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象道观这种“神圣”地建筑物,更是采用秦岭出产的大块石料。那些石料被装在船上沿着源于秦岭的涝水、丰水、芒水顺流而下,再转渭水运至长安最后再用人力运至工地,一路上的开采、运输都是信徒们完成的。
新长安竣工之后,此时在新长安南边的市集区和商铺区都被朝廷给拍卖出去了。官府利用所拍得的钱财先把宽阔的道路和下水道等公共设施修建好,如此算下来官府没有一分钱就可以把商铺区和市集区修建起来,而且还多余不少钱可以投入到新长安地道路、下水道、引水管道等公用设施的修建上。
由于司马遹迁都之心昭然若揭,使得一些权贵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往长安转移财富和人员。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上万户豪强和新贵陆陆续续迁往长安,使得长安就比之前多出来三十万人口。
这一天司马遹正在洛阳皇宫内与内阁大臣商议国事。众人先是就西北战事讨论一番,然后又谈到了江东。
“启奏陛下,西北战事已顺利展开,节度使张方指挥六万厢军兵分三路开始围剿吐谷浑帝国,这些士兵全都是由高原上的羌人组成,再经过专门训练,这些士兵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原环境。”枢密院使祖逖拱手道。
“嗯。你告诉张方,千万不要大意,西北高原可不同于其他地方,那里的环境相当恶劣,除了当地居民外,我们的士兵到了那里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这也是朕为什么一直忍着没有对西北用兵的原因。”
“请陛下放心。早在几年前西北节度使府就开始着手准备收复西海,节度使张方专门从归属羌人中挑选出数万人用于对西北作战。同时,朝廷为了支援西北,陆军部已经调拨了价值百万贯物资到西北。”
“嗯,西北的战事你就多操点心,千万不能出了差错。吐谷浑父子都不简单,他也曾跟随我大晋征战四方。这些年吐谷浑能够在压力下依然宣布脱离我大晋成立吐谷浑国足见其魄力,乃一代枭雄也!”
“哼!枭雄不枭雄的,微臣不知道,臣就知道一点:那就是此战过后,再也没什么吐谷浑国了!将来整个西北高原都将是我大晋的领土!”
司马遹笑着点点头也没说什么,由于吐谷浑也算是大晋的功臣,再加上占据着地利之势,而且他对朝廷一直也恭谨有礼。使得朝廷也找不到借口收拾对方。直到洪武十年的时候,吐谷浑自感实力足够,悍然叛晋自立。
吐谷浑自立,实际上在大晋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甚至中原腹地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这点事。只有靠近凉州的郡县才能感到一丝紧张的气氛,但即便如此凉州治下的百姓也没有惊慌失措。
“西北战事就先谈到这里,接下来杜爱卿你来汇报一下谈判的情况。”
“微臣遵旨。启奏陛下,谈判已经进入实质阶段,江东基本上都答应了朝廷的要求。只是他们还需要请示一下司马睿,因此最后能不能达成所愿还得两说。”
“很不错。杜爱卿这工作完成的不错,你们只管谈,至于最后江东接受不接受与尔等无关。若是江东不愿履行协议,朕不介意让军队逼着他们去做。另外,士稚告诉淮南刘琨,千万不要放弃战备准备工作,要做到时刻准备着!”
“臣遵旨!”
这时一位皇宫侍卫匆匆闯了进来,来到司马遹与众人跟前说道:“启禀陛下,雍州刺史荀崧急件!”
司马遹一听连忙接过拆开匆匆一看,脸上顿时浮现一片惊喜之色,他将急件随手转给其他几人,同时说了几句:“诸位,荀崧急件:新长安建成了!”
众人闻言,张宾、杜锡、裴危、祖逖等人纷纷围了上来,每个人脸上都是惊喜之色,朝廷上下一直都在关注新长安的建设情况,如今十五年过去了,长安终于扩建完成了。长安新城无论是在耗资上还是规模上都远超历代。
“另外,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为了让大家有个直观的感受,雍州刺史荀崧派人将新长安模型给运了过来,如今正在太极殿上放着,大家随朕前往看看吧!”
“走,走,都去看看!”
说着司马遹领着众位心腹大臣从嘉德殿转移到太极殿上,只见太极殿中央一座巨大的模型矗立在哪儿,四周还有几个侍卫在摆弄一些零件。众人看到皇帝来了,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忙着向皇帝请礼问安。
“来,你们都看看,这就是新长安,这里是居住区,这里上商业区,瞧瞧,那里是全是学校!诺,那个最高建筑就是灵宝教的总道观!据规划,未来整个长安的总人口可容纳高达百万人!”
“陛下,微臣有个问题,长安人口这么多拿什么来供给啊?诸位都知道,自前汉王莽作乱,关中地区就不复秦时兴盛。再加上后汉末军阀混战,关中地区就更加显得破败。虽说这些年经过陛下励精图治,但要说关中真正就此恢复了元气,恐怕得打个折扣!”
“爱卿所言有理,关中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其地力已经到了所能承受的极限,若是继续不加限制的开发下去,用不了多久关中或许就永远也恢复不了秦汉时的荣光。因此限制关中本地的农业开发,控制关中人口总量,发展关中工商业乃是朝廷的既定政策!”
“可大家都知道,新长安一旦建成,仅仅是长安就能容纳百万人,以后关中地区的人口还会越来越多,因此仅靠关中一地是无法供应起数百万人口的口粮,所以早在新长安扩建的时候,朕就让工部疏浚关中渭水等水运系统。”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渭水达黄河上的水上运输路线已经运行多年,每年可以运送的物资高达数百万石。若是再加上陆地运输,每年光是从外面输送物资就能供养起数百万人,因此呢,诸位倒也不用太担心长安的物资供给问题。”
“那照陛下的意思,朝廷是一定要迁都长安了?”羊玄之皱着眉头问道,刚开始他听到新长安的消息还挺高兴,但后来听着听着就觉着不对劲了。作为山东世家羊玄之一直都不希望朝廷迁都长安,毕竟洛阳不再是京师了,山东世家的利益肯定要随之受损。
“哈哈哈,迁都的事情今日就不说了,等以后找个机会朕与诸位大臣好好合计一番,至于最后迁不迁得成还得看大家的意思。来,大家都看看新长安的气势!”司马遹不着痕迹的岔开话头,他知道迁都长安里面牵扯的利益太大,光是山东世家就不是能轻易摆平的。
对于迁都这个问题,朝廷争论已久,自打司马遹登基之后关西世家与关东世家就没有停止过争论。自打关东世家协助刘秀夺取了天下之后,他们就将大汉的都城从长安迁到了洛阳。自此以后,关西世家就再也没有争得过关东世家。
魏晋时期,众多关西世家纷纷东迁,导致关中愈加迅速的衰落下去。一直到司马遹以关中为根基夺取了大晋最高领导权之后,关西世家才逐渐的强大起来,如今以李特为首的关西世家已经成为大晋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关西世家崛起之后,他们对长安失去都城的地位十分不满,为了拿回曾经的荣耀,关西世家一直怂恿司马遹将都城重新迁回长安。尤其是随着新长安完工之后,关西世家迁都的心情更加迫切,只是司马遹知道这件事急不得,得慢慢来!

第二百九十六章 落难王子

“我们为什么不去罗马帝国,反而要跋山涉水前往东方?那些东方人有实力帮助我夺回萨珊王国的王位吗?”在丝绸之路的东段天山南,在一支由波斯人组成商队中,一个身着白袍的年轻人附耳询问身边白发苍苍的随从。
“王子殿下,罗马与我萨珊王国有世仇,若冒然前往后果难料。而且此时的罗马帝国刚刚结束内乱,罗马东帝君士坦丁大帝刚刚摆平了罗马帝国西部,正在全力对付罗马西帝李锡尼。因此就算是对方愿意帮助殿下,恐怕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老随从的话让年轻人神色一片黯然,三年前,西元309年,侵害了萨珊国内贵族利益的霍尔米兹德二世被波斯贵族设计由贝都因人杀害,随后波斯贵族又杀其长子,弄瞎其次子,囚禁其三子。
三子霍尔米兹德三世不堪忍受贵族侮辱,秘密联系其父旧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乘敌人不备逃出了泰西封。随后在其幕僚的建议下,霍尔米兹德三世决定伪装成商队前往东方寻求帮助。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了,在原本的历史上,霍尔米兹德三世选择流亡罗马,但终其一生都没有继承萨珊王位。
反而霍尔米兹德二世的遗腹子,也就是他的弟弟沙普尔二世继承。在沙普尔二世还未出生时,波斯贵族们就在他母亲的肚子上放上萨珊国王冠,表示将忠于这位新君主。
不过,这位沙普尔二世的确不负众望。他重振波斯的国势军威,采取一系列积极的内外政策,使波斯成为当时最具威权的国家,创造了波斯三大黄金盛世之一,堪称萨珊王国的康熙大帝!
不过在这一世,由于司马遹意外到来,使得大晋并没有如原来历史上那样沉沦下去。反而愈发强盛。这就使得大晋在影响力波及到更加遥远的地方,波斯萨珊王朝与大晋之间隔着康居、大宛、贵霜(大月氏)、乌孙以及西域诸国。
若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晋不要说影响周边国家,连帝国本身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可是现在不同,由于司马遹鼓励工商业发展,再加上大晋强大的军事威慑,让大晋商人敢于向外开拓。
正是大晋商人行走各地。才使得中亚、西亚各国了解到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强大且富饶的帝国——大晋帝国,那是柔美丝绸、精美瓷器的发源地,据说那里人人都穿着丝绸,家家都有瓷器。
这些在西亚和欧洲贵的要死且稀少的丝绸、瓷器以及茶叶,在大晋帝国国内则是非常的便宜以及普遍。虽然西亚、中亚一些国家对大晋帝国的军事实力还有点怀疑,但所有国家都有个统一的认识——那就是大晋帝国非常的富有。
霍尔米兹德三世从泰西封逃脱之后。他的幕僚就是从各国商人口中得知了大晋帝国强大,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他们才怂恿霍尔米兹德三世前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