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睿宋史-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谌闭上双眼,心中犹豫不决,本以为可以做到铁石心肠,但现在面对赵神佑与王惜宸的恳求,赵谌犹豫了,第一次如此举棋不定,闭上双眼,赵谌总能回忆起万千死于战场之上的秦川军,看着被俘的秦川军兵士大都失去战意,希望可以返回家园,赵谌都一并发与路费,放其离开。
赵谌忽然怒喝道:“给我拿下,谁敢阻拦,就地问斩。”
王惜宸面色一黯,叹息不已,王惜宸对赵谌极为了解,若是上位决定,也许会有一些优柔寡断,但若是决定,便是绝对的坚持到底,不会再听反对意见,久居上位的赵谌,和历朝历代的君王一样,独断专行都是相同的特征。
长剑跌落,赵神佑难以置信的看着赵谌,这个原先爱慕着的兄长,为何在今日变得如此冷漠,不容置疑。
赵神佑现在宫中身份极为尴尬,赵构软禁深宫,作为其女儿自然不招人待见,但赵神佑与赵谌关系非浅,就算赵神佑愿意下嫁,也无人敢娶,就算赵神佑国色天香,但得罪了皇帝,天地之大,但绝无容身之地。
现在唯一的亲人要被自己最在乎的男子斩杀,一时间赵神佑只觉天塌下来一般,顿时觉得生无所依,依无所恋,猛然朝着旁边的朱红色柱上撞去。
赵谌心中一紧,猛然上前将赵神佑拉住,一记手刀将赵神佑击昏,赵谌暗道抱歉,让侍女将赵神佑抬了下去,下令让几人好生看守,几人诚惶诚恐,自然明白若是赵神佑有恙她们几人都要陪葬,顾不得长卑,将还在昏迷中的赵神佑用绸带绑了起来。
赵构虽然惊恐,但内心之中依然有着身为帝王的尊严,何况从住进这里之前,赵构便早已开始策划对赵谌的反击,建立在各处的地方势力,藏宝库等,可惜赵谌的情报组织太过强大,尚未起事,便被赵谌端掉了不少。
赵构因此不敢轻举妄动,一直韬光养晦,忍辱负重,想要效仿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将赵谌再次踩在脚下,这一次赵构绝不会再给赵谌机会,谁能相到当时一个其貌不扬,能力不显的孩子会有今日之能,奈何造化弄人。
赵构本欲积累几年再动手不迟,江州发生水患,而江州通判与知州送来书信,欲投效其手下,抗击赵谌,信中一直言明赵构才是真正的天子,赵谌只不过是一个篡权夺位的小人,并且愿意起事,清除赵谌这个隐患,虽然并未直言,但言语之中求官之语几乎存在于各段字里行间。
赵构虽然对二人颇为厌恶,看不起二人趁机寻求好处的态度,但赵构想到可以利用二人来一出连环计,将二人当做吸引赵谌的砝码,能杀死赵谌自然最好,杀不死也无伤大雅,两人自以为是的以为完全掌控了赵构,其实不曾想和赵构玩心机,他二人还差的远呢。
果然如同计划一般,赵谌前往赈灾,两人被赵谌斩杀之后,赵谌并未在江州停留而是立即前往秦川抵御黑蛮军,如此一来便完全陷入赵构的计划,赵构听闻赵谌被阻击在秦川一带,高兴的多日神采奕奕,看上去年轻了十岁。
可不曾想赵谌居然成功说合了黑蛮军,这下赵构完全慌了神,多次想要出逃,但临安城戒备森严,根本无法逃离,赵构之所以能够联系到各路人马,其实赵构是借助能够常来探望的赵神佑送出书信,赵构只是言明这些是送给朋友的书信,赵神佑也不猜疑,帮着赵构将消息发了出去。
而近日东窗事发,赵构只能最大的享受着,等待赵谌回来问罪的日子,赵构倍受煎熬。
赵谌派遣曹俊青监斩,而自己站在御书房内久久不语,到现在赵谌依然忘不了赵神佑那凄厉的眼神。
午门之外,人山人海,大宋自建立以来,很少斩杀官吏,尤其文官更是独具特权,而近日赵谌居然要斩杀皇叔赵构,百姓议论纷纷,对赵谌褒贬不一,华夏历来讲究为孝之道,而赵谌这种做法引起很多保守派的质疑,更让不少世家对赵谌开始缺乏信心。
不少地方潜伏的势力皆起兵造反,与当地的官军开始作战,赵谌早有应对,给地守军纷纷势如破竹,连续数日,不断将反抗朝廷的组织消灭,一时间各地闹得沸沸扬扬,到处都在抓反朝廷的贼寇,当然其中出现不少冤案,但在茫茫人海之中,根本无法被平反昭雪。
曹俊青来到御书房,看赵谌面色憔悴,曹俊青知道赵谌是从昨晚一直站在这里,自从抓捕赵构,到问斩的一天里,赵谌心中有些委屈,有些无奈。
曹俊青道:“微臣斗胆,还望皇上保重龙体。”
“曹卿家,不知监斩如何。”赵谌露出难得的笑容询问道。
曹俊青道:“皇上放心,微臣已将一切事情办妥,稍后会为赵构风光大葬。”
赵谌微微点头,便沉默了下来。
曹俊青站在一边,也不多言,只是静静的等待着。
赵谌忽然问道:“曹俊青从你的角度看,朕做得对不对。”
曹俊青想了想道:“皇上无错,只是缺了一些步骤。”
曹俊青接着道:“以微臣看来,皇上斩杀赵构理由不足,恐惹人非议,皇上不必在意公布缘由,会使军队离心,恰恰相反,若是皇上隐瞒,才会让军心丧失,皇上该广发榜文,通告赵构之过与功,皇上稍后可为赵构立碑陈述其功劳,以安门阀,氏族之心,百姓自然会明白皇上苦心。”
赵谌疑问道:“曹俊青你为何不反对我?”
曹俊青微笑道:“皇上言重了,微臣只是懂得为臣之道罢了。”
“你退下吧。”
“微臣告退。”
曹俊青离去之后,赵谌看着手中那本当年赵神佑赠与的书册,沉默无语。

第三百八十五章大战前奏

新书《开元占经》书号3154120已在上传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再次拜谢。
赵谌斩杀赵构之后,立即惹来不少非议,一些氏族、学士公开对赵谌的做法提出质疑,赵谌不为所动,既不反驳,也不解释,都是沉默以对,赵谌根本无暇估计别人对其的评价,赵谌在等待西辽前线的情报,虽然赵谌已经调集了不少兵士进入西辽,但明面上赵谌派遣入境的兵士十分低调。
大多是跟随行商进入辽国,说实话,现在有多少兵力进入辽国境内,连赵谌都并不是十分清楚,赵谌与杨再兴心生间隙,在一些问题上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杨再兴性格直爽,并不会对赵谌过分的看座君王,而是依然当做兄弟一般看待,虽然赵谌也很希望如此,但现在的赵谌对于决策,已经容不得别人辩驳。
也许连赵谌自己也没有发现这种变化,而王惜宸与曹俊青等重要大臣,自然不会言明,作为君王自然要有决断权,犹犹豫豫才会错失良机,而现在赵谌的状态正是一个君王该有的权威性。
赵谌并未见杨再兴,其实当年匆匆一别,将杨再兴派往西夏,筹建能够纵横天下的骑兵,也可以说是赵谌在无法面对杨再兴之时,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现在蒙古大军正在逼急。虽然目标并非大宋,但赵谌早已决定在辽国的土地上,给予蒙古最大的打击,赵谌果断修书一封,调杨再兴前往辽国边境。但在信中,赵谌并不是强制的命令,而是询问杨再兴的态度,若是杨再兴心中结还未打开,赵谌也不会勉强杨再兴北上。
杨再兴没有丝毫犹豫,当接过赵谌的书信之后。立即回表自己愿意前往辽国,杨再兴的态度让赵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是喜悦还是无奈,也许连赵谌自己都分不清楚。
这日,赵谌正在御书房内,凭借记忆。不断回忆蒙古军的优势与劣势,看过蒙古历史的都会知道,蒙古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蒙古军总是一人三骑,强悍是建立在那恐怖的机动性上,而蒙古军使用的弓箭制造工艺颇为精良,对战甲有极大的杀伤。不得不说在强大的机动性配合下,这种复合弓发挥的威力为蒙古军来说是如虎添翼。
要说蒙古军还有一个战胜敌人的法宝就是残忍的杀戮,一直杀到敌军胆寒,望风而降,历史记载蒙古军攻破城池之后,都会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有些反抗的城镇,一个活的牲畜都不会留。
蒙古军疯狂的屠戮,令不少守城的将领蒙古军尚未到来,已经早已携带家眷逃之夭夭。可惜当时装备精良的宋军,往往被蒙古军穿插突破,将一座座坚城变成了一座座死城,而宋朝朝廷极为腐败,对于这些失去的城市。大多都无奈放弃,致使蒙古军气焰越来越嚣张,可惜强大的宋军,在政治腐朽的朝廷面前,总是无法击败蒙古。
忽然王惜宸跑着进来,顾不得君臣礼仪,急切道:“皇上,西辽八百里加急,蒙古军全面进攻辽国了。”
赵谌松了一口气,蒙古军既然对辽国动手,那便是代表蒙古军完全是按照赵谌猜想的方向在前进,赵谌反而松了一口气,若是蒙古悬而不战,一味的积攒实力,再怂恿宋朝周边潜伏的势力与宋朝交战,才是真正的危险,而现在的蒙古正在一步步走向深渊。
赵谌如此信心,是因为早年便建立了专门应对蒙古军的部门,蒙古军的弓箭厉害,很多后来的将领都以战车、步兵方阵等应对,不得已之下便借助天险据守蒙古军,任由蒙古军在大宋境内驰骋而毫无办法,不过就效果来说,宋军的高大城墙,的确不是无法大量掌握先进工程器械蒙古军所能攻破的。
奈何历朝历代都不缺汉奸、叛徒,南宋后期更是如此,除了朝廷高官与蒙古暗中联系,也有不少善战、懂得攻城之术的宋军加入了蒙古军,成为攻克南宋的中坚力量,不然蒙古军就是再过五百年也攻不破宋军坚固的城墙。
赵谌对王惜宸道:“立刻将岳飞、韩世忠、张越等将招来。”
“遵旨。“王惜宸见赵谌气定神闲,不觉间也变得心平气和了许多。
片刻之后,御书房内众多将领齐聚一堂,连同不少文官悉数在场,连隐藏在暗处的安亦奇等都悉数到场,有些将领之间都是神交已久,但未曾谋面,但此时赵谌在此,也并不是叙旧的时候,按官职大小站定,等待赵谌的发言。
赵谌严肃道:“诸位,蒙古军已经向辽国动手了,而我们也该动手了,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