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8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人比第一个人强得多,在黄公这种自然的态度之下,仍坚持质问:“我与我妻有子,乃夫妻之道!公主无夫,因何有子?”
  黄松年:“你只与你妻有子?”第二个人:“……”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他家中宠婢爱妾多着呢。
  黄松年:“既然如此,公主难道不如你?你都能做的事,公主反倒不能做?”
  第二个人:“……”
  他当然不能说公主不如他。
  这下没人开口了。
  剩下的人也看明白了,黄松年是站在安乐公主这一边的!
  他绝不会帮他们去劝告、指责公主的。
  第三个人开口时,话就婉转了许多,改为提出安乐公主既然身在高位,那就必须要为天下百姓做出表率,所以对她的要求就要高一点,别人做不到的事,她需要做到才对。
  所以,她没有丈夫却生了孩子的事,是一定要给天下人一个说法的。
  黄松年这回笑了,问这个人:“几曾见过君王有法?”
  ——你见过皇帝需要遵循的法典吗?
  一群人全哑巴了。
  全都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皇帝的职责除了四时祭祀之外,别的都不算强制规定。除了有天灾而需要皇帝认错之外,不管皇帝做了什么,他都不必向天下人认错。
  天下的法典,都是教皇帝如何管理天下人的,都是他去管别人的,没有人能管他。
  确实,每一个士子都有责任去告诉皇帝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
  但皇帝没有必要一定要听!
  他听了,那是美德!
  美德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的。十个皇帝里有一个能时常听一听臣子的劝诫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
  通常是十个里一个也没有。
  而黄松年,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徐公,他不以教导天下,教育皇帝为已任。他带着整个黄家的行为准则就是:皇帝说的一定是对的。
  第四个傻子——所有人在事后都骂死他了——开口道:“安乐公主非帝王!”
  黄松年:“行王事,未戴帝冕,亦为帝。”
  ——只要她做的事是皇帝做的,哪怕不戴皇帝的头冠,她也是皇帝。
  他可能还怕这句话不够吓人,又添了一句。
  “吾愿奉安乐公主为帝。”
  不到黄昏,这句“吾愿奉安乐公主为帝”就传遍凤凰台了。
  各家听到这句话后,不少都疑心消息有误,等确认是真的之后,皆大惊失色。
  黄松年跟徐公不同。他禀性人人都知道,畏难爱退,他永远都不是先锋,但如果该跪了,他跪得比谁都快。
  他都跪了,那意味着别人也都该跪了。
  安乐公主有意染指皇权这件事,世家们大概都心里有点数。
  前有朝阳,后面再来一个安乐也不奇怪。
  现在皇帝就是个空名,没人怕他。安乐公主带着鲁人和强军进了凤凰台,生出野心想尝一尝当天下之主的滋味,人人都觉得这还算正常。
  但世家能安坐到如今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没有他们的支持,安乐公主就是真有了那个野心,殿前无人应和,她也坐不久,坐不稳。
  朝阳公主那时是身后有皇帝,手中有帝玺,座下有徐公等人。
  安乐公主可是只有鲁人。
  难道她能凭鲁人为官治天下?
  没有他们支持,她说什么都白搭。
  哪怕黄松年成了“副相”,他们也觉得黄公不会从。
  就是刀斧加身,黄公宁可一死都不会认安乐公主为帝的!
  结果没见到刀斧,黄公已经把话说出来了!
  结果,世家全哑巴了。
  这叫姜姬好好的笑了一场。
  白哥对她道:“这些人全是一群缩头乌龟。”
  他从小在世家中间打滚,身为徐公最后一个心爱的弟子,又是外地小姓之人,他见过的远比徐家本家弟子见过的多。
  在他眼中,凤凰台下的世家全都是一个模样,他们自己没有胆子,只会叫别人去做。以前是徐公,现在是黄公。
  “没有人领头,他们什么也不敢干。”白哥道。
  别看文会上吵吵的凶,个个都能指点江山,真让他们拧成一股绳,一起进凤凰台对着姜姬开口,那就不可能了。
  “有那个胆子的,都进不了凤凰台。”他叹道。
  能进来的,反倒顾虑重重,这也怕,那也怕,盼着别人先开出一条路来,他跟在后面走。如果无人开路,那些人都宁可站在原地不动,都不肯往前走一步。
  黄公不肯照他们想的去做,让他们自己再走出一条路来,就都不敢了。
  倒是又有许多人“悄悄”找上毛昭或黄松年,愿意出仕,来当姜姬的官了。
  在黄松年把话说开之后还愿意来当官的,都是不拘俗套的勇壮之士。
  姜姬也认认真真的考查他们对鲁律的熟识程度,还让他们修改三条鲁律来看他们的心性,考过后的人,不论考出来是什么样,全都火速补了官。
  白哥手下也多了几个人,每日公文往来也变多了。
  他不懂公主为什么突然给了他这么多事做,他和毛昭除了每天要给三宝公主上课之外,还需要清查各地往年送上来的各种文书。
  公主想要知道各地具体有多少人,有多少田,有多少世家,有多少工,有多少仕。
  现在没办法去实地查堪,只能从各地每年交上来的各种文书中把信息摘录出来,做成图表,以互相印证。
  成山般的工作全都砸了下来,让白哥和毛昭忙得连吃饭喝水的功夫都没有了。
  但这也证明,公主确实开始准备对外面动手了。
  毛昭暗地里跟白哥说:“公主都快瓜熟蒂落了,怎么还这么大劲?”
  都要生了,不好好准备着歇一歇,怎么好像速度还加快了呢?
  白哥也不懂。
  但他觉得公主与寻常女子不同,她动脑比动手的时间多,她的脑子一刻不动,可能都让她觉得受不了。
  生孩子归生,脑子又不必闲着。
  结果她想完了,就想让他们赶紧把事情办好,好让她的计划能够如期进行。
  说不定她还嫌他们动作太慢呢。
  为了把工作做完,白哥还偷偷溜回徐家,把徐公没带走的书都给搬到宫里来了,被徐家下人追到宫门口,见进不来,在宫门口骂了他四天四夜。
  有他以身做则,他手底下的人也都回家偷书了。有他们偷来的书卷典籍来佐证,结合宫中藏卷,勉强算是拼凑出了各地的信息详情。
  恰在此时,姜姬在广御宫中产下一子。
  她听侍人说这回生了个儿子就嗯了一声,交待外面等着的龚香:“此为二公子。”
  龚香一见这个孩子就喜欢!无他,生得像公主!眉眼之间比三宝清秀多了。
  可听了公主的话就打消了刚升起来的心思。
  这样也好。
  龚香心道,公主为女子,只有太子也是女子,才能稳定她的地位。如果太子为男,只消十年,待太子长成之后,天下人就会反对公主了。到时以子攻母,公主未必能赢。就算赢了,也伤人伤已。
  三宝公主为储,对公主最好。


第718章 逼上梁山
  第二个孩子; 姜姬起名为七宝。
  龚香说这个小名好。起一个胡乱排行的小名更有利于隐藏孩子的身份。像三宝,外人一听,只会以为这是第三个孩子。
  姜武见到孩子后就把他给“霸占”了。不让侍人动手; 他来给孩子洗澡穿衣,要喂奶的时候也是他抱来给她,孩子拉了尿了,也是他收拾。
  她看他这么有干劲; 就让侍人不要动手,都交给他去干。
  “七宝好看; 生得像你。”姜武趴在榻上; 一边看看七宝,一边看她。
  她倚在凭几上,好奇的盯着那个肿眼泡的红皮孩子; “真的像我吗?”姜武:“像。”
  那就是真的像了。
  她还是第一次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脸,跟他比,就是眉毛鼻子眼睛都长在该长的位置,大小合适,堪称端正。
  她以前就知道自己不算美人; 五官端正这四个字就是给她量身定造的。但能长得端正也不容易; 七宝真的比三宝更好看。
  三宝也在一旁看弟弟; “他身上什么味儿?”
  姜姬:“不是他身上的味; 是娘身上的味。”
  她疼爱的摸了摸三宝的脑袋; 柔滑的乌发替她添了不少女孩味儿。
  两个孩子; 她对不起三宝。
  但三宝并不自卑; 这大概也跟她从小很少有机会能照镜子有关。
  侍人们都非常喜爱三宝,他们从不对女子评头论足,当着三宝的面尤其不会如此。她有一次差一点说三宝额上的痣不好看,被侍人给截住了话头,等三宝走后,侍人特别认真的对她说,这种话绝不能当着三宝的面提。
  只要从小不告诉她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不评价她哪里在外人看起来是不够完美的,她就不会有这个意识。
  等她长大以后,外人的评价也很难伤到她了。
  她这才知道侍人们是如何教育三宝的。
  他们的苦心实在是……让她感动的都有点愧疚了。这一点上,她不如他们。
  连白哥,她都比不上。
  侍人用言传身教来告诉三宝,女子并不以容貌定论;白哥和龚香等教她以智慧立身,以礼仪立足。
  所以三宝非常自信,她并不觉得自己貌丑,也不觉得弟弟长得比她好看需要嫉妒。
  七宝落地后一直没有见外人,龚香算是唯一一个在当时守在外面的外人了。
  他在之后问需不需要周知众人,姜姬摇了头。
  生孩子是过鬼门关,她当时让龚香在外面等着,其实是以防万一。如果有万一,姜武加龚香,至少可以控制大半的局面。
  虽然她死后管不了太多了,但至少也想让自己的爱人和亲人能够有足够的机会来保全自己。
  王姻在半个月后才发觉公主已经产下一子,他才惊觉原来他还不是公主能够放心托负的人。他再见到龚香,也心甘情愿退了半步。公主称其为“叔叔”,当是有几分真心的。
  七宝落地后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