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昌城真的有失,故而派出一支骑军在高昌左近徘徊。
如今高昌局势危急了。一直徘徊在四周的晋军不得不鼓起勇气,以弱势兵力去冲击麻秋的大军。所有人都知道一旦高昌失守,羯族人将控制整个西域北道,他们与漠北之间的联系将彻底被打通,再也不虑被切断的危险。
这股晋军的突袭不是没有效果,本来高昌城在数万大军的围攻下已岌岌可危。可前面正在专注攻城的羯族人突然听到后面传来一阵喊杀声,大批人马从后面杀了过来。面对这种情况不少敌军都懵了。
果然,晋军的勇气一时竟震慑住敌人。看着杀红了眼、如狼似虎的对手,许多胆子小点的敌军,避之唯恐不及。幸好麻秋反应迅速,立即派遣足够的兵力将其拦截,但麻秋的兵力毕竟太多了。
尽管偷袭的晋军有着巨大的勇气。这一仗晋军同样损失不小,双方也只能算作打了个平手,晋军斩敌五千余级,自己也折损近半。所以,在一场恶战之后,晋军还是选择了后撤。而麻秋也担心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也没有选择追击。
不过麻秋对高昌城的攻击。也只能暂缓了。
五月十九日,大晋又一批援军抵达西域,这批兵马原本就驻扎在张掖、敦煌一带,距离西域比较近。接到高昌的求救书信之后,这部分兵马就在都尉赵挺的带领下挺进高昌。
为了救援高昌,厢军只好采取急行军的方式。但是急行军,还是给晋军造成不小的损失,出发时的两万大军。经过途中不断地非战斗伤亡,抵达高昌时,仅有一万二千来人,途中减员竟然高达八千人以上。
从中原到西域,行军的艰难,可想而知。
二十日,城外的晋军突然做出欲攻击麻秋军之势。麻秋也不敢大意,领兵反击,可是晋军却不战而退,等麻秋军欲停下来。晋军却又来攻……如此来回数次,把麻秋军一部分向北引出二十余里,气得羯族人七窍生烟。面对晋军轻骑兵的骚扰,羯族人实在是不胜其烦,大家都是骑兵,追又追不上,甩又甩不脱,实在讨厌。
而借着这个机会,高昌城外的晋军突然以三千骑兵袭击留守在高昌府城南门外的有限的西域联军,面对战斗力低下的西域联军晋军很容易地就撕开一个口子,三千步军和一部分辎重得以进入高昌城,大大增强了守城士兵的信心。
如今高昌城外的麻秋部仍有八万多,其中羯族精锐一万余人,其余都是整顿西域降兵所得。麻秋现在也紧张起来,随着高昌坚不可破,晋军的援军却源源不断的赶来,他面临的局势却越来越紧张。
虽然他再次咬牙切齿的下令攻城,但得到了辎重补充的守军士气高昂,给了敌军一个迎头痛击。尤其是得到了弹药补充之后,城内的火器再次发威。若非弹药补充的有限,高昌内的守军都想出城作战。
高昌暂时解除了危机,但离真正的解围还差的太远,毕竟经过急行军过来的援军,其携带的火器实在是太少,大多数还是以冷兵器为主要作战手段。再加上兵力上劣势,使得城外的晋军只能骚扰敌人而不能将其赶走或者消灭。
高昌城里等到了援军,可是新的问题出来了。吃饭的一下子多了几千张嘴,城又已经被围了半个月,存粮就是省着吃,也就能再坚持个十天。要知道,晋军能够抢运进城的东西,毕竟有限,只好尽着军械、药品,并没有粮食。
终于等了十天之后,张方统领的主力部队终于来到了高昌城下,总兵力近十万人的全火器部队。这是一支配备了大量驮马的“摩托化部队”,不过因为带着大量火炮、火药等,行军速度自然比轻骑慢许多。
由于这支部队不用急行军,再加上一路颇为尽心,走到高昌的时候竟然未损一人一马。与之前由于急行军而折损严重的轻骑相比,他们要幸运得多。
为了远征西域,朝廷特意给西北节度使府调集了大量轻型火炮,与数百斤的“重炮”相比,只有不过百斤,可以用战马驮运,机动性更强。“轻型火炮”的炮弹,只有两斤多,装药不足两斤,用来攻城拔寨或许威力不够,但是与羯族人交战,基本都是野战。
而且轻型火炮还配备了大量“铁砂珠”等开花弹,最适合对付骑兵。当然“轻型火炮”的射程稍微近了些,只有二百步。
每炮四人,两名炮手,其中一人兼做炮长,两名配备连弩的护卫,其中一人兼做御手(控制驮炮的马),一千五百人,备有火炮三百门,战马倒有两千四五百匹(还有驮运火药、炮弹和炮架的),此外,还有一批重型弩——轻型火炮的射程太短,加上此时的火炮射速慢,没有护卫是非常危险的。
看着晋军陆续赶到,麻秋也有些紧张了。他本想赶在晋军主力抵达前拿下高昌,不想高昌居然如此难啃,自己花了二十天,损失上万人,却还没有攻下。
唯一让麻秋有点放心的是高昌城下赶到的援军基本上都是陆军,就算他最后打败了也有信心逃走。而且麻秋相信野战条件下,羯族骑兵并不害怕晋军。若是刘渊或者慕容廆、吐谷浑在的话,一定会对麻秋的想法嗤之以鼻,没有和晋军正面交过手就是不会感受到晋军火器的强大。
决战开始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后,数枚开花弹落在冲在最前面的羯族骑兵行进间,几阵轰鸣之后,敌军骑兵便倒下一片。
一轮炮击,便轰趴下五百多骑,其实大大多数人马这时并没有死掉,有的马肠子都打出来了,半卧在地上哀鸣,还有的,是马上的人被打到地上了,他的战马在旁边嘶叫着转来转去。更多的人马在巨响过后,本能地往后头逃。
其实三百门轻型火炮的威力是有限的,真正的威力,来自心理上。这场面,以前西域各国有谁见过?就算是羯族人当初也没有正面经历过火炮的洗礼,因此当晋军万炮齐鸣的时候,麻秋部就已崩溃了。其实如果他们真要硬冲,晋军的火炮顶多开上三轮,对方的战马就到跟前了,最多也就能轰倒两千。
只是麻秋已经被吓破胆了,听着后面巨响,羯族人跑得更快了。数万羯族铁骑,立时溃散开来。
宜将胜勇追穷寇!晋军骑军乘势追出三十余里,斩杀万余,俘获八千余,至此高昌的包围终于被解了。
大战之后,麻秋收拢军马,除掉跑散的,还有七万之众。他与几个部属一商议,决定先退回焉耆向石勒汇报之后再说。
就在麻秋围困高昌的日子,西域长史府下参将马贤在整顿了两万西域各族溃兵之后,正在谋划着如何反攻于阗。由于石勒亲率主力正在征讨乌孙,在于阗的主力不过三万人。马贤准备先拿下于阗来巩固西域南道的防线,果然在于阗的石勒军一触即溃,大部迅速朝着西方撤离。

第三百三十二章 石勒不淡定了

西域,疏勒城内,最近石勒的心情很不好。来自麻秋的战报,已陆陆续续的送到了他的面前。他的心情,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变差的。本来一切都计划好的事情,都让麻秋,还有突然出现的晋军,统统给打断了。
为此,石勒不得不下令,暂时停止对萨珊波斯的攻击。本来他都已经计划好了,联合罗马人一举灭掉波斯,并瓜分其领土和人口,随后他就准备建国了。可如今晋军的到来,让他不得不改变之前的战略,把重心重新从西方转移到东方。
晋军到来的消息,让石勒感觉,他将遭遇一个最为强劲的对手,他必须重新审视之前定下的方略。或许其他人还没有意识到晋军出现在西域的意义,但石勒却是意识到了。大晋这是要决心收复西域啊!连名将张方都亲自跑到西域来了,厢军和羯族骑兵在高昌发生了一系列的战斗,都是厢军在有意识地侦察羯族骑兵的战斗力。
对于晋军的行动,石勒归结为侦察,而不是试探。这里面是有缘故的。如果是试探的话,发现情况不对,可能就不来了。侦察的话,则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来的。换言之,就是大晋肯定会进入西域,肯定是要收复西域的。这也就意味着,羯族和大晋之间,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因为,石勒也不可能放弃西域。只有一方彻底战败,互相对峙的局面才有可能化解。
接到来自麻秋的战报以后,石勒觉得,自己的后方——西域,开始不安全了。如果他继续进攻波斯,极有可能导致自己的后方崩溃。大批晋军出现在高昌,严重的威胁到车师、龟兹、焉耆。
万一车师、龟兹、焉耆遭受袭击,那后果就严重了。那是石勒与漠北之间的联系通道,一旦被晋军切断,他与拓跋普根两人只好各自为战。最终也得被大晋一一剪灭。毕竟大晋实力强劲,石勒和拓跋普根单独任何一人都无力抵挡晋军的冲击。
因此一接到麻秋的急报,石勒就把波斯的问题交给了桃豹、呼延莫二人,而他自己带着夔安、王阳、碌明、刘鹰等人急急忙忙退回了西域。石勒之所以会对晋军的出现这么警惕,是因为他非常清楚晋军的实力。
当初匈奴刘渊那么强横不也被晋军扫灭?石勒自认为羯族人不比匈奴人强大多少,尽管最近羯族人征服了大片领土和人口,但石勒对于大晋仍然心存恐惧。尤其是晋军强大的火器。曾经给游牧民族留下深深的阴影。
再者说石勒非常了解麻秋这个部下,能力是有,但性格有点高傲,轻易不肯向他人认输。很多时候死要面子活受罪,即使被打落了牙齿也会和血吞。这次若非被晋军打得太惨,麻秋肯定不会向他求援为了商讨对付晋军。今天,羯族的高层,都被石勒召集起来,商议对策。会议的地点就在疏勒城内石勒的帅府。自打攻下疏勒和大月氏之后,这里就成了羯族人的统治中心,整座城内聚集了十五万兵马,其中光是羯族骑兵就有两万。而且城内囤积了大量物资。本来这些物资时石勒准备用来对付波斯的,不过由于晋军的出现恐怕不能再运往波斯前线了。
参加会议的除了石勒之前的十八骑外,还有之前投降羯族人的西域各国贵族将领,这也是石勒为了加强西域当地人对羯族人的认同感所采取的措施。这样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