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7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他就不躲了。因为她又送了鞋子和袜子和发钗。一个叫人心惊,一屋子就可以处之泰然了。
  可能这也添了一些底气吧,段小情某一天特意陪三宝玩了半天,还编了首歌赞美她。
  什么星辰月光河川山岳的,虽然有点一般,但也表达了希望这个孩子能健康茁壮成长的美好祝愿。
  就是用来对着一个小男孩唱也很合适。
  姜姬听人唱的时候很想问段小情:那是个女孩!你好歹写个花啊草啊露水的,表达一个她的美丽和娇俏啊!
  今天,段小情又来了,还带来了宜宾馆多了一个新客人的话题。
  “有什么不同?”姜姬问,三宝正在绕着她和段小情奔跑,自己一个人跑得很开心,啊哈哈哈尖叫,半尺长的头发在脑后都能飘成一条直线。
  段小情面带慈爱的微笑看三宝,说:“那个人年约十五六岁,嘴里没有一句实话。”
  三宝也跟段小情很熟了,她记得这个叔叔总来,以前是个更年轻的叔叔呢,怎么现在来见娘的人换了一个老的呢?
  她还认不太清周围的人,一开始还问段小情:“你老了?”
  段小情竟然能听懂,跟她解释:“我不是王姻。你叫我段伯就行。”
  三宝就记得这个是段伯了。
  三宝现在正处在猫憎狗嫌,亲妈难忍的阶段。
  话说不清楚非要说,还没学会走呢就想跑,一天到晚精力旺盛,能从天还没亮玩到深夜才困。
  她虚岁才三岁,实岁才两岁,两岁的孩子,难道不该是还在妈怀里吃奶吗?为什么满地乱跑了呢?
  姜姬没养过孩子,不知道她这个发育对不对,特意从城中选了一岁到三岁的孩子选进来看,发现城里百姓的孩子,虚三岁,实两岁时,都在地上坐着。父母干活时确实不会背了,因为已经长大,够沉了;但也不会跑,因为四肢细瘦,看起来都不太能支撑得了体重的样子。
  最多会爬,在地上爬来爬去,爬累了,坐下来,偶尔会站起来走上几步,但像三宝这样满殿乱跑的,一个都没有。
  不过百姓的孩子那样都是因为营养不良,这个她一看就看出来了。
  那就说明,三宝这个发育是对的?她营养充足,才养得这么健康?
  当妈的放了心,又开始担心闺女这么跑再摔个大马趴破了相怎么办?
  会这么担心是因为三宝真的跑得很快,很疯。她自从能下地自己走以后就不肯让抱了,刚能自己走就想跑,现在更是能跑绝不走!
  因为身高只到成人的大腿,如果大人是站着的,可能会有种身边刚刚跑过去一只小狗的感觉。
  然后就会感叹:这兔崽子怎么这么能跑?
  这也是姜姬这个亲妈的感叹。她这么跑,她就总担心她摔跤或者撞柱子上、撞墙上之类的,跑这么猛撞上去多疼啊!鼻子本来就不高,再磕坏了呢?
  为了避免她受重伤,她就会想:赶紧摔一跤你就知道疼了!
  可三宝还真没摔过自己。
  姜姬只好命人把殿内楹柱都裹上厚厚的皮毛,地上也铺上羊皮。
  跑吧,摔了也没事,都给你铺好了。
  段小情觉得这个报假名的少年特别像骗子,因为他说来说去没一句真话,可又不像是真的有什么坏心眼,倒像是哪家的孩子跑出来游学的。
  像这样的人,在最近一年里特别多。
  公主城的名声已经渐渐流传出去了。一半是托了姜姬的福,她这个一直说自己要当皇后,皇后非她不可,可一直没当上皇后的鲁国公主把鲁国的名气给吹大了。
  大梁的世家大多数在没见过她之前都已经听说过她了。
  然后商人们也把她的名气给吹高了。
  鲁商的脚步已经慢慢走遍了整个大梁,随着他们的脚步而变得更有名气的不是鲁国,而是她,摘星公主。
  鲁商们和百姓们一样,都真情实感的相信摘星公主是神女,能保佑他们财源广进,出入平安,哪怕身无分文流落荒野也能找到东西填饱肚子。
  从生孩子到赚大钱,到土里的粮食大收特收,都是她的职能。
  有的商人是有意传播神女的。有时这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推销手段:这是我国神女的祭品,使用此物吃了它之后,你可以重获青春!生许多孩子!健康长寿!夫妻和睦!爱人回心转意!
  等等。
  有的是无意的。
  不管出于什么心理,有什么用意,神女摘星确实比鲁国公主更有市场。当反过来神女摘星变成了鲁国摘星公主后,有的大梁人因为不了解鲁国历史,不知道鲁国那里的神话传说历史,就认为早有神女摘星,然后鲁国公主起了这么个名字。
  看,因果完全颠倒了。
  姜姬倒不怎么在意是先有神女摘星还是先有摘星公主。
  她只知道因为鲁商的缘故,在凤凰台之外的大梁城市也因为对鲁国好奇而跑到公主城来游学。至于为什么不去鲁国?
  第一,因为鲁国太远。大多数人没有那个家底,也不会跑那么远的地方去;
  第二,公主城的来历太奇特了。鲁国公主的随从臣民在此地建了一座公主城,鲁国公主还就住在这里等着去凤凰台当皇后。
  鲁王太远,不如就来见一见艳名远播的鲁国公主吧。
  这些人就来了。
  宜宾馆就塞了许多这样的人。
  段小情出于职责所需,需要一一接见,判断这人到底值不值得重视,可不可以在公主城给他个官做做呢?
  因为姜姬打算吸纳大梁人到公主城当官了。
  她需要扩大影响,就不能固步自封。有段小情或王姻这样的忠心于她的鲁人,当然也可以有忠心于她的大梁人。
  除了徐家,黎家,她还需要认识更多的大梁人,大梁世家。
  段小情既然特意进来跟她说这个人,姜姬就让他当晚进来陪她用饭了。
  段小情很清楚,她比较喜欢年轻人。因为年轻人通常更有冲劲,更愿意冒险。像她这次出来除了一个段小情算是年纪大的,却是个指哪打哪的,剩下的全是年轻人。
  如果换成龚香,只怕他的意见就会很多了。她可不想走一步就要面对许多忠诫良言。
  在走一条新路时,她只需要跟随者。
  只是见到这人后,她和对面的人都愣了。
  “阿陀?”姜姬问道,“你怎么会来?”阿陀也愣了,盯着三宝,三宝正捧着一块蒸肉磨牙,她现在牙还不是特别有力气,吃起肉来还是有点费劲的。
  姜姬看了三宝一眼,指着道,“这是三宝。你过来坐,先吃饭,再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吧。”
  阿陀回了神机灵劲就回来了,立刻坐下来,净手,净面,食案很快又添了一张。
  他不忙吃饭,先跟三宝打招呼:“弟弟,你可以叫我阿陀,我是你表哥!”
  姜姬:“……”


第593章 换国书
  阿陀吃过饭; 姜温也进来了。等他洗完澡; 城外的卫始也进来了。再等他把魏王派他来的原因说一说; 把魏国国书拿出来; 天已经是黄昏了。
  三宝特别兴奋!因为她已经很久没在宫里见到这么多人了!
  可能是因为摘星宫特别大; 而住在这里的人又特别少。平时只有姜姬、奶娘和侍人陪伴她,虽然并不寂寞; 但见到生人; 就像见到新鲜事物一样。
  最终变成了人来疯。
  难得让姜姬想起了姜旦小时候,好像也是这么麻烦; 一刻不停的爱找事。但她现在的耐心好多了。
  不得不说,不是亲生的就是不一样。她再烦三宝爱叫爱吵爱闹,也不会讨厌她。而她当时如果不是想着陶氏,可能早就放弃姜旦了。
  阿陀对三宝接受得很快; 姜温和卫始也都很平静淡然。他们都能看得出来三宝像谁,也能推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叫她高兴的是,没有一个人企图直谏。
  这表示他们对她的信任增加了。以前卫始还打算劝谏她; 不能说他不对,应该说他做的对,但想法跟她有差距。现在他似乎已经迈过了那道界线,纵使眼前的事不符合他的三观; 他也出于对她的信任去接受了。
  这就很好嘛。
  在三宝想上厕所,阿陀主动要领他去外面尿; 两人比谁尿得高时; 侍人过来把三宝给抱走交给奶娘; 对阿陀笑着说:“太子,小公主要去屋里用马桶。你要不要用马桶啊?”
  阿陀:“小、小公主?”
  他反应过来后就跪到姜姬面前请罪了。卫始就坐在一旁发笑,等姜姬也笑着让阿陀起来后,卫始才道:“过来这边坐,傻瓜。”
  阿陀不好意思地坐下来,不敢说话。
  姜姬把魏王国书摊开来,问阿陀:“除了这个,魏王还有什么交待你的话吗?”
  阿陀摇头:“除了叫我孝顺听话之外,别的都没说。”
  国书上也没什么特别的内容,是一篇很正常的诸侯王向皇帝求祈宠爱的文章,表达了诸侯王对皇帝的爱戴与敬畏,祈祷皇帝能永远对他对魏国充满爱意。
  姜姬按着国书,既像提问,又像自问:“为什么在此时让魏太子送这个来?”
  阿陀紧张地看了一眼卫始。
  从鲁出来后,卫始每带他走过一城,都会尽量带他进城一观,哪怕进不了城,也会在城外寻本地百姓聊天闲谈,再通过买卖三样东西:人、谷物、布,来判断此地到底是富裕还是贫穷,城主是严苛还是宽和。
  走过的城池越多,阿陀的感觉越深刻。所有的城市,人和粮食都是最贵的,而且外地来的人只能卖粮、卖人,却不能从城里买。
  哪怕是城外的百姓,一家一户有多少个男丁都被记下来了,如果村里敢有一户卖了一个男人,哪怕是男孩子,全村都会被抓起来。
  阿陀当时问他们,如果有人突然死了怎么办?
  百姓说,那人也不能葬,要等大人们看过之后才能葬呢,有的村听说就是人放烂了,大人们非说他们是外面捡的尸首,硬是把一村的人都给抓走了呢。
  还有的城连这样的理由都不找就把城外的百姓全都抓了。
  听说,都抓去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