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逖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他这次跟着刘琨参加此次聚会是有一定目的的,他来这儿的就是为了亲自考察一下太子司马遹。别看祖逖年轻,但是他目光非常敏锐,再加上他从小在幽州长大,长大后就在全国各地游历,这些都让他增长了不少见识。
他早就看出西晋存在着严重的外忧内患:先说外患,根据祖逖多年来的调查,沿着晋朝北部防线,从西到东,分布着羌人、氏人、羯、匈奴、鲜卑五个对中原心怀异心的草原民族。
而且由于这些年来晋朝一直对北边草原部族实施怀柔政策,使得这五个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尤其是并州匈奴、幽州鲜卑两大部落,别看现在他们对晋朝表现得恭恭敬敬,实际上他们一直在冷眼观察着晋朝内部发生的一切,一旦时机成熟,两大部落早晚会饮马黄河、入侵中原。
虽然祖逖早早意识到边境存在隐患,但是他并不太将这些草原民族放在眼里,他相信只要朝廷能够上下一心,北方草原民族根本不敢有所异动。唯一让祖逖感到忧心不已的就是内忧,自从先帝去世之后,整个晋朝就没有安生过。
各种政治屠杀层出不穷,太后被废,杨家被灭,汝南王、楚王两大诸侯王被杀,导致各地诸侯纷纷起了疑心。到了贾后当权,朝廷好不容易安稳下来后,谁曾想贾皇后又冒出废太子的想法,使得朝廷内外围绕东宫变得蠢蠢欲动。
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祖逖才下定决心见一见司马遹,他要亲自考察一下太子的人品、能力。如果太子真是个胸有大志且果断的人,祖逖就准备追随太子干一番大事。可如果太子只是徒有虚名,祖逖也不是傻子,他绝不会无缘无故为别人丢掉性命。
而且,他已经想好了退路,眼下不出十年,北方将大乱。早在去年开始,祖逖就在着手准备将家族从幽州迁移到长江以南。万一将来北方神州沦落,他好借助家族的力量实施北伐。
“近来传闻皇后对太子不太满意,想要罢黜殿下。可我看殿下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啊?”
祖逖的话听起来有些大逆不道,司马遹眉头稍稍皱了一下,随即又平复下来,笑着回道:“都是市井传言罢了,本宫怎么可能会受到影响?再者说,皇后虽然对本宫不太满意,那是因为娘娘对本宫要求严格,就像先帝要求我做到的一样!”
“哦?是吗?”
祖逖倒是有些意外司马遹的反应,他没想到太子年纪轻轻竟然也能如此沉得住气,而且说话口风不漏丝毫,完全像一个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子。
“当然,不然你以为?”司马遹有些调皮的反问。
“呃?”祖逖有些愕然,看着满脸嬉笑的司马遹,他突然觉得太子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好吧,臣不该试图试探殿下,可是为了大**山,请殿下原谅臣的鲁莽。”
“好了士稚,你不用如此,本宫并没有怪你。事实上刚才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皇后确实已经对本宫不满,而且极力想要废掉本宫另立太子。可惜,本宫也不是好惹的!”再三考虑之后,司马遹决定向祖逖说一些隐秘。
“哦,殿下有何打算!”果然司马遹的话引起祖逖的极大兴趣,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太子,十分想要知道太子到底有何打算,看看值不值的自己为其效劳。
“也没什么,孤打算离开洛阳!”司马遹轻描淡写地告诉祖逖。
“什么!?离开洛阳!皇后会同意吗?百官能同意吗?”祖逖怎么看这个计划都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当然不会,不过你放心,本宫不会远离帝都,只打算暂时离开洛阳这个是非窝,然后准备窝在乡下积蓄实力。而且本宫已说服张太傅跟广城君帮助本宫在皇后面前斡旋,有了这两位大人物帮忙,士稚还会觉得本宫在胡闹吗?”
“张华?郭槐?”
祖逖眼前一亮,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确信太子确实是个少年英才,这么小的年纪处理起事情显得那么老成持重、深谋远虑。而且听着太子介绍他是如何步步为营,终于让张华跟郭槐站在他这一边,使得祖逖终于下定决心陪着太子赌一把。
两个人一个有心,另一个有意,很快就熟络起来。而且祖逖很快就发现,太子对当前局势的看法跟他有着惊人的相似,两人都认为当下西晋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已经到了必须要改革的地步。
祖逖看着年纪虽小,却已是明主之像的太子司马遹,不由得连连感叹,要是当今圣上也有这番见识就好了。可惜,人人都知道皇帝司马衷是个傻子,朝廷大权全被贾家那个悍妇把持。
正当司马遹两人相谈甚欢的时候,只见园内众人纷纷起身,喝酒的也不喝了,唱歌的也停了,众人全都屏气凝神,像是在恭候什么人的大驾。
“皇后娘娘驾到!”
“鲁国公驾到!”

第十五章 金谷俊游(3)

司马遹二人抬头一瞧原来是皇后跟贾谧到了,看着前呼后拥的贾谧,再看看身边形单影只的司马遹。祖逖突然感到产生一些错觉,他觉得正在享受人前风光的贾谧才是真正的太子,而司马遹却像一个普通士子。
“殿下难道不生气吗?”祖逖有些吃惊,司马遹这么小的年纪,竟然做到宠辱不惊。
“呵呵,孤为何要生气?就因为贾谧抢了本宫的风头?哈哈哈,本宫还没那么无聊,一时的风光,并不代表一世的荣华。属于本宫的,早晚一天本宫要连本带利的讨回来!”说这话时,司马遹周身散发着强烈的自信气息。
贾后带着贾谧来到金谷园中,发现园中装饰的果然是金碧辉煌,而且来往的都是当时的文学泰斗,达官贵人。贾后对此非常满意,认为自己的外甥贾谧果然不负重托,总算是初步完成了交给他的任务。
接下来就看贾谧能不能将这些人牢牢掌握在手中,将来废太子时少不了这帮文人的帮助,而且还能成为贾家在朝堂上的助膀臂。贾后扫了一眼站在贾谧身后的二十四个文人,问道:“哪位是潘岳潘仁安?”
潘岳一听心中一颤,连忙站出来。
谁知贾后见到他时,先是一惊,再是一叹。潘岳见此心内方安定下来,行礼如仪。原来,贾后是因见潘岳为贾谧代笔的表文文辞绝美,生了好奇之心而已,可是看到之后才知道,岁月真是把杀猪刀啊!
当年的翩翩少年郎,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垂垂老矣!看到皇后不再关注潘岳,让在潘岳本人以及他的好友们都松了一口气。
贾谧一瞧赶紧上前说道:“启禀娘娘,臣今日有个重大事情要宣布,希望娘娘和在场的各位大臣能为臣下做个证?”
“哦?鲁公有何事尽可道来,本宫可为你做主!”贾后对自己的外甥可谓是有求必应。在场大臣看到皇后如此捧场,他们也不甘示弱,纷纷大声附和贾谧。
“呵呵呵,感谢皇后娘娘厚爱,感谢列位臣工支持!大家都知道,我贾谧没别的爱好,平时就喜欢吟诗作对。蒙安阳乡侯相助,提供了这样一个桃园圣地以便我等在此聚会饮酒。时至今日,已经有陆云、陆机、刘琨、左思等二十几位大文豪加入金谷园中。”
“对此臣深感荣幸,为了进一步弘扬我大晋文化,我贾谧决定在金谷园成立一个文学社团,广邀天下名士加入。凡加入者,表现优异的话,都能得到皇后娘娘的赏识以及鲁国公府的倾力相助!”
贾谧的一番话顿时让现场气氛浓烈起来,尤其是一些没有门路的投机分子纷纷鼓噪起来,在他们看来,这个文学团体分明就是贾谧培植党羽的预备班。加入其中,就意味着将得到皇后的垂青,未来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不在话下。
坐在角落里的司马遹听完贾谧的话后,同样感到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该来的总是要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金谷二十四友没想到会是在今天成立的。
“金谷二十四友”是个文学社团,也是个文学成就为政治声名所累的社团。
这个社团,几乎垄断了西晋文坛所有的“泰斗级”人物,如左思、潘岳、刘琨、陆机等。这些人的名字即使称不上如雷贯耳,至少也能令听者为之一振。
可是这个社团的历史地位却与其“豪华明星阵容”不相称,大多数人对“金谷二十四友”的了解仅限于顾名思义——结缘于金谷园的一个文学社团,共有24名成员。
这个社团中有几个单兵作战能力很强的人物,比如左思,他的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比如潘岳,那相貌就已是绝世无双的好文章。
可说到整体实力,“金谷二十四友”却不是很强:其存诗几乎占了西晋文士诗歌的一半,其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却还赶不上“三曹”!
人们对“金谷二十四友”的关注度不高,与其“含金量”不高有关——像左思、潘岳、陆机这样的“真金”,在“金谷二十四友”中所占的比例太小,还不到四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金谷二十四友”曾做过一些不光彩的事,政治名声很臭,这就不免令它被后世的文学评论家刻意忽略,即便有人偶尔提及,言辞中也往往掺杂着不屑。
司马遹本身很难对这个文学团体产生一丝好感,毕竟历史上就是该团体一手策划了整个废太子行动。更何况这个文学团体还是贾谧一手扶持起来的,“二十四友”说白了就是贾谧之“友”。
石崇、左思、刘琨、潘岳等人似乎并没有想到贾谧会在宴会上突然提出这样一个议题,虽然大家平时走得很近,可也没想过要结成一‘党’啊!因为在古代结党结社是很招人忌讳的时,一时间几个人有些反应不过来,顿时愣住了。
左思几个人都是聪明人,怎么可能看不出贾谧成立的这个文学团体不过是挂着羊头卖狗肉,其目的还是要在政治上发挥巨大作用。
但是眼下他们还能拒绝吗?石崇几个人看着眼露凶光的贾后,猛地打了个激灵。
石崇不愧是在官场混过,最先反应过来,立马跪倒在地,表示愿意加入其中。有人带头事情就好办,接着左思、刘琨、欧阳健、潘岳等纷纷同意加入。
至此,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金谷二十四友终于聚在一起了。
看到此景贾谧才长出了一口气,把心放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