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6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没料到事情竟如此顺利。
  他都吃惊了,叫人去打听,打听的结果叫他不禁沉思起来。
  他叫来徐丛与白哥,详细问了鲁国公主的事,其中白哥因为实在太笨,徐公就叫他一言一语把鲁国公主的事都原样学出来。
  之后,他找来了毛昭。
  如果说凤凰台上下有什么人是徐公能信得过的,就是毛昭了。
  毛家本来只是个中等家族。体量、传承,在凤凰台都排不上号。
  但因为皇帝不争气,还是一连三代,所以朝中人才凋零。近五十年,传出天才之名的人不少,可凤凰台却没几个,多数都在地方。
  这种征兆当然让徐公心惊啊。
  以前人才都在凤凰台,都在皇帝身边。现在人才都在外面,都在各城、各世家手中。
  这意味着什么?
  若无野心,何必在外面吹捧自己呢?
  徐公一直希望能找一个自己的继承者。徐家就算了。徐家有他一代,今后三代躺着过就行了,千万别再站起来,再出第二个徐公,那这天下就要把徐家压垮了。
  徐公便选中了毛昭。
  有他帮扶着,毛家渐渐就起来了,目前也算是能在朝中殿上都说得上话,有一言之力。
  毛昭,虽然有些私心,爱争斗,好美名,但能力是有的,也有大局观,眼光不坏,心性够稳。换句话说,这人心眼多,城府深,有谋略,有手段,能忍,会忍。
  最要紧的是,毛昭爱名,有意成就自己的一世之名。
  身为臣子,什么叫美名呢?自然是扶持社稷了。
  有这一条,毛昭就是个当臣子的好材料。
  徐公把毛昭叫来,商量推动姜姬为皇后的事。
  毛昭倒不介意哪一国公主为皇后,甚至就算真当了皇后,他也不在意。等皇后生了小公子,他再对着小公子使劲,把小公子扶为太子,那时才是他施展的时候呢。
  徐公既选了鲁国公主,那就是她吧。
  毛昭答应得很痛快。
  徐公却道:“我选她,是因为不得不选她。”
  毛昭奇道:“徐公何出此言呢?”
  徐公问他有没有听到街上的人在说什么?他们都在说鲁国公主。
  毛昭笑道:“一年前就听到了。”一年前,白哥刚到鲁国,不是已经有吹鲁国公主的美文流传过来了吗?
  徐公问:“那你听到其他公主的名字了吗?”这个真没有。
  但毛昭觉得这也不奇怪。魏王那边把使者留下了,赵王忙着侵郑,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都没理那个使者,使者是灰溜溜的回来的。晋国弱小,使者也不想费力气替他吹捧。
  所以,鲁国公主是占了这三家的便宜的。
  徐公问:“那你知道为什么这一个月内,街上就变得人人都在说鲁国公主吗?”毛昭惊讶:“一个月内?”
  他明明记得已经很久了。不过仔细想想也很奇怪,一个故事,说了一年了,人们都该说够了,最近一个月却变得比以前有更多的人关心了。
  “不过,这也是因为鲁国公主开了文会的事。”他道。
  因为鲁国公主开文会,这才引发了新的讨论。
  徐公摇头:“不是。是商人,鲁商。”
  毛昭的神情变严肃了,“鲁商?”
  凤凰台的百姓们早该听惯了王公显贵的故事,一个小小的鲁国公主,远在千里之外,又没露出真容,怎么会对她产生这么大的兴趣?
  短短一个月之内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徐公让人打听来的却是鲁商,或者说从鲁国涌来的商人,是他们把鲁国公主的趣事不厌其烦的说了一遍又一遍,对每一个想来找他们打听的凤凰台百姓说,对每一个对鲁国公主好奇的人说。
  他们夸耀鲁国公主,夸耀鲁国,夸耀鲁王,夸耀鲁地的山水。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
  但却偏偏应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刚好是过年前,所以商人的大量涌入没有引起徐公的注意。
  所以早有准备的鲁商带着无数的货物涌入凤凰台,一边替鲁国公主扬名,一边赚走大量金银,收买走大量货物,甚至,他们在凤凰台百姓心中留下了印象:在鲁商那里,能买到别处买不到的东西;在鲁商那里,比别处都便宜!
  鲁地的商人很少能走到凤凰台来。因为路途太远了。
  但鲁国公主一路走,一路开路,追随她而来的商人一路做生意,她走了将近一年,等她来到凤凰台,这条商路也成熟了。
  于是鲁商就到了凤凰台。
  他们带来的不止是鲁国的货物,还有赵、魏、燕、郑、晋。
  他们不但带来诸侯国的珍宝,还追捧凤凰台的珍宝,各城的珍宝。
  外地商人应该是很难融入到凤凰台的。可这些鲁商是跟着摘星公主来的,还是在百姓们对鲁国最好奇的时候,还是在过年前,大家都在办年货的时候。
  徐公还打听到,那个“公主城”已经初见雏形了。
  远来的商人,追随鲁国公主来的流民,他们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建起了村庄。竟然井然有序。
  他派去的人说,与其说是村庄,不如说是一座城,除了还没有建城墙之外。
  居民区有清晰的街道,有街巷子名称,一望即知。
  前后左右都有大广场,商旅就在此停脚,摆摊,驻扎,卸货。
  “而且东西南北四市,各有倚重,分门别类,简直像是有人用尺子比着,画出了形状才叫他们搬进去的。”徐公笑道。
  毛昭的脸色已经变了。
  “还有呢。”徐公继续道。
  “公主城”当然要有公主的行宫。
  是的,虽然鲁国公主没说要过去住,而按照一般来说,她若是当上了皇后,当然也不会再去住。
  可行宫还是建起来了,就在公主城的正中央。虽然只是简单的划出了地界,但木材与砖石都堆起来了,似乎等开春就要开始修建了。
  看那个大小、方位,徐公就可以断言,这不是公主的行宫,这是帝王的行宫!
  有前有后,有左右,有朝见的,有祭祀的,有议政用的,有宣将阅兵用的,有藏书学习的。
  徐公派去的人绕着那座行宫转了一圈,没找到一处似乎是用来行乐游戏之处。
  凤凰台也养过好几个公主,朝阳公主还在。她若建行宫,庭台楼阁,牡丹花园,这些是必要的。
  她不会要重重高阶架起的宫殿,因为她不议政;她也不会要阅兵演武的广场,高高耸立的点将台。
  毛昭的神色已经有些不对了,但他还不太相信。
  徐公饮了一口茶,继续道:“还有。”
  在行宫前有官舍。前衙后舍,衙门已经挂上了招牌,门里已经有黑衣官吏在办公了,看其门前热闹的样子,倒像是已经在此地开了几代衙门的熟手。
  官衙前有告示,上面贴满了新鲁字和新数学,还有官府的启示。
  官衙也不止一间。
  “不止一间。”毛昭深吸一口气。
  徐公笑道:“士、农、工、商,皆在其中。刑、民、役、法,各司其职。”
  这不是一座公主城,这是一个朝廷。
  毛昭仍是不敢信,“这是鲁王之意?”
  徐公摇头,“鲁王远在千里之外。她已在城中。”
  毛昭终于相信徐公叫他来到底是想告诉他什么,但他还拿不准徐公的意思:“也可以不选她为后。”
  是啊,既知此女……如此不凡,那就不选她。
  可是这话说了,毛昭自己都不信。你不选她,她就当不成这个皇后了?
  或者说,他和徐公说不选,鲁国公主就当不成皇后了?
  未必吧。
  鲁国公主如果真是这样的人,那外面那个公主城也就不是她建的了。
  此时,毛昭才觉得凤凰台上下能作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他和徐公只有两人。鲁国公主多联合几个人,早晚这皇后还是她的。
  除非她不要,不然没人能不给她。
  徐公摇头。
  他不想去试探鲁国公主还有多少本事。他只是觉得这个鲁国公主是个可以商量的人。比起以前,他现在更确信,鲁国公主是想跟他们商量的。
  这是他自己发现的,他相信凤凰台上除了他之外,没几个人有那个闲心去如此细致的观察这些公主。
  不然那个公主城也不会到现在都还好好的在那里。
  徐公自己不也是起了疑心要查鲁国公主,最后才叫人跑去公主城看的吗?他如果没起这个疑心,或者疑心不够大,只看凤凰台上下,没延伸到外头去,那公主城不知道还要多久才会被人看到,看到后,会不会发觉它的不凡之处,也很难说。
  眼瞎的人太多了。
  徐公自己都觉得可悲。
  他太老了。
  他都八十了!
  天降这么一个人来干什么?就不能叫他安安生生的老死吗?
  不过往好处想。有这个皇后在,皇帝是痴是傻都不重要了;朝阳公主是蠢是笨,也不重要了;朝臣里有没有私心过盛之人,各城有没有不臣之心,也不重要了!
  甚至有没有太子,也不重要了。
  徐公都要高兴了。
  她才二十几岁啊!大梁有了她,他真的可以放心闭眼了。


第523章 当一个好皇后要做什么
  姜姬在这么久之后; 终于迎来了第一个男性拜访者,身份还不低,报称的官职是“少司空”。
  司空这个官职鲁国没有,但她在听龚香上课时学习过,这是祭祀的官职; 少司空比司空更有用一点; 司空是祭祀上的老大,少司空更像后勤,管祭祀之物。也就是每逢祭祀; 上面的器具、贡品都归他管。
  这可比司空要肥多了,属于现管。而且祭祀时的贡品是什么啊?钱、粮、人、物都在里面; 而祭祀得好不好,还是关系着天下、国运的。
  所以这个人; 是个实权官员。
  他叫毛昭。
  很稀奇啊。
  这人怎么会来见她呢?
  她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个人能进来,说明他和徐公的关系不错。
  她住在徐家,就相当于徐家的“禁脔”; 别的人想见到她,要先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