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8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李客之子吓个不轻。
  王姻道不然你就当没递过,我就当你没来过,你把这奏表收回去,烧了,然后回家算了。
  李客之子当然不能答应!
  不就是格式不对吗?
  他重新写一封!他是李客长子,勉强算大人了,还是很有当家作主的责任感的。
  王姻道,学格式还不够,公文写作要用鲁字。你也不会鲁字啊。还是不行,我还给你,你还是走吧!
  李客之子来之前也被教导过现在凤凰台的情势,以及这封问皇帝好不好的奏表真正的目的是想知道皇帝是死是活。
  他见王姻再三劝他走,疑心顿生!更不肯走了。
  王姻只好先“冷落”他,把他往客院一放,不理了。
  李客之子就在街上四处打听,果然打听出来确实现在凤凰台上行鲁律,用鲁字,公文往来遵从新格式的事也都是真的,连他刚进凤凰台时登记的姓名藉贯都是身份证的格式呢。
  要想学这个也简单,去学府就行了。学府收学生是不问来历,不需要先生引见的哦,谁去都能学!
  李客之子就带着从人、护卫一头扎进学府求学去了。
  目前刚学到数章,公文格式写作?那是毕业后的进修项目,早呢。
  季张嘴里当然不能这么说,他说的是李客长子到了凤凰台以后就求学去了,正拜在学府之中,受众师教导,同学之中不乏各地青年才俊。
  因为毛公,也就是毛昭听说滨河李家出事了,担心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这才特意派季张过来问个清楚,如果有事,毛公当然会不遗余力的帮助李家的。
  季张就拍胸脯问要不要这就把李客长子给送回来?他现在就派从人回去接人!也就一两个月吧,人就可以接回来了!
  李非听了大喜过望,实在不相信运气这么好。他都以为李客的长子死了。
  要是这个孩子死了,他就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只要他活着就行啊!
  李非高兴不管季张,先跑去到李客灵前一大哭,再跑去找李家老太太商量把人接回来的事。
  主要是问,这个时候接回来行不行?
  李家老太太这段日子也是成了惊弓之鸟。李客之妻作乱的时候,她和另外两个儿媳都被看管起来了。
  虽然作恶之人已经解决了,但李非和李家的处境并不好。
  李客的长子真不能再出事了。
  老太太不想把人接回来,她担心滨河其实不够安全。
  李非也担心这个,人是能接回来,可接回来要是死了呢?他可再也变不出另一个来了。
  “多派人去守着他,就让他在凤凰台藏着吧。那里比家里安全得多。”李家老太太道,“我觉得他在那个学府还是不够安全,想办法把他送到宫里去,藏在那安乐公主身边。”
  李非道:“既然娘这么想,那我这就去安排。”
  李家老太太:“这季先生算是我们李家的恩人,他想做什么,要是不麻烦的话,你都应了吧。他是凤凰台的人,于我等有益无害。”
  李非点头。
  李家老太太很清楚儿子们都在做什么,李客会死只能说是命,李家现在正处在要紧的关头,别说是死一个儿子,就是三个全死了,老太太都觉得正常。
  大不了到时她跟着一块去死。
  只要李家子孙还在,李家还在就行。
  “凤凰台上不过一个小女子,我等先送出善意,叫她站在我们这边也好。”李家老太太道。
  李非说:“娘说的是。那河谷的云贼据传就是这安乐公主的裙下之臣,对她言听计从。”
  不然云贼怎么把凤凰台让给她了呢?现在跟义军打来打去,却不去打凤凰台,这又是什么道理?


第728章 殿试
  凤凰台。
  姜姬:“江南江北这一片都加入义军了吗?”
  毛昭点头:“无一幸存。”
  广御宫大殿内竖着两扇巨大的木板; 上面用漆画出了非常简单的地图。现在地图上全是标记的胭脂点。
  现在还没办法搞出比例尺; 画出精确的地图。她用的这一幅尤其简单,山不要求画出崇山峻岭,河不要求画出波光鳞鳞。只是画出线条,标上名字就行了。
  城池则标上姓氏。
  现在各城基本都在著姓大族的手中握着; 以姓代城相当好记了。
  以晋江为界线,江南江北的大小城池基本都主动或被动的加入了“义军”。
  这个加入可不是喊几声口号就行的。
  他们要出人:不止是壮丁,城主家的人也要送一两个进去,或为人质,或者就是分一杯羹的人。
  他们还要出钱:这个钱不止是铜钱或金银,还可以代指为这个城非常重要的产物。
  就像鲁国浦合产盐土一样,她就用盐土当了很长时间的“钱”来花。
  各城同样是主动或被动的被要求对盟友敞开供应自家产物。
  银山崔氏就是个典型了。他们家产银子。
  于是就举家潜逃了。
  想逃的不止是银山崔氏,所以这段时间以来; 不止是王姻见到了不计其数来向他示好的人; 凤凰台也突然多了很多的“流民”。
  这些流民大多数衣衫整齐; 有车有马,逃难的时候不但没有丢下老人和妻女,连仆人和奴婢都好好的带着。
  他们来了以后; 先暂时在城外安家,然后就想出各种办法钻到城里来。
  凤凰台下的大小世家都见到了许多“亲友”。
  学府和匠器局这两大收人的机构也多了很多突然拜入门墙的“学徒”。
  姜姬的很多政策其实就是为这些没办法逃人准备的,从鲁国时就是靠这几手迅速集结起她自己的班底,壮大势力。毕竟要靠她取得新的身份就只能服她的管了。
  凤凰台下的世家最近几近流失的相当多; 世家其实就是高学历高智商的代名词; 在这个时代; 他们就是人才库。
  可以把他们看成一所所大学,他们负责从全国各地选拔出人才,收纳进自己的门墙内,细心教导后,再将这些人才吐出来,安放在大梁国的每一个角落。
  失去他们不是不可惜的。
  她只是知道,只要世家不灭,那早晚会有别的世家填补这些空出来的位子。
  这一回倒是一口气全补充回来了,还全是不得不听她的话的!
  姜姬一个激动就要办国试大典。
  她早就想试行一下了!
  现在仅靠学府选拔出的人才其实相当“简陋”。通过这种选拔,得到的全是低级官吏。也就是说,她不需要他们有很好的才学,只需要他们完成简单的工作就可以了。
  哪怕受贿、渎职都可以轻松的找到替代的人,完全不必心疼。
  更高级的人才她就得不到了。那全在世家的腹中。
  她可以杀鸡取卵。她在鲁国就这么干过好几次。
  但现在她想换个更好的办法。不必杀鸡,也让他们乖乖下蛋。
  把鸡养着,它会下更多的蛋的。
  目前这个时代仍是以人治为主,五十年内休想进化到彻底的法治。
  虽然她觉得之前已经有点法治的苗头了……
  大臣们都有意识的开始限制君权了。
  但她要上位,就必须重新夺得完整的君权。她需要压制大臣们的自主性和权力,至少要保持三代。这就意味着她开了一次倒车,只能也必须继续人治。
  为了限制人治会带来的弊端,她才会颂布那么多的《鲁律》,而且全是写小民百姓的。
  人治之下,最脆弱,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就是小民百姓。律条替百姓们画出安全的界线,界线之内,他们就不算犯法,可以自由自在。
  若官吏滥用权力……反正她杀官从不手软,专杀给百姓看。
  告诉他们这些官是可以杀的。
  百姓就不会过分惧怕他们,官吏也不敢对肆意虐待百姓。
  她不太在意世家,她不需要去保护他们,反而需要去限制他们。世家和君王一样,谁的拳头大谁有理。拿法去约束他们是白日做梦。她只需要保证自己的拳头最大就行了。
  她能保证在自己这一代,或许还能保证三宝的第二代,可第三代就完全凭运气了。
  成功的话,她建立的制度才能够有希望流传下去。
  不成功……那就是个三代即亡的短命朝代。世界将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那么,拥有一个有别于世家举荐体系的人才选拔渠道,是她建立的制度的立足点。
  换句话说:她要找到只听她的话的人。
  她要保证这种人的供应是源源不绝的。
  现在这些逃入凤凰台的“流民”需要出头,需要从城外挤进城内。
  那她就给他们这个机会!
  第一次国试改了个名字先叫殿试。
  毛昭说国试太明显了。
  姜姬就从善如流地说那就叫殿试,顾名思议,在殿里考试。
  这一次考试也非常的“随兴”。
  某一日,风和日丽,黄松年、毛昭、白哥、风迎燕、龚香、王姻、姜俭、姜陶、阿陀等人“不约而同”的带着自己举荐的人才来见姜姬了。
  人太多了。
  安乐公主道:“人这么多,不如就出几道题考一考,辨出贤愚,才好以才论职。”
  众人皆道:“公主此言有理!”
  一群斗鸡一样的青年才俊们怎么会怕?全都斗志昂扬的答应了!
  姜姬就定下规定。
  第一,在座黄公等人每人出一道题;
  第二,答题者不能答举荐人出的题。
  文会上都是口试,没有笔试。姜姬就省了腾卷糊名的那一套了。好不好的,当庭验证。
  出题的自然也各有偏向。
  各地才俊一系的人用典更加精深——都是自家藏书,一般人听不懂。
  鲁国一系的人偏爱出数题和怪题——论起应用数学,他们认第二,整个大梁没人能认第一!
  各地才俊作文都有一手,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公式写作,都能写得非常完美。
  但他们的缺点也很明显,都对民生不是那么的——重视。
  不能说他们一窍不通,而是他们通的都是书上有的,照本宣科一个比一个厉害,动不动就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