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统正在和张宾等内阁大臣商议政事,突然听到皇帝传召,他似乎早就有所预料,于是他跟几位大臣打过招呼后就出了内阁。自从今天上午他在大朝会上说了半截话后,他就知道皇帝早晚会召他入宫。
果然,皇帝端坐在九龙椅上,赐江统平身后,劈头就是一句:“江爱卿,你看大晋财政还能维持几年啊?”
江统冷汗一下子就出来了!
“皇上何出此言?”反应过来的江统扑通跪下,“微臣言语无状,辅政无方,不能为皇上分忧,罪该万死。”
“起来吧,朕只是想听大人的实话罢了。”司马遹还是很欣赏江统的,这几年对方一直坐镇关中,成绩斐然,要不然司马遹也不会将其调到京城了。
“皇上,微臣蒙先帝简拔;又受陛下青眼,备位辅臣,至今已经近十年,如此厚恩,肝脑涂地也无以为报。愿效全马之力,供皇上驱驰;竭尽才思,为大晋死而后已。”听了司马遹的话,江统才松了一口气,毕竟他已经近两年没有见过司马遹了,谁知道当初的太子变了没有!
司马遹笑了笑,听着怎么有《出师表》的味道;他知道这江统在忠诚上没有问题,才干在列为宰辅中也是数一数二的。看看差不多了,便上前扶起江统道:“我知道先生是大晋的栋梁,到现在朕时不时的想起,当年先生陈述内附胡人隐患的情景!”
司马遹继续道:“当年皇祖父说‘江、杜二位先生乃忠贞耿直之辈,让朕要信任你们,重用你们。’”
“微臣自当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
司马遹转回到龙椅上,拿了一本折子道:“这是户部尚书杜大人的奏疏,上面建议朝廷节约开支,爱护天下民力,朕觉得很好。可惜眼下四方不宁,正是需要钱财大力发展的时机,朕深为财政担忧,不知先生有何高见可以教朕吗?”
“这,这,”又回到原来的问题上了,江统有些犹豫,因为他要说的事情太大了,一旦朝廷采纳他的建议,恐怕江统就要得罪一大片地方权贵了。
“先生尽管直说,不必介意。”司马遹鼓励道,“只要先生说的在理,朕就全力支持,有朕做你后盾,你还有何可担心的?”
“好吧,既然如此,臣就放肆了!臣觉得朝廷要想摆脱当前的财政紧张,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铸钱!”在司马遹的支持下,江统终于将藏在心底的话说了出来。
“铸钱!?”司马遹一脸震惊的看着江统,怪不得他一直吞吞吐吐,犹犹豫豫。这铸钱牵扯的太大了,司马遹相信若不是他之前狠狠整治了一番世家豪强,恐怕江统连提的勇气都没有。
铸币有利可图这是谁都知道的,尤其是汉末以来各种私下铸币的行为已经严重威胁国家经济的稳定。民间一些豪强和不法分子,喜欢把钱毁了重新铸。这可不是为了增加GDP,而是有利可图。
这里又要普及一下铸造知识了。铜钱的主要材质,有红铜、青铜、黄铜、白铜等等。红铜是纯铜,青铜是铜锡铅合金,黄铜是铜锌合金,白铜是铜锡合金。把好好的足值铜钱融化了,多掺进铅和锡,再缩小一点重新铸,钱就平白无故生出另外许多钱了。
这是明目张胆的掺假兑水。可是那时候没有质监局,没人管,三国时候的国家领导人除了曹魏比较厚道外,就连自称仁义的刘备也带头铸不足值的钱。如此一来,官钱的减重减值和民间的私铸,两下里就真成了朋比为奸。
这就是货币领域里“劣币驱逐良币”的定律。这样日子一久,劣钱必然充斥市场,没法再流通了,因为大家都不认。于是官方只好出面整顿,一番整顿下来,扫除了一些劣币,腾出了一定的空间,于是民间私铸又见机而起,兴起新一轮的造假高潮。劣币就这样生生不息,越整顿越厉害。
到了魏晋时候,由于君臣太懒散,只顾着用前朝的旧钱方便,可是那旧钱,一是有外流、损耗的,二是大款们存钱越来越多,国家老是不铸钱,货币供应量就会严重不足,流通领域怎么办?私钱盛行!
可以说晋朝的铸币钱就操纵在世家豪强手中,世家豪强通过私下铸币行为获利丰厚。若这个时候朝廷突然提出要收回铸币钱,那些私自铸币的世家还不得闹腾起来?好不容易刚刚稳定的朝局说不定又要起波澜。
“嘶!这个……这个让朕好好想想,江先生先下去吧,对了,今天的事情先不要向外界透露丝毫!”临走时司马遹特意嘱咐了江统一句。事实上就算皇帝不说,江统也不敢随意透露,万一出了事就不好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收铸币权

西晋在中国货币史上很特别,是唯一的一个没有铸造货币的朝代。
晋朝流行玄学之风,主流意识形态很虚无,士大夫也都荒诞不经。朝廷不铸钱,究竟是因为懒,还是国事纷乱顾不上,不清楚,反正是给中国货币史留下了100多年的空白。
那老百姓用钱怎么办?有啊,就用前朝的老货币或者私人铸币。
西晋因为继承的是曹魏,所以用的是魏国的五铢钱。到了东晋,因为地盘在当年的东吴一带,所以就用东吴旧钱。
连日来司马遹都在考虑如何收回铸币权,这日他在华林园宴请内阁首辅张宾,“来,孟孙先生尝尝朕泡的茶如何?”将泡好的茶水让小邓子递给张宾,他自己也随后拿起一杯,深吸一口气,体味那沁人的清香!
“谢陛下!”张宾由于跟司马遹君臣相得,关系极为融洽,有时候私底下他也有点不拘小节,“陛下近日愁眉不展,不知有何烦心事?”
“唉,孟孙先生你也知道朝廷财政出了问题,朕想通过这次机会收回铸币权,只是不知该从何插手,心中有点烦闷。”对着张宾他也不隐瞒,司马遹将眼前的难题抛了出来。
“陛下,先不说铸币权,臣有个问题请问陛下,若是朝廷铸币是打算重铸五铢钱呢?还是另铸新币?”
“爱卿,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各有利弊吧!五铢钱发行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一直使用到东汉末年为止,除了中间有些小的变动(例如王莽统治的时期)之外,西汉、东汉上下四百年内,五铢钱一统天下。”
“西汉五铢钱。枚重五铢,形制规整,重量标准,铸造精良,在民间有着巨大的声望。然而几百年来不少私人毁五铢钱私铸劣币。导致各种劣质五铢钱泛滥成灾。若陛下打算重铸五铢钱,只要成色足就能很快让其流通,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各地泛滥的劣币会对朝廷新的五铢钱造成冲击。”
“若朕另铸新币呢?”
“第一朝廷可以借机收集并销毁天下所有劣币,第二陛下改元登基,铸新币发新钱有助于向众人表明新朝有新气象。然而铸币需要很大的成本,若是准备不足。一旦出了问题,新币很有可能夭折!”
听完张宾的话,司马遹顿时又被提醒了,他说的这种事不是没有可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王莽改制。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滥铸币,让他本来还有一点的民意基础瞬间消失殆尽。在漫天崛起的农民起义打击下,王朝彻底崩塌!
货币改革不是靠行政命令就能行的通,后世明朝初期依靠行政手段发行了纸币,可是因为朝廷管理不善,最终纸币流通失败,逐渐的愣是被逼出了市场。
事实上古代华夏货币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
造成这种情况有多个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华夏是个缺乏贵金属的国家。无论黄金还是白银都需要来自外界的输入。这也是为什么铜一直是华夏主要货币的客观原因。直到明朝末期白银才真正确立了货币地位。
虽然司马遹也想确立银本位制,但他知道除非拿下倭国的银矿,否则的话银本位制只是一种空想。由于过去朝廷和地方都铸钱,各地铸钱的时候都要添加铅,有时候铜钱里面的铜含量已经只有三成了,掉在地上都能摔烂,可见这个时候货币已经贬值到了什么程度。
“孟孙先生,朕仔细考虑了一下,还是发行五铢钱比较妥当。毕竟这种货币已经使用了几百年,其信誉是最高的。朝廷掌握的铜矿实在是太少了。许多大型铜矿都在分布在江东以及其他地区。”
“就像先生说的那样,若是我们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强行发行新币,很有可能对刚刚复苏的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发行五铢钱不同,虽说市面上有很多劣质五铢钱,但也有一些质地非常好的五铢钱。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只要我们加大打击私自铸币的力度,就能有限度的防止劣质货币流通到市面上。现在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从世家手中收回铸币权。”
“若是收回了铸币权,陛下打算怎么管理呢?陛下,钱利可是一块大利润,历代官府负责管理铸钱的官员都会从中大肆贪墨,有的官员靠的就是往铸钱里面掺假获取钱利。”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人办,朕打算成立一个官营钱庄直接负责货币发行,这个钱庄只发行货币,而不接其他业务。钱庄主事将由正五品官员担任,直接对皇帝、内阁负责。”
司马遹虽然对于金融体系了解不多,但是起码也知道铸钱是能获得相当大的利润的,眼下朝廷财政紧张,正好借这次机会统一国家货币,又能增加财政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晋朝缺金子、银子,所以便以铜作为主要流通货币,他完全可以借助蜀地的铜矿储备,来铸造铜钱,为将来发行银元积累经验。至于发行纸币,司马遹从来没有想过,因为他知道在古代这种专制制度下,一旦发行纸币,最后倒霉的一定是普通老百姓。
就算在他当皇帝期间,可以靠强硬手段维持纸币的信誉,可是以后呢?过了几代之后,一旦后人昏庸,滥发纸币,很有可能引起国家经济崩溃,当老百姓手里的钱全都变成废纸的时候,比老百姓没饭吃更可怕!
一想到这里,司马遹便干脆把全部内阁成员都找来,众人一起商量起这件事。对于司马遹想要发行货币,众人都没有太意外。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当前朝堂的困局,关中积累的财富已经在战争中消耗殆尽,从世家抄来的钱也被投到中原重建中。
朝廷要想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