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神怒人怨,王爷应该顺应民意、扶持弱者前去征讨他。”
司马炯以为众人言之有理,便任命豫州刺史何勖、龙骧将军董艾等人做前部先锋。起兵征讨司马遹。不出葛旋等人所料,队伍刚一出动,豫州各地世家豪强纷纷前来投靠,短短十几天的时间,让其兵力增加了数万人,总人马也达到了八万多人。司马颖在司州境内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威风八面,齐王司马炯在豫州同样不甘落后。
接到齐王要求起兵的书信后,长沙司马乂尽管距离洛阳更远,但他迅速整顿兵马,准备做司马炯的后援,紧随其后。
新野公司马歆也是个没脑子的主。接到通告后,犹豫不决,骑在墙头上心里的算盘打了半天也不知道往哪边跳划算。
后来他的军师孙询拍桌子大声说道:“太子残暴不仁,大肆诛杀世家大臣,人神当共灭之。这个时候您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就这样齐王的领着麾下将领共八万大军准备从许昌直扑阳翟,拿下阳翟之后。司马炯就打算渡过颖水直扑洛阳,然而让他没想到是,大军却被陶侃率领的偏师挡在了阳翟。
双方的战火率先在阳翟展开,在新城负责南线指挥的许超首先派陶侃在阳翟阻击齐王司马囧。
陶侃骁勇善战,连战连捷,司马囧虽来兵多将广且势汹汹。但是却大大低估了陶侃的军事才能,闹到最后,司马炯被陶侃打的是接连失措,不得不暂时驻扎在颍阴等待进一步调整。
公元299年末,驻守阳翟的陶侃遣其部将一人率少量精兵渡过颖水奇袭齐王的后军,先夺取齐王屯储在后方的食盐粮米。随后陶侃先头部队出动,兵分两路攻打颖阴。部分叛军摄于陶侃威名,纷纷望风而降,主动向陶侃举了白旗。
陶侃的先头部队利用齐王初来乍到、立足未稳之际,连战连捷,开局很好,打得齐王是望风而靡。
到了次年初,陶侃亲率主力近万人,准备集中兵力攻打颖阴。正在这时,齐王的另两个帮手即长沙王、新野公到了。
司马囧在陶侃身上占不到便宜,准备转而攻击其他地方,尤其是号称太子老巢的新城。若是能一举拿下新城,不但可以让陶侃失去后勤基地,更能彻底打开通往洛阳的道路,同时还能大大的震慑朝廷一方。
在定下进攻方向和进军路线后,同时也得到了来自长沙王、新野公的在兵力上的补充,司马炯率叛军立即出发,乘夜潜进,先是西渡颖水,经襄城、鲁阳,再折向西北,渡过伊水上游,迂回绕到新城的西南面,进至新城城防的薄弱之处。
元月八日,齐王叛军开至新城西南面的陆浑县,葛旋献计道:“大王,许超以重兵守新城,破之甚难,不如先破陆浑县,以剪除其羽翼,然后举旗号令当地世家,聚拢大军,以势破之。”
司马炯傲然道:“许超平庸,岂知用兵之妙?若非陶侃用兵如神,寡人早就拿下新城了,今日就照先生所说,先拿下陆浑再进逼新城。”
于是齐王大军明面上大张旗鼓的做出攻取新城的样子,以迷惑新城的许超,实际上却趁着月色全无,当夜漆黑,直取陆浑县城。
陆浑守军措手不及,且有因为兵少不能抵抗,边打边准备撤兵。
谁知撤退途中却中了叛军的奸计,就听忽然一声炮响,卫毅率军杀出,守军刚要分兵迎敌,突然又一声炮响,懂艾又率军杀出。关键时刻拿下陆浑的齐王又率军杀回,守军终于不支大败,死伤以千数。
陆浑守军主将王修都尉,被叛军围在核心,左冲右突不能得出,此时他已经身中数十处创伤,鲜血染红了他的铠甲锦袍,最后都尉王修大呼:“我力竭矣,当自刎以报太子大恩!”遂拔剑自刎而死,身边几位护卫来不及救援而眼睁睁看着主将自刎而死。
一些没有冲出包围的厢军府兵被乱兵围住劝道:“主将已死,诸位何必死战轻生?不如归降我家大王?”
这些乱兵却不知,厢军、府兵可是太子新制的受益群体,尤其是新城周围的士兵,他们每一个人都从太子新政中得到极大的好处,他们可是太子最为坚定的支持者。
因此被围困的士兵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叛军要求投降的建议,反而大呼道:“都尉为忠臣,我等也不愿附逆令家人蒙羞!愿死战以报太子大恩!”
众人呼号陷阵,皆力战而死!陆浑守军的表现极大的震动了叛军各部。
陆浑失守后,部分残兵撤进了新城,得知陆浑失守,许超并不惊慌。许超知道自己兵力雄厚且骁勇,再加上充足的后勤补给,即使面对更加强大的叛军,他也有信心守住新城。但是若想进一步消灭叛军,恐怕得需要游走在外的陶侃配合。
叛军即将兵临城下,新城城内就像炸开的锅一样,顿时变得热闹又紧张起来。新城守将许超一边积极调兵遣将准备守城,另一边则派人给陶侃送消息,让其寻找机会消灭叛军。
新城攻防战和孟津、虎牢关比起来,这里的守军打得比较轻松。尽管叛军凶悍无比,但是在新城充足的兵力以及火器打击下,经过数个回合之后,叛军几次攻城都以惨败收场,不过守军损失也不少,死伤数千。
与此同时,许超派人联系了屯兵在外的陶侃,让其寻机歼敌。深通兵法的陶侃,很快就答应了许超的建议,立刻发兵日夜兼行赶往新城。
几天之后,陶侃率军到达新城战场。许超麾下原来只有一万厢军,后来加上征召当地的府兵、民兵,在战争来临之前迅速增加至三万人。
最后又分给陶侃一万精兵,经过几番大战后,朝廷一方还有两万余人。而齐王再得到长沙王等人的帮助后,兵力增至十万人。局势依旧是敌强我弱。
齐王叛军拿下陆浑,稍作休整后,就与当地叛乱的世家部曲合兵一处,立即向新城进发。一时间旌旗逶迤700里,军威浩荡,当地一些看不惯太子作为的世家豪强,见齐王起兵,就密令自家部曲发动作乱,配合齐王进攻新城。很快,就形成了东西南三面合击新城的态势。
西路的齐王军兵力甚为强盛,且有智谋之士相助,许超把这一路作为主要防御方向。为集中兵力,许超主动从周边卫星城撤退,收缩兵力,据守新城。
陶侃率领的偏师大军,沿官道而行,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叛军,很快到新城战场。一开始众将都想马上与叛军决一死战。
陶侃却深知齐王军得到援助后,又身经百战,又被葛旋等人大力整顿之后,战斗力已经恢复不少。再加上对方人多势众,因此陶侃决定暂时避敌锋芒。
就这样新城一线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而这个时候天下所有的目光都被东海王同盟震惊,这是继邺城三王同盟后,又一个实力强大的藩王军事同盟。
东海王的叛乱,让一些世家大族更是欢欣鼓舞,他们把这看做是太子不得人心的铁证!世家都认为太子司马遹已经蹦踏不了多久,早晚得被各位诸侯王赶下太子宝座。
此时东海王已经接到幽州刺史王浚、并州刺史王浚等人的将起兵响应的消息,大喜过望之余,他迅速整顿起数万兵马,兵发虎牢关。
而太子司马遹也带着麾下亲军进入到虎牢关,就这样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即将在虎牢关展开!

第一百二十八章 决战虎牢关(1)

太子司马遹率军到了虎牢关,引起关内守军一片震动。当天虎牢关上下,擂鼓喧天,热闹非凡。虎牢关上的大举动自然而然惊来了在关下驻扎的河间王。
河间王在众将的簇拥下,小心翼翼地冲着虎牢关上的太子喊话道:“小儿司马遹,如今我几十万联军围困洛阳周围,你已身陷死地,若要保的性命,及早投降为好!寡人看在同为宣帝一脉的份上就放你一条生路,若仍顽抗到底,小心身死家灭!”
这人,明明是他困顿关下寸步难行,如今倒在这里耀武扬威,司马遹好笑的看着演戏一般的河间王,根本懒得搭理对方。
旁边李特听得颇为不满,冷哼一声道:“如今四海皆归顺朝廷,唯独尔等藩王逆天而行,阻挠朝廷的声威教化,这就是我等东来的原因。早晚一天某家必要取尔等项上人头!”
“大胆,你是何人?竟敢辱骂我等?司马遹小儿,看看你的部下都是些甚么德行!你不敬祖宗,不尊礼法,合该被我们造反围攻!”
李特‘呸’了一声,挥了挥手中的佩刀,大声喝道:“什么叫不敬祖宗?不尊礼法?难道我们庶民百姓只能毫无怨言的任由你们豪门大族欺压掠夺才算尊重礼法?若不是天下庶民百姓被世家大族逼的没有了活路;若不是世家大族只知道骄奢淫逸;若不是世家大族昏庸无道;太子怎会拿你们开刀,说到底还是你们世家大族贪得无厌!”
一时间。河间王无语,半晌他又道:“孰是孰非。寡人也不清楚,只是太子不该罢黜齐王,怎么说齐王也是太子长辈,如此不近人情的废齐王为庶人,岂不让宗室人人自危?”
司马遹冷哼一声,哧道:“你们也配称自己为皇族宗室?一个个只知道为了权势钻营,为了满足的个人野心甚至不惜跟胡人狼狈为奸。哼!孤早晚有一天要将你们一个个都诛杀殆尽。”
闻得司马遹说起胡族骑兵,司马顒不但不以为耻。反而沾沾自喜,喜形于色,“如此说来,寡人倒想和太子合计合计。”
眉头微拧,司马遹“哦”了一声,“愿闻其详。”
“你麾下虽然骁勇善战,但交战月余。虽然我们仍旧攻不下你的洛阳。但寡人敢肯定,你的损失绝对不会小,就算你有关中为支撑,可面对我们三王数十万大军的围攻,兵力上恐怕也会捉襟见肘。如今东海王又来攘助于寡人,虎牢关必然会遭受联盟军的重点围攻。司马遹小儿,想一想你麾下将士吧,此时已然疲惫不堪、人心厌战、思家心切,到时定然挡不住我们大军的冲击。寡人就想,只要你出关投降。我们就能和平共存,休战止兵。岂不更好?”
这个狡猾的人,居然又打起了劝降的心思。对于河间王的心思,司马遹一清二楚,不外乎看到东海王到了,他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因此为了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