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主自将军走后一直在发呆。而龚香一直在旁边无声的等待着,没有去打扰她。
  公主换了个姿势坐,转头看他。
  他微微倾身:“公主。”
  “我走以后,不必对阿武过多照顾,让他自己闯一闯。”她说。
  龚香挑眉:“公主想把将军逼到绝境后再带走他?”
  “不。”她摇头,“我一直保护着他,而日后他在我身边,需要面对的事情会更多。他需要成长一点了。”
  她走以后,鲁国必定会动荡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姜旦与姜武都会遭遇许多事,他们会受伤,也会成长。
  而她也需要……让他们更加离不开她。
  龚香当然答应了下来,这对他来说不算难,就是放任别人去攻击大将军和大王嘛。
  公主一旦离开,大王是不可能把公主留下的权力全都继承下来的,而别人……他、龚獠、席五、丁家,甚至还有大王身边的段氏等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去争抢权力。
  而大王和大将军都是不习惯去争夺或保住自己手中的权力的。这一点上,他们两人还不如姜奔。
  所以可以想像得到,大王和大将军会遇到多少风雨,他们会突然发现这个原本对他们和言悦色的鲁国突然变了模样,街上到处是关于他们的流言与恶名,子虚乌有,身边的人个个都暗藏心机,所有的人仿佛都藏着另一张背地里的脸。
  然后他们就会体会到公主在的时候,他们是多么的幸福,公主又替他们做了多少事。
  叫他说,大将军还是太天真了。对他来说唯一的危险就来自于战场上的刀箭,日后他就会知道,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明刀明枪,它是看不见的,等他真的受了伤才会发现,他正在被不知名的敌人针对,攻击,而他直到此时此刻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说完这件事后,龚香提起了远在赵国的丁强。赵王既然已经出兵,那丁强可能就会被扣为人质。出于道义,他们是不是可以让人去把丁强救出来呢?
  “应该的。”姜姬点头,“出重金叫商人想办法吧,他们现在出入赵国更容易些。”
  龚香记下这笔支出,当然不能宣之于口,那就需要给这笔钱找一个光明正大的出路。
  “晋江口已经收容了近两万郑人了,这些人怎么办?是记为农奴还是军奴?”他问。
  “不,记成普通百姓。但他们必须服役。”役分工和兵两种,工役就是造桥修路,兵役就是军奴了。不过不必服役的时候,还是普通百姓。
  龚香:“那就叫他们一家留一个男丁?”除这个留下的男丁外,其余皆记为役。
  姜姬点头,说:“除此之外,记为工役的,每年得钱四百,记为兵役的,每年得钱一千。一旦记为役,先发五年的钱给他们。”
  龚香皱眉,公主这是明显在用钱买命了。而且先付钱,是在担心这些郑人造反。
  但这样的花费就大了。
  马上就要打仗,钱本来就不够花啊。
  姜姬听他说,道:“这个钱很快就会赚回来的。”都要去打侵略战了,还能缺钱?
  龚香把这本奏章放下,又拿起下一本,翻开一看就笑道:“有件趣事,公主听了一定喜欢。”
  姜姬没听就笑,她很有兴趣,“什么事?”
  其实是因为近几年来乐城附近迁来的人不减反增,这种人口增长的速度非常不合理。
  一开始的流民都是来自樊城,也就是现在的凤城。后来就是被这里种地不收税,百姓不服役,女人小孩可得粮食的政策吸引来的,也有很多是外地的读书人,听说在乐城穷读书人也能出头就迁过来。
  但理论上经过一个高峰后,人口的迁移会慢慢落放缓,不会一直保持高峰状态。而乐城二环的流民的增长却是一个不科学的直线向上。
  这么多人哪来的?
  虽然都是鲁人,但这些鲁人都是从哪里来乐城的?那些地方出了什么事?
  由于人太多了,信息的汇整非常花工夫,还要进行分析。
  这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所以直到现在,龚香才调查出来。
  不停往乐城来的百姓都是滨江下游的袁洲、通洲等地来的。
  至于为什么?是因为这些城市的家族不约而同,或者说是故意为之的把他们城中的百姓往乐城赶。
  理由?
  原因就是这些被赶来的百姓全都是贫苦人家,而城市消耗不了这么多的人力,穷人就算自卖自身也没有活路之后,要么沦为乞丐,要么变成盗匪。
  所以,在通洲、袁洲的家族都觉得:把穷人都赶走后,他们这里的日子就会好过了。
  在发展停滞的城市里,这么做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以前他们不敢把穷人随随便便赶走,因为这些人在野外会沦为野盗,一旦聚集起来就会更加危险。所以这些百姓以前的消耗之处就是各种劳役,其中以河工最耗人力。
  在通洲等地,人力非常便宜,而河役却很重。但就算如此,当河工是有饭吃的,虽然辛苦,却成了一项还算不错的职业。
  穷人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卖力气。
  于是,当乐城的大王开始广收流民,给流民粮食吃的时候,消息传回通洲,就有一些穷苦百姓想逃到乐城来。
  通洲发现之后,不加阻止,反倒故意促进百姓们逃往乐城。
  逃役者离城百里就可索拿。但通洲却故意放了很多河工和穷苦百姓往乐城来,还让人在街上传流言,说乐城的粮食吃不完,大王会请流民吃饭云云。
  有一就有二,后来从滨河往下的城镇都发现了这个“好办法”。这才造成了到现在,乐城二环的人口都在不停的增加中。
  龚香拿着这本奏表说:“公主,燕贵之事,在我鲁国也不鲜见。”燕贵因为可惜粮食赶燕奴离开,滨河的世家因为觉得穷人太多也把人赶走了。
  正好,鲁国要跟郑国打仗,多蓄人力,这场仗才能打得更有底气。
  姜姬确实笑了一场,笑过之后,让龚香派人去这几个地方看看。
  “先征点粮食吧。”她道。
  既然这几个城已经表现出了愚蠢,那她不利用一把就太过分了。
  龚香点头,问:“让赵序去?”
  赵序已经无聊很久了,他现在在大王身边到处交朋友,有八姓当招牌,他还真是交了一些朋友的,毕竟刘箐就跟他很好。除了主动贴过去的,他也主动去找别人,比如席五,但席五却很少搭理他,两人的关系时近时远。
  “席五估计看出了什么。”他道。
  所以为了避免更多的人看出来,要把赵序放出去了。
  “好,就让他去。”她道。
  先让赵序用通洲练练手吧。
  赵序得到消息后,没有多加耽误就出发了。刘箐前来给他送盘缠,把他堵在了屋里,这才缠上去给他送行。
  赵序道:“本不想惊动你,叫你破费了。”
  两人乘车出城,刘箐摇头:“不必客气,一点盘缠,算不上什么。”
  车外,蓝天白云,碧草青青。
  道边随处可见踏春的游人,挑担驾车骑驴的百姓。
  不远处,几十个少年人正在踢球,打得正热闹,周围还有看热闹的游人。
  刘箐看到窗外的景象,笑道:“现在人人爱踢球,我却不怎么会踢。”
  赵序:“我也不会,不过在家中时倒常跟家人玩乐。”
  大王爱踢,他们怎么能不会?
  刘箐这一送就送到了凤城,城外也有熟悉的市场,搭着凉棚,棚下摆满货物,小贩和客人往来不绝。
  赵序要买些干粮,还要雇些车马,他刻意到凤城再雇人就是不想在乐城被人知道太多。
  刘箐倒是第一次来凤城,赵序采办东西时,他就在街上闲逛,没想到在这里倒是听说了一个大消息,让他匆匆告辞,赶回乐城。
  赵序见他如此匆忙,只能送他离开。
  等刘箐走后,赵序问雇来的下人:“刘公子是因何事离开?”
  下人道:“好像是听到街上有人说,皇帝要召摘星公主当皇后,这才走的。”
  赵序:“什么?皇后?”


第457章 荒唐公主
  这几年; 乐城的百姓过得是挺舒心的。国势国情一片大好,对比着旁边的郑国,更显得鲁国哪哪都好。
  百姓们轻松了,自在了,就很乐意搞点文化生活; 传播一下周围的八卦啊等等。
  在最近半年里; 乐城最受人欢迎的八卦就是哪一家的小娘不愿意嫁人,哭着喊着要招婿,父母敌不过女儿痴缠; 只得依了她;又有一对小情人说好了,男的不想在家里继续被爷爷爹爹兄弟管教; 想成亲后到女方家来,女孩子说好啊好啊; 两人回去跟家里说,男的被抓回去屁股打成了八瓣——更加坚定了要去女孩子家的信念。
  当街上突然冒出关于他们的公主要去当皇后的流言时,百姓们全都是“哈哈哈哈哈”的态度; 似乎对他们自己的公主居然要去当皇后这件事感到非常的……有趣。
  自家公主自家知,虽然他们喜欢公主,但凭心而论啊; 国中胆敢想把公主这样的妻子娶回家的是一个也没有。
  公主; 那是凡人吗?
  既然不是凡人; 那是凡人能消受得起的吗?
  ——这么一想,除了皇帝,好像是没有别人敢娶公主了呢。
  再听人说皇帝今年只有十五岁; 是个青葱少年,顿时觉得这样的人娶了公主才对!年轻人,好哄。他们倒都对公主哄人的本事没有丝毫怀疑,从先王到当今,从以前的蒋氏到冯氏到现在的龚氏,不都被公主哄到手心里去了吗?
  至于公主凭什么当皇后,当然是因为公主是骑着神鸟降世的神女,跟凤凰台的传说不是一样吗?除了公主,还有谁有资格当皇后呢?
  流言一放出来就很有土壤,在春日春游赏春景时,在乐城大肆流传开来。
  龚香有点意料之外,他是防备着会被某些世家指责公主品德不彰,不堪高位的,不料,竟然没有反对的,全是赞成和看笑话的。连世家都闭上了嘴。
  席五道:“公主当上了皇后,对他们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