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8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概他也不会信。
  毕竟银山崔氏老老实实送银子,“皇帝”不夸银山崔氏,却转过来夸他固卫崔氏,他这一支跟银山崔氏已经有近百年不曾联系了,关系早就远了。
  “皇帝”必定不安好心。何况是不是“皇帝”还不知道呢。
  一边说皇帝被云青兰害死了,可云青兰也没大叫大嚷说他杀了皇帝;云青兰走了以后,凤凰台上下也没说皇帝死了。
  所以这皇帝看起来是还“活”着。
  就是没几个人信。
  白哥问:“崔演若是不到,公主欲如何?”
  姜姬:“他不到你就写一篇皇帝悲伤心痛的文章。”
  白哥:“……好。”崔演,你算是把银山崔氏给害惨了,人家银子都乖乖送来了,就因为你不到,银子白送了。
  不过他也懂了为什么公主嘉奖固卫崔氏而不是银山崔氏,两支虽然同姓崔,但分宗已久,早就不亲密了。搞不好崔演还以为是银山崔氏下的绊子,所以那边只需要送银子,他这里就变成必须出个人。
  现在的凤凰台就像火坑,谁都不愿意往里跳。
  毛昭和白哥就看公主兴致勃勃的翻捡着这些不肯上贡的奏表,她翻出一个,问毛昭和白哥这个城在哪里,两人说出来后,阿陀就把这个城标在几人面前巨大的屏风上。
  两人总有戚戚之感。
  这面屏风是用纸板做的,微微发黄,上面描画的是以凤凰台为中心的大梁。他们能在上面清楚的看到晋江、汾河周围的城池都快被标完了。
  河谷赫然在目。
  银山略有些远,而固卫比它更远,却早早的被公主标在了上面。
  毛昭还不太明白,白哥就悄悄告诉他这是公主从鲁国进来时的路线。毛昭就懂了。
  公主这是打算把这条路上所有的城全都拿在手里。他再仔细看一遍,心中一悚,因为公主从鲁国进入凤凰台的路线刚好把大梁分成南北两边。显然公主目前的目光全在南边诸城,而北边与赵、魏两国更近。
  公主这是给赵、魏两国留的地方?
  不,更像是留出的战场!
  她先收服南边诸城,等赵、魏反了以后,北边就是她划出的战场。在北边打过后,她就能将北边与赵、魏两边一齐收服。
  毛昭捂着心口,觉得胸口不太舒服——心都快蹦出来了。
  他看出来了,却更希望自己不要看出来。他记得曾与徐公谈论过公主在鲁国的所做所为,徐公道与鲁接壤的燕、郑两国皆败正是公主的手笔,其意不在鲁之一地,而在天下。
  他当时还觉得这话夸大其辞了。可今天看这屏风上的标注,果然正是公主的手笔吗?她坐在莲花台上时就想把燕、郑给毁掉,以安鲁地;她现在坐在凤凰台上,剑指魏、赵不是顺理成章吗?
  徐公都说过,君之下不必有王。君王并列本就是一个错误,哪怕分了臣属上下,也不对。君盛而欺王,王大则压君。天下的权柄,本来就应该只放在一个强者的手中。
  熟读史书的毛昭当然也知道,凤凰台上的皇帝不止一次想把诸侯王的属地都给收回来。
  只是都没成功。
  现在换成公主,她果然也盯上了诸侯国。
  哪怕大梁现在还不在她手中,她也早把诸侯国给放在心上了。现在更是索性两边的事一起做。对她来说也确实没什么先后顺序。
  毛昭突然就心平气和了。
  有公主在,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听从她的命令,力图把一切做到最好,根本不需要去对她指手划脚。
  就像眼前的龚相、白哥一样。
  姜武看着纸板上标注的几座城,道:“这几座城,我与霍将军方去借过粮。”
  姜姬笑道:“哪些?”
  姜武指着说:“从左边数第四个起,四、五、六,然后我们绕到了那个湖那边,在那里又借了三座城。”
  阿陀到底不是凤凰台上的人,现在就有些糊涂了。白哥就上前把这六座城的名字给标上了,他道:“从这里起,尚城、亚方、曼城、江城……”
  姜姬道:“将这几座城,包拖周围的几座全都邀请来。”
  一般来说,皇帝新年都是要开宴会的,请诸臣公卿来一起同乐。
  这个客人人数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没有定额。
  在上面这个皇帝继位后,徐公连着十几年每年的新年大宴都是凤凰台的人自己嗨,不带外面的人玩。像离得比较近的万应城偶尔还能捞到入场券,河谷那边都够不着,没这个“资格”。
  徐公玩的这一手,相当厉害的抬升了新年大宴的品格,搞得好像只有凤凰台内的世家才能参加,外面的人都别想进来。
  当然,他原本的目的应该只是防止皇帝的毛病被传到外面去。
  按说现在凤凰台没皇帝,姜姬立足未稳,今年应该还是只带凤凰台的小朋友们玩。
  虽然现在凤凰台下是个人家都关着门,很难说她到时请客能来几个,但姜姬也根本没打算只请凤凰台上的人。
  她一开始就打算把能请的都请来,来的暂时不说,不来的回头都要被皇帝哭诉一把“卿不理我”。
  有大臣哭皇帝不理人的,也有皇帝哭大臣不理人的,这都是用惯的手段。差别是在于大臣哭皇帝不理人,大家笑一笑;皇帝哭大臣不理人,那大家就要帮着劝一劝了。
  历史上被皇帝这么哭过“你不理朕”的人,不管离得多远,都连忙千里迢迢的来找皇帝了——带着大批的礼物,他们要表示其实他们最爱皇帝陛下了,才不会不理皇帝呢,以前那都是小人作祟!
  姜姬觉得这是一个摸清对方底细的好机会,所以不管谁来劝,她都不打算听。
  白哥犹豫了一番后,还是问:“那河谷云氏那里……”他期待地看着姜姬。
  “自然该请。”姜姬笑道,她虽然时常往河谷送情书和“礼物”,但云青兰矜持的很,很少回信,偶尔回一次都是受大刺激了。上回她送了那么多皇帝之物给他,他也只送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一句话“若南面称君,必厚礼相待”。她请白哥翻译了一下,白哥翻译半天说:“就是说……如果他有机会当皇帝了,就会好好对待你……”他嘀咕说,“像是老师的字……”
  云青兰这辈子是不可能在凤凰台南面称君了,姜姬更是笑过就忘。白哥自己吓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他翻译时还是瞒了一节的,他总觉得云青兰的意思是如果他当皇帝了,就让公主当皇后。
  白哥当时就觉得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云青兰好大的脸!然后就决定这不能让公主知道,万一公主知道了,想借计就计怎么办?他到时又拦不住公主,还不如干脆不告诉她。
  姜姬觉得以她对云青兰一惯的态度来说,这新年大宴肯定是不能忘了他的,当然他也是肯定不会来的。
  她还必须送礼给他,以示“珍爱”。
  她问阿陀现在有没有大件的石雕?因为前段时间她赏了一些人,大多数都是拿石雕凑数的。
  阿陀说好几只雕得挺好的老虎都叫她送出去了,倒有一个现成的根雕,绑得好好的埋在土里,不妨竟然又发芽了,叫工匠们突然来了灵感,好好的收拾了一番,正打算新年时送给公主当礼物呢。
  如果公主想给云青兰送礼,这个根雕也行。
  姜姬让人送来看一看,看完不舍得了。
  “这个这么好看,留下吧。把它的根放开,就种在院子里。”老树盘根,竟然仍有勃勃生机,在这么不利的条件下还顽强的发了芽,何必再折腾它呢?
  这个礼物泡了汤,工匠们也变不出花样来了。姜姬去看了看现成的石雕和根雕,发现可真不少,在市场里有整整一条街都是干这行的。
  这两样因为造起来简单,当宝贝唬人也很方便,现在在商人中间很流行,连干这个的工匠都多了几百人。
  姜姬看到有很多弃用的根雕,突发奇想,让工匠把弃用的根雕修一修枝桠然后楔在一起,再多上几遍漆,再染上颜色,很快就造出一堆大怪物来,都挺有印象派风格的。
  姜姬站在一个稼接的大根雕面前,把阿陀叫来说:“给它编个故事然后送过去吧。”
  阿陀一脸茫然:“……”
  姜姬不得不启发他一下,“你看这里,像不像一个甩着袖子飞天的女人?”阿陀:这不就是一堆乱七八糟的树枝吗?
  姜姬:“这里像不像一个跪在地上的男人?”阿陀:这就是块木头。
  不过他懂公主要的意思了,就是尽量往神女身上靠就行了。
  等他编好故事,准备把这个大礼物给河谷送去的时候,白哥特意过来说可以替他润色润色,他接过文章,再看到那由四个根雕稼接成的新礼物后,用全新的目光看阿陀:“……你要不要跟我学一学如何作文?”阿陀:“……”
  阿陀无奈认了师徒之名,由白哥重新润色过后的“情书”跟着礼物送到了河谷,情人的信与礼物算是短暂的消弥了云青兰的怒火,救了在殿上的诸人一命。
  徐公等人都走了以后才站起来,心里想,公主那边又有动作了。


第684章 神女的爱情
  河谷今年的日子不太好过。
  徐公到目前还是被牢牢看管在云青兰的眼皮底下; 他平日起居的地方就在云青兰住的院落里的一个小亭子里。
  此处地势高; 有四周有阶; 八下不靠; 里面有前后两间屋子,旁边还有三个小侧室,用来起居洗漱。
  由此可见河谷王氏居住在此地时是何等的豪奢,一个小小的赏花赏月的亭子都能建得如此漂亮。
  但它再好看; 它也是个亭子。云青兰让徐公住在这里,本就有折辱之意; 将他比为犬猫之流。
  徐公的“相”也名不符实,因为云青兰跟云家人商量事情时他是从来插不进去的。但云青兰也不会忘了他,有事也会来寻求他的意见; 通常……都是一些很难解决的事。
  云青兰初到河谷; 百废待兴。整个河谷四城都被云重毁得差不多了; 百业凋零; 百姓流离失所; 看到云家大军前来,不见解脱; 更添折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