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7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想尽快帮得上忙,尽快帮公主做事啊!他活着不就是为了这个吗?从一个奴隶到现在,他现在才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他想回到凤凰台去!
  阿温说他也想去,“我跟你一起去。就说; 你是在徐家遇上的我。也是我告诉了你魏国太子被徐家所害的事。”
  公主摇头:“不妥。没人会信徐家暗害魏国太子。换个说法。”
  姜俭说:“你不要跟我一起回去。我先回去,然后你再想办法通过别人进凤凰台,这样你我说的话相互印证; 更能取信于人。”
  姜姬说:“既然你们都想好了; 那我也不会再拦着你们。阿俭,你想好怎么让徐家跟魏国扯上关系了吗?”
  姜俭跪在朝阳面前; 痛哭流涕:“我差点就死在徐家了!”
  他说,他刚到徐家时; 徐家对他很客气; 除了徐公一直想知道鲁国和魏国的事。
  朝阳不相信他; 怀疑地问:“为何问你啊?”
  姜俭说:“长公主不知,我王之姐; 曾嫁魏王为后; 后来魏王害死了她还不敢告诉先王; 先王得知实情后就一病而死。”
  他说; 晋王年幼,刚继位时不敢得罪魏王,也不敢追究王姐的死因,只好忍气吞声。
  而魏国先王后所生的小太子,却在先王后托负下,到了鲁国,由摘星公主收养抚育。六年前,小太子回到魏国,结果受到魏王的冷遇和虐待,不得不回到鲁国,一直被鲁王照顾着。
  这事,朝阳还真不知道。以前她也没关心过这个啊,现在她也不关心。诸侯小国的一个太子是生是死,在哪里长大,跟她有什么关系?她又为什么需要在意?
  现在听姜俭说起,只觉奇事奇闻,有趣。不过听过就算了。
  但鲁国养了魏国的太子,魏王又娶过晋国的公主,这样三国不就联系起来了吗?
  然后,姜俭自称自己在徐家时想借书看,就在徐家人的书房里,翻到了这本魏国国书。
  奇特的是,魏国国书为什么会在徐家,而不在凤凰台呢?
  他虽是晋人,但身为陛下的传旨,是有理由去问一问的。他就先藏起国书,然后再去找徐公询问。
  然后,徐家就这样害了他。
  这国书肯定有问题啊。
  所以等他逃出来之后,就立刻拿着国书来见朝阳公主了。
  之前他也根本没出城,就是被徐家藏起来逼问国书的下落呢。
  听了这么一大段故事,朝阳终于有兴趣去看一看这魏国国书上写的是什么了。
  至于姜俭,当然被带下去看管起来。他现在可不是什么传旨,是个待罪之人。
  看完国书,朝阳自然很生气。这魏王好大的脸啊!
  可她又不敢直接拒绝。再没见识,她也知道现在的皇帝管不了诸侯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诸侯王求见皇帝,皇帝是一定要见的,如果皇帝不见,诸侯王可以对天下人说皇帝怠慢他了。
  朝阳想像历代皇帝一样驯服诸侯王,朝他们要人要钱要粮。可如果诸侯王真找上凤凰台了,她就害怕了。
  魏王的国书上充满不驯,要怎么处理呢?
  打?
  她已经不敢打了。
  让花万里出去打仗,她已经后悔了。在花万里手握十几万大军不肯回来时,她就知道自己做错了。
  她太弱小了,就不该给任何人军权!
  等花家这件事解决了,她一定要释放所有的士兵!整个大梁,不能有一个将军,不能有一个兵!
  哪怕是云家,她都不信了。
  云青兰这段时间表现出来的态度,让她也不敢信。
  现在是花万里还不知是活是死,花家大军还在,她还不敢对云青兰下手。
  等时机到了,她头一个要除掉的就是云青兰!
  王姻被朝阳请来,见识到了“魏国国书”。他翻来复去的看,沉吟片刻,问这国书是怎么递上来的?他几乎天天都在替朝阳公主处理奏表,怎么没见到这个。
  是谁,夹带进来,递给朝阳公主的呢?
  朝阳不肯说,只含糊道,这是从徐家发现的。只是她好奇啊,徐家为何要藏着这个呢?
  王姻说:“只怕是徐家早已暗中答应了魏王,所以才留着它吧。”
  朝阳顿时明白了。
  徐公除了手中没有御玺之外,他的话跟圣旨差不多,甚至比圣旨还好用。圣旨要送出去还要用徐公的人,徐公要做什么,瞒着皇帝和她那是轻而易举的。
  如果徐公已经决定答应魏王的国书,给他人和钱粮,那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国书没有递上来:因为徐公本来就没打算再问皇帝和她的意见了。
  朝阳又惊又怒:“他为什么这么做?”
  王姻低头:“臣不敢妄测。”
  可他不说,比说了更管用。
  朝阳已经开始思考是不是徐公早就想得到诸侯王的支持了?
  那他为什么要得到诸侯们的支持?
  他已经在凤凰台下最有权势的一个人了。他还想要什么?
  朝阳惊惶恐惧之下,难得的,去看望了皇帝。
  皇帝在蒋胜的陪伴下,还记得她,一看到她来,就立刻笑嘻嘻的把手中的点心给她,唤着:“母,母……”
  蒋胜带着侍人拦住皇帝。
  朝阳坐在远处,她从不靠近皇帝。或许小时候她抱过他,可当他长大后,她就离他越来越远了。
  皇帝力大,容易伤人。
  蒋胜和侍人们一起劝皇帝:“坐下,好好坐下,这样母亲就会来看你了。”
  皇帝就艰难的坐好,他小时候还学过怎么坐,现在歪歪扭扭的坐着,两只手放在膝上,别别扭扭的,对着朝阳笑。
  朝阳看了皇帝一会儿,扭头走了。
  她已经快想不起皇弟长什么样了,皇帝是她和皇弟的孩子,可他长得一点也不像皇弟!他又丑,又蠢!他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
  不!她不能依靠皇帝!
  朝阳回去后就召见了所有吹捧她,所有从她手中得到官职的人。
  她给了他们一个任务:哭徐公。
  哭徐公劳苦功高;哭徐公病体难支;哭徐公恩高德昭。
  总之,就是要翻着花的夸徐公。
  徐公都为大梁累病了。
  徐公对大梁恩重如山啊。
  徐公这样的臣子,皇帝难道不心疼吗?不怜惜吗?不愧疚吗?
  既然心疼、怜惜、愧疚——为什么不放徐公好好的回去休养身体呢?
  王姻在下首,用惊异的目光看着朝阳。
  这个女人比他想像的要聪明的多啊!这一招以退为进,做得好极了!
  他立刻写了一篇极为感人的《颂公赋》,写得花团锦簇,催人泪下。
  因为朗朗上口,很快为人传唱。
  仿佛一夜之间,凤凰台上下的人都发现徐公已经八十高龄了!他是三朝老人了!
  徐公发现时,已经晚了。
  他自己倾心打造的好名声在此时此地帮了倒忙。虽然他自己的弟子很快发现这种吹捧是不好的,但更多的、不明缘故的人自动自发的替他吹起来。
  都说徐公鞠躬尽瘁了六十多年,马上就要死而后已了。难道皇帝对忠臣就这么不体贴吗?看人家都这把年纪了,病了好几年了,也不放人家回去休息休息,还让人家干活,实在是太不通人情了!
  徐丛怀疑是姜幽搞的鬼。
  经过一番调查后,得知是朝阳公主与那鲁国大夫王姻密谈一番,又去见了皇帝,回来就召了许多人,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做了一番布置。
  唉,徐公送进去的两个内奸被人牢牢看住,只能在殿中写文章,不能出来送信,这才误了事。徐公闭目沉思,想了想,让人送来衣服,他打扮一番后,坐着车去见朝阳公主了。
  他也觉得像是姜幽的手笔。可姜幽做事,从来不会给人退后的机会。
  也就是说,如果是她,在造势之后必有后手。
  可到目前为止,只是造势,没有后手冒出来啊。这种只靠嘴炮来做事的做风,倒有点像凤凰台的人。
  凤凰台上。
  王姻找到了姜俭。
  姜俭虽然这几日被人看管,但好吃好睡之下,身体也养好了。
  还胖了点。
  王姻想在朝阳公主的地盘找人更是轻而易举。
  他遣走看守的侍人和宫女,坐在姜俭面前,轻声说:“魏国国书是你送来的。”
  姜俭不说话,只是望着他笑。
  王姻皱眉:“你到底是何人?”绝不是晋人。借晋王三个胆子,他都不敢搞这种动作。
  魏国国书又显然是在陷害魏王,也不会是他的人。
  郑、燕已经自乱,难以他顾。
  赵?
  还是……鲁?
  姜俭笑眯眯的:“你猜。”
  王姻哑然失笑,打量他几眼,从年纪上判断,如果真是公主的人,倒有可能是公主的旧人,与蟠郎他们是一批的。
  倒也不必说破。
  王姻记在心里,先一揖,对姜俭道歉,直言那个指他为罪人的圣旨,是他建议朝阳公主发的,也很直接的说:我就是想排除异已,不过你现在既然回来了,那我就对你认个错吧。
  姜俭也很大方的说:不要紧,大家都是好同事嘛。
  两边互相笑一笑,泯去恩仇。
  王姻道:“公主大事未成,我等要替公主解忧啊。”他指着朝阳公主的玉宇宫说。
  姜俭也点头:“是啊,某一心侍奉公主,必为公主解除烦忧。”
  两人对着朝阳公主表了一番忠心,仿佛前嫌尽去了,然后就决定替公主除了徐家老儿。
  姜俭问:“若徐公自言未老呢?”
  王姻:“那就让他去找花万里的陶然回来。”当前最大的事不就是这个吗?既然他说他还没有老,还能继续干,那就解决这个吧。
  姜俭笑道:“若他真找回来了呢?”
  王姻道:“那不是还要断一断花万里和陶然的官司吗?”
  朝阳公主得王姻一言,大喜,爱王姻爱得不行。是啊!若徐家老儿认输了,那就这么让他下台!若他不认输,就让他去找花万里和陶然!
  就算他能把人找回来,再断了两者的官司,还可以让他遣散军队!
  她为君,他是臣。她只要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