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5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子当家立户,要孝顺父母,教养弟妹,更要管得住招进门的丈夫。就算柔如细柳,柳枝打起人来还是挺疼的。
  如果是一年前,龚香不确定世人知道公主问政决事七成后会是什么反应。现在却不一样了。
  流言刚放出去,就有人质问,但不能这股质问形成风潮,立刻就被人找到了反驳的要点:姜姬为长姐,大王为幼弟,姐教弟,有何不可?
  如果要说公主做错过事,那还有话说,但人们想来想去,除了公主早年间明码标价的卖官收钱也没犯过错。而那些被卖出去的官也只是虚衔而已,不任实职,他们也没机会犯错,公主当然也就没有被牵连过。
  而且,就算这是“错事”,要想推翻,就要先把那些虚职的官给收回来。那可是足有几百人啊,几百个家中有钱的小世家,谁敢说他们的官是买的,不是他们品德高尚才被大王赏识而赐下的,那就是结仇啊。
  没人有这个胆子。
  所以,公主从问政以来,没有做错过一件事。
  这不正说明公主干得好吗?
  公主既然干得好,那她就应该、可以继续干下去,有什么不对吗?
  世家中的女子先开始替姜姬站队唱赞歌,她们已经尝到了好处,如果此时摘星公主被人告倒了,她们已经握在手里的好处顷刻间就会被夺走。她们怎么会愿意?此时支持公主,就是在替自己铺路。今日公主可以替大王决事,异日未必不是她们在家中也能一展才华!
  百姓中更是觉得父母不在,长姐当家是多正常的事啊?大王现在还天天踢球呢,全靠他,那国中的事谁管?如果不是有公主,大王怎么能天天踢球这么轻松呢?
  也有人到龚香这里来告状,龚香笑眯眯的,好好的接待了,好好的听完了,再把人送走,事后把名字记下来。
  席五和田分也被人登门,田分立刻就被席五安排了新的任务,没有空暇听人抱怨说话。席王接待了来人后,客客气气的把人送出了门,回头就把来人给报到了公主那里。
  段青丝站在大门外,来人连声道:“留步,留步。”
  段青丝长揖道:“慢走,慢走。”
  等到眼前的马车已经驶过街角看不见了,他才转身回家。
  从人,“又是来要你去向大王进言的?”
  段青丝摇头,叹气:“这是一个让我替大王分忧的。”就是怂恿他把公主手中的七成事给接过来的。呵呵……
  从人:“要不然,你装病吧。”
  段青丝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不到那个地步。先看看情况。”
  事情变成这样是先从街上的谣言开始的。
  但谣言并没有被制止,这说明公主一定有后招。等公主出招后,胜负就可见分晓了。


第460章 堵与疏,疏与堵
  姜旦最近有点烦。
  因为他遭到了各方的围追堵截; 已经很久没出现过的“忠心之人”,全都号称世代追随鲁王,高高高祖爷爷曾在莲花台任什么什么职位,曾与某一代鲁王结下深厚的情谊云云。
  自报完家门,细述过渊源流长的家谱后; 就要痛心疾首的劝告姜旦“大王; 请勤于政务!”。
  姜旦现在当大王已经很熟练了,所以就算被人抓住衣角痛哭打滚也能泰然自若的示意段青丝等人赶紧把老人架起来送到偏殿去休息,他好趁机溜之大吉。
  姐姐没说话; 这就说明他不必在这里听他们教训。
  他抱着这个信念,忠臣们就痛心的发现大王跟他们玩起了捉迷藏。
  行宫太大; 又有王后等女眷的居处,好几回他们就被侍人拦住去路; 道前方有后宫女眷,请诸位绕行,等他们走后; 又听说刚才就是大王躲在那里!
  大半的火力都被姜旦给吸引走了,国中的人把力气都花在把姜旦劝回正途上,倒真没什么人跑来训斥姜姬。明明以前还有个冯四呢; 怎么现在没人来找她了?龚香听她这么说; 露出诧异来:“……公主; 外面的人不是傻子,这都几年了,他们不至于到现在还不分辩不清您的真面目。”他笑道; “他们未必知道您做了什么,但他们一定知道这个宫中谁不能招惹。”
  姜姬才发现自己太久没出门,已经不太清楚外面的人是怎么看她的了。
  国中的人目前确实没有很真情实感的反对她,龚香说,现在国中的人分成三边,一边是希望姜旦能在他们的“拥护”下成功上位,然后他们去瓜分姜旦,所以姜姬这边并不重要,因为要正面跟她刚的是姜旦,不是这些在背后的人;
  另一边则是觉得现在姜姬马上就要去当皇后了——他们真的相信了!
  如果姜姬成功当上了皇后,这对鲁国来说一定是件大好事。出于对大局的考虑,现在针对姜姬的一切不利传言都应该被消灭!所以任何人传播姜姬的坏话都是鲁贼!
  最后,第三方是站姜姬的。以龚香、席五和段青丝为主要代表。
  席五、段青丝都是自己看透后悄悄靠过来的。
  姜姬看过分析后觉得就算她最后不下场,这场仗她也赢定了。
  “等事态发酵的差不多了就把朝阳公主的事放出去。”她道。
  原本的计划是这样。她先放出自己参政的消息,把国中反对的人都给激出来,等她看清都有谁真心实意的反对她,反对女子参政的这个主张后,再把朝阳公主手握凤玺还能往圣旨上盖的消息放出去,表示她能当皇后(咳……)都是因为她跟朝阳公主一样一样的。要反对她之前,先去把朝阳公主骂倒吧。
  反对她的人大多都是高举着传统一类的大旗,都是伟光正的人物,言行举止都可为表率,所以才能来指导大王,指责她的过失。
  他们就是要用“女子参政是为不祥,不吉”这种理由来批判她、指责她,好把她告倒。
  所以,此时拿朝阳公主当反击是最合适的。
  皇帝是天然正确的,皇帝不会犯错,错的一定是别人。这个真理可以依次类推到“凤凰台的做法一定是对的,说它不对的参照上一条”
  所以,朝阳公主可以拿凤印盖在皇帝的圣旨上,代皇帝下旨;她还没有公主印,为了跟朝阳公主看齐,她应该立刻再刻个公主印光明正大的盖在下发的王令上。
  说她不对的人,请先去骂朝阳公主。
  如果不敢骂朝阳公主,那就没有脸来骂她。
  这用来对付那些人最有用了。
  姜姬把这件事交给龚香,龚香思考了一下,把这件事给卫始去做了。
  “我不叫蟠儿来,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龚香问卫始。
  卫始回到乐城后,又任大夫,渐渐的恢复了一点以前的风采。腰背渐渐挺直,脸上的皱纹仿佛都少了一点。
  他沉声道:“相爷这是爱护我。”他悠悠长叹一声,“昨日已死,相爷不必再担心我了。”
  他接过龚香交给他的名单,从上到下看了一遍,轻轻松松的就挑出几家反对公主但自家屁股没擦干净的。他也曾是世家,这些世家的门道他比谁都懂,“相爷放心,不出月余,某就能叫这些人闭嘴。”
  龚香道:“没吵够可不行。”就是要吵到火候,吵到鲁国人人皆知,当所有人都知道国中正在为公主该不该参政,该不该插手国事而争吵的时候,公主再赢,那这个名份才算是砸实了。
  如果过早的让这些人闭嘴不吵了,那这锅饭就夹生了,下回再用这一招就不好使了。
  公主是想一役毕其功。
  卫始就换了做法,先去找这些人家聊一聊,然后只见这些人家吵得更凶了。
  很快,从乐城到凤城,从涟水到通洲、袁洲,更远的像合陵,都听说了摘星公主将要当皇后的消息。
  而同时,人们也听说了乐城中正有人因为公主教导大王,指导大王处理国事而指责公主牝鸡司晨,乃凶兆。
  通洲。
  晋江在涟水大关那个位置分成了几条支流,其中一条向北流去的称为滨河。
  滨河往下,是通洲、袁洲两个大城,周围还有几十个小城镇。
  赵序乘船而下,历经月余,已经到了通洲。
  通洲民风纯朴,因为靠着河道,运输发达,通洲几个大姓都是靠着河道发财起家。沿着河道边的数千座房屋,都属于洪家。
  而袁洲柳家也是依着河道发财。这两家在两地如同土皇帝一般,两地百姓,多数依附两家而生。周围不临河道的城镇,也要对这两家说好话才能在滨河上行船。
  如果说这两家有什么不足,就是他们从来没能走出去过。
  “柳家就曾经收留过先王。”赵序的从人说。
  赵序身为乐城八姓,以前从来没关心过洪家和柳家。别说这两家,以前开元城刘家他也不曾在意,不像现在,刘家一个落魄子弟向他示好,他都要小心翼翼接着,不敢怠慢。
  他很清楚刘家、洪家、柳家他们想要什么。
  这些家族占据一城,已经是树大根深。虽然成为地方一霸,但坏处也很明显,就是他们的子弟只能在自己家地盘上生息,却不能离开这里到别处去,比如乐城。
  试问哪个家族不想在乐城占据一席之地?
  乐城八姓,才是世家能攀到的顶峰。
  可对刘家、洪家、柳家这样的家族来说,这一步看似轻而易举,实则难如登天。
  因为他们不能离开家乡,离开后他们的优势就荡然无存。
  早年蓝家就是面临这样的选择,最后他们分出一支进乐城,铜城蓝家花了几代的功夫供出一个乐城蓝家来,虽然在乐城只是中等世家,却也让铜城蓝家心满意足了。
  因为这些世家在本地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了,要想发展,不让家族变得一潭死水,只能往上走,也只能去乐城。
  柳家在朝午王时冒险资助了先王,之后如果不是柳家想让先王娶柳氏女,先王也不会愤而离开。
  柳家当时的盘算很明显,就是想靠和先王联姻把柳家带到乐城。哪怕这一代不行,柳氏女生下的孩子只要能姓姜,日后柳家飞升也指日可待。
  可惜这个盘算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