有你。”
  似乎一切都不必再多问,也不必再多说,大王轻而易举的接纳了赵氏重归,当日就让他坐在了丁大夫的右手边第二个座位,另有一座空着,据说是席博士的位子。
  不过虽然大王表达了对赵序的善意,等大王不再关注这边之后,殿中的其他人都对赵序冷嘲热讽。赵家等于是死无葬身之地,赵序想把父母长辈的尸首从郑国运回来葬进赵家祖坟都是难如登天,赵家的下场实在是惨到了极致了。
  赵序对这些嘲讽有的不理会,有的就据理力争,几天下来,在这殿里也算混了个脸熟,也交上了三五个朋友。比如丁大夫就对他很客气,席博士听说后,也特意进宫来见他。
  大王还让赵序暂时住在宫里,他要和好不容易回来的赵家公子好好亲近亲近。
  不过赵序觉得大王对他并不是特别感兴趣,虽然大王表现得很看重他,留他住在宫里,叫他一起用饭,时常拿些自用之物送给他。
  但这都是表面功夫。
  赵序冷静下来也自嘲,他现在说是八姓赵氏,可也只剩下他一个人,一条命而已。大王肯优容他,为的不是他这个,而是他的姓氏。除非他有真才实学,不然大王不可能跳出赵氏这个巨大的招牌看到他这个人。
  不过大王的优待已经让他受到了更多士子的冷遇。别人不由自主的把他放在一边,不愿意来靠近他。他想打听些什么,也打听不出来。
  然后大王就突然说要任他为大夫。
  赵序当然是要坚辞的。但丁大夫和席博士也都特意来劝他,他辞了几次后,实在是辞不掉——他就住在宫里,大王已经亲自上门两次了。
  再辞下去,别人就该怀疑他回来是不是真心想辅佐大王了。
  所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