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搞定亚美尼亚。
“看来这次我们的任务不轻啊!罗马人绝不会放弃亚美尼亚!”参军指着地图上亚美尼亚道,“将军请看,亚美尼亚恰好处于泰西封前往安条克的大路的侧翼,这条路地形平坦,无险可守。如果没有亚美尼亚的侧翼威胁,波斯大军就可以畅通无阻的攻陷安条克,进入地中海。罗马一旦失去了叙利亚,波斯就能切断小亚细亚与埃及的联系,罗马的非洲行省肯定保不住。”
“参军说的一点都没错,历史上无论是沙普尔一世,还是库思老一世,他们都曾因为亚美尼亚丢失导致他们即使攻占了安条克也守不住,还得乖乖地退回波斯。这次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狙击罗马的增援部队,只要波斯能顺利拿下亚美尼亚—东安纳托利亚一线,西方局势将瞬间改观,整个罗马东部包括埃及都有可能丢掉。”到了这个时候,连林峰都不得不惊叹波斯人的野心。
“将军,我们这样卖力的帮助波斯人,难道不担心对方一家独大吗?”参军突然担忧起另一个问题。
“诸位,你们不会真的以为有了我们的帮助波斯人很快就能夺取亚美尼亚吧?即使我们拖住了南线的罗马人,在北方罗马人依然可以通过黑海援助亚美尼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波斯和罗马之间的战争一般是这样的流程:波斯人先发动战争,入侵亚美尼亚东安,罗马实施弹性防御,经过一番苦战,波斯耗尽战前储备的人力、财力,国库空空军队厌战,则议和退兵,准备下一个回合。”
“据本将看来,此次作战仍然逃不脱这种宿命。这种山地防御战,对波斯非常的不利,没有地利,靠人肉堆,波斯的重骑兵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所以消耗到最后,波斯一定会被拖死,即使罗马也会被拖瘦。”
“诸位都给本将记住,远征军只有三千人,你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摸清罗马军队的战斗力,以便为将来做打算。千万不要做出超出我们能力之外的举动,否则一经发现立即开除军籍!”林峰眼中寒光一闪,严厉地叮嘱道。
“诺!请将军放心,卑职等不敢擅起争端!”众将纷纷表示不会自作主张扩大战争。
“诸位,罗马的实力要比波斯强,他们国内刚刚结束内乱,内部没有隐忧,正是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时候。而且罗马军队刚刚经历战乱洗礼,其战斗经验十分丰富。希望诸位不要轻敌。”
林峰最后警告了几句,这次远征军行动,他不会随军参与,因此他担心下面的人在激动之下做出损害大晋利益的行动。
这种前线将领因为各种原因私自修改作战计划的行为,在历史基本上随处可见。林峰可不想下面的人因为一时的举动,让大晋的利益受损,
第三百四十三章 晋人的震惊!

确定了作战方略之后,波斯与大晋联军很快就按计划行动起来。既然与罗马人撕破了脸皮,波斯人也不含糊,决定先下手为强的发动战争。普西多尔亲率主力大军围攻尼西比斯和哈特拉。
与此同时,为了牵制罗马人,波斯人还发挥骑兵机动性强的优点,绕过坚城,入侵罗马的叙利亚和卡帕多西亚,攻城略地忙得不亦乐乎。
波斯的大举入侵,很快就遭到罗马人的坚决反击。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立即调动罗马帝国的主力军队前往东方,准备狠狠地教训一番波斯人,就连他自己也打算亲征波斯。
针对萨珊军队特点,幕僚们为君士坦丁制定了一个三路进攻的计划。这三路分别是:北路,向东北挺进,途径亚美尼亚,争取亚美尼亚出动其军队的骄傲—亚美尼亚重骑兵,两军合兵一处,继续向东入侵阿卓佩蒂尼(伊朗阿塞拜疆)地区,然后相机而动,或者继续向东挺进雷伊(伊朗德黑兰),或者向东南入侵米底,沿小扎卜河或迪亚拉河河谷南下两河平原。
南路,向东南沿幼发拉底河而下,在两河交汇处以北渡过两河,指向苏萨。罗马人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渡河,是因为两河交汇处以下是沼泽地,无法逾越。两河流域是世界上少有的,河口没有大城市的大型河流,因为到处都是沼泽、盐碱地,中路,是君士坦丁大帝统帅主力大军,并不走马其顿亚历山大和克拉苏的故道,而是渡过幼发拉底河后,直扑辛加拉。指向泰西封。
根据罗马人作战计划,要想实现其战略意图,没有庞大的兵力是不行的。不过,三路大军并非齐头并进,而是有时间差。北路先行。全程在山地、高原行军,吸引波斯军队主力北上。如果波斯人来战,则罗马重步兵在山地作战有优势,不怕你的重骑兵。如果波斯人不战,也没关系,只要把你牵制在这里足矣。
南路后行。做出攻击泰西封的姿态,即使波斯人击破罗马北路军,千里迢迢翻山涉水过来,也是‘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
中路军最后开拔,等波斯人在自己领土上南北两头跑累了。罗马大军主力也来了,无论波斯人是否愿意决战,胜利都是囊中之物。只是罗马人的想法虽好,但有时候现实却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
公元313年夏,北路军首先按计划出发,汇合了亚美尼亚军队,沿着崎岖难行的山路。顺利进入阿卓佩蒂尼地区,随后南下,一路三光政策奔向米底。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得到情报而率大军北上的普西多尔。
面对米底崎岖的地形,波斯骑兵没有贸然发动进攻,因为这么做就是自杀。罗马人也同样不急于进攻,因为他们面对的是萨珊主力,只要达到牵制目的就完成任务了,所以扎下大营,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正当波斯主力逡巡犹豫之时。普西多尔得到了罗马南路军的战报,于是他立即留下步兵监视敌人,而后带上全部骑兵迅速南下,悄无声息的直扑罗马南路军。
与在崇山峻岭中艰苦跋涉的北路军不同,罗马南路军一路没遇到任何有组织的低档。沿着幼发拉底河平原一路孔雀路东南飞。
由于过于顺风顺水了,导致南路的罗马军队认为萨珊人根本就不堪一击,甚至有的罗马人认为波斯人要么望风远遁,要么被北路军消灭或牵制住了。
当这支松松垮垮的部队,遇到突然出现在眼前的,真正的的波斯重骑兵的时候,再想组成作战队形已经来不及了,倾盆箭雨之后,波斯重骑兵居中突击,轻骑兵左右包抄,南路罗马军顷刻间全军覆没。
这场战役虽然大晋远征军没有参与,但陪同在普西多尔的大晋军事观察员还是有幸目睹了波斯重骑兵的威力。波斯重骑兵的威力让观察员感到十分震惊,原来波斯人也有自己的杀手锏。
大晋观察员在战后的详细记录了波斯重甲骑兵身上的铠甲以及武器配备:“波斯骑兵全身都被铁器所覆盖,厚厚的护甲遮掩著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装甲的接合点很好地连接着四肢,盔甲的面部做工精良,吻合骑士的头部。由于身体完全被金属覆盖,骑士只能透过对合瞳孔的小开孔视物,呼吸只能透过鼻尖处进行。这些骑兵配备长矛,他们在站立时不动如山,或许有人会以为他们被一堆金属固定着。”
军事观察员甚至认为若是没有炮兵的配合,厢军步兵一旦遇到大规模波斯重甲骑兵的冲击,很有可能全军覆没。当然,他并没有太大的担心,且不说厢军内威力巨大的火炮,单单晋军重骑兵的威力就不下于对方。
波斯取得首战的胜利,让普西多尔大喜过望,他对以后的大战也充满了信心。作为波斯人,普西多尔十分了解波斯人对亚美尼亚的渴望。若是这一次他能顺利拿下亚美尼亚,必然会让他获得巨大的威望,这对于巩固他在波斯的统治十分有利。
从地形图上就能看出,亚美尼亚的地势比两河平原高,呈现高屋建瓴之势,还是两河的发源地,按华夏风水的说法,亚美尼亚对两河流域是‘上风上水’,亚美尼亚人放屁,波斯人得闻着,亚美尼亚人洗脚,波斯人就得喝人家的洗脚水。
如果两河流域是东吴,亚美尼亚就是荆州,没有荆州,孙权就坐立不安;同理,不控制亚美尼亚,波斯人也死不瞑目。
套用上面东吴的比喻,波斯是吴国,则罗马帝国是魏国,底河是波斯的长江,幼河则是淮河,亚美尼亚是关羽坐镇的荆州。罗马城过于遥远,安条克作为罗马的亚洲之都,相当于洛阳。埃德萨相当于襄樊,尼西比斯相当于逍遥津。
如今普西多尔兵围尼西比斯,并消灭了罗马的中路部队,算是暂时占据了上风。不过罗马人也不是好惹的,君士坦丁得知南路军的败报后,他立即果断停止了前进。但是罗马人显然低估了波斯的反应速度,一直在底格里斯河附近徘徊的波斯狙击部队,立即渡河直扑中路罗马人。
这次大晋远征军也有幸随波斯人一同行动,联军顺利的包围了罗马人。面对如此严峻局面,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与他的将军、大臣们相顾失色。相反波斯人则欣喜若狂,联军统帅拉塞尔将军立即趁罗马人犹豫不决之际,指挥波斯大军发起了突然而猛烈的攻击。
波斯人的战术仍然老套而实用,又是以倾盆箭雨做热身,大量杀伤罗马人之后,趁着敌军动摇,波斯重骑兵收起弓箭,端起长矛发起冲锋,蹂躏践踏罗马步兵。一时之间,战场变成了修罗地狱,罗马人尸横遍野,看到的是断臂残肢,听到的是伤兵们的呻吟和哀号。
不过这支罗马军队毕竟人数众多,再加上君士坦丁也不是无能之辈,他趁着外围的部队被屠杀的时候,迅速将内侧罗马军人组织起战斗队形。就这样罗马人以牺牲外围部队为代价,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内侧的罗马军人很快就在军官的指挥下竖起盾牌,组成绵密的盾牌墙,仿佛一座坚固的城堡,以抵挡波斯箭雨和波斯骑兵的冲击。
罗马人的反应同样让远征军将领感到震惊,敌军果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否则的话,不可能在绝境中反应如此果决和迅速。甚至不少远征军将士从罗马军人身上看到一丝厢军的身影,同样的职业化,同样的训练有素,同样的富有纪律性!
随着罗马人集结成战阵之后,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