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6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28章 委任
  段小情躺在榻上就得了这么个长史之位; 深感惶恐!
  这是正经的殿上臣!皇帝近臣!管着宫里上下几百号文书、录事、书记、禀笔、侍书等,等于凡是进宫的、读书写字的末流小官全在他的管辖下。
  虽是小官,却有天大的实权。
  段小情有点喘不上气,头晕目眩。
  恰好徐丛来看他,就是怕他不懂怎么在凤凰台做官; 特意来指点他的。
  段小情连忙请人上座; 亲自端茶,恭恭敬敬的请人家指点一二。
  徐丛就一二三四的给他说了,越说; 段小情的心越定。
  文书长史官是不算小,但; 现在却不必上殿。郭家那人那么痛快就让出来也是因为这是他年轻时家里人替他准备的门面,好叫他出门见人时不被人小看; 郭家子弟总不如皇帝长史听着好听。
  现在他都这把年纪了,孙子都有了,让就让了吧; 也该给后来人机会了嘛。
  不等段小情问为什么长史不上殿,徐丛也直接给他解释了。从先帝末年起到现在,已经有十九年没开大朝了。也就是说; 十九年没有官员上朝这回事了。所以; 这个长史; 就是个空名。
  徐丛说完,看段小情懂了,就走了。
  这也是这官为什么鲁国公主一要就能要到手的原因; 虚名而已。
  段小情放下心中大石了。不然,真要他过了年就上殿,跟凤凰台上下的公卿大人们一起做事,他真的……他连人都认不全啊!!难道他这个长史上了殿身边还要再带一个随从,让随从时时提醒他这个大人姓王还是姓赵?
  这就可笑了。
  能不去当这个可笑的官,不必去丢人,段小情真的非常、非常高兴!
  比听说他要当皇帝长史了还高兴!
  他好想好想回鲁国去!好想好想!
  他才松了口气,公主叫他了。
  段小情浑身一抖,在装病——公主来看他这个选择上犹豫一秒,收拾整齐,特意喝了一杯酒壮胆,去见公主了。
  见到公主,公主问他,官笏有了吗?官袍这东西要现做,官笏是现成的,传下来的。
  段小情连忙点头:“已经有了。”
  姜姬点头,“那你明天就去凤凰台吧。”
  段小情瞪大双目:“……去做什么?”
  姜姬笑道:“你是长史,当然是去广清宫了。”
  凤凰台几大殿,御宇、清正、泰平。
  广清宫从以前就是收藏宫中典籍的地方,当然是归段长史管的。
  段长史鹦鹉学舌一般:“去广清宫……”
  姜姬:“把当今继位以来发布的圣旨都找出来,抄录下来,带回来给我看。”
  段长史膝盖一软,跪下了,抖如筛糠。
  此时他才发觉公主身边的高大侍人已经围上来了。
  这些侍人,虽为侍人,却都武艺娴熟,他是亲眼见过这些侍人在追随公主一路到凤凰台的路上骑马呼啸而过,抬手一箭就能射下天上的飞雁,地上的走兽。
  他听了公主的话,如果不照她说的办,她是不会让他就这么走出去的。
  他在恐惧之下,竟然不抖了,头脑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坐直身,对姜姬说:“自当遵命。”
  然后第二天就走马上任去了广清宫,四天后,就把抄录的圣旨都给带回来了——全抄在他的内衣上。
  姜姬接到四件写得密密麻麻的细棉里衣,哭笑不得。好吧,可能偷抄皇帝圣旨确实有点惊悚。
  徐清焰能教给她凤凰台的历史,甚至皇帝与后妃、与臣子相交的事迹,却不能把每一道圣旨都背给她听。她也不知道。白哥也不知道。
  而她想知道目前凤凰台最真实的势力分布图,从圣旨上是最容易看出来的。
  段小情也不是逐字逐句一字不落的抄,他确实聪明,知道她想要什么,所以他抄的是日期,拟旨、颁旨的人,还有官职名称和人名。就这几个要素,可以画出一幅无比生动的凤凰台世家升迁图。
  从图上看,徐公是第一个。
  这个老头果然不纯良。
  姜姬暗中发笑。徐家现如今的地位不是别人送过来的,而是徐公自己亲手去拿的,因为小皇帝的第一个圣旨,第一个名字就是徐公,徐公是左丞相,还有一个右相姓游,她记得徐青焰提过游家,早已沉寂下来了。这个右相,应该是徐公用来填位子的,事实上就是他一家独大。
  而且这份替他升官正名的圣旨,拟旨的就是他本人,颁旨的是毛昭。
  现在看来,这一对狼狈早就为奸了。
  毛昭当时竟然只是殿上值日而已啊,现在却已经成了少司空,谁在背后支持他?一目了然啊。
  徐公自己下了台,不忘再推一个他的人上去。
  往后看,徐公拟旨站八成,直到三四年前,他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拟旨的人换成了毛昭。
  呵呵。
  圣旨中除了官员升降之外,还有祭祀等大事,徐公的名字也是在前面牢牢占住了位置,死活都没掉下来,就算是现在,他也在前五位上。最新出炉的祭祀圣旨中,他在第四位,而前三位中,有姜姬一个位子。她找了半天才在末尾找到阿笨和赵姬,只是堪堪缀在圣旨最尾巴的地方,还是另案对待的感觉。
  她的名字却位居第二。
  第一是陶然,官居太尉,兼刑议大夫。
  刑议大夫?
  这是个什么官?
  鲁国没有,徐青焰和白哥都没提。
  姜姬把这个先记下,往前翻陶然。陶氏也是凤凰台世家,但她此时回忆起来,徐青焰和白哥似乎都有意避开了这一家,叫她有个印象,却并不深刻。
  这陶家要不是徐家的对头,她就把这些内衣吃了。
  陶家一直不显,但也一直没掉出前三名。前两件里衣中,徐公拟旨的多,陶然只拟了一两个零零星星的,剩下的都是赵吴郑王这些不知是什么的人,后来也都渐渐消失了,只有陶然坚持到了第四件里衣,并且排位稳步上升。第三件里,他已经能在徐公的打压下稳稳的占在了第二位上,第四件,徐公正式不敌,陶然上位,成了第一个,拟旨是他,颁旨的人也姓陶,一看就是陶家子弟。
  出奇的是,花家才是真正没什么位置。她从头到尾找,发现花千降没摊上过拟旨、颁旨这样的好差,一道都没有,他的儿子,姓花的也几乎没有一个被封官。她眼睛都快找瞎了才找到花万里,封了一个酒令。这是一个在朝廷大宴是负责举旗号令众人什么时候举杯,什么时候喝,什么时候放杯子,以及皇帝喝什么酒,赐酒时臣子接酒等种种规矩的……末流小官。还是侍宴的那种。
  这个官归毛昭管,位在毛昭之下的下的下。
  所以花千降可能不忿,给花万里又封了三个将军。
  姜姬发现凤凰台还真是平衡,文武不相统属。花家插手不了凤凰台的事,但他身后有以万为单位的大军;可他也不能反,因为他要伸手找朝廷要钱养兵,他自己是养不了的。
  朝廷上下应该看花家不顺眼,但他们自己也没办法统一起来,推另一个人接管花家手中的兵马。这才是徐公一直没动花家的原因,不是动不了,而是他干掉了花家,跑出来争花家手中军权的人可能有几个,也可能有十几个,甚至可能有几十个。到时军权散乱,凤凰台只会更加焦头烂额,倒不如都放在花家手里,真等要用兵的时候,干掉花家一个就行了。
  朝廷上是真的各自为政。徐公算一个,陶家算一个,其他一定还有既不肯听徐公的,也不愿意听陶家的,他们或许也会联合起来,成为第三帮,第四帮,第五帮……
  凤凰台没有一个声音真的能做主,而是想做主的声音太多了。
  姜姬看到都快能背下来了,她心中关于凤凰台的蓝图也更加清晰了。
  徐公为首,就算陶家紧随其后,但徐公不倒,陶家还就没办法;
  陶家第二,不过发迹太晚,收拢的手下不够多,陶然任太尉,这个是武转文的官职,不过陶然当上太尉是肯定有意染指军权的;
  花家第三,倚兵仗势,很聪明的没有去插手徐陶相争,也不管朝廷的事;
  接下来是,吕家,领头的吕尚是大夫;
  贾家,贾梅也是大夫;
  游家,游上奇也是大夫;
  余下还有两个大夫,文徒和路花岭,估计这几个大夫应该分别是徐公和陶家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以活得久而著称的世家。
  至于陶然的刑议大夫,竟然是一个用来告官的职位。民告官要受刑,他告官却是职责所在。每年他都要告下去几个,告完他来审,审完他来判,判完他叫人去杀。
  姜姬想了想,让段小情去了一趟蓝家。
  蓝家住在城外,早就听说公主来了,却根本见不到公主。段小情登门拜访,蓝家上下都快乐疯了。
  蓝田在公主城,根本回不来,而且好像他也没能在公主心中留下印象,蓝家用不上他,也管不着他。
  蓝如海特意换了衣服出来迎接,他比段小情还小上几岁,这次相见,他看起来比段小情大上十岁。
  段小情虽然满脸愁苦之色,但浑身的气象已经不俗了。蓝如海一见,心中既羡又妒。
  两人见过之后,互相问候,说了几句没意思的话,段小情又见过蓝家后辈,浪费了几壶茶后,终于说到正题了。
  段小情想请蓝家去结识陶家人。
  蓝如海立刻就懂了,这是公主的意思。公主想认识陶家人,却抽不出人手来,又舍不得段小情这个新长史,就想起蓝家了。
  哪怕这是一条可能会送命的路,蓝如海也愿意走上去。
  他只有一个要求,想让蓝田回来。
  段小情说:“为何?蓝田在公主城也是替公主效力啊。”
  蓝如海苦笑:“蓝家子弟中,唯他还可一用,其他人不过是饭桶而已。”
  段小情这才懂了,蓝田估计是蓝家子弟中最明白事理的一个了。
  他道:“我要回去问过公主才能答你。”
  蓝如海恳切道:“我等日夜企盼着为公主效力,绝不敢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