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8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方像蚂蚁一样聚了一撮人,隐约有哭声传来。
  村民们既害怕这些人会在他们的村子附近落户,又盼着这一次的流民中有他们的亲人或认识的人,能告诉他们家乡的消息。
  阿饼就看到爹爹和爷爷站在最前面,激动又紧张的盯着。
  他们村的官差已经来了,站在最前面。送流民来的官差也过来了,两边说了几句话,他们村的官差就让大家排好队,一个个上前喊话。
  “喊人名、村名,你们原来家乡有什么熟悉的都可以喊出来,看看那边有没有认识的。”官差道。
  这就是认亲了。若是能认到亲人,就可以把亲人接到村里来。
  爹爹和爷爷站在最前面,很快就轮到他们家了。阿饼抱着妹妹,娘抱着弟弟,扶着奶奶,期盼的看着不远处。
  爹爹先喊:“问河!!我是你哥!”
  “阿食!!我是你大哥!!”
  爹喊完好几遍,那边没有人过来,也没有人应,他擦擦眼泪不说话了。
  爷爷开始喊,“松山!贺松山!!禹城贺氏!!有没有禹城贺氏的人!!”
  这一次,对面终于有人应了。
  “我是禹城……禹城北肥氏!!”
  禹城的人一下子出来了一大伙,有几百人。这么多肯定不能收到村子里,他们只能去别处建村,但阿饼的爹爹和爷爷还是很高兴,两边互通姓名之后,以后就能当亲戚走了。
  阿饼他们家算是禹城走的比较早的那一拨人里的。虽然走得早,但在路上与亲友失散后,最后落到这里的也只有他们这几个人了。
  听禹城后面来的人说,禹城也开始抓丁了,城里挨家挨户的被索钱索粮,往外逃的人越来越多,被抓回去的全都割耳送去当军奴了,剩下的人就逃得更多了。
  “被抓了,也要逃。逃过来好歹还有一线生机。”禹城来的人说。只要能成功逃过来,就不必去打仗了。
  过了两日,阿饼听说城中出了告示,刑罚变了。为了避免误抓了从江北逃过来的流民,以后本地再抓住罪人,不再削鼻割耳,改为剃头和烙刑。
  之后,流民越来越多。每天都会有流民来认亲,但更多的流民来不及认亲就被送到别处去了,附近已经建满村落,不能再放人了。
  有人说,整个江北的人都逃过来了。
  阿饼问爹爹:“要是人都逃过来了,是不是他们就没有人打了?那我们可以回家了吗?”爹爹摸着他的头苦笑,没有回答他。
  凤凰台。
  姜姬对姜武说:“你可以带兵过去了。记住,你这次去不是跟他们一起打,而是为了把鲁人给护送过来。”
  还有大批的鲁人滞留在江北。现在江北各城在平洲事故的鼓动下,在风迎燕、霍九弈等人的催化下,开始人人自危。
  明明没有敌人,却每一座城都开始抓壮丁,充兵备。
  因为现在人人都不想落后,都怕自己不准备,到时就会挨别人的打。
  已经有鲁人被抓为壮丁了。
  姜姬听到这个消息,就知道插手的时间到了。
  “把鲁人护送到河谷。如果有被抓为壮丁的鲁人,就要回来。如果那些城不肯还人,就打。”她说。
  姜武:“直接打?不必再让人先骂骂他们?”姜姬摇头:“你不用管这口舌官司。你就直接打,不要留情。打完谁告你的状,我这里都兜得起来。”收尾的事交给她。
  姜武懂了。总之就是先打,以武服人。之后再争口舌。
  姜姬:“在江北的布置也都可以动起来了。”
  姜武这边还没动身,姜姬这里已经发动黄松年、毛昭和徐公的影响力,开始骂这些天天开战的不义之士,简直是为祸天下!
  黄松年:……
  毛昭:……
  白哥:“好的,公主。我这就开文会去。”


第757章 与你相配
  “快快快!衙门发告示了!”
  村民们听到锣响就向衙门口聚集而去。
  各村的衙门就立在村口; 有武卫,有塔楼、旗楼、钟楼等。旁边就是武库和马圈。
  流民们建村时就知道; 十里一站; 他们村与村之间也相隔十里,所以每个村子; 其实也是驻兵的地方。
  只是平时这些兵们时常换防; 一队一队的; 天天大刀长枪的跑来跑去; 村民们久而久之也习惯了; 横竖有兵在家门口守着,不会有流匪闯进村子里来。
  而且听说这些兵都有军法管着,严得很; 犯军法没有第二条,敢犯都是死。他们刚来时还怕这些兵会跑到村子里来欺负女人,抢粮食; 后来才知道根本不会; 兵们要是敢无令出营,抓到就砍头。
  将无令也不可行,只能在营里窝着。
  村民们这才放心了。
  结果今天听到锣声聚到衙门口时,却看到旁边搭了一个高台; 一个高高大大的将军站在高台上。
  村民们都开始鼓噪起来!
  “这是要抓丁吧?”
  “肯定是!肯定是要抓丁了!”
  “我家是女户!只能抓两个!”
  “我家也是……”
  将军对县令说:“你来吧。”
  县令就对着村民们喊,放心; 不是抓丁; 是要征人去修路; 还要清理河床。
  村民们松了口气,只要不上战场就行。至于劳役嘛,这也是躲不过的。
  县令就按各家家谱开始点人了。
  “凡女户者,夫可留一人,子可留一人!”
  衙差一手提着漆桶,一手拿树枝,按户叫人,哪个愿意去服役的,他就在人胳膊上划一个圈,叫人站出去。
  哪怕人人都知道是服役不是打仗,还是有人不愿意去。可有衙差和官兵盯着围着,也没人敢跑。
  衙差走着圈着,就遇到有个汉子跪在地上,发着抖,抱着旁边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非说这是他妻子。
  小女孩胆子倒比他大,丝毫不惧。
  衙差好笑的弯腰问:“敢问女公子,这人是你的丈夫吗?”小女孩回头看一眼爹娘,转回来对衙差点头:“他是我丈夫。”
  衙差继续问:“那你几时嫁得他?”小女孩再回头看爹娘,转回头说:“昨天。”
  衙差知道这是逃役,但也算合乎律法,便放过此人,只取笑了一句:“他这么老,配不上你,女公子。”
  小女孩道:“等我大了就把他休了。”
  周围的人都轰笑起来。
  只是这个汉子却不敢笑,对小女孩千恩万谢,哄着她道:“我有力气,能赚粮食,我还攒的有粮,都给你吃!”小女孩的父母此时上前来,牵着小女孩说:“我这女儿年纪小,不可能到你家去。”
  汉子刚逃过一劫,情知这家人肯把女孩借他逃役,图的就是他家的粮食和他家的田,他忙道:“是我上门!我入赘!我今天……一会儿就去衙门改姓!”
  征上来的壮丁立刻就被带走了,不到干完活是不会放他们回来的。好处是去干活的人一天能吃两顿饱饭,坏处是干活时受伤生病也不会放人,如果人没撑过去,很可能就回不来了。
  村人哀泣着送别他们离去。数日后,被征走的役夫络绎不绝,村人才知道附近所有的流民村都被征遍了。还有人要逃,但逃的人全都抓了回来,还要去服役不说,他们还要干最危险的活儿。
  这么多人都被征去清河床?修路?
  数万民夫被征来,晋江沿岸的十个渡口都被民夫挤满了,所有的民船全都停用,附近的城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各驿站的守将就来送信:姜将军不日将到,各位准备好迎驾吧。
  各城如临大敌!
  或许姜将军在以前不太出名,他们之前也只知道他是鲁人,被安乐公主带到凤凰台来,不通文墨,不识礼仪,好财货等等。
  但等河谷云贼死了以后,姜将军突然带人开始建驿站!距离晋江最近的地方十里一驿,三十里一站。十里驻兵一百,三十里驻兵五百,皆是能征善战的强军!
  这样的强兵就住在他们家门口,这叫人如何安心!!
  无奈此地都是些小城、小村,三五里就有一村,一村不过几十户人口。就是小城,也没有富户大姓,三五个小城捏在一块也敌不过这位姜将军。
  他们只能早早备下重礼,去求姜将军高抬贵手。如有差遣,绝不拖延推搪;如需钱粮财物,只管道来,他们一定尽心侍候!
  只求姜将军不要在此地驻兵马。
  他们钱财送到,姜将军照单全收,但驿站还是如期建起来了,兵将还是照旧扎下来了。
  各城气得要死,有心上凤凰台告状。但城小力弱,人多又口杂,心不齐,等好不容易说服大半的人,又从各家集来珍宝礼物,再写信请人去寻有名望又善心的仁人义士好替他们做说客……这一通折腾完,姜将军已经命商人在此建渡口了。
  姜将军走了!
  各城有些茫然,不知是不是还要去告状了。
  不等他们再商量出个所以然来,商人携重礼上门,挨家挨户说服,道此地建渡口,以后可以多停船,停大船,大家有钱一起赚啊!
  利诱之下,许多家族就反口了,还有人要回了自家的宝物,不肯再给他们带去凤凰台送礼求人:横竖姜将军已走,还有什么必要去呢?
  有坚持的人道虽然姜将军走了,但驿站还在,驻军没走啊!
  商人又来送礼,说服,道这姜将军的兵啊,我们熟啊!你只要给钱,他们是可以帮咱们做事的!打个人啊,抓个人啊——悄悄说,杀个人啊——只要价钱合适,都行啊!
  这是什么?
  这就是给咱们的好处啊!
  人生在世,谁还没一二看不顺眼的人呢?
  他们商人行商都盼着其他商人都死绝了,只有他一个人能赚钱。你们这些世家难道就没几个仇家吗?
  留着吧,以后好处多着呢。
  这一回,反口的人就更多了。
  再然后,流民如蜂蚁般涌入!
  各城如临大敌!这一回不必去各家说服,各家都纷纷拿出钱来,让去找那些驻军,不是说给钱就能用吗?快快快!把流民赶走!不能让他们在这里停留!
  驻军钱照收,回头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