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6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旁系也有了自己兵马!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只是其他花家旁支蠢蠢欲动,更多人发现朝阳公主成了一座通天梯。
  徐公还“病”着,陶公坐不住了。先是据说他在家中生气,后来就把花家的好几人给拦了。
  朝阳公主封了官,用了印之后,到他那里,他把圣旨拦下,写了奏表,说这些人品德哪里不好,不能为将,递了上去。
  朝阳公主就接了,这几个人的官就没了。
  虽然花家还是当上将军的多,但陶然一出手就让朝阳公主收回圣旨,足以证明凤凰台不是朝阳公主说了算——她的大腿还没那么粗。
  一部分人发烫的脑袋冷静下来了,但也有一部分人看到花家成功的例子后,忍不住效仿花家。
  朝阳公主一时风头无两。
  已经把皇帝选后的事给压下去了,现在谁还管皇后谁当啊?徐丛所答应下来的并不难,反正百姓们其实已经忘了选后的话题了,现在最热闹的是花家,以及仿佛换了个性子的朝阳公主。
  但没人觉得朝阳公主不该弄权,事实上,她现在才弄权,已经很叫人吃惊了。几年前朝阳公主就一直在说先帝去后,她恐怕也活不久了。她都在等死了,怎么给皇帝的皇后还没选出来,她这又不想死了?
  白哥说:“陶公在接下来一定还有招数。老师说,陶公会借着朝阳公主再往上走一步。”踩着朝阳公主显名,这才显得他比朝阳公主,这个凤凰台事实上的拥有者更有权力。
  姜姬掩口打了个哈欠,她现在容易困。
  这不正好?
  她先躲一躲,叫这些雄踞凤凰台数代的大老虎们先斗一斗吧,斗完了,她再出去。


第540章 明年
  到徐家别院的第二天; 姜姬就没有晨呕了; 她也完全不像怀孕的人,每天都精神百倍。
  结果白哥怀疑她骗人。
  这让他对她的态度变好了。
  徐青焰看他太蠢,想点醒他; 被姜姬阻止:“没事; 再过三个月,他就会相信了。再不然,等到夏天; 脱去厚重的衣服,看到我的肚子; 他也会信了。就让他先自欺欺人一段时间吧。”
  徐青焰暗自嘀咕:“以前没觉得他有这么蠢啊……”宁可自欺都不肯相信眼前的现实?
  姜姬笑着不说话; 爱情; 它能蒙蔽人的眼睛; 以前徐青焰估计还觉得白哥这副蠢萌的样子很可爱呢。
  他其实就是蠢。
  凤凰台从六月起就开始有各城的赋税送到了; 鲁国今年也早早的送来了贡品; 带队的人是姜智; 姜姬看到他真的太惊讶了。
  “你怎么会来?”她问; “是国中出事了吗?”姜智摇头说; “没什么大事; 大王只是担心您。今年我国向皇帝进贡了许多黄豆……”话音未落,姜姬就说:“没进城吧?送公主城去,那里的人正需要。今年还是只给一道赋就行了。”
  姜智茫然了一阵; 点头答应了。
  姜姬又把鲁国送进的赋要来看; 觉得写得不够好; 她这一年多读了很多被凤凰台的人推崇倍至的美赋,当下背出一篇来,取来崔纸,请白哥写下来,准备送去当鲁王的贺赋,恭贺大梁又国泰民安了一年。
  白哥说这篇赋当贺赋是不错,但:“没有王印啊。”
  姜姬道:“我这里有。”白哥:“……”
  等她取来鲁王印盖上去,他才找到声音:“王印怎么会在你这里?!”
  姜姬看着他笑,捧着王印说:“我离开时,担心日后思念故国,才求来此印,带在身上,以解乡愁。”
  “少胡说了!!”白哥大叫,指着她,“王印给你,鲁王怎么办?”
  但王印确实在姜姬手中,还刚刚就在他眼前替赋盖了个印。
  难道鲁王手中无王印?
  这可能吗?!
  鲁国上下就没有一个人阻止这个女人把王印带走吗?
  太可笑了吧!
  姜姬看着白哥在那里纠结,跟他自己的三观做斗争,给徐青焰使了个眼色,让她把自己的丈夫拉走好好做做思想工作。
  她问姜智,“把国内的情形同我说一说吧。”
  鲁国现在形势一片大好。
  虽然在姜姬刚走的时候有一小部分人意图不轨,但姜旦突然发威,砍掉几十个脑袋后,想试试自己脖子硬不硬的已经少了。
  后面的人又今年送税赋时把身家性命都交给姜武想搞离间,毕竟人人都看得出来,姜武与姜旦“不合”,所以都以为这样可以让姜氏内部乱起来。
  结果姜武把人都送给龚香了。
  龚香拉着姜奔,叫他当大棒,先把人都给打一顿,再叫姜旦出面主持公道,骂一骂大棒,再给这些人一些“优容”,就尽揽人心了。
  而因为姜姬带着到凤凰台的商队大半都赚了钱,开拓了从鲁到凤凰台的新商路,所以今年除了各城的税赋之外,鲁国靠着商路赚了不少钱。
  这些大大的肥了鲁国国库,龚香就是看到这个,才建议姜旦让姜智来一趟,把这大好消息告诉姜姬:
  不缺钱了!!
  姜姬听了果然开心,叫姜智好好休息,在这凤凰台游览一番,明年开春了再回去。
  姜智说:“大王命我来,就是要我帮公主的帮的,公主如果有事,尽可以吩咐我去办。”
  姜姬想了想,说:“那你就去街上听一听街上的人都在说什么吧。”
  姜智就知道,公主在此地最发愁的应该就是信息不够通畅了。
  他决心就在这里做好这件事,如果做不好,那他就不回去了。大王那里有阿仁一个就够了,他还是应该在公主这里,多帮一帮公主。
  姜智来了以后的第四天,陶然上奏表,奏了一件不太好的事。
  之前因为朝阳公主要修帝陵,所以向各地征了许多民夫。本来大梁这些年没有大战,也没什么大灾,各地百姓繁衍生息,人口是有所增长的,按说征一次民夫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但巧就巧在,征民夫的地方,大半都跟花家驻军的地方重合了。
  现在想起来,就觉得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嘛。
  民夫多的地方,征丁更方便啊。花家的军队也养了有几十年了,兵不说要年年征,隔上三五年也要征一回吧?人总会老,兵总会逃,不征,过上十年这队伍就该缩水了。
  凤凰台在征民夫的时候也根本没想过个,只是照着十几年前的人口统计资料把圣旨下发,叫人按着时辰、按着天数、按着人数把征来的民夫送来。
  没有给人解释的余地。圣旨,本来也不会有人跟它讨价还价。
  各地前脚接了圣旨就开始发愁,但还是要征啊,千方百计都要把圣旨上规定的人数给收齐送上啊。也不管仁政德令中一家只征男丁一个,若父母无儿则免征这种话了,见家中有壮男,不管是爹是儿子都拉走,这时只怕人征不够,大不了等到时人数够了再把人放回来嘛。
  说是这么说,最后真放人的才是了了。
  等征完民夫,村野乡下,家家空户,连女人都跑光了。
  等把民夫征完了,释兵为民的命令又下来了。有的城奔走呼号叫好,也有的城哭天抢地。不管怎么说,都要先准备送行酒。不然这些大爷们不走,就留在本地为匪为盗怎么办?
  所以各城赶紧各户各家都征集钱粮酒水,送到军营里去,要走的都送盘缠送干粮,不走的也尽量劝走,本地穷困,他处富饶,还请诸位往他处而去。
  就算这些地方做得再好,还是有受害的。也有的城想把军营留下,不当花家的兵,可以当他们的兵嘛,这就需要犒军,不给够钱,怎么买得通那些将军叫他们带着兵留下呢?粮草更要给够。
  结果就变成了今年本该到了送税赋的时间,送钱送粮的少,都是送人进凤凰台哭诉的。
  哭穷。
  因为征民夫而受苦的就直接说“城小力弱,不堪重负”,因为之前送过民夫了,今年的税赋就不给了。
  没征上民夫的不知是真是假也跟着哭穷,都没掉队,他们哭的就是“匪祸”了。
  还不敢直言兵祸,但也大多都提及了“流窜而来,口音各异,擅使刀枪,成群结伙”。
  陶然是很会把握节奏的。
  先是一天一个奏表,都奏的是某城某处,因征民夫而民力衰弱,无力交税,非是故意,望陛下体恤云云。
  一连十几天,天天都是这样的奏上去,每次一两个城,三四个地,连起来好,好家伙!半个大梁都被征民夫一事给祸害的连给皇帝的税都交不上了!
  这样简直就是虐民嘛!
  如果是皇帝,此时就该被群起而攻之了。但皇帝,人人都知道,他不管事。该为此负责的是朝阳公主。
  是她说要修帝陵的。可再说回来,帝陵真的就非修不可吗?
  既无大灾,也没有上天示警,突然就要修帝陵,也可以说成是打扰祖宗们的清静啊。
  是非德之举。
  现在大梁百姓又因此受苦,可见这果然非德政,而是乱政。
  怎么办呢?既然罪在朝阳公主,那就斥责朝阳公主好了。
  徐公一直在“病”中,大家只好都看陶然动作。都以为陶然下一步必是要上表请朝阳公主认错了,结果他哑火了。
  他没有再提征民夫的事,开始说花家释兵,引起各地乱兵流窜,匪祸处处,可见花家果然奸恶。
  这看起来又像是在拍朝阳公主的马屁。
  然后陶然开始一天一个表说某地某城,出现几股流窜的悍匪,使什么武器,为首一人姓什么叫什么,被人称为某将,仿佛正是花家的兵啊。
  被他这么连着数了十几天,一天一个表的,花万里坐不住了,再备礼进凤凰台,准备找朝阳公主说说好话,免得陶然真把花家给告了。花家现在经不起风雨了。
  结果朝阳公主不肯见他。听伴妇传话说,朝阳公主很生气。
  那贵妇说:“都是你们,害得长公主被人说坏话!”
  花万里连忙道歉,答应一定替朝阳公主说好话,让外面的人不再骂她,又给这贵妇送礼,请她在朝阳公主面前多多美言。
  花万里出来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