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看看眼前赵王的样子,显然是打算让其留守关中的,虽然恨赵王无义,但孙秀也知道他不可能跟赵王翻脸。因此孙秀眼珠子一转道:“王爷有命,臣不敢推辞,只是……只是臣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
“先生怎地如此客气?有话但说无妨,寡人洗耳恭听就是。”
“王爷,臣留在关中倒是没有问题,就怕王爷离开后,梁王到来不识关中局势,万一误听谗言坏了臣的性命那……臣一人安危事小,就怕耽搁了娘娘、王爷的大事,臣孙秀可就玩死难辞其咎啊!”
“唔……”
司马伦听了孙秀的话沉吟起来,他知道孙秀说得一点也不夸张。由于他们二人狼狈为奸,得罪了整个关中属吏,万一他拍拍屁股走了,单独留下孙秀,很有可能被欧阳健之流害了性命。
“这样吧,先生,本王回京之前,提前跟梁王打个招呼,设法将你托于梁王照顾,而且梁王此人贪财,寡人再送他一笔钱财,让其务必保全先生性命就是。”
晋阳
晋朝顶级王家内部同样正就太子请命出征一事召开讨论,晋朝北方世家大族如弘农杨氏、陇西李氏、范阳卢氏、博陵崔氏、清河张氏、晋阳王氏、河东裴氏、陈郡袁氏、颍川荀氏,在接到太子请命出征关中的消息后,纷纷聚集到王家商议。
王家现任家主乃是王琮,今年五十多岁,坐在他面前的正是崔家家主崔焕以及其他几家家主。王琮扫了众人一眼,问眼前的催焕道:“裴家的人还没有到吗?”眼下北方有名的大世家除了裴家外其他人都到了。
“没有,看来裴危那个老匹夫打算保持中立了!”崔焕皱着眉头回答,“不过,河东裴氏向来跟司马家走得近,这时候做出这样的选择也不意外。”
“你没告诉对方,这次会议可是专门为了对付那个司马遹召开的?难道将来他们裴氏打算向那个黄毛小子低头吗?”王琮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他实在是没想到在太子表明了要跟全天下世家作对的时候,裴氏依旧坚持跟司马家的同盟。
“算了,裴家的事先放到一边,贾家那边如何了?”
王琮也知道裴家家主裴危是个老狐狸,不到关键时刻看来对方不会表明态度。王家之所以这么重视裴家,是因为裴危是贾后的心腹重臣,如果能将对方拉到己方,不但可以监控贾后,还能在朝堂上扩大世家的影响力。
“哼!贾家早就不是贾充当家的时候,贾谧那个毛头小子懂什么?不过被我三言两语糊弄了两下,他就屁颠屁颠答应下来,这次贾后下了很大的决心,不但将梁王调往长安担任大军的统帅,同时还将贾后手下得力大将孟观以及老将军周处调往长安负责掌控军队。”
“周处?吴国投降过来的那个猛将?怎么派他去了?贾南风不知道周处跟梁王不和吗?我们这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借胡人之手除掉司马遹,可不是为了让梁王公报私仇!”
王琮非常不满贾后的安排,在他看来这明显就是瞎折腾,万一梁王按耐不住朝周处下黑手,引起太子的警觉,他们之前所有的安排不都全付之东流!
“这个……这个……这是梁王再三要求的,为了安抚梁王朝廷只有暂时同意他的要求。而且,派周处去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眼下太子请命出征,到时安排作战计划时,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朝廷将周处跟太子编为一队,梁王只要对周处动手,我们这边就趁机浑水摸鱼,最后还能将责任推给梁王殿下。”崔焕奸笑道,不过崔焕也许不知道有句话说得好叫做:人算不如天算。
“嗯,这样不错,刘渊那里准备的如何了?”王琮又问,这才是世家大族为了对付司马遹准备的杀手锏,如果不能借助关中之乱除掉太子,就需要动用刘渊这个匈奴人,到时候只需要一支‘流窜’的匈奴人突袭了司马遹营帐就能成功。
“放心吧,刘渊那里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我们一声令下就能杀奔关中!”
“好!这次无路如何也不能放掉司马遹,要不是这五年来那小子龟缩在新城,我们早就取了他的项上人头!”
“就是,就是,那小子敢挑战天下世家的权威,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没有了我们世家,他们司马家的江山怎么可能做得稳?”
在场的世家大族可是对司马遹恨之入骨,尤其是他在新城实施新政,完全是将世家大族往死路上逼,这也是世家大族为什么非得干掉司马遹的原因。
梁王府,梁王司马彤端着美酒正跟参军王铨商议入关中一事。
“王爷,如今朝廷下了旨意,让王爷代替赵王统帅大军剿灭叛匪,在下先祝王爷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王铨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哈哈哈,寡人能有今日成就全靠参军相助,他日寡人功成名就之时绝不敢忘了参军的功劳。”
自从得知自己要前往关中之后,梁王司马彤就开始志得意满,他早就羡慕赵王在关中大发横财,恨不能以身代之。如今朝廷终于将自己调到长安,司马彤恨不得一步飞到关中去。至于齐万年叛乱,司马彤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为了迅速扑灭齐万年叛乱,朝廷不但为他调集驻守长安的五万大军,同时还准备让猛将周处带本部五千人先行入关中。同时朝廷为了以防万一,还准备再派一万宿卫军,以及太子统领的亲军紧随其后赶赴关中。
若是再加上匈奴的五千骑兵,梁王统帅的大军可达八万人。凭借这么多兵力,梁王自信能将氐族叛军打得哭爹喊娘。
白天洛阳城中。孟观家,室内孟夫人抱新生儿坐在床上,孟观在一旁拿拨郎鼓逗着玩儿,骁勇善战的孟大将军舔着脸看着宝贝儿子:“秃小子!丑小子!臭小子!”
孟夫人不由得白了他一眼嗔道:“行啦你,别再把孩子吓着。”
孟观哈哈一笑道:“没关系,男孩子从小多听听鼓声,将来不怕打仗。来,让父亲亲一个。”
孟夫人怒道:“去你的吧,我们才不去打仗呢,我们就盼着天下太平,是不是?傻小子!”
看到夫人发怒,孟观连连赔罪:“夫人说的好,咱们的儿子就叫太平吧。”
“孟太平?”孟夫人有些疑惑,总感觉这个名字有些怪怪的。
孟观正色道:“对,孟太平。大了就叫孟平。你说呢?我的太平郎?”正当夫妻二人说话时,孟府管家进来汇报道:“老爷,张侍中、裴危二位大人来了。”
孟观闻言一怔,随即转头对夫人道:“看来朝中就出兵关中一事已达成妥协,为夫说不定要领军出征关中。为夫不在家,你就闭门谢客,不用担心为夫的安全,以为夫的本事还没有人能够伤得了。”
孟夫人听到丈夫要出征关中,心中有些担心,但是她也知道朝廷决定的事,就不是她能改变的,唯有将担心埋在心底,祝愿丈夫早日凯旋归来。
孟夫人赶紧接过丈夫怀中的孩子,然后吩咐丫鬟替丈夫穿袍戴帽,两位首辅大臣前来,肯定是大事,一刻也耽搁不得。
孟观猜的不错,张华跟裴危两位重臣前来积弩将军府,就是为了当面向孟观介绍关中情形,同时还要让他暗中照拂周处一番。
张华对贾后将周处派到梁王手下十分不满,可再不满也不能改变周处前往关中的命运,因此他只能暗中提点一下孟观,让他到了关中多多照顾一下周处。

第四十六章 阴谋乍现(2)

白天,孟观家,前厅。
孟观穿戴整齐后走到前厅,看见到张华裴危后,连连拱手见礼,“孟观迎接来迟,望二位大人赎罪。”
“孟将军客气!”三人相互见礼后,分宾主落座,丫鬟上茶。
张华裴危二人前来确实是为了出兵关中一事,张华想起今天贾后跟他说的话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说来惭愧,我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上门打扰,实乃出于无奈,这个……”
孟观闻言一愣,难道出了什么变故?孟观强按下内心的不安,笑道:“二位大人言重了,若是朝廷有事需要我孟观,在下一定竭尽全力!”
张华二人对视一眼后苦笑道:“当初朝廷提议出征关中的将领本来有三位,分别是周处大人、李肇将军以及将军本人,可就在今天皇后突然下旨免去了李肇将军的职责,准备让你一人统领宿卫军前往关中平乱。”
孟观闻言愕然,不过想想李肇的老婆跟鲁公府来往甚密,很有可能李肇的老婆不肯让丈夫到关中冒险。
裴危看着孟观接着说道:“李将军夫人在鲁公府求过情,皇后才改变了主意,只说他病了,再不提出征之事。所以,我们只好来找将军。不知将军是否愿意替他前去?
孟观慨然道:“皆以为大丈夫人生在世,当为国效命疆场,立功封侯,才不枉度此生。既然李肇因妇人之累不能如愿,在下自然要当仁不让了。”
张华也被孟观的豪情所感染,“壮哉将军!若大晋的臣子都有将军一样的忠心赤胆,则何忧天下不宁,贼寇不灭?将军放心,匈奴大都督刘渊已在皇后面前立下军令,要引所部五千匈奴兵为将军前驱,以刘元海父子之智勇,匈奴骑兵之骠悍,将军统而驭之,则克敌制胜将指日可待。”
孟观谦虚道:“多谢大人鼓励!话虽如此,但行军打仗毕竟非同一般。在下才学浅薄,还请大人在用兵方略上多加指教才是。朝廷同意让匈奴人出战了?”
“嗯,是啊,朝廷准备让刘渊统帅五千铁骑入关中平叛,除此之外太子殿下也将统帅一万东宫三率协助朝廷平叛。”
每次提到匈奴人刘渊,张华就感到有些不舒服,这次要不是世家大臣们一致推荐,再加上贾后一意孤行,他自己独木难支的话肯定不会同意让刘渊出征。
“对了,本将军还听说,此次太子也请命出征,不知朝廷是如何安排的?”
“朝廷已经下旨让太子自行带着大军前往关中,鉴于太子没有指挥大军的经验,因此所有平叛大军将归梁王指挥,你们到了长安后一定要听从梁王的差遣。”
“末将遵命!”
“另外,将军知道梁王跟周老将军不和,本官担心二人因私耽误了剿灭叛军的大计,因此将军到了关中后一定要暗中照拂一下周老将军。”
“呃?这……好吧,本将尽力而为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