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7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敬崇拜信任,让他写了一篇奏表递到姜姬面前。
  她会看吗?
  姜姬当天就把毛昭给叫来了。她指着奏表说你能确定吗?
  毛昭说:“十有八九,老天爷是不会骗人的。他老人家每隔十几年,几十年要打个喷嚏,还是很有规律的。前后总差不了几年。现在从河谷往南这一片都有水位降低的奏报,有可能我们接下来的一年会迎来一场大旱。”他沉重地说:“如果要发生大旱的话,粮食减产是必定的。而且在春天,也有可能会引发疫病,疫病会流行,因为今年死得人太多了。”
  毛昭没有想到的是,姜姬立刻就取信了他的话。
  姜姬说:“那照你所说的,写一本更详细的奏表送上来,以前凤凰台是怎么应对的?什么地方旱情更严重,什么地方受灾会轻一点,哪里的百姓跑得最多,哪里的百姓都没有跑,凡此种种都列上。”
  然后她把将要发生大旱的事告诉了王姻和龚香。
  对凤凰台来说,他们三人都是陌生人。
  说起鲁国的天候,王姻和龚香可能都能说得出来某年月日,某地大旱,某地地动,某地天降奇石,某地河川泛滥,等等。这些不止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家族中也会记载。
  但是在凤凰台,他们就真的是两眼一抹黑。
  这不是去读几本书,熟知凤凰台人物典故能了解的,哪怕凤凰台肯定有记录,现翻也来不及。
  但让他们就这么相信毛昭也不可能。
  两人不约而同,一开始是先怀疑毛昭的用意,跟着就怀疑毛昭此时递奏表是什么意思,他会不会夸大了灾情?会不会是为了让姜姬救皇帝设下的计谋?
  姜姬说:“不妨先相信他,我们对凤凰台来说都是陌生人,他一个在凤凰台生活了十几代的人我觉得可以相信他对凤凰台对这一片天地的了解。”
  王姻说:“假使说要发生干旱的话,那么现在城外那些被掩埋的尸体最好全部焚烧掉。为了避免在春季引发疫情。”干旱不止是影响人类,它会影响这一片所有的生命,不管是花草树木还是飞鸟走兽。
  花草树木长得少了,吃草的动物就没得吃了,它们会就饿死或迁走;吃肉的动物们找不到食物,就会挖出尸体来吃。死尸露在外面,就会散发尸毒与阴气,活人就会染病——这是龚香和王姻的现场教学。
  姜姬默默点头。
  阴气也好,毒气也罢,能认识到会引起传染病就可以了。
  龚香点头,难得没在这时反驳,说:“还有水。”
  目前凤凰台的所有的用水,靠的都是城外的河流。河流是最容易被污染的,因为它是开放性的,一旦发生干旱,除了人之外,野外的动物也会有大批量的死亡,一旦河流被污染。城中用水的人也会跟着染病,大量染病时就等于暴发了疫情,人群聚居,食水共用,同寝同卧,很难控制得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现在开始引导百姓使用井水。
  凤凰台现有的城中用井最好也进行一下严格的区分,这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
  一街一巷一户,最好能保证这个井水不会被外来人污染。而且如果干旱的话,现有的井深度应该已经不够了,需要再深一点儿。
  姜姬点头,说:“记下来。”然后她就把这活派给王姻了,跟着她就让王姻退下了,显然接下来她有事要跟龚香商量。
  她来确定两人的高低地位,就不用他们两人争高下了。
  也是因为她确实更相信龚香而不是王姻。
  然后最重要的其实还是粮食。
  姜姬对龚香说:“我需要云青兰变的更疯狂一点儿,如果我把皇帝东西送给他,你觉得他会因此变的更疯狂吗?”
  龚香瞪大双目,非常不舍得、非常可惜的说:“不如造一套假的给他?”
  叔叔没反对已经让姜姬很高兴了。
  姜姬笑着说:“反正到时我会再造新的,我不会用大梁朝留下来的东西。那么这些东西白留着,不让它们发挥一下最后的作用。就把这个给云青兰送过去吧,把这个大殿中能取下来都给他送过去。”
  她站在大殿中央,环视四周,露出小女孩儿在恶作剧一样的笑容,“他看到这个的反应我觉得会非常有意思的。”
  龚香苦笑摇头,背上全是冷汗,既恐惧又兴奋,因为他也想到了公主所说的场面。
  他说:“公主,我笑都笑不出来了。”
  这殿中的榻、香、几、鼎、钟、牌、箭、壶、瓮,等等,全都送过去!
  他也真想当场看一看云青兰的脸了!


第670章 大王真乃天下第一深情之人
  王姻走出宫殿回头望去,神色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还有一份不甘心。
  他自认并不比龚相差到哪里去; 但公主仍然选择相信他而不是他。
  天空慢慢放了晴; 温暖的阳光穿过厚厚的云层洒下来,照在贫瘠的土地上。地上、屋檐、石缝间渐渐冒出了一丝绿意。
  野草最先探出了头,只是枝叶显得格外细弱。吱吱呀呀的板车缓慢的连绵不绝地从城门驶出去,城外荒郊野地中远处可见一到烟柱直冲向天空,还没有走近就能闻到一股焦肉味; 一些饥饿的野狗; 野狼在附近徘徊着。
  为了安抚百姓,姜姬不得不临时又重新展开了祭祀活动。
  虽然神女是一个新兴的神; 而且还是从鲁国来的,只有她能够实实在在地给百姓粮食,哪怕现在每个人的碗里已经只有薄薄的稀粥; 也足够安抚百姓了。
  百姓们跪在宫门前; 他们在祈求姜姬的保佑。他们从来没有这么虔诚过; 每天都能看到无数的人跪在那里; 他们真的以为这样就能救命; 就能救自己,救家人; 能不再挨饿,能不生病; 不痛苦; 不会死。
  姜姬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几乎是迫切的将宫中的一些大件全部打包,再逼着龚香写了一篇深情绵绵的情书。
  运出去的时候,姜姬让人散布这些东西是兵器。
  大马车上放着打着巨大铜钉的箱子,箱体沉重,在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不管是百姓还是凤凰台的公卿们都相信这就是兵器。之前姜武离开时虽然没有惊动任何人,但后来从军营中调走的兵马并没有再回来,显然他们不只是出去巡逻一番而已。
  虽然城周围兵马的减少可以让大家稍稍的感到有一点安心,但更多的疑惑涌上心头。他们开始担心这凤凰台里的安乐公主打算让她的兵马去做什么事?
  他们已经不敢再小看她了。可安乐公主不是朝阳公主,他们可以随意议论朝阳公主,却不敢对一个身后挟着数万兵马的女人说三道四。
  他们只能去找毛昭和白哥。
  白哥是真的一无所知,但是他心中有一个猜测,或者说希望:这是姜姬派兵马去救徐公了。
  这让他下意识的替姜姬开脱。他开始宣扬安乐公主的慈悲、威武与气量不亚与男儿,说她是大梁血脉凝结出来的最后一个硕果仅存的君王之血。
  不该再用单纯看的女人的目光去看待她,应该把她当成一个君王去对待。
  毛昭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在之前向姜姬禀报说发生大旱,她明明已经相信了,但是为什么会在发生大旱之前又动兵马呢?兵马一动,不是更耗费粮食了吗?
  他怀疑姜姬想跑。
  因为比起凤凰台里面嗷嗷待哺的饥民来说,公主城和万应城反倒是粮食充足,百姓也早已归顺。
  他匆匆忙忙去找白哥,小心翼翼的问他会不会是姜姬想跑。
  白哥听了之后觉得非常可笑。
  白哥说:“你可能还是不了解她,她既然已经到了凤凰台,她就不会走。别说你只是告诉她明年可能要发生大旱,哪怕是现在外面百万军马压城她都未必会走。她有的是办法化解眼前的困境。”
  毛昭问:“那她干嘛要动兵马呢?”
  白哥说:“我猜她可能是想救徐公。”
  毛昭反倒比他更冷静,更理智,“我认为现在并不是救徐公最佳的时机。首先我要救徐公的话,皇帝和朝阳公主要不要一起救回来?如果需要劳动兵马这么大的手笔只救徐公一个人有点太过兴师动众了,总不能把皇帝和朝阳公主放着不管。”
  再有毛昭认为从安乐公主,也就是姜幽目前的行事作风看来她似乎是想完全屏除掉凤凰台的原班人马,她想重新建立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朝廷。
  这样一来,她反而不会太过急切地把徐公救回来。
  反过来说徐公留在云青兰那里就比如一柄尖刀插在云青兰的胸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给云青兰致命的一击。以他对姜幽的了解,他觉得她有可能会宁愿让徐工留在云青兰身边。
  这话仿佛对白哥是当头棒喝,他突然发现他想的太简单了。徐公对他来说是亲人是父祖是老师,是没有血脉但却胜似亲人的亲人。他愿意不计代价去救徐公。
  但对公主来说徐公是一个似敌似友的人物。固然徐公帮过她,但是也给她造成了不少阻碍。
  她现在已经把凤凰台完全的抓在手心里,眼前根本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对他造成妨碍。对她既不需要徐公回来帮她压阵,更不需要徐公回来碍手碍脚。
  他陡然明白过来,姜幽不会主动去救徐工。
  毛昭看白哥陷入了沉思,就安慰他说:“云青兰已经拜徐公为相。他需要徐公站在他身边,他需要徐公的支持!所以你可以放心。再说徐公如果现在回来了反而不好办。回来以后如何面对安乐公主呢?姜幽如果真的要登基为帝,那徐公为全名节只有一死相报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姜幽当上皇帝之后,以帝王之尊召徐公回来。”
  白哥说:“既然如此那当务之急就是要让安乐公主尽早登基。”
  毛毛吓了一大跳,以为白哥在说笑,仔细看他的神色却非常认真。
  “你不要胡来,你虽然不曾出仕为官,但你到底是徐公的子弟,如果由你来开口,倡导举安乐公主为帝,那等于是在徐公脸上抹黑啦。且我观姜幽的行事步步皆有章法,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