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7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显不敢立刻让祁氏食用它,先让家里的厨子做。祁连山是连做法都一起送过来的,但就算他不送做法,那上百篇赋里都已经把做法给列出来了。
  总结就是,这云食乃是天下第一神奇之物,不愧是神女采云而生啊。
  其物贱,所以贫者可食。制法简单,不需能工巧匠也可制成。而这云食,生吃可,熟吃亦可;与荤同食可,与素同食亦可。
  王显就记得有一篇赋说它有君子之道,禀君子之德而生。说它跟什么肉做到一起,既带了这肉的香气,又不失自己的气味,两者并不混杂,也不叫人恶心。这不正是君子吗?
  哪怕是赤辛苦辣之物同煮,照样可食!
  王显就拿花椒煮了一回,发现竟然是一道相当不错的佐餐之物,或花椒拿油煎过后再浇在云食上,更是美味!
  祁氏吃了它煮的汤后,竟然真的慢慢恢复了胃口。从此就日日吃它了。
  那一鼎的鹿肉炖云食,肉全进了王显的肚子,祁氏与小儿只吃了云食喝了汤。
  不等吃完,外面就有人来叫了。
  王显只得匆匆出去。
  祁氏抱小儿进屋午睡,她的陪媵担忧道:“不知公子出去是不是又是为了丁口的事。”
  祁氏:“只怕正是这件事。”
  陪媵道:“要建王宫……到底需要多少人啊?”
  祁氏:“怎么着,也要几万人吧?”她也不知道盖一座王宫要多少人,她只知道王显已经为此忧愁很久了。她说她愿意把嫁妆全拿出来。王显搂着她叹道:“一家一户的钱怎么够?只怕我王家倾尽内囊也盖不完一座大殿。”
  她吓了一跳,“要那么多钱吗?”王显笑道:“所以,才要大家都来掏钱啊。你也送个消息回家,让家里早做准备。此事要小心仔细才行。钱,要出得不多不少,要出得恰到好处。不然出得多了,让人以为家里有钱,逼着出得更多怎么办?出得少了,又被人记恨;时机不对,这钱出了也是错。所以要刚好、恰好才行。”
  祁氏半懂半不懂,她是带着交好王家的任务嫁给王显的,只好再表白一番心意:“我的,总是你的。只要你不凑手,只管对我讲,我哪怕只有一分也都会给你!”
  王显叹气:“我知道。唉……要真是掏钱就能了结,那真是省事多了。”
  王显匆匆赶过去,见王光不在,只有七叔爷爷和九叔爷爷在,两位叔爷爷正在见人。
  来人一个姓王,是王家人,一个姓张。
  两人来意还不一样。王家这个,是来送钱的,不是送给大公子,而是送给族长。
  所以王显才被叫来“收钱”。
  王显收了钱,送走了人,回来就见七叔爷爷和九叔爷爷都一脸不耐烦,想让他赶紧走。
  王显也不想在这里待着,回到堂上也只是特意来告退的。但那姓张的不肯叫他走!
  “大公子稍等!稍等!大公子来看此物!”张毛扯着王显过来,指给他看。
  这人是来献宝的。
  王显近一个月也是见惯了这种人,闻言就很给面子去看那箱中的“宝贝”。
  是一个生得奇异的巨石。此石立起来有五岁孩子那么高,形似巨蛋。它稳稳的立在地上,从上到下,身怀五彩奇光。摆在堂前阳光照到的地方,光能透体而出。
  王显夸道:“果为奇珍啊!”这么一大块玉石确实少见了,最奇特的是,玉层叠而生,层层分明,皆是清透的上佳好玉,颜色干净、鲜艳、明亮。
  他这一夸,张毛就高兴了,谦虚起来:“此乃我家中珍藏之物,一直未敢显于人前。今得知庆王大公子在此,特来献宝!”
  他这么说,就是想到庆王大公子那里去露个脸。
  王显笑眯眯的,转头问上首两位叔爷爷,“我是个小辈,怎能发言?我这双浊目也只能用来赏赏宝贝了!七爷爷,九爷爷,您二位看呢?”
  两人不说话。
  张毛也发现王显说话不管用了,转头继续去捧上面的两人。王显趁机出来了。
  他一面走,一面发愁。
  不过一个庆王大公子,就已经把家里的人心都给搅散了。爹闭门不出,装聋作哑,不过是碍于上面长辈的颜面。可再这样下去,是祸非福啊。
  可他一个小辈,更不好去“教训”几位叔爷爷了。
  叔爷爷们也是活了一辈子的人了,怎么到如今却看不透了呢?
  正想着,前头过来一个人,叫住他:“显哥,快随我来!”王显抬头,连忙问好:“卢叔!”卢有为是王光的从人,两人曾是师兄弟,拜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卢有为家无恒产,为他求学家里已经是空无一物了。等他父母去后,他就熄了闻达之心,转而投到王光门下,成了他的从人。
  卢有为:“快来!那个商人,被抓来了!”王显立刻加快脚步!
  早就听说族里有人从外面带回了两个商人!还是鲁商!如果此话是真的,那他们眼下的困局至少可以稍解一二了!
  听说鲁商什么都能卖出去,什么都能买得到!乃天下第一商!


第612章 救星
  马三在王珍家是被绑着的,一直没撒开。被挟上马车到了这里——还是从后门,藏在车里进来的——进了屋后,绳子就解了,不多时,外面进来一个五旬左右的老者,客气得很,对马三一揖,“迫不得已请先生过来,怠慢了。”马三连忙做出受宠若惊的样子来,慌忙跪下磕头:“小人微贱,不敢受,不敢受。”
  老者将他扶起,还是很客气:“听说先生姓马。”
  马三:“不敢,我在家中行三,大人称呼一声马三就行。”
  老者:“敢问先生做何营生?”马三:“行走诸地,以贩货为生。举凡以银钱计价之物,小人都可贩得。”
  老者:“我有一桩难事,正需先生这样手眼通天之人可解。”
  马三刚还跪着呢,知道他要敢说一个不字,立刻就会再被绑起来,说不定脑袋都要保不住。
  不过他到这里来,不就是因为这个吗?
  公主倒是没有给他下死令,只要他“相机行事”。
  这机会不就来了?
  马三此时才做出笑模样来,“大人只管吩咐,小的不敢不尽力。”
  老者,也就是王光,指着外面说:“我王欲在此地建座王宫,需丁壮十数万,另有砖石木料瓦片等物,若有珍宝奇物,自是上佳,或有能工巧匠,也愿礼聘。不知先生能解决几样?”
  马三皱眉,“砖石木料、珍宝奇物、能工巧匠,这都不难。十几万的丁壮,这就不好办了。大人知道,最近各处都在抓逃人呢。”
  花大将军建功立业,害了不少百姓、城镇。现在花大将军收兵了,不打了,各地就冒出许多逃兵、溃兵为祸不小。
  除此之处,各城也有遭遇兵祸逃走的百姓。
  于是,各城在追缉溃兵、逃兵时,就不能不分青红全都杀光了事。毕竟百姓是有用的,能种地,会干活。当各城发现百姓丢得太多了,自家的兵也死得太多了,人手就越来越不够用了。
  残破受损的城镇需要重新建设,死伤无数的军队需要填充新兵新丁,来年的地还需要人去种,于是各城不得不张榜号召百姓归乡。
  当然,百姓是不会转头就看到自家城门口张帖的告示中有自己一村、一家的姓名的。
  只能去抓,去找,不管是不是自己城里丢的人,只要附近流浪、流窜的野人全都索拿回来,问清是百姓的,本地的就判个逃人罪发去为奴,外地的也判个逃人罪也去为奴,顶多录个姓名送到原籍去,等原籍的城官派人来索要时,还活着的就还回去,已经干活干死的就只能领着尸首回去了。
  如果说不清姓名籍贯,就会被判为军户,充入军奴。
  有被乖乖抓走的,就有不愿意被抓的。因为只要被抓回城去,基本就没有活路了,哪怕一开始有人以为这样就能回家乡了,在看到前面被充为奴隶的例子后,后面的人当然就学精了,不肯回乡了。
  这些人自然而然的就聚集到一起,见到来抓人的军队要么逃,要么上前打。
  所以,现在还在外面的野人都变得凶悍多了,杀人如麻。像马三这样的商人现在很少在外面捡野人贩卖了,一不留神自己就被干掉了。
  而各城又非常缺人手,不管是真的要还民复田,还是害怕成为下一波被花将军干掉的城而偷偷积蓄士兵扩军,都是一个结果:现在贩奴贩不动了。
  马三摇头。
  可王光最需要的也正是奴隶。
  在河谷这里种地的,没有百姓,全是四姓的家奴。哪怕没有投身为奴的,也跟四姓家奴没什么区别,因为他们都千方百计的跟四姓联姻。
  毕竟在河谷,还是跟四姓有关系的人日子更好过。
  如果壮丁不从外面来,那首当其冲的就是王家自己人了。
  如果王家不愿意自己人受苦,那就只能把火烧到其余三姓去。
  第一个,就是已经势败的李氏。
  可李氏虽败,几百年来也与另三姓血脉交融,他们四姓互相联姻,拿李家为祭,其余三姓也会伤脉动骨。
  而只有一个李家就够了吗?
  剩下的人真的逃过去了?
  直到现在为止,王光都没能打听出来“庆王”的家传,只能从大公子身上看出庆王似乎是行伍出身。
  而且,并非将门。
  实在是因为大公子目不识丁,王家女嫁给他后,立刻就发现这个“大公子”只怕从小没读过多少书,不然也不会给她起一个“知心”这样胡来的名字了。
  这名字一喊出去,谁会认出这是王家女?
  王光从那一刻起,心就沉下去了。
  他不怕河谷多出一个庆王,只要这个庆王是可以说话的,懂世情道理的,那就什么都可以商量。
  但大公子的行事做风就不像是来跟王家商量的。
  他像在布局,等着将王家一举擒杀。
  王光看出来了,却也无能为力。
  不看别的,只看大公子带来的精锐就能看得出来,这个庆王并不好对付。说不通道理不怕,他有刀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