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3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士”。得力,一方面说他们深熟水性,更是说他们对剿捕海盗的作用;而“死士”,则是说他们作战是不要命地勇敢。这些水手,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水手了,而成了水兵了。而在后来的战斗中,他们还上岸追击消灭海盗,简直就是一支早期的海军陆战队。他们配备的武器,是火枪。

贝锦泉现在仍然记得,当时自己在“宝顺”轮上司炮舵。宁波府将“宝顺”轮列档入册,还发给了“宝顺”轮出海的执照,海盗们不知道宁波商人已经有了利器,照旧在海上猖狂。到了第二年,也就是9055年,广东海盗船30余只在福建、浙江海面上肆意抢掠,又窜到北洋,和其他海盗会合。运送漕粮的船只都被堵住了。农历六月,“宝顺”轮出洋,七月七日在复州洋轰击海盗船,击沉5艘,击毁10艘。十四日在山东黄县洋、蓬莱洋击沉4艘,俘获1艘,焚毁6艘。残余的海盗上岸逃窜,船勇奋力追击,杀死海盗40余人,俘虏30余人。十八日在山东石岛洋击沉1艘,救出被劫江浙船只300余艘。短短11天功夫,“宝顺”轮就将北洋的海盗全部肃清,开回上海。二十九日“宝顺”轮巡航宁波石浦洋,海盗船23艘在港内停泊,“宝顺”轮率领水勇船进港攻击,从清晨五点到下午三点,23艘海盗船无一幸存。残余海盗逃上岸去,船勇追击杀死300余人。九月十三日在岑港洋击沉海盗船4艘,十四日在烈港洋击沉海盗船8艘,十八日又在石浦洋击沉海盗船2艘。十月十八日,又在烈港洋击沉海盗船4艘。南洋也全部肃清。在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宝顺”轮击沉和俘获海盗船68艘,生擒及杀死溺死海盗2000余人,“宝顺”轮之名,一时声震四海。(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九章尚泰王的难题

看到了火轮船的巨大威力,第二年上海商人也购买了一艘,取名“天平”轮,并和宁波约好,一艘巡北洋,一艘巡浙海,这样一来,海盗的踪迹更是稀少了。不久,北洋布满了洋船,第二次禁烟战争爆发了。显凤八年,也就是90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侵入天津。显凤皇帝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赴天津议和,分别和俄、美、英、法签定了《天津条约》,北洋也允许通商,洋船大量驶入,海盗便进一步减少了。

当“宝顺”轮出现时,时任浙江巡抚的何桂清私下曾说:“艇船非火轮不能胜”,但当时朝野上下尚未意识到拥有西方科技的迫切性,而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让许多人清醒意识到了一点:中土也要有这样的轮船。9061年3月,曾伯函又再次强调购买外洋船炮乃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指出“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独有,在中土则罕于所见”,进而主张应“广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之,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存远略。”9062年,曾伯函购买轮船一艘,名“威林密”号;次年李绍泉也购置两艘“唐生”号和“飞而复来”号。9067年,大乾朝廷终于颁布了《内地商民买用洋商火轮夹板等项船只章程》,允许乾国商人在章程范围内可以置办洋式船只,这已经比“宝顺”轮晚了13年了!

想起往事,贝锦泉心中激动不已。

福建船政局成立后,贝锦泉和当年的督船张斯桂一同被招入。因为他们在“宝顺”轮上的功绩,船政大臣沈佑郸将他们招在身旁。张斯桂后来因通晓洋务,由沈佑郸推荐他进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现任出使日本国副使。而贝锦泉则担任福建船政局之初向洋商购买的轮船“华福宝”号的管带。

现在,虽然贝锦泉因台湾逐灭倭寇之功已然名扬海内,并且成了船政水师的统领(船政水师因级别关系。现在尚未设提督),不需要他再亲自指挥舰船,但他的心里,仍然深深的怀念那段波澜壮阔的日子!

海面上传来的阵阵汽笛声令贝锦泉收回了思绪。他举起了望远镜,仔细观察起舰队的海上操演来。

大乾水师赴外洋操演的规矩,是林义哲生前定下来的。在苔湾之役以前,外国情报机构提到大乾帝国的这支新式蒸汽舰队,无一例外的提到一个情况。就是这支舰队的军舰平时并不是在一起编队的,而是分别驻守于乾国东南沿海各省的重要口岸,来回巡防,只有特殊情况才召集到一起。这个事实说明,乾国舰队平时是缺少编队作战训练的,但后来摆在入侵苔湾的日本舰队面前的事实,却不是这样!

当时的乾国舰队以单纵阵迎击日本舰队,仅从变阵的熟练程度,乾国舰队在编队作战方面,是经过了很好的训练。日本人并不知道。为了能够使船政舰队拥有编队作战能力,林义哲很早就开始在船政水师的框架内按照西方国家海军的作战阵型进行过操演,因为操演都是在指定的公海海域内秘密进行,是以外界对此一无所知!

为了保密起见,林义哲每一次要进行操演,都是以船政大臣沈佑郸的名义向领用船政各舰的沿海各省行文,召集各舰到公海指定的海域集合,然后统一进行作战阵形操演,在操演完毕后各舰再直接返回所在各省。这样既可以做到形成编队作战的能力,又锻炼了各舰的远洋航行能力。还起到了保密的效果。

由于保密措施得力,对于船政水师在公海编队操演一事,日本方面一直毫不知情。是以在苔湾之役中吃了大亏,落得全军覆灭的下场。

而在苔湾海战大胜之后。朝廷欣喜之余,总结战胜的经验教训,也认为林义哲制定的“水师会操”的则例是克敌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以后来成立海军衙门之后,便由海军衙门明文规定,不但船政分散各省之舰船需要每年进行会合操练。南北洋水师每年也要到外洋进行会操,增强远洋和编队作战能力。

象这一次北洋水师和船政水师的会合操练,便是选在了琉球海域。朝廷之所以将会操地点选择在了琉球海域,一是为了随时监控日本内战的情况,二是为了防备俄国舰队。

会操结束后,船政水师和北洋水师各舰开始返回港内,这时海面上突然传来了阵阵的汽笛声,贝锦泉举着望远镜向汽笛声传来的方向望去,看到一队商船正快速驶来。

贝锦泉注意到同商船一同前来的,还有几艘悬挂着萨摩藩旗帜的小军舰,不由得一愣。

萨摩军舰对贝锦泉来说并不陌生,朝廷对日本内战交战双方的真实态度,贝锦泉心里知道得非常清楚,是以对于萨摩军舰或商船进出琉球港口并未禁止,事实上,在战争期间,萨摩方面一直在利用琉球的港口和岛屿与外界进行贸易,乾国方面对此心知肚明,但却听之任之,并未阻止,目的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

但今天这么多的萨摩商船出现,并且还有军舰护航,却是他头一次见到。

那些萨摩商船的甲板上,此时如同蚂蚁一般的聚满了人。

海面上的乾国舰队也注意到了异常,贝锦泉看到由邓正卿指挥的“开济”号巡洋舰上前,向一艘护航的萨摩小军舰发出了旗语信号,萨摩军舰停了下来,派出了一艘小艇驶向“开济”号,不多时,小艇驶回,“开济”号返回本阵,萨摩军舰停在了海上,而萨摩商船则陆续开始进港。

“怎么回事?”贝锦泉感到有些奇怪,他放下望远镜,看了下炮台上的大炮,有些犹豫是否让炮台马上备战。

怀恩港南北两岸的炮台,是琉球人建造的“屋良座森城”和“三重城”这两座炮台。当初琉球人建炮台的目的是想要凭借天险拱卫那霸港,避免该港遭受日本的入侵,但日本萨摩藩还是于壬辰年攻入琉球,这两座炮台没有发挥多少作用。日后成了日本人的炮台工事。明治维新后,日本人在琉球人修筑的炮台原址上略加修葺,在上面各自布设了大小西洋火炮20余尊,都是从日本国内运来的幕府时代的旧式火炮。而在船政水师光复琉球后。为了巩固琉球的防务,这两座炮台得到了重新加固,原有的旧炮都被撤除,换上了新式的克虏伯火炮。

尽管这两座炮台现在已经换了一副面目,但受限于经费不足。炮台的炮位较少,防卫力量并不充足,如果真要打起来的话,没有海军舰艇的支援,是很容易被攻陷的。

贝锦泉又举起望远镜,这时他看到“开济”号派了一艘蒸汽舢舨向炮台驶来,似乎明白了什么,没有下令,而是在炮台上静静的等待着蒸汽舢舨上的人到来。

正如同他猜想的那样,不一会儿。蒸汽舢舨靠岸,一名军官和两名船政海兵快步的来到了炮台之上,跑到贝锦泉面前,行礼之后,便将一封信交给了他。

贝锦泉拆开信看了一会儿,面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这封信,是林逸青写给他的。

“这么说,就快结束了……”贝锦泉看完了信,将信纸重新装入信封,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

他对前来送信的“开济”舰军官说道:“你回去告诉邓管带。让他转告大家,就说是我说的,这几天小心俄国人的军舰前来捣乱,让他们把那些个办法。都准备起来。”

军官领命而去,正在这时,一名卫兵跑了过来,向贝锦泉报告道:“禀大人,琉球国王使臣请大人前去王宫,说国王有要事相商。”

贝锦泉知道琉球国王尚泰在这个时候请自己过去。商议的事一定和面前出现的这些载了许多人的萨摩商船有关,他定了定神,回想了一下林逸青信上的内容,整了整衣冠,带着随从下了炮台,上马直奔守礼城而去。

贝锦泉和由一队船政海兵组成的卫队骑马进了守礼城,城内的居民见到这队人马,纷纷停了手中的活计,鞠躬行礼,脸上都是崇敬之色。

因为这些来自中国新式蒸汽军舰上的官兵们的风貌,和那些乾国旧青旅水师官兵完全不同。

船政水师的水手们大都来自于中土沿海各省(主要是福建和浙江)的渔民群体。这些渔户子弟们整日挣扎在生存线上,操心于生计问题,无法奢望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