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6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到所有背对敌人的人,都倒在了地上。
  他们驾着车,跟二十几个勉强护住他的护卫慌不择路的逃,不辨东西南北。
  不知何时,他们身后的追兵渐渐消失了。他们继续跑,直到马再也跑不动了,车坏了,他们才停下来。
  坑挖到一半时,车夫和另一个护卫过来对他说,车坏了,已经没办法用了。
  护卫说:“此处没有水源,公子稍等,我去寻水。”他往四处看了一眼,说:“公子不要乱跑,阿甲他们去查探了,不知这里是什么地方,周围有没有城镇乡村,不知底细,为了公子的安危着想,还是小心为上。”
  花蔷点头,叮嘱道:“带上钱去,如果遇上乡人,买些食水回来。”
  护卫快速的扫了他一眼,低下头说:“属下知道。”说罢草草一拱手就走了。
  车夫说:“小的去修修车,说不定能修好。”说完也走了。
  花蔷木然的继续挖坑。他没有看错,刚才护卫眼中的鄙视和轻蔑。
  他带着大军前来,他是花家人,结果竟然一败涂地。
  不怪别人鄙视他。
  不怪别人。
  他细心的和从人把坑挖好,脱下染了血污的外裳,用干净的里衣给死去的从人当装裹,把他好好的安葬了。然后让小从人去和车夫一起收捡车内的财物。
  “不拘什么,没有花家印记的,又能换来钱的,都收捡出来。”
  花蔷说着,取下发簪、玉佩。
  小从人本来愤慨的心在花蔷脱下里衣当他父亲的装裹时就慢慢平息了。他想起父亲的耳提面命,想起花蔷平时里对他的好,那最后一丝怨恨也按捺下去。
  他依言去找车夫,两人一起钻进车里收拾细软。等两人出来后,惊慌的发现花蔷不见了!
  两人四下寻找,天渐渐黑了,伸手不见五指。无奈之下,两人只得用车内之物制作火炬,点燃后继续寻找,一边小声呼喊:“公子!公子!”
  两人分头寻找,小从人向西边而来,他深一脚浅一脚的在荒地里寻觅,耳边是鸟兽虫怪的鸣叫,头顶上是孤零零的半轮圆月。
  一直找不到花蔷叫他心里浮上不祥的预感。
  “公子!”小从人不敢放高志,压低声呼唤着。
  身后突然传来马蹄声!
  小从人立刻把火炬扔到地上,捡起石块把它砸灭,然后迎着蹄音往回跑!
  他深受花家教导,其父早年也曾从军,他直到现在都在习武,弓马刀枪无所不熟。只是年纪小,从没真的杀过人,所以第一次见识战场时才吓懵了。
  现在已经镇定下来了,就都想起来了。
  他记得刚才路过的地方有一处洼地!
  父亲教过他,如果行军途中发现追兵来了,不要惊慌,不要向前跑,因为前面的路你都不熟,向后跑,但要偏离你刚才来时的路,你知道你刚才经过的地方都是什么地势,而追你的人不知道。寻一处藏身之地,好好藏起自己,等追兵过去后再走。
  他伏低身,快而轻巧的跑到洼处,轻轻伏在草丛坑洞间,抓起一把土涂满脸和头发,这样头发和脸就不会反射月光,就不会被人看到了。
  他看到了追兵。
  奇怪的是,领头的人穿的衣服他认识,那腰间绊带。
  那是公子麾下之人,三年前自投上门的。
  这是追兵?
  还是友军?
  小从人不敢相信他们,索性继续躲着。
  这一队追兵确实是追着他的脚印找过来的,他们往前跑到他扔下火炬的地方,在原地转了几圈,仔细搜查,还有人拿起火炬伸手去摸,然后把火炬扔掉。
  小从人暗恨,他忘了爹说过应该撒泡尿把火炬浇熄,这样就可以迷惑这群人了。
  现在他们摸出火炬仍然很烫,就会发现他扔掉火炬还没多久!
  他们早晚会找到他的!
  小从人正以为自己也要死在这里的时候,不远处又跑来了两队人。三面人马一汇合,立刻就把他给找到了。
  但显然他们三方人马没办法决定他的归属,最后还是其中一方跟另外两边商量过后,把小从人拿到手了。
  小从人怀中暗藏短刀,虎视眈眈地瞪着为首那人。
  为首那人说:“你不想见一见你家公子吗?”小从人顿时喝道:“你们胆敢冒犯公子?不想要命了吗?!”
  以花蔷的身份,哪怕他被俘了,也要被奉若上宾,好好的送还花家才对。
  小从人听到这些人敢胆冒犯他家公子,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为首那人笑道:“自然是不敢的。我等还好好替花将军收了个尸。”
  小从人浑身冰冷。
  “快瞧瞧去吧,也替你家公子收拾收拾,不然这样回到凤凰台,倒折堕了花家威名。”
  小从人看到了他的公子。公子安祥的躺在地上,身下有一张席子,他的右手上有一柄短剑,颈边有一道反卷泛白的利口。他的面颊、发丝,耳朵、前襟全都是喷溅而出的血污,连耳洞都灌满了。
  可公子仍旧是公子,那么高贵。
  小从人替公子擦洗干净,重新换了干净的衣服。他一直守在公子尸首旁,寸步不离。直到回到了凤凰台,见到花家来人后,小从人用藏在怀中的短刀了结了性命。
  他没有保护好公子,现在把公子安然的带回花家,他也终于可以瞑目了。


第554章 虎威将军
  花蔷这一死; 难题看似解决了又没解决。
  本来鹤平人是想找到花蔷; 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 总之要让他同意隐瞒鹤平出兵这件事,其他的都可以商量。
  死掉的兵?那都是逃了。
  唯一的问题是霍九弈; 他是打胜的; 万一他想借着这个功劳一步登天,那鹤平还真没有能说动他的。
  天幸!霍九弈怕得罪花家; 愿意把这功劳给抹了去。
  这不是上天看他鹤平不易,给鹤平的机会吗?
  结果花蔷死了。
  一个领兵的大帅,大将军; 他是怎么死的?这个要怎么解释?怎么解释才能利于鹤平?
  鹤平的原太守就在望平原太守的牵线下; 跟霍九弈坐到了一起。
  两边的意思很一致。霍九弈不想得罪花家; 鹤平不想真让自己变成叛逆。
  但现在花蔷死了; 怎么了局?说不得; 只能把污水往花蔷身上泼了。
  他那个伤; 看起来也只有自尽可以解释。既是自尽; 必是自认有罪!
  什么罪?鹤平说; 这个倒是好说,只怕花家不依不饶啊。要泼花家污水; 不是不好泼; 而是泼了不好收场。既然要泼; 就不能让他再站起来。
  可花家背后站的是朝阳公主。
  霍九弈只是笑。
  他站陶公。
  刚好是对家。
  鹤平就与霍九弈一拍即合; 两家定下大计; 决定要把花家给掀了。
  鹤平回去写了一封奏表; 骂花蔷来了以后就找他们要钱要粮要人,不给人就闯进城来抓人,杀了他们好多好多人,他们怎么跪怎么哭怎么求都没有,他们还抢了鹤平世家之女为奴,致女自尽而亡。
  总之,种种罪行罄竹难书。
  奏表没递上去,鹤平的人已经抬着被花蔷欺压而死的人的棺木一路哭着往凤凰台去了。
  霍九弈则带着军队悄悄的离开了。
  花家想败,只是花蔷一个人还不够,至少还要再打下去几个。
  鹤平这些共同抗税的城本来就暗中有来往,见花家先落了把柄在他们手中,就蠢蠢欲动起来。
  鹤平这边让人一路哭去凤凰台状告皇帝派来的花蔷如何如何恶行难书,另一边则联络交好的城池。
  其中城大而势大,一直想跟凤凰台争个高下的兴昌先接到了鹤平的来信。
  兴昌辞官的太守其实就是本地何家的,他所谓的辞官其实就是兴昌抗税的一招而已。之前,朝阳公主要修帝陵,为了这个还险些让陶公倒台,兴昌本来是想看看风向的,后来一看陶公都不行了,就赶紧把人和钱粮都加倍送过去了。
  送过去后,陶公让亲信来了。亲信带来了陶公的问候和安慰,让兴昌何家很感动。
  陶公就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跟他们说了一通,大意就是,这个朝阳公主早晚会自食其果的,你们等着瞧。
  何家发觉凤凰台正在斗法,他们虽然插不上手,但也不是只能干站着看热闹的,也想看一看能不能找点好处。
  之后的一年里就频繁跟陶公接触,两边关系越加亲密后,何家也看出了陶公是如何做法的。
  原来陶公在当时征丁征粮时就故意挑选了以农业为主的城池。
  比如兴昌,比如保平,比如宜兴。
  这些城池无一例外,全是大城,全在晋江沿岸,百姓大多全都以种地为生,因为粮食丰富,气候适宜,所以这些城的百姓繁衍得快,壮丁足。
  从这些地方征粮征丁都是很合适的。
  但缺少壮丁之后,耕种跟着就要受影响。
  何家人觉得陶公此计狠毒,可此计却一定会成功,所以他们也暗中联络了其他几座城池,他们虽然不如陶公,但也不愿意一味的受人利用,就想借此争一争势。
  陶公以为他们只是小兵,不知小兵联合起来,也能把主帅推翻。
  开春后,陶公就暗中传信给何家,示意他们今年不要组织百姓耕种,如果可能,最好阻止百姓春耕。
  何家当然不愿意。在陶公看,这不过是他与朝阳公主斗法的布局,是他要推翻朝阳公主的把柄。但何家在兴昌生息可止百代?他们与兴昌共为一体,损百姓就是损兴昌,就是损何家!
  何家发觉陶公不值得依靠,就没有听他的,照例让百姓耕种,然后照陶公说的,让自家亲信去凤凰台告何家太守误了春耕。
  地照种,人照告,陶公的心都放在凤凰台了,又不会到兴昌来看。
  如此这般,告了一年,太守理所当然的要把这个局给揭开,不然照陶公所言,等到年末让兴昌真的不交税?那罪过就大了。
  索性,他联合其他各城有志一同之人,一同上表辞官,把这个局给提前揭开了。
  这样各城并未真的抗税,就算真到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